第43章 潑天大功

事實上自從項羽帶人離開後,毛文龍一直處於無比的糾結之中。

對於項羽他們這種私自出戰的行爲,毛文龍是痛恨到了極點。

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他也沒有什麼辦法。

他只能派出幾名偵騎,遠遠地觀看女真人營地的情況。

同時,他在焦急地等待前方的消息,他們到底能不能成功。

沒過多久,就有一名騎兵快馬加鞭地跑了回來。

“報告大人,項羽大人已經和薛首領合兵一處,已經於兩刻鐘之前帶領大量的騎兵衝進了女真人的營地,現在女真人營地火光沖天,到處都是喊殺之聲。”

這名騎兵一臉興奮地說道。

“這麼說他們的夜襲計劃成功了。”

聽到這裡,毛文龍激動地站了起來。

“沒錯,他們的計劃成功了。”

成了?

真的成了?

毛文龍先是不敢相信,但是很快他就激動地走來走去,如果他們的夜襲計劃真的成功了。

那麼這必將是一場大捷,只要想想一戰擊敗七千名敵軍。

這將是多麼大的功勞啊。

一想到這裡,毛文龍就是無比的興奮。

他出門看了下天色,發現天色已經放亮,於是就說道:“通知下去,立刻點齊兵馬,本官准備出城配合他們一起追殺女真人。”

“遵命,大人。”

這名家丁連忙說道。

他就點齊了兩百騎兵和七百步兵,這其中也有呂岩的部分手下,吩咐其他人緊守城門後,就浩浩蕩蕩地開出了城去。

不過等他出城之時,距離項羽他們夜襲營地已有半個多時辰。

毛文龍估計等他們趕到女真人營地,估計只剩下打掃戰場的活計了。

他們出城沒走多遠,遠遠又有一騎飛快地趕過來。

“大捷!毛大人!大捷!”

那名騎兵一邊跑一邊大喊道。

“快帶他過來。”

聽到這裡,毛文龍不由大喜道。

前邊的騎兵連忙讓了開來,然後有人帶了那名騎兵過來。

那名騎兵一看到毛文龍,連忙下馬納頭就拜。

“啓稟大人,剛纔薛大首領和項羽一起大破女真人,斬敵無數,別繳獲戰馬數千匹,各種物資無數。並且斬殺僞遊擊佟養性,生擒奴酋王子阿敏。”

特別是說到最後一句的時候,那個騎兵激動得滿臉通紅,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

聽到這裡,周圍的軍士一片譁然。

生擒奴酋王子,這怎麼可能?

和女真人打了那麼多的丈,別說生擒一名奴酋王子了,連一名甲喇額真都沒擒到。

“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

毛文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抓住這名騎兵的肩膀一臉難以置信地說道。

“剛纔薛大首領和項羽將軍大破敵軍,斬敵無數,並且斬殺僞遊擊佟養性,生擒奴酋王子阿敏。”

那名騎兵又說了一遍。

“生擒奴酋王子……阿敏。”

毛文龍嘴裡喃喃地說道,但是他的眼睛卻越來越亮。

“快,跟我來。”

說完,他就拼命地打馬向前奔去,連他手下的士兵都不要了。

那些騎兵連忙緊緊跟了過去,至於步兵,現在誰還管得了那些步兵。

一衆騎兵飛快地向女真人的營地奔去,遠遠地他們就發現女真人的營地到處冒着濃煙。

這些騎兵奔馳的動靜也驚動了營地裡的玄甲精騎,很快就有一些人殺了出來。

還好呂岩及時地阻止了他們,不然的話說不定會鬧出自相殘殺的鬧劇。

毛文龍顧不上這些小事,看到呂岩後劈頭就問道:“我聽說你們抓到了奴酋王子阿敏,這是真的嗎?”

“沒錯,大人想見他的話請跟我來。”

呂岩笑着說道。

毛文龍沒有和他客氣,直接跟着呂岩見營地裡走了過去。

那些玄甲精騎看到這裡連忙讓了開來。

很快呂岩就帶着毛文龍來到了一個沒有燒掉的營帳,營帳外邊正站着幾名玄甲精騎把守。

走進營帳,被五花大綁了的阿敏出現在他的面前。

此時的阿敏臉色灰敗,哪裡還有初來時的那種意氣風發。

幾個鐵鷹銳士正守着他,以免他想不開自殺。

“大人,這就是阿敏。剛纔我們審問了好幾個俘虜,已經確認了他的身份。”

呂岩笑着說道。

毛文龍就像是看着稀世珍寶一樣看着阿敏,雖然他知道呂岩不會騙他,但是他仍然問這個俘虜道:“你可是奴酋王子阿敏?”

