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風波繼

被部下簇擁着步入蕩輪谷囤,馬覺就覺臉頰隱隱作痛,似乎昨日那一巴掌不是拍在輿圖上,而是抽在自己臉上。

天明時大軍拔營後退十里,正在紮營,守在西面的劉慶忽然傳來消息,說蕩輪谷囤已經請降,馬覺一口悶氣堵上咽喉,好半天才再有了呼吸。

誘敵下山,三日破囤的謀算落空,這鬱悶可不小,但冷靜下來一想,面子雖然丟了一地,裡子總算是拿到了。本以爲要耗費十天半月的時間,以及上千性命才能拿下的險地就此到手,自己這一路圓滿完成招討統制司前期任務,這還是喜事。

可這輕鬆卻只持續了片刻,再得回報說,劉慶已領前隊進了蕩輪谷囤,這一功就是劉慶拿下的,馬覺又覺喉頭有些發甜。之前不願劉慶這支廂軍分功,只用了暫調的名義,依舊隸屬轉運司,結果呢?被劉慶搶了這功!功勞雖歸於自己名下,卻不是囫圇十足的,隨軍轉運使孫羲叟怎可能放過這等搶功的機會?他怎可能擠開招討司里名義上排位第四,實質穩坐次席的孫羲叟?

雖然悔得腸子有些發青,可馬覺也只能認了,好歹是一樁大功。

匯同劉慶部後隊急急進囤,蕩輪谷囤的情況瞭解通透,馬覺鬱氣壓到腳底,怒氣直衝頭頂。張思正的先鋒田佑恭部已在囤中,張思正……該死!

可張思正也是按招討統制司的方略辦事,誰讓他好幾日都沒攻下蕩輪谷囤?想到自己不僅損兵折將,還平白丟了臉。甚至都無處告苦,殺心就在馬覺胸膛中沸騰起來。

馬覺和他的環慶兵不善爬山。爲防意外,還都個個頂盔着甲。氣喘吁吁地跟着劉慶後隊入了囤,遠遠就見大羣僰人在囤口跪迎。

田佑恭和劉慶迎了上來,找了好一陣才找到馬覺,怕僰人出奇刺殺,此時馬覺還與兵丁一般打扮。

馬覺一邊換裝,一邊聽着田劉兩人的稟報,心中還道,這些僰人即便降了,也要把所有男丁拿出來殺了。好好出一口惡氣,順帶掙回些戰獲。

正算着會有多少首級,前方一陣喧譁,僰人正朝一人拜倒,用怪異的腔調高呼將軍什麼的,拜的當然不是他馬覺。

最先跪下去的是鬥荔,她只見一隊兵丁簇擁着一個高大將軍現身,星目劍眉,氣宇軒昂。即便甲冑髒污,罩衣破爛,也掩不住那股鶴立雞羣的清貴之氣,尺長青須更添三分儒雅。掃視衆人。尤其是看向自己時,目光中還帶着濃濃的憐憫,與一身血污所凝的殺氣混作一處。讓人不由自慚形穢。

真沒想到,馬覺竟是一位儒將……

鬥荔帶着兒子失胄跪伏在地。叩頭稱罪,即便是目中無人的失蠶。此時也壓下了小性子,抿着櫻脣,深深埋下了腦袋。還在盤算着,若是這位將軍,說話該會算數吧。

卻沒料那將軍嚇了一跳,擺手連連,苦着臉道:“錯了錯了,我哪是什麼將軍,就是一個配軍。”

“爹……”

一聲有些虛弱的呼喚響起,那將軍,不,配軍一怔,旋即大喜:“二郎!”

直到這配軍抱住王衝,鬥荔才醒悟過來,這就是王衝的父親王彥中。看着眼前這一幕父子相親,她心中也是一抖,眼眶酸熱起來。

遠處劉慶和田佑恭見馬覺臉色已由紅轉紫,對視一眼,既是好笑,又有警惕。

“是效用都張立和王衝辦到的?”

再聽劉慶和田佑恭說明,馬覺恨不得破口大罵,見過搶功的,沒見過你們這班搶起功來不要命又不要臉的!

