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

自打知道王黼在朝中挺自己,王衝便明白,這事水很深。聽了這一段渾話,才知這趟渾水深得遠超預料。

就因王沖年紀太輕,蔡京一黨反對他任一路安撫司要職,這讓王黼有了危機感,認爲蔡京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要以同樣的理由,阻他染指相位。

就在七月,王黼與蔡京翻了臉,有樑師成作靠山,還有趙佶的寵信,他悍然發動攻擊。御史臺雖是蔡京地盤,當家的御史中丞卻是他的親信王安中。王安中說動了幾個御史,上書彈劾蔡京。所言之事關係甚大,讓趙佶動了再度罷相的念頭。

尚幸蔡攸與趙佶關係也近,可以直入禁中。中元節後,趁着趙佶大宴羣臣,喜氣正濃時,蔡攸尋機面君,泣血求情。靠着這張人情牌,蔡京才保住了相位。

“正所謂……三王端蔡險罷相,賢孝君子動朝堂!”

渾話人驚堂木一拍,以打油詩作了總結,酒樓裡巴掌聲響成一片,還有人大嘆可惜可惜,還是沒能扳倒蔡太師,惹得掌櫃趕緊去打招呼。

渾話人只是將傳聞編作渾話,並沒評論誰是誰非,自沒什麼顧忌。何況汴梁世風大異古時,人人都是政論家,絕少忌諱,什麼話都敢說。宮闈密事都能大街小巷廣傳,品評朝中大臣更是肆無忌憚,汴梁城裡就見不到一塊“勿談國事”的牌子。

不過蔡太師終究是幾起幾落的風雲人物,積威頗深,生意人膽小,不想招來麻煩,敲着邊鼓地勸酒客,酒客不聽也沒辦法。

“二郎現在想躲也不成了,大家已把你跟王黼連在一起。”

王世義有些憂心地嘀咕道,儘管王衝沒有明說,但他看得出來。王衝對這事很牴觸。

“是啊,有些頭痛……”

王衝暗歎,自己還成了王黼與蔡京之爭的導火索。王黼請動御筆,要自己去吏部差注,緣由也明朗了。就是要自己光天化日曬於朝堂之下,讓大家看看,他王黼想挺誰。蔡太師反對也沒用!這是一個明顯的信號,證明王黼已有與蔡太師分庭抗禮的力量,推着還在觀望不前的臣僚倒向王黼。

渾話人完工,收下賞錢,一臉燦爛笑容地附贈了句吉利話:“小官人與王孝郎年紀一般大,也是一般的出息。十年後定能與王孝郎同殿爲臣,執掌大政!”

他樂滋滋地挎着錢正要走,又拍拍自己額頭,返身作揖問:“還未請教小官人尊姓?老兒好說與家中老妻,讓她誦經時順帶祝禱小官人事事如意,前程似錦!”

王沖淡淡道:“免貴,姓王。”

渾話人呵呵笑道:“原來是王官人……”

話出了口。笑容才僵住,換作疑惑的語氣:“王官人?”

王衝擺手:“那個王衝,我不認識。”

說的時候還朝掌櫃遞了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多嘴。掌櫃正在擦汗,被他一看,惶恐地連連點頭。他親眼看過王衝的告身,上面清清楚楚寫着王衝的姓名、籍貫和本官階位,不正是三王端蔡裡的王孝郎?

渾話人鬆了口氣。拱手告退。王世義低頭喝酒,李銀月卻是一臉不屑:“說起謊來眼都不眨一下!”

王衝悠悠道:“那個深得王賢丞賞識,也敬王賢丞之賢的王衝,我不認識。”

王衝在渾話裡被說成是王黼的忘年之交,兩人交情匪淺,都是胸懷浩然之氣的君子,讓他這個正牌倒足了胃口。

這個三千腳店也不是品味汴梁風情的好地方。搞明白了三王端蔡的意思,摸出這灘渾水的深淺,沒必要再待下去,回驛館時。街上更夫剛敲響二更(晚九點)。

驛館門口風燈遊動,照得明晃晃的,依舊是迎來送往,熱鬧異常,滿眼都是青綠公服,偶爾飄出一襲緋紅,立時被衆星拱月般圍住。

王衝沒穿公服,否則在酒樓時那些軍漢絕沒膽量招惹他,夾在進出驛館的人羣裡毫不起眼。進了大門,正要回房休息,卻被何驛丞拉住。

“機宜,有不少人來拜會,是不是見見?”

