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草場案

當陳知浩火速趕到兵部時,卻被告知,御史臺的官員剛剛來駕部司拿走了草場覈准的相關文書!

陳知浩呆立在兵部官衙,再也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做什麼了,他想到了傳說中的乘雲騅,在隴南現世的乘雲騅,作爲大永祥瑞之兆的乘雲騅。

祥瑞之兆的乘雲騅,卻是他和張星華覆滅的開始!

乘雲騅在隴南出現,不是偶然,也不是意外了,而是有人故意爲之,目的,就是爲了讓朝廷提前點閱隴南,在太僕寺和兵部還沒抹平所有事情之前,將隴南牧馬的真實情況在天下人面前捅出來!

這麼說來,乘雲騅現世必定是假的,而是有人在隴南設局!

是誰那麼大的手筆,利用傳說做的乘雲騅,奪天下人的眼光來盯着隴南牧馬?現在,誰也沒有那個手眼通天的本事,來遮掩隴南的情況了!

大勢已去,大勢已去……此刻,涌在陳知浩心頭的,就是反覆出現的這幾個字了。

當張星華得知草場覈准文書已被御史臺的官員拿走時,嚇得大張的嘴巴怎麼都合不上,任憑小兒子張聰在一旁怎麼呼號,張星華都沒有反應。

張聰便覺得有些不對勁,父親怎麼呆立在一旁,現在應該想辦法啊,應該馬上去二皇子府和二皇子一系的官員商量辦法啊,一定要將草場的事掩蓋住,怎麼可能愣住了?

這個時候他開始有些悔恨自己爲了隴南之財而亂用父親的印鑑了,當他看見張星華口角歪斜口吐涎沫時,更是心慌得大叫了起來:“父親中風了!父親中風了!”

太僕少卿張星華中風不省人事。幾乎是同時間,兵部尚書陳知浩病重,這樣的消息瞬間傳遍京兆。不少好事的官員還打聽到張星華和陳知浩之所以會這樣,是在御史臺拿走了駕部司的草場文書之後。難道那些草場文書有什麼不妥?

上官承佑知道張星華和陳知浩相繼出事的消息簡直驚呆了,這是他最爲倚重的兩方勢力,一是他母族,一是他妻族,怎麼現在都出事?那麼他怎麼辦?他的帝位怎麼辦?

上官承佑驚惶無措,此時他還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他連乘雲騅都不太關注。更加不知道隴南草場的事情,而宮裡的德妃也知道了孃家兄長中風的事情,正哭得死去活來。

上官承佑先是趕去了舅父家,看見張星華口角歪斜昏迷的樣子。上官承佑簡直無法相信。

早兩天舅父還來跟他說要去隴南一趟,那是舅父還是意氣風發的,還說等隴南的事一了,就會上書請立太子,現在舅父怎麼會這樣?

當他從張聰口中得知隴南草場、徭役、稅賦等可能出現的問題時。臉色也和張星華一樣煞白了,他再糊塗再平庸,也知道馬政對於大永朝廷來說是有多重要!

現在設計虛設草場、謊報徭役等諸多問題,怎麼會這樣?隴南禮縣不是有乘雲騅現世了嗎?怎麼這裡面有舅父的不法證據?還牽涉到了嶽祖父,怎麼會這樣?

上官承佑渾渾噩噩的。又去了兵部尚書府。

陳知浩彷彿老了十來歲,他的年紀本來就不小了,三年丁憂才重任兵部尚書之職,現在還不到一年,就出現了隴南草場這樣重大的事情。

這對他來說是個極大的打擊,加上六月酷暑將來,陳知浩心中鬱結,一下就病倒了。

“祖父,你才重新任職不到一年,就算隴南草場出現了問題,也只能追究前兵部尚書卞之和的責任,和您是無關的,您可要振作精神,一定要在父皇面前推拒了這一點。”上官承佑懼怕地說道。

舅父中風昏迷已經沒有什麼用了,現在他絕對不能失去陳知浩這個助力,他想到了禍水東引之策。

“殿下,微臣老了,原先還以爲能助殿下一臂之力,卻不想,正是害了殿下啊。微臣有愧,微臣有愧啊。”陳知浩忍不住老淚縱橫。

上官承佑能想到的問題,他早就想到了,但是,現在,真的入局了!