劉慶手下的效用都被他遣去攻打梅賴囤,前日傳令兵纔回報說他們打下了梅賴囤,當時他欣慰之餘,還再派人傳令,讓效用都就在梅賴囤休養。卻沒想到,這幫勇敢效用,竟然自作主張跑來了蕩輪谷囤,還出人意料地逼降了整囤,田佑恭都只是適逢其會,敲了通邊鼓而已。

馬覺第一反應就是要治效用都違令之罪,可回過神來,卻只徒喚奈何。傳令兵還在路上,效用都沒接到他下一步指示,自有裁量處置之權。捅出了簍子,他當然能治罪,可立下了大功,他還要治罪,那就說不過去了。況且效用都是劉慶手下,歸屬轉運司,他也沒辦法當作直屬部下隨意處置。

王衝……

再想到這個熟悉的名字,馬覺一腔鬱悶、哀怨以及惱怒,一下全壓在了這個名字上。又是這小子!之前不是讓族侄留在長寧,要把這小子整治一番麼?聽族侄說,他已說通了效用都的副都頭,看來是失敗了。

馬覺臉色在紫紅清白之間變着,見他着實難受,親信另有理解,附耳道:“效用都總是劉慶部下,劉慶之功,便是統制之功……”

馬覺西軍出身,爭功套路熟入骨髓,利益計較嫺熟於心,頓時恍悟。

“劉慶,你立下這番奇功,本官絕不虧待!”

瞬間翻出慷慨臉色,馬覺將功勞全扣在了劉慶身上。王衝之事另說,蕩輪谷囤之功,寧願讓轉運司分沾,也不能讓張思正分沾。若是靠了張思正的先鋒才逼降蕩輪谷囤,他馬覺這一路人馬,就已失職了。

聽出了他的意思,田佑恭就微微笑着,不發一言。

入囤後,佔了囤中的公廳,地上血跡斑斑,馬覺開口,殺氣又噴薄而出:“囤中但凡高過五尺的男子,殺!婦孺如前處置!”

這雖不符明面上的軍法,卻是招討統制司出戰時立下的默認規矩。到現在出兵十來日,三路兵馬已斬首五六千級,哪可能全是戰獲,大半都是攻下峒囤後,揀出丁壯斬下的首級。丁壯斬首。婦孺囚作奴隸,女子暫時充營。未成年男女則分發給附從熟夷。當然,除了照規矩辦外。馬覺也有將功勞按實在自己名下的用心。

“不可!”

“統制三思!”

劉慶和田佑恭同聲反對,蕩輪谷囤的羅始黨人之所以願降,就是許諾給他們一條活路。現在出爾反爾,又不知要搞出什麼亂子,囤中可還有五六千人。

馬覺殺心熾熱,壓根聽不進去,王衝得知此事,氣得跳腳。此時他還冷靜,讓趙申老道出面。拉上田佑恭,說是代張思正而來,說降僰人,也有張思正之功。張思正已許諾善待降者,馬覺該有顧忌。

卻沒想到,馬覺此刻已黑了心,管他什麼張思正,先砍下了腦袋,坐實了功勞再說。

王衝再忍不住。徑直衝進公廳,當面喝道:“潘虎之鑑,統制莫非忘了?”

“王衝……”

兩人再度相見,馬覺臉肉突突跳着。咬牙切齒,一副要王衝生吞活剝之狀。

“區區敢勇,竟敢指斥統制。活得不耐煩了!?拖下去!”

馬覺心說這可是你自己伸着脖子送上門來的,我不砍你。就對不起你這番好意!

形勢危急,王衝也豁出去了。高聲道:“是我代趙招討向他們許下的承諾!使者已去見招討,求得他允准!你要背諾殺人,馬統制,我再問你一句,忘了潘虎之鑑麼!?”

聽得王衝已派人越過自己,直接找趙遹,馬覺更是狂怒,連聲喊着砍了砍了。

沒人動彈,部下們甚至拉住馬覺,小意勸解。

是“潘虎”一名鎮住了他們,樂共城兵馬監押潘虎誘殺羅始黨首領數十人,逼反了原本持中立態度的羅始黨人,是晏州之亂升級的重要原因。趙遹原本只將西軍當作後手,靠着蜀兵還能收拾局面,經此一變,前計破產。

誘殺蠻酋之行在本朝多不勝數,換得了好結果,自是大功,可換得局勢糜爛,就是大罪。壞了趙遹的謀劃,不得不急奏請調西軍,更是找死。趙遹暴怒,以敗壞朝廷信譽爲名,將潘虎當衆誅殺,無人爲潘虎鳴冤。

眼下大軍三路進擊,看似如摧枯拉朽,可遇上蕩輪谷囤這等堅地就已無比頭痛,卜漏和餘衆都聚於輪縛大囤,那裡可比蕩輪谷囤險要十倍。就算此時趙遹不追究馬覺背諾,一旦戰事不利,趙遹要找人背鍋,馬覺就是絕佳人選。

“也罷,暫留你和僰蠻的項上人頭!小子你也別得意,這是招討自己定下的方略,你只會等來一個殺字!”

