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考第之危

大永立國二百一十多年,考課工作最先是太祖上官伏提出來的,經過幾代皇帝的完善和更新,已經形成了考課和監察相互相成的制度。除了御史監察之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互申”制度了。

所謂互申,就是官員之間互相監督,大永規定,要是官員發現別的官員有枉法的事情,可以密信告訴監察御史,御史臺在各道各州各縣都設置了保密信使和保密信箱,用以傳遞官員的互申密信。

這本來是個極好的制度,但是,二百一十多年來,“互申”制度已經從開始的卓有成效變成了如今的形同虛設,官官互相監督已經變成了官官相衛官官包庇,御史臺設置的密使和密箱根本就已經沒有了任何用處,甚至有不少偏遠的縣,連密箱都撤掉了。

因此,考功司對京外官員的考察監管很艱難,也很容易出現漏洞,只能根據考功令史搬回來的施政記錄和大體訪察的民情來進行定等,顧梓程的問題就是出現在這裡。

前世時,在考功司的定等考第當中,顧梓程把西寧道桂州屬下的賀縣縣令鄒經亙評爲上中,考評語也是根據鄒經亙的施政記錄來寫的,有不少肯定和讚美之詞,御史臺也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就將卷宗報送門下省。結果到了年底,有賀縣百姓千里迢迢來到京兆,趁年底長泰帝例行參拜護國寺之際,冒死御前告狀,狀告那鄒經亙謀官害命,魚肉百姓,狀告那桂州刺史張凱如包庇瀆職,官官相衛。

賀縣百姓將冤情具體稟告長泰帝,原來那鄒經亙是罪大惡極之徒,他買兇殺死了前任賀縣縣令李瑾瑜一家,又將與他競爭縣令的賀縣前任長史傅浩一家殺了,不僅如此,還憑藉縣令的權力,在賀縣大肆搜略民脂民膏,鄒家族衆橫行霸道,與當地盜匪勾結,百姓稍敢反抗,便是入屋肆虐,擄人放火,已經是賀縣最大的禍害,百姓日日心驚膽戰苦不堪言,十月的時候,鄒經亙下令全縣百姓都要上繳過年稅,這下日子實在無法再過下去了,無奈之下,才冒死上京兆告御狀。

長泰帝震驚且震怒,竟然會有這樣的事情,火速派了金吾衛士兵和御史臺官員前去西寧道調查,結果百姓狀告屬實,再一審查考功司的定等,竟然還將鄒經亙定爲上中,這不是明擺着考課舞弊嗎?

鄒經亙的事情一出,長泰帝的處理旨意很快就下達了:西寧道觀察使何可道失察調離,西桂刺史張凱如包庇罷職下獄,鄒經亙罷職處死、家產充公,鄒家族衆一一下獄問罪,顧梓程瀆職下獄,沈則敬失察罰俸,並且下令:考課重定。

事情至此,還沒有完,考課重訂之時,結果還是查出了關內道河南、湖北也出現了類似鄒經亙的事情。由吏部尚書徐友元、御史大夫龔如熙住持的考課竟然出了這麼多這麼大的問題,長泰帝震怒不已,追究考功司的責任。

考功司郎中沈則敬連降三等,貶職爲南嶺縣令,考功司主事凌雲高、秦澈、唐谷南等也都被貶或下職,吏部尚書徐友元、御史大夫龔如熙任職失察罰三年俸祿,還牽扯到吏部和御史臺的不少官員,其中吏部郎中岑笑白、沈靜華都是三年不得升等,御史中丞楊簡銳等人也是同樣的處罰;同時也追究河內道相關官員的責任,河內道觀察使衛良查調離,河南刺史、湖北刺史下獄,此事還牽涉到不少地方的縣令、長史等,自上而下,諸多官員被問責被處罰,影響極大。

這就是後來史稱的“經亙之案”,發生在長泰三十六年,發生在沈則敬任執行考課期間。

前世考課重訂之後,沈則敬就被貶職南嶺,直到長泰三十八年沈則敬以七品縣令之身立下平韶之亂的奇功,才官復原職,沈家才又重新返回京兆官場,然後是沈寧和五皇子上官長治定親,沈華善獻《承平八策》,最後是沈氏滅門。