笑容下的油滑都沒刻意遮掩,顯然是把王衝當作沒見過大世面的憨頭貴人擺佈,這些人怎麼知道王衝來了?自然是他放出的風。

王衝伸手道:“名帖呢?”

何驛丞笑容一滯,被王衝再瞪了一眼,纔有些燦燦地遞來。王衝若是點頭,見誰不見誰,都是他說了算,自有他的好處,卻惡了王衝的名聲。可在歷過實務,知道這裡面有什麼門道的王衝面前,這如意算盤卻撥不轉。。

“世義哥,到門外把這些名帖都散回去,說我有事在身,不能招待。”

王衝也沒細看這些名帖,一股腦塞給王世義。現在身邊沒什麼人,只能借王世義作侍從。至於這些要見他的人,都是奔着王黼來的,他可給不了這些人想要的東西。

王世義點頭而去,王衝道:“若是再有訪客,勞煩驛丞謝辭。”

何驛丞臉色有些發僵,卻還是笑着應下了,不愧是王中丞的人,架子真大。

回房後,王衝繼續掌燈伏案,他敢進京來趟這灘渾水,自要作足準備。

正揮筆急就時,何驛丞又來了。

“來了一個軍漢,說是來請罪的,機宜你看……”

軍漢?

王衝讓王世義領人進來,一進客廳,那漢子就跪倒在地,口稱得罪,身上還飄着酒氣,竟是之前三千腳店裡那個醉都頭。

“小人衝撞了機宜的家人,着實該死!”

王衝苦笑,準是那幫軍漢回過了神,去找掌櫃掏他的底細,卻沒想就是這段時間的熱門人物,王黼賞識的紅人,連蔡太師都壓不住。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生怕被追索到底,趕緊上門來賠罪了。

“確實還欠你認罪……不是對我。”

王衝發話,這都頭也聽同伴說過,朝已換回女裝的李銀月磕頭。

“你叫什麼名字。在何處供職?”

王衝本想等他叩了頭,消了憂心,此事便了。再一想,這都頭是本地人,正好問問汴梁的事,渾話只是戲說,要知實情。也少不得參照坊間傳言。

聽王衝追問,這都頭暗自叫苦,真要窮治到底?可他又不敢不言,但凡是汴梁人,總能扯上一兩個官人,但跟這位官人相比。他能勞動的官人就真上不了檯面。

都頭哀聲道:“小人姓吳名近,步軍侍衛司廣武軍下軍第二軍第四指揮副都頭,今日是爲相公出城掃道,累了一日,晚時喝酒喝迷了心,不合罪了機宜。”

王衝有些訝異:“廣武軍……是老軍吧,怎麼幹起廂軍的活了?”

汴梁禁軍有上中下三等軍類。上軍也就是捧日、天武、龍衛、神衛這上四軍,其他禁軍分爲中軍和下軍。每一軍又分出左右廂、上下或上中下,以及左右等軍,之下再分幾軍,每一軍又轄若干指揮。

真宗朝時,汴梁禁軍便有馬軍一百二十指揮,步軍三百指揮。馬軍每指揮四百人,步軍每指揮五百人。實際都不足額,步軍每指揮實額一般也就三百來人,按這個數字算,當時汴梁有禁軍十二三萬。除了二十一個指揮的馬軍駐紮在開封府的屬縣和外州,其他禁軍都駐紮在城中或城門外。如果算上廂軍,汴梁軍漢就有近二十萬,再算上家眷。幾乎能佔汴梁人口的一半。