馬覺也找回一絲理智,勉力壓下了殺心,他還有未盡之言。待趙遹下令,僰人定要找王衝,那時便把王衝推出去,就算僰人不殺王衝,也能以煽動僰人作亂爲由殺王衝。

“此事不與你計較,你區區小校,膽敢硬闖節堂,死罪可饒,活罪難免,推出去!杖二十!”

馬覺終究咽不下這口氣,尋了這個罪名,即便劉慶和田佑恭苦勸,也不爲所動。

王衝冷聲拱手道:“統制不殺之恩,王衝沒齒難忘!”

他闖來時已有心理準備,這裡當然不是什麼白虎節堂。但馬覺是一路統兵將帥,在哪裡與部下商議軍務,哪裡便算是節堂。他王衝此番立下大功,還與僰人聲氣相連,馬覺冷靜下來,當然殺不得他,可藉此事治罪卻是免不了的。

雙方隙怨已深,再加上這一樁,王衝對此人已恨到極點,馬覺自也如此,因此王衝那一句幾乎就是挑釁的回話,只換來馬覺嘿嘿冷笑。

王衝被處軍杖的消息傳開,王彥中和王世義喊冤,張立等效用都敢勇激憤,鬥荔更是害怕,王衝若被治罪,就意味着之前的承諾無效。

幾股壓力如潮般涌來,再有田佑恭冷眼旁觀,蕩輪谷囤有大亂的跡象。馬覺也不得不含恨讓步,示意由劉慶點牢城兵行刑,二十軍杖就成了形式。

既是形式,就得作足樣子。尚幸牢城兵里人才濟濟,找來了一個被髮配的杖子(衙門裡專門杖人的差役),啪啪二十脊杖打下來,皮開肉綻,卻沒傷到半分骨頭。

“你的許諾便是兌現不了。也不怪你,知道你是真心的。”

鬥荔來看王衝。自己是驚惶不定,卻還在安慰王衝。

“官兵要動手。我就先把你殺了,跟斗甜姐埋在一起,然後再自殺!”

失蠶橫眉怒目地道,這話意味頗深,八難自有理解,盯了失蠶好一陣,對王世義道:“真到那時,馬覺肯定也要對師弟動手,便把師弟和這妮子一併帶走”。他搖着頭慨嘆道:“師弟真是……命犯桃花啊。”

王衝無奈苦笑,王彥中擔憂地道:“趙招討,真會允准嗎?”

壓住心中的忐忑,王衝道:“招討身邊,還有我們的人。”

十一月初一,蕩輪谷囤請降的第三天,樂共城中,趙遹正將一份詔書傳給招討統制司下文武官員。

“陛下心急,催我出兵。卻不知大軍已出旬日。雖情事有差,可陛下之心,諸位也當盡知。此戰是爲絕瀘南夷事而來,不是求一事安。一時安。陛下託此重任,我等不徹底鎮平瀘南,定百年安寧。便是有虧職守,望諸位與我同勉!”

趙遹的聲音有些嘶啞。眼裡滿是血絲。往日雍容清雅的文人氣度已經蕩然無存,此時就像一個被如山般的文書壓住的刀筆老吏。正在奮筆疾書。入木的鋒芒氣質之下,是不堪重負的頹朽之跡。才五十出頭,鬢角已經全白,而一個月前,鬢髮還是灰的。

衆人凜然,齊聲向趙遹應喏。

“大軍三路齊進,到今日還算順利。前日蕩輪谷囤已降,除去晏州和輪縛大囤,僰蠻已盡失屏障,我有意平晏州,掃盡零散峒囤後,回兵江安休整……”

