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

(噔噔噔……我最喜歡的人物即將登場了,我感覺好雞凍啊……求各位手中的推薦票票啊~)

三月初八,五皇子上官長治大婚,沈華善和沈則敬等人自然都去五皇子府參加婚禮了,沈寧和榮平郡主,則在鄭家喝了喜酒。

隨着五皇子大婚、二皇子妃待產,這兩個皇子府似乎暗地裡的動作都消停了,京兆朝局出現了難得的平靜。

這日沈寧去和鳴軒給沈俞氏請安的時候,發現她滿臉的喜色,那揚起的嘴角和她素日的威嚴沉靜並不相符,就連俞媽和和鳴軒幾個大小丫鬟走路的腳步都是輕快的,顯然她們的心情也極好。

這樣的情景,在和鳴軒可是極少出現啊!

“母親,發生什麼事了?怎麼大家都這麼高興?是有什麼喜事嗎?”見此,沈寧便好奇地問道,問得還很多。

“你外祖家要來人了!從杭州來的書信這才寄到,算算日子,父親他們過幾天就到了!”沈俞氏笑着回答沈寧的話題,將從杭州來的書信遞給了她。

隨即她急急地說:“俞媽,快,吩咐下去,將明遠堂收拾妥當,父親和兄長們就在那裡安置下來!被褥都要將換一新,將我的庫房裡面那尊紫檀佛像拿出來擺在明遠堂,還有……算了,還是我自己親自去庫房找吧!俞媽,你親自去明遠堂監看着……”

沈俞氏將一條條的命令分發下去,顯得極爲忙亂,哪裡還是那個沉穩的沈氏女主人?可見她對即將到來的父親和兄長是多麼歡喜和期待,連容行都失了分寸。

“母親,外祖和舅舅們還有五天才到呢,還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明遠堂又一向有人打點着的,也不用太過緊張,母親切勿慌亂,萬不可錯漏了。”見此。沈寧笑着說道。

就在沈俞氏吩咐俞媽做事期間,沈寧已經將外祖家的來信看了一遍,知道了他們大約到來的時間。五天的時間還很充裕呢,完全可以將一切準備得妥妥帖帖。

“對!我得再想想,有什麼需要準備的……”聽了沈寧的話。沈俞氏試圖讓自己平靜下來。但是無果,她依然有着壓抑不下的興奮。

她嫁給沈則敬二十多年了,和父親、兄長團聚的次數屈指可數。成親之後。她一直隨沈則敬在豐南等地任職,極少回杭州老宅,更別說去溪山看望父母和兄長了。

早幾年又隨沈則敬來到了京兆,離江南道更是遠了,雖有思念父母之心,卻無相見的機會,沈俞氏不是不愧疚的。

想一想,沈俞氏已經有八九年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和兄長了。沒想到現在父親和兄長們竟然要來京兆了,而且還有五天。他們就來到了!

一想到即將得見的孃家人,沈俞氏就平靜不下來,既緊張又期待。

沈寧看着繼續忙亂的沈俞氏,心中有微微的訝異。外祖一家這個時候到來,而且來的都是那些人,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從書信中得知。這次外祖家來的人雖然不多,卻囊括了溪山俞氏的四代人!外祖帶着、兒、孫、曾一共四代七人,將不日到達京兆。

這樣巨大的陣容,實在是沈寧前世今生都沒有聽說過的陣容。前世就連長兄沈餘憲成親,外祖家也只是派了一個舅舅前來的。這一次。竟然來了那麼多人!難道這次外祖家來京兆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

沈寧仔細回想起前世這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想起了外祖父一家。

前世這個時候,外祖已經過世了。沒過兩年,幾個舅舅也相繼過世了,溪山俞氏的榮光隨着舅舅們的過世,已經減弱了不少。直到她被囚禁冷宮的時候,溪山俞氏雖然都在,後來怎麼樣,就不知道了。

外祖家這次來人是爲了什麼?而且還來了那麼多人?沈寧實在不知道。

到了晚上,沈寧在沈則敬書房隨伺的時候,就聽見沈則敬這樣說道:“你外祖父和舅舅們很快就會來到家裡了。你外祖和舅舅們都是了不起的人!他們來到之後,你要好好侍奉他們、尊敬他們!在他們留京期間,你要跟他們好好學習,保證你會受益匪淺。”