不過那已是舊時之事,從神宗朝開始,禁軍廂軍不斷汰撤,汴梁也不例外。到這一朝時。駐汴梁的禁軍總額已不足十萬。

在汴梁禁軍中,廣武軍是太祖所設的老番號,列爲中軍,尚算精銳。可聽這個吳近說,他們竟然幹起了掃道的活計,衰敗得太過了。

這些事王衝也是聽江崇說過,本就對軍事感興趣,與軍隊相關的事務都記在了心上。

吳近嘆道:“機宜說得是,別說廣武軍,雄武、歸聖這些中軍裡的上軍,都幹起了廂軍的活。太尉說了,天下太平,京城哪要這麼多禁軍,廂軍不足用的地方,就近用禁軍。”

王衝哦了一聲:“太尉……現在三衙是高太尉坐鎮吧。”

吳近一呆,恨不得扇自己嘴,這嘴真能惹禍,剛得罪了這位新貴,又說起高太尉的壞話。

見吳近僵着身子,大氣都不敢出的模樣,王衝也打消了跟他再聊聊的心思,轉開話題,和聲道:“既已叩頭賠罪,本官也不爲己甚,此事已了,以後切記喝酒適度。喝多了,招事還在其次,傷了身的話,可不像現在,還有補救的餘地。本官在瀘州時,西軍中的馬覺馬都監立下殊功,正當大用,卻在慶功宴上喝壞了身子,被調去任了閒差,這輩子的功業也就到了頭……”

王衝細細叮囑着,這也是他在興文寨當官的習慣,遇事不嫌煩,還能毫無拘束地說起他詭計得逞之事,吳近固然是被這淳淳訓誡安撫住,李銀月和王世義卻揉肚子偷笑。

被王衝這矜持中帶着親切的氣度鼓勵,吳近不近沒了懼心,還生起企盼,謝過王衝的訓誡後,再鼓起膽子道:“恕小人再多嘴,機宜初來京城,像是還沒熟悉地頭的人伺候,若要走動,可不方便,小人兒子吳匡不才,也就熟悉汴梁人情風貌,機宜若不嫌棄,由機宜隨意使喚。”

不愧是京城人,清醒時腦子還挺好用的,見他招渾話人聽汴梁事,就知道他身邊沒熟悉汴梁的使喚人。更會順風往上爬,要把兒子塞給他作臨時僕從,王衝正要拒絕,吳近又道:“小人那兒子地頭熟悉,規矩都懂……”

王衝本沒有拜會權貴的打算,自不介意什麼規矩,可他正需要嚮導,而且還是私事,不好隨便在外面找人。何況王世義與他情同兄弟,用作護衛還行,當下人用非相處之道。聽到這話,便轉了念頭:“吳都頭倒是有心了,既如此,就讓你兒子明日一早來一趟,先見見。”

王衝沒把話說死,卻已給了機會,吳近大喜,暗道這一通響頭可沒有白磕。正準備加些添頭,重重再叩幾個,王衝卻擺手止住,肅容道:“方纔受你叩頭,是你本有大過,現在再叩頭,哪有男兒樣?你兒子若也是這幅作派。明日就不要來了。”

吳近本飄飄然的心思又沉了下來,惶恐地道:“機宜罵得是,小人確是糊不上牆的爛泥,小人兒子還沒沾染小人爛氣,機宜明日一看便知。”

王衝點點頭,沒再說話。吳近知趣地告退。

待吳近走後,李銀月噘嘴道:“老子這般德性,兒子能好到哪裡去?”

這個吳近的確有些市儈,如果是他,王衝定不願用,他笑道:“老子英雄兒狗熊,總有不同。”

少女學着他切了一聲:“你跟王先生不就一個樣?”

“我和我爹哪裡一樣了?我爹道貌岸然。我可沒他那股……正氣。”

“等你到了王先生那歲數,不就一樣了?”

“銀月,你是說,我爹是僞君子?”

“分明是你說的,道貌岸然這話不就用在僞君子身上!?”

兩人正在調笑,何驛丞又來了,竟然也是推薦下人的,“機宜要在外奔走。少了人可不行,小的所薦之人不僅熟悉官宅,還精規矩。”

被王衝婉拒,何驛丞臉上浮起刻意的訝異:“機宜不去左丞府上麼?”

王衝搖頭道:“本官來京城,只是奉旨去吏部注差。”

何驛丞抽了口涼氣,強自笑道:“不去拜會左丞,是不是不太妥當?”