趙遹文人出身,臨危受命,自覺不精兵事,以徐禧爲鑑,行事如履薄冰,這也是他十來日便白了鬢髮的原因。

對他來說,這一戰其實極爲兇險。官兵有一樁致命缺陷,那就是糧道不暢。轉運司雖然竭盡全力,但瀘南路途艱險,堆積在江安的糧草軍資如山,卻難以盡送到前線,支撐大軍長久打下去。靠人扛馬馱,只能輸送十來日的給養,到現在大軍已有強弩之末的跡象。

而晏州僰人則有一利,那就是散於四處,各踞險地。罪魁卜漏擁衆上萬,聚在輪縛大囤,更是險絕之地。

爲此他將此戰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掃清四周的僰夷峒囤,這個任務原本還因蕩輪谷囤也是險要之地,面臨極大困難。在收到蕩輪谷囤降伏的消息前,他就已有退兵的打算,準備剛在第二階段解決。現在還好,可以再打幾天,把晏州拔了。

第二階段纔是此戰關鍵,攻下輪縛大囤,拿獲卜漏一黨。爲了不生意外,第一階段的掃蕩就得乾淨徹底。

當幕僚問到蕩輪谷囤請降的羅始黨人該如何處置時,本着這個思路,趙遹道:“何須多問?照前行事便好。羅始黨人因潘虎之詐,對朝廷已無半分信任,再留不得他們。而後要攻輪縛大囤,怎可容數千心懷怨忿之敵留在後方?萬一再出亂子,大局危矣。”

一箇中年將領有些憂慮:“蕩輪谷囤的羅始黨人是被說降的,若是依前處置,會不會讓其他熟夷生懼?”

趙遹擺手道:“種正卿,你爲那少年說項,便直接說來,怎的學起文人拐彎抹角,虧你還出自將門……”

瀘州都巡檢,種家旁系出身的種友直笑道:“招討明鑑,我種家下馬治事,上馬打仗,不止是將門……”

看得出趙遹對種友直很信任,對這玩笑不以爲意,但也未因種友直的話改了主意:“兵行險危,容不得些微差錯。蕩輪谷囤的羅始黨人與朝廷仇恨難解,跟其他熟夷不能歸爲一類,何況……”

他臉色轉爲不豫:“那少年不過區區一勇敢,竟以招討司之名與僰人立約,若是容得此事,三萬兵馬,豈不是人人都能任意妄行!?”

幕僚再低聲道:“王衝本是招討之侄趙梓所薦,身負孝名,隨父從軍,以一己之力說降數千羅始黨人,此事定會傳揚甚廣。招討若仍照前例處置,怕他人借題發揮,劾招討寡仁……”

趙遹冷笑道:“寡仁……瀘州生僰,非我族類,元豐時就曾有大亂,現今依舊不服王化。要讓瀘南久安,就只有滅其一族,掘盡根脈!”

他再唏噓道:“我趙遹雖讀聖賢書,知仁義,卻不是借仁義爲旗招,只知劾人,不治實事的庸儒!能絕此族,便是有天大風波,我都擔着!瀘南百年之安,就在今朝!我怎能退卻?”

幕僚無語,種友直欲言又止,微微搖頭,臉色頗爲不忍。

趙遹擡手叫人,正要將這道命令傳下去,門外忽然響起呼聲:“招討不可!”