沈則敬想起自己泰山大人的學問和爲人,對沈寧說的這一番是發自肺腑。該提前說的話,他已經說了,就不知道女兒從中能得益多少了。

“女兒曉得了。父親,外祖和舅舅們這次來京兆是爲了什麼?”沈寧先是點點頭,繼而疑惑地問道。外祖家的書信並沒有說道所爲何來,就連沈俞氏也不知道。一整天了,沈寧都覺得心頭盤桓着這個疑問,如今終於問了沈則敬。

“是你祖父邀請他們來的。去年門下給事中的事你還記得嗎?你外祖家來人,主要就是爲了這一件事!順便,來看看你母親及外孫、孫女。”沈則敬回答道,他自然清楚泰山大人此次來京兆是爲了什麼。

去年給事中呂務厚因爲封駁長泰帝擢升左良哲爲門下侍郎的詔書,被長泰帝遷怒,後被廷杖至;,另外三名給事中盧祖升、鮑起明、李子善則被長泰帝調離門下省,換成了長泰帝的心腹耳目詹成、柯漢琳和林楚君三人,這件事情是大永的悲哀。

雖然到目前爲止,其惡劣的影響還沒昭著,但是沈華善在中書省任職,作爲長泰帝的近臣,他自然察覺到了給事中一職的暗暗變化。

無論長泰帝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給事中詹成等人都以爲是對的,甚至還大力推崇長泰帝錯誤的旨意,這表明給事中一職逐漸喪失了限制皇權的職能,這是長泰帝專權獨斷的第一步。

更甚至,長泰帝隱隱透露出來的意思,是想撤掉給事中一職!

這引起了沈華善的驚恐,也想着種種應對的辦法。在和沈則敬商量過後,沈華善就火速給江南去了信。

一給溪山俞氏,一給葉正純,說的都是同一個事情。在葉正純前去拜訪溪山俞氏之後,溪山俞氏諸人也即沈寧外祖一家就已經有了打算。也因此,纔有京兆此行。

“就算是這樣,外祖一家並不出仕,又能做什麼呢?”聽了沈則敬的解釋。沈寧還是覺得不明白,就算外祖一家前來京兆。就能能阻止得了皇上嗎?

“傻女兒。你在鑑華堂上了那麼久的課還不明白嗎?枉你這麼聰慧,你這是一葉蔽目啊!”沈則敬搖搖頭嘆息道。

年輕人啊,聰明有餘歷練不足。眼界還是太窄了,所以纔會沒有想到這個道理。

“這個世界上,有一樣東西很重要,沒了它,寸步難行,很多人孜孜以求一生,所謀都是爲了它,這就是錢財!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樣東西比錢財更重要。沒有了它,錢財也就沒有了意義,有了它,才最終有一日能開萬世太平,只有堅守它,所行之道就是對的……”沈則敬緩緩說道。語氣低沉。

“整個東西,就是道心!你外祖是當世道德學問大家,他影響着衆多的學子士子,也影響着他們的道心。所謂道心,即人心所向。惟道與義;所謂道心,又是匡正之道,朝直之意。影響京兆士子道心,這就是你外祖要做的事情!”最後,沈則敬肅穆地說道,語氣鏗鏘。不知道是說給自己聽,還是說給沈寧聽。

道心所向,匡正之義,他可以想象得到,泰山大人此番到來,會給京兆士子帶來怎樣的震盪,甚至,會給整個大永帶來怎樣的震盪。

“……”沈寧一時沉默。是了,她忘記了,自己的祖父、自己的父親,現在到了自己的外祖父,他們心中都有堅守的道心,爲了堅守這種道心,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若是外祖影響了京兆士子,阻止了長泰帝在皇權上的謀算。外祖家、沈家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不言而喻,最壞的結果無法預料,最差的結果都是失了帝心,以後種種謀算,都會艱難受阻。

可是,祖父還是請了外祖來,外祖還帶了溪山俞氏四代人前來,他們的選擇,也不言而喻了。

這,就是道心嗎?