真沒見過這麼楞的官人。不知道自己的差遣是被王左丞保住的?何驛丞自認還是好心提醒。

王衝卻呵呵一笑:“左丞既是賢人君子,自然以公爲先,本官若當左丞是因私而護,豈不是壞了左丞的心意。污了左丞的賢名?”

何驛丞兩眼發直,君子!?便是君子,也講人情啊,就算是在往朝,君子橫行時,受誰遮護,受誰舉薦,那都要去回謝的,拜會只是開始而已。你這小子,竟然連門都不登,真沒見過這麼直楞的!

“左丞這趟怕是打雁瞎了眼……這個王衝,我看要因福得禍!”

何驛丞搖頭離去,腹誹之餘,還想着明日找個由頭,給這傻小子換了普通房間。好幾個緋衣官人都沒住上這等套間,就爲了間接巴結到王黼,才這麼用心,沒想到,嗨!

房間裡,李銀月有些憂心:“真不去拜會那個王左丞?他幫你說話,總是個人情,怎麼也得回回吧?”

王衝笑道:“當然要謝,不過只是回個禮,也沒什麼用處,要謝就謝個大的!”

謝個大的?

少女明亮眼瞳隨着王衝的手指落在書桌上,紙上墨跡未乾,密密麻麻寫着蠅頭小楷。字跡雖密,卻因王衝那還算不錯的書法,並不顯雜亂刺目,反而顯得厚重沉醇。

不以人情,而用事功,王衝早就定下了與王黼相交的原則,他所寫的東西,就是這份事功。

深夜,汴梁城街巷深處,一座破落小院裡,吳近正在數落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絕不能失了分寸,在心裡也不成!王機宜年歲與你差不多,心卻比你爹還深,不然怎麼能作到這等地步?你就得當大你一輩的官人伺候!”

他這話已翻來覆去念叨了好幾遍,少年終於不耐地道:“爹,你心頭那點深淺,還拿來跟王孝郎比,不怕被人笑話?”

吳近變色,捲起袖子要打,少年遮臉道:“別打臉!壞了臉,王機宜會生嫌的!”

一個婦人湊過來,狠狠一指頭戳在吳近頭上:“兒子說得真沒錯,你這心口比油星子還蹦!還教訓兒子,你哪點比兒子伶俐?”

吳近燦燦收手,少年嘻嘻笑道:“我去看看小妹睡着麼。”

少年溜走,婦人白了一眼丈夫,又憂心地道:“大郎也是個跳脫的性子,去伺候官人,能有出息嗎?”

吳近嘆道:“那個王機宜就是三王端蔡裡的王孝郎,人雖然嚴厲,卻是個正人,還被王左丞看重,能巴結上他,總比我這個廢物老子有出息。”

婦人挽上他的胳膊,眼裡蕩着情意,話中更有憐惜:“別作踐自己,你只是生不逢時,一身本事,沒人賞識罷了。”

吳近握住婦人的手:“這麼多年,苦了娘子,芍子都三歲了,還沒給娘子置過整齊行頭。”

婦人偎入丈夫懷中,柔聲道:“別說這些,嫁了你,也沒吃什麼苦。富貴總是險裡求,不比安寧日子好。”

吳近笑道:“富貴終究是富貴啊,我掙不來了,便讓兒女去掙。日後兒子當相公,女兒當皇后,咱們爹孃,坐享其成!”

婦人輕捶丈夫的胸口,嗔道:“就知道瞎想!”

吳近眼裡閃着光點,感嘆道:“誰知道會不會成真呢……”

今晚得罪了官人,本以爲要遭禍,卻不想轉禍爲福,老天爺的安排,誰能知道?