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87章 宏圖初露細說商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132章 復古書癡真面目第27章 歷史之網第47章 善政惡果誰與辨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38章 當情當景各爭鳴第148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10章 義薄雲天大善人第121章 新政窺弊改青苗第106章 時光相疊問己責第83章 惡風蕩時問華夷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11章 古怪的契書第52章 法不救人人自救第145章 洪流搏浪逆勢志第93章 密網陰織雷隱鳴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101章 偏路出征先遇險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86章 未成功業先入魔第3章 二郎再世第7章 人心之能第144章 深意銳志上新策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58章 天意難測禍福偕第35章 風未迷眼人自亂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81章 潛龍在淵見祥瑞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91章 美滿如風難留痕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38章 當情當景各爭鳴第54章 風雷變鳴女兒悲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57章 酒不醉人錢自醉第9章 衣冠盛族的分寸第6章 善惡有分第47章 善政惡果誰與辨第96章 並蒂有憐天無憐第139章 汴梁初至生枝節第152章 奸邪未顯惡忠良第153章 恨鐵不成遇王倫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20章 再世爲人正心性第45章 大雪翻年風隱潛第144章 深意銳志上新策第116章 火猴破敵也抄襲第125章 轉危爲機殺劫現第108章 國族興衰僰亡慨第168章 有進無退冤旁甘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56章 舊夢如煙新夢漸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54章 風雷變鳴女兒悲第43章 無禮不成君子儀第94章 天涯咫尺不知心第48章 賢能奸邪一卷顯第27章 歷史之網第166章 巨碾滾滾擋者碎第67章 變亂驟起人心慌第164章 君子反水危崖現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50章 驚風密雨爭分秒第93章 密網陰織雷隱鳴第140章 三王端蔡須細嘗第63章 守正不正作瘋人第26章 酒席聽舊事第107章 生死輾轉志破險第27章 歷史之網第146章 用心至誠送鼎鬥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133章 西南夷事定潛針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107章 生死輾轉志破險第147章 崇政殿上聽邪聲第124章 危機四起明暗來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74章 天下之亂在女子第一版三十八章 石磨碾豆誰身碎第130章 春筍初露亂人心第24章 筆下生數第131章 私心爲公權爭逐第104章 殺伐果斷下手先第一版三十八章 石磨碾豆誰身碎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140章 三王端蔡須細嘗第137章 物非人非時已變第72章 殺與被殺生死間第19章 爹,不是這麼坑的
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15章 桃花開,二郎來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87章 宏圖初露細說商第155章 臨別汴梁析心變第132章 復古書癡真面目第27章 歷史之網第47章 善政惡果誰與辨第62章 事業初展女兒憐第38章 當情當景各爭鳴第148章 龍威曲影鴉雀爭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10章 義薄雲天大善人第121章 新政窺弊改青苗第106章 時光相疊問己責第83章 惡風蕩時問華夷第141章 禍福自取非天意第11章 古怪的契書第52章 法不救人人自救第145章 洪流搏浪逆勢志第93章 密網陰織雷隱鳴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惡咒第101章 偏路出征先遇險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86章 未成功業先入魔第3章 二郎再世第7章 人心之能第144章 深意銳志上新策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58章 天意難測禍福偕第35章 風未迷眼人自亂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81章 潛龍在淵見祥瑞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91章 美滿如風難留痕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38章 當情當景各爭鳴第54章 風雷變鳴女兒悲第85章 理念相爭以行齊第57章 酒不醉人錢自醉第9章 衣冠盛族的分寸第6章 善惡有分第47章 善政惡果誰與辨第96章 並蒂有憐天無憐第139章 汴梁初至生枝節第152章 奸邪未顯惡忠良第153章 恨鐵不成遇王倫第37章 淺影月香論詩賦第20章 再世爲人正心性第45章 大雪翻年風隱潛第144章 深意銳志上新策第116章 火猴破敵也抄襲第125章 轉危爲機殺劫現第108章 國族興衰僰亡慨第168章 有進無退冤旁甘第65章 前程種種各有夢第56章 舊夢如煙新夢漸第14章 意外的轉折第54章 風雷變鳴女兒悲第43章 無禮不成君子儀第94章 天涯咫尺不知心第48章 賢能奸邪一卷顯第27章 歷史之網第166章 巨碾滾滾擋者碎第67章 變亂驟起人心慌第164章 君子反水危崖現第143章 公私相織浪不平第50章 驚風密雨爭分秒第93章 密網陰織雷隱鳴第140章 三王端蔡須細嘗第63章 守正不正作瘋人第26章 酒席聽舊事第107章 生死輾轉志破險第27章 歷史之網第146章 用心至誠送鼎鬥第59章 真君真經機緣牽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133章 西南夷事定潛針第29章 驚心散花樓第107章 生死輾轉志破險第147章 崇政殿上聽邪聲第124章 危機四起明暗來第136章 周公王莽皆未顯第74章 天下之亂在女子第一版三十八章 石磨碾豆誰身碎第130章 春筍初露亂人心第24章 筆下生數第131章 私心爲公權爭逐第104章 殺伐果斷下手先第一版三十八章 石磨碾豆誰身碎第115章 故地重遊僰王山第36章 西園曬書英豪聚第84章 書院方起問道一第90章 青春無忌留酸甜第140章 三王端蔡須細嘗第137章 物非人非時已變第72章 殺與被殺生死間第19章 爹,不是這麼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