“是女兒愚鈍了。”沉默之後,沈寧說道,語氣是歡欣而堅定的,她爲有這樣的家族而感到高興和自豪。更願意,爲了他們這種道心,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與此同時,沈華善也在書房吩咐管事秋風道:“明遠堂的一切,自有兒媳打點,但外面的事情,你要留心了。出入車馬、隨伺僕從等,都要安排妥當了。我向少府監借了一輛馬車,過兩日就會到了,到時你派人將馬車的皇室標識都移除了,再花點功夫,絕不能讓別人看出那是少府監的馬車。另外再挑選些身壯力健的家丁,隨時候用。”

待秋風領命退出書房之後,沈華善想起了那個年邁的親家,自己也是沒有辦法了,才讓他路途遙遠的奔波。

想到親家來京兆之後的事情,沈華善的心情也很複雜。在這個奪嫡之爭最緊要的時候,自己及沈家一系實在不能失了帝心的,但是想起長泰帝的苗頭,他覺得,親家這一趟是非來不可了。

就算失了帝心,這個事情沈家也一定要做的!

在沈寧緊張等待着外祖父一家到來的時候,京兆的動態又是一變了。

二皇子妃陳婉柔終於誕下了皇長孫,膝下空虛多年的長泰帝終於有了自己的皇孫,而且還是二皇子正妃所誕下的,皇嗣得以延綿,長泰帝的高興簡直是無法形容,賞賜源源不斷地往二皇子府送去。

長泰帝更是在皇長孫誕下的當天,就詔了禮部尚書魏晉度和司天監君復樂,讓他們兩個爲皇長孫判八字屬行,儘快起名等等。

德妃和二皇子的歡喜就更不用說了,二皇子一系的姻親官員莫不興奮異常,太僕少卿張星華和前兵部尚書陳知浩等都笑了出來。

皇長孫誕下,大局將定了。——這是他們的想法和期待。

就連不少朝臣都鬆了一口氣。自從太子薨後,這奪嫡之爭就硝煙瀰漫,二皇子府誕下了皇長孫,這太子之位,應該離二皇子不遠了吧?

真希望早日定下太子,他們也不用那麼提心吊膽,生怕站錯了隊惹下大禍。

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愁的。

五皇子一系聽到這個事情就不太痛快了,上官長治連新婚燕喜都沒心情享受了,李貴嬪在春熙宮也發了兩場脾氣。

慕妃和容妃,臉色也不大好看,慕妃一想到當年的落胎之恨,對德妃抱孫之喜的憎恨就難以言說;容妃也想召沈家人進宮好好商討一番,想到榮平郡主已經搬出宮中去了郡主府了,這才作罷。

沈家人根本沒有多想皇長孫的事情,他們都在等待着溪山來人呢!

ps:

三更!

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91章 合二爲一第256章 殺伐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06章 平步第321章 順平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291章 出手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483章 天有哭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317章 覺醒第313章 望君歸第33章 第一次見他第364章 埋伏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519章 清醒第146章 太子薨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416章 悲第541章 遺策第169章 情迷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219章 謀利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274章 登場第462章 奪職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414章 檄文第435章 明白人第117章 紅袖死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394章 復起第488章 奇策第96章 鑑華堂第387章 有孕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544章 暗殺第305章 奠第337章 削爵第232章 草場案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543章 死後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539 萬骨枯第299章 密謀第343章 身死!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341章 毒殺子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164章 玩完了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63章 考課進程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318章 鬥錢多第296章 保住第408章 全殲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99章 密謀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408章 全殲第55章 水災第35章 開春吏事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517章 株連第511章 將亡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
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91章 合二爲一第256章 殺伐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06章 平步第321章 順平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291章 出手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483章 天有哭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317章 覺醒第313章 望君歸第33章 第一次見他第364章 埋伏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519章 清醒第146章 太子薨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416章 悲第541章 遺策第169章 情迷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219章 謀利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274章 登場第462章 奪職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414章 檄文第435章 明白人第117章 紅袖死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394章 復起第488章 奇策第96章 鑑華堂第387章 有孕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272章 並肩作戰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544章 暗殺第305章 奠第337章 削爵第232章 草場案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418章 攻城突變第543章 死後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539 萬骨枯第299章 密謀第343章 身死!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341章 毒殺子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164章 玩完了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63章 考課進程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318章 鬥錢多第296章 保住第408章 全殲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99章 密謀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408章 全殲第55章 水災第35章 開春吏事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517章 株連第511章 將亡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