阿敏擡起頭來看了毛文龍一眼,然後冷哼一聲說道:“要殺要剮,悉聽尊便。你說的沒錯,我就是舒爾哈齊的兒子,**哈赤的侄子阿敏。不過我勸你們最好趕緊把我放了,不然的話大汗率領大軍來攻,一定會讓你們死無葬身之地。”

毛文龍沒有理會他的威脅,而且忍不住仰天大笑起來。

“潑天大功啊!潑天大功啊!!”

毛文龍有些近乎顛狂地說道。

攻陷鎮江堡算什麼,和大敗女真人七千大軍以及生擒奴酋王子比起來這些連屁都算不上。

只要能將阿敏獻俘京師,到時候不僅會轟動整個朝堂,就連整個大明都會爲這個潑天大功而震動不已。

而他毛文龍也會成大明的新貴,至少也會官升一級,到時候封妻廕子也說不定。

毛文龍心思電轉,很快就想清了這件事會造成的後果。

“恭喜大人,賀喜大人。”

他手下的幾個軍官也紛紛說道。

斬殺數千女真人的功勞,很明顯毛文龍一個人是吃不下的。

他們這些手下當然也要跟着一起升官發財,到時候人人官升一級簡直就是板上釘釘的。

“你們乾得很好。”

毛文龍滿臉笑容地拍着呂岩的肩膀說道。

“屬下等不聽軍令,私自出擊兵,還請毛大人降罪。”

這時候呂岩反而一臉謙虛地說道。

聽到這裡,衆人都大笑起來,沒想到呂岩這個時候倒請起罪來。

毛文龍大笑着說道,“原來你也知道你們有罪啊,我還以爲你們眼裡已經沒有了我這個主帥了呢。”

聽到這裡,呂岩臉上通紅,私自出兵這種事要是認真追究起來,一個砍頭都不爲過。

其他人也是哈哈大笑,但是這些笑聲中都充滿了善意。

“不過只要你們每次私自出兵能夠給我擒回一個奴酋王子,本官保證不追究你們的罪過。”

但是毛文龍很快話風一轉說道。

聽到這裡,衆人再次大笑起來。

呂岩也是一臉的苦笑,每次都擒回一個奴酋王子,這怎麼可能。

“不知道他是何人所擒?”

毛文龍又問道。

“乃是薛仁貴大首領所擒。”

呂岩說道。

“他們人呢?”

“他和項羽將軍出去追擊敵軍了。”

呂岩說道。

毛文龍點了點頭,然後一臉惋惜地說道:“真是太可惜了,薛大首領幫了本官這麼多忙,本官恨不能與其秉燭夜談,沒想到仍然未能相見。”

他頓了一頓繼續說道:“不過這個奴酋王子是個非常重要的俘虜,放在這裡太不安全了,本官暫且將他押回鎮江堡看管,這裡就暫且交給你了。”

“遵命,大人。”

呂岩笑着說道。

說完毛文龍就派人押解着阿敏返回鎮江堡,其他戰果雖然也很重要,但是哪裡及得上阿敏之萬一。

當然,那是他不知道佟養性的身份,如果他知道佟養性的外孫是誰的話,他就一定不會這麼想了。

於是接下來,呂岩和毛文龍留下來的一些人開始點驗首級,瓜分戰利品。

那些首級就不說了,僅僅是女真人首級的就有接近兩千顆左右,絕對是大明和後金開戰以來第一大捷。

而且由於這一場夜襲非常成功,女真人措手不及之下留下了大批的戰馬以及武器甲冑。

僅僅活着的戰馬就有三千餘匹,即使這裡所有的明軍人手一馬也是綽綽有餘。

再加上那些數不清的武器甲冑以及糧食,這麼多的戰利品足以讓很多人都挑花了眼。

他們足足花費了一天的時間,纔將所有的戰利品和首級收攏完畢。

如果說夜襲鎮江堡算得上是鎮動整個遼東的話,那麼大敗女真人大軍這一戰簡直稱得上轟動整個大明瞭。

在這個遼東總兵接連戰死,明軍連戰連敗的日子裡,竟然還有一支明軍一支獨秀,屢屢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大勝女真人。