ps:【吳近是誰?懂南宋歷史的人應該知道,當然,他能留名,還是因爲他女兒。】

第112章 功成一峰再登攀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122章 興文新顏見舊怨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82章 烈日久旱風雨積第158章 霧裡看人浮暗影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10章 義薄雲天大善人第4章 兄長之責第55章 微瀾雖滅怒濤蘊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18章 盛衰之相知天命第6章 善惡有分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158章 霧裡看人浮暗影第100章 百戰初歷試陣前第108章 國族興衰僰亡慨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79章 國事當先心自正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102章 初戰試刃猶有憐第148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13章 君子與小人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45章 大雪翻年風隱潛第78章 胸有丘壑起帥帳第101章 偏路出征先遇險第3章 二郎再世第11章 古怪的契書第73章 恩仇兩難說情怨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56章 舊夢如煙新夢漸第123章 梟桀之心制鴉雀第13章 君子與小人第99章 離愁在後劍在前第146章 用心至誠送鼎鬥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52章 法不救人人自救第53章 士子如婦見節義第119章 興文屯田新途啓第35章 風未迷眼人自亂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68章 誰人天下誰載覆第42章 知書識禮煉廢渣第45章 大雪翻年風隱潛第157章 事興未醉溫柔鄉第17章 王門王對王第47章 善政惡果誰與辨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121章 新政窺弊改青苗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35章 風未迷眼人自亂第87章 宏圖初露細說商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162章 講武預爲十年備第116章 火猴破敵也抄襲第108章 國族興衰僰亡慨第154章 羣盜分贓國作私第64章 貪心不足自挖坑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103章 前程相搏各算計第66章 百花待放興業忙第142章 人皆有局各東西第164章 君子反水危崖現第7章 人心之能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103章 前程相搏各算計第129章 形勢不辨自入轂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132章 復古書癡真面目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123章 梟桀之心制鴉雀第23章 海棠樓爭鋒第100章 百戰初歷試陣前第30章 花落無痕風仍鳴第75章 險戰豺狼賭一線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58章 天意難測禍福偕第86章 未成功業先入魔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34章 少年行第86章 未成功業先入魔第45章 大雪翻年風隱潛第161章 三月造麴爲綢繆第121章 新政窺弊改青苗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18章 王門焚匾的善惡之名
第112章 功成一峰再登攀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122章 興文新顏見舊怨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82章 烈日久旱風雨積第158章 霧裡看人浮暗影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10章 義薄雲天大善人第4章 兄長之責第55章 微瀾雖滅怒濤蘊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18章 盛衰之相知天命第6章 善惡有分第41章 我心爲天根在易第158章 霧裡看人浮暗影第100章 百戰初歷試陣前第108章 國族興衰僰亡慨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79章 國事當先心自正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102章 初戰試刃猶有憐第148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13章 君子與小人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45章 大雪翻年風隱潛第78章 胸有丘壑起帥帳第101章 偏路出征先遇險第3章 二郎再世第11章 古怪的契書第73章 恩仇兩難說情怨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56章 舊夢如煙新夢漸第123章 梟桀之心制鴉雀第13章 君子與小人第99章 離愁在後劍在前第146章 用心至誠送鼎鬥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52章 法不救人人自救第53章 士子如婦見節義第119章 興文屯田新途啓第35章 風未迷眼人自亂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68章 誰人天下誰載覆第42章 知書識禮煉廢渣第45章 大雪翻年風隱潛第157章 事興未醉溫柔鄉第17章 王門王對王第47章 善政惡果誰與辨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80章 寶刀如情難出鞘第121章 新政窺弊改青苗第98章 廟堂氣重微塵攪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35章 風未迷眼人自亂第87章 宏圖初露細說商第163章 借力預推歷史磨第162章 講武預爲十年備第116章 火猴破敵也抄襲第108章 國族興衰僰亡慨第154章 羣盜分贓國作私第64章 貪心不足自挖坑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103章 前程相搏各算計第66章 百花待放興業忙第142章 人皆有局各東西第164章 君子反水危崖現第7章 人心之能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103章 前程相搏各算計第129章 形勢不辨自入轂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132章 復古書癡真面目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123章 梟桀之心制鴉雀第23章 海棠樓爭鋒第100章 百戰初歷試陣前第30章 花落無痕風仍鳴第75章 險戰豺狼賭一線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120章 白紙作畫論齊民第58章 天意難測禍福偕第86章 未成功業先入魔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34章 少年行第86章 未成功業先入魔第45章 大雪翻年風隱潛第161章 三月造麴爲綢繆第121章 新政窺弊改青苗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18章 王門焚匾的善惡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