這就是沈寧所記得的考課之危,前因後果之所以都能想起來,是因爲這件事情對沈家來說影響巨大,就連沈寧在閨閣之中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不過,這一世,“經亙之案”不會發生了,沈寧心想,微微一笑。自從去年沈則敬任考功司郎中以來,沈寧就在思考化解這事的辦法,直到今年年初,纔想出了一個辦法。

wωω. ttκǎ n. co

事情倒回到今年年初,在開春吏事討論之前,沈寧就給秋梧和蚍蜉下達了一個命令,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令監察御史去賀縣一趟,這一個事情,要他無論如何都要做到。

“這個事情,你現在就可以開始着手做了。非常緊急,也非常重要。你可以從監察御史身上下手,具體怎麼做,還是你想辦法吧。”沈寧想了想,回憶起前世的事情,關於監察御史,她似乎隱約聽人說起過汪直這個監察御史,但是具體是什麼,他這個人是怎麼樣,她還真的一無所知。只能提供這樣一個線索,讓秋梧自己去想辦法。

秋梧聽了沈寧的話,已經很習以爲常了。這個小主子就是這樣,總是會時不時下一些奇怪的命令,在剛開始的時候,秋梧想不明白這些因由,卻也盡力去做了,最後才發覺,這個小主子種種奇怪的命令,都是有因由的。而這些因由,都被事實證明了很正確的。

秋梧是順從地接下了這個命令的,甚至還是極其樂意的。但是,當他拿過輿圖一看,頓時滿頭黑線了,覺得是壓力山大。

賀縣,是西寧道西桂州屬下的一個縣,人情風物是怎樣就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地處偏遠,離京兆那算十萬八千里也不誇張啊,監察御史沒事怎麼可能會去那裡呢?去那裡做什麼?還有監察御史汪直,汪直是誰,怎樣從他身上下手啊?秋梧苦逼了,偏偏那小主子又說此事關係極大,要他一定要想辦法了。

“辦法,什麼辦法呢?汪直,汪直是誰啊?”秋梧皺着眉頭,這樣自言自語道。

第14章 花朝節第382章 立功第153章 離間第359章 何策?第552章 路上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536章 不逃第525章 攻心第74章 入坤寧宮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309章 驅夢魘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62章 姑姑用意第20章 如流處第295章 驚濤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176章 國之動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85章 出事了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112章 國有喪第337章 奪爵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7章 隨伺書房第184章 愛情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488章 奇策第529章 改制第332章 小登科第529章 改制第202章 出事了!第27章 簡在帝心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428章 設毒計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287章 順遂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525章 攻心第546章 死脅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64章 玩完了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85章 出事了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232章 草場案第522章 扶幼主第487章 祥瑞現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43章 攏軍心第256章 殺伐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287章 順遂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216章 錯了!第494章 殺謝第27章 簡在帝心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458章 關聯第415章 宣傳戰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154章 計成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385章 離朝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554章 合作第555章 逼宮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49章 真相漸明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307章 嬌客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541章 遺策
第14章 花朝節第382章 立功第153章 離間第359章 何策?第552章 路上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536章 不逃第525章 攻心第74章 入坤寧宮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309章 驅夢魘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62章 姑姑用意第20章 如流處第295章 驚濤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176章 國之動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85章 出事了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112章 國有喪第337章 奪爵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7章 隨伺書房第184章 愛情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488章 奇策第529章 改制第332章 小登科第529章 改制第202章 出事了!第27章 簡在帝心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428章 設毒計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287章 順遂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525章 攻心第546章 死脅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64章 玩完了第333章 新婚悸動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85章 出事了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232章 草場案第522章 扶幼主第487章 祥瑞現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43章 攏軍心第256章 殺伐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287章 順遂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216章 錯了!第494章 殺謝第27章 簡在帝心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458章 關聯第415章 宣傳戰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154章 計成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385章 離朝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554章 合作第555章 逼宮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49章 真相漸明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307章 嬌客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541章 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