這簡直就讓朝堂諸公震驚得目瞪口呆,而且他們的這支隊伍還完全是由馬賊、新兵、降卒以及少量家丁組成的弱旅。

如果不是阿敏很快就被毛文龍派人押解到京師的話,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他們只會認爲毛文龍在殺良冒功,你真的當咱遼東那十數萬大軍是泥涅的不成。

咱們那麼多人打起女真人都是屢戰屢敗,就獨獨你是以200弱旅不停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但是當他們發現這個事情是真的後,毛文龍立刻成了朝廷裡的新貴。

朝中諸公幾乎一致認爲,此功必須重賞,不重賞不足以酬此功。

於是毛文龍的參將位置還沒有坐穩,立刻又升成了副總兵。

如果不是考慮到毛文龍實在是升官過快,很多人認爲一個副總兵的賞賜都是太低了。

但是即使哪些,其升官之速足以令所有的人感到瞠目結舌。

從練兵遊擊到副總兵,這中間可是跳了不少級。這中間的差距足以讓很多人熬上十幾年甚至是一輩子,而毛文龍卻只用了五個月。

當然,毛文龍奏報的有功人員也獲得了相應的提升。

呂岩由千總晉爲守備(破鎮江堡後毛文龍向朝廷保其爲千總),薛仁貴由於其義舉及生擒阿敏被加爲遊擊將軍,項羽由於其守衛鎮江堡的勇猛表現,再加上夜襲女真人營地以及以前的諸多功勞,也被加爲遊擊將軍。

至於甘蠅、飛衛等人都是都司至守備不等。

除此之外,加官之後還有封賞,至少得將首級的錢給發下去。

但是此次繳獲的首級實在是太多,僅僅是女真人的就有四千餘顆,再上漢軍的話接近五千左右。

這麼大的斬賞就讓朝廷犯難了,原因無它,因爲朝廷的日子過得實在是緊巴巴的,手裡沒錢啊。

如果按照慣例封賞,光首級的銀子就得拿出十幾萬兩銀子,這讓朝廷從哪裡弄這麼大一筆銀子啊。

這年頭,就算是朝廷也沒有餘糧啊。

於是東拼西湊之下,決定先發兩萬兩白銀應急,平息下將士們的怨氣,另外各種物資優先撥放。

當然,至於那兩萬兩能有多少發到將士們手上,雖然朝中諸公心裡都明白,但是個個揣着明白當糊塗,從來不在皇帝面前提這件事。

除此之外,毛文龍的表現如此的亮眼,那麼廣寧一帶受到的壓力就很大了。

受此戰樂觀的影響,一些不通戰事的大臣又開始大放厥詞。

認爲王化貞和熊廷弼實在是畏敵不前,毛文龍能夠不至3000的弱旅大敗七千女真大軍。

王化貞和熊廷弼不說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至少應該打贏同樣數目的女真人。

王化貞的人緣不錯,朝中諸公爲其說好話的不少,而且毛文龍也是他派去的,至少一個爲國舉才的功勞還是有的。

熊廷弼可就慘多了,本身在朝堂中就豎敵甚多,再加上一力主守,更是被朝中大臣批得體無完膚。

特別是兵部尚書張鶴鳴,更是上竄下跳,不停地對熊廷弼大肆攻訐,認爲其畏敵不前,膽怯不敢戰,應該拿掉其遼東經略的職位,並將其下大獄。

受此影響,朝中一時之間主戰之風大盛。

當然,如果呂岩知道這種情況的話,一定會瞠目結舌,他恐怕怎麼會也想不到朝中的大臣對於戰事竟然如此的無知,又是如此的樂觀。

女真人的數萬大軍是那麼容易勝的嗎?

非常感謝反對的話的打賞,昨天有事,今天更得遲了。

第113章 決戰鳳陽(三)第22章 薛仁貴第88章 四省督師第102章 **楊漣第198章 本能寺第175章 宮本武藏第35章 下馬威第187章 最後的衝鋒第47章 重回廣寧第98章 開戰第202章 刺呂第169章 柳川十兵衛第76章 入寇詔安第44章 名將雲集第172章 李旦來投第102章 **楊漣第101章 震盪第73章 收買人心第161章 呂宋道第91章 詐敵第109章 女真來使第84章 雜家一定要他死第199章 進攻倭國皇宮第97章 投降(二)第43章 潑天大功第86章 魏武卒第154章 火槍手之間的戰爭第41章 玄甲精騎第6章 前往遼陽城第146章 西進與南下第77章 割據福建第113章 決戰鳳陽(三)第129章 呂布揚威第193章 追殺第79章 天下第一與江南第一第79章 天下第一與江南第一第25章 衆叛親離第96章 投降第193章 追殺第11章 曹文詔的理想第25章 衆叛親離第50章 刺殺孫得功第166章 大婚第50章 刺殺孫得功第104章 死士第155章第24章 大戰初始第186章 冷酷的戰爭第102章 **楊漣第191章 兵臨京都第106章 王霸之氣第157章 鄉試第25章 衆叛親離第112章 決戰鳳陽(二)第186章 冷酷的戰爭第48章 重回廣寧(二)第97章 投降(二)第52章 揚帆南下第27章 臉色精彩的陳家兄弟第115章 決戰鳳陽(五)第96章 投降第201章 第二次本能寺之變第130章 擒賊先擒王第162章 意外的相逢第102章 **楊漣第152章 曼古歹戰術VS牆式衝鋒第172章 李旦來投第29章 迎佔援軍第86章 魏武卒第195章第43章 潑天大功第118章 議和第1章 帝國征服者第185章 炮灰第141章 秦良玉第86章 魏武卒第200章 藤堂高虎第63章 奴才的重要性第199章 進攻倭國皇宮第128章 呂布出馬第142章 歷史的岔道第32章 霸王項羽第53章 鄧子龍第189章 服部一族第58章 雞犬不留第13章 不射之射第43章 潑天大功第18章 進軍石城島第101章 震盪第78章 清君側第187章 最後的衝鋒第200章 藤堂高虎第164章 封鎖臺海第165章 一人得道第47章 重回廣寧第25章 衆叛親離第10章 未來的打算第128章 呂布出馬第166章 大婚第88章 四省督師
第113章 決戰鳳陽(三)第22章 薛仁貴第88章 四省督師第102章 **楊漣第198章 本能寺第175章 宮本武藏第35章 下馬威第187章 最後的衝鋒第47章 重回廣寧第98章 開戰第202章 刺呂第169章 柳川十兵衛第76章 入寇詔安第44章 名將雲集第172章 李旦來投第102章 **楊漣第101章 震盪第73章 收買人心第161章 呂宋道第91章 詐敵第109章 女真來使第84章 雜家一定要他死第199章 進攻倭國皇宮第97章 投降(二)第43章 潑天大功第86章 魏武卒第154章 火槍手之間的戰爭第41章 玄甲精騎第6章 前往遼陽城第146章 西進與南下第77章 割據福建第113章 決戰鳳陽(三)第129章 呂布揚威第193章 追殺第79章 天下第一與江南第一第79章 天下第一與江南第一第25章 衆叛親離第96章 投降第193章 追殺第11章 曹文詔的理想第25章 衆叛親離第50章 刺殺孫得功第166章 大婚第50章 刺殺孫得功第104章 死士第155章第24章 大戰初始第186章 冷酷的戰爭第102章 **楊漣第191章 兵臨京都第106章 王霸之氣第157章 鄉試第25章 衆叛親離第112章 決戰鳳陽(二)第186章 冷酷的戰爭第48章 重回廣寧(二)第97章 投降(二)第52章 揚帆南下第27章 臉色精彩的陳家兄弟第115章 決戰鳳陽(五)第96章 投降第201章 第二次本能寺之變第130章 擒賊先擒王第162章 意外的相逢第102章 **楊漣第152章 曼古歹戰術VS牆式衝鋒第172章 李旦來投第29章 迎佔援軍第86章 魏武卒第195章第43章 潑天大功第118章 議和第1章 帝國征服者第185章 炮灰第141章 秦良玉第86章 魏武卒第200章 藤堂高虎第63章 奴才的重要性第199章 進攻倭國皇宮第128章 呂布出馬第142章 歷史的岔道第32章 霸王項羽第53章 鄧子龍第189章 服部一族第58章 雞犬不留第13章 不射之射第43章 潑天大功第18章 進軍石城島第101章 震盪第78章 清君側第187章 最後的衝鋒第200章 藤堂高虎第164章 封鎖臺海第165章 一人得道第47章 重回廣寧第25章 衆叛親離第10章 未來的打算第128章 呂布出馬第166章 大婚第88章 四省督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