在御史臺拿走草場覈准的文書之後,他驚恐地從駕部司官員口中得知,卞之和就任兵部尚書期間,根本就沒有理會過隴南馬政的事情,也沒有核準過任何一個草場。

卞之和在隴南馬政上雖然無作爲,但是手腳乾淨得很。換言之,御史臺拿走的文書,全是有陳知浩覈准的印鑑的!

原本陳知浩還在爲卞之和乖乖讓出兵部尚書這個位置而沾沾自喜,認爲卞之和這是畏懼二皇子之勢,也頗識時務地沒有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多逗留。

原來,卞之和早就在兵部給自己挖了一個陷阱,就等着自己跳下去了!而自己,真的是乖乖跳下去了,還跳得無比歡欣,真是世上第一蠢人!

這樣的自己,還怎麼能輔助二皇子呢?

陳知浩的臉色頹敗,想到了重新任職以來的種種事情,忍不住老淚縱橫。

大廈將傾再無可扶持,大勢已去了!只等隴南點閱的結果一出,就知道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麼了。

很快,隴南八百里加急文書就到達京兆,言及““虛設草場,謊報軍馬,實所有者不過三一,若我朝急需軍馬,數必不補,潰敗可期。”!

原來,隴南行太僕寺、苑馬寺虛設草場、謊報徭役、冒領餉銀的情況,比張星華等人所以爲的還要嚴重!

每年服草場之役的隴南百姓越來越來,繳納的牧馬稅也一年比一年重,而戶部下發的牧馬之財也在逐年增加。現在調查結果已經出了,草場都是虛設的,虛設的草場數量竟然是實際草場數量的三倍!

那麼,那些服徭役的百姓哪裡去了?那些牧馬賦稅哪裡去了?戶部下發的錢財哪裡去了?

太僕寺丞文遠山和庫部郎中宋去疾在覈準了草場數量之後,驚得連文書都拿不住了。而一旁,則是御史臺官員鐵青的臉色,和數量衆多的馬販。他們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事實上,沒有這些馬販的協助。監察御史沒那麼快就能覈准隴南草場的準確之數。

爲了乘雲騅,這些馬販心中的熱誠和動力那是前所未有地高漲,主動自發去幫助這些官員覈准草場的數量,他們都想最先找到乘雲騅。就這樣,竟然成了監察御史覈查的助力!

乘雲騅,額青蹄白,渾身黑亮。青潤似碧玉,如果它們藏在草場裡面,一定能找到的,而且非常容易找到!

因此。一個個具體草場的情況,通過這些馬販的轉達、通過這些馬販的互通,被整個大永百姓知道!

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禮縣的草場沒有乘雲騅,整個禮縣有草場十二個。另外八個都是空的;康縣的草場也沒有乘雲騅。康縣的十八個草場都找過,而文書上的二十九個,根本就是沒有!……

這樣的消息從隴南傳出去,經隴右道、關內道,散發到江南道、河內道和京兆一帶。現在,大永的百姓都知道隴南牧政的具體情況了!

太僕寺、兵部和御史臺的官員沒有在隴南找到乘雲騅,而且他們也順便地知道了,原來隴南虛設的數量竟然有那麼多,隴南馬政竟然那麼腐敗混亂,那怎麼得了?!這是一國之大災啊!

找不到乘雲騅的失望、憤恨全部發泄在對隴南馬政的不滿之上,蜂擁至隴南的大永馬販,甚至當場就將隴南牧馬監的官衙打砸一通!

他們是深受草場虛設之苦的一羣人。怪不得隴南的馬匹年年減少,怪不得他們販馬的成本年年增加,怪不得他們這些馬販多年來一直窮困潦倒,原來草場根本就是虛設的,隴南的馬匹根本就是虛假的!

草場沒有,乘雲騅自然就沒有了,怪不得,怪不得!隴南的馬政這麼混亂這麼腐敗,乘雲騅是祥瑞之兆,怎麼會出現在隴南呢?

不對,或許乘雲騅就是這麼一現,是要朝廷和百姓都知道隴南馬政的真實情況啊,這纔是乘雲騅出現的原因,這就是祥瑞之兆啊!

一時間,百姓口口相傳,對乘雲騅的傳說更加深信不疑。他們對乘雲騅越是推崇,對隴南馬政越是憤怒!

隨即,所有百姓的目光都轉向了長泰帝,想看看長泰帝會如何處置太僕寺和兵部的官員。

衆怒難犯,更可況是全國百姓都在盯着京兆的旨意?長泰帝心中是震怒不已。

在隴南找不到乘雲騅,這已經夠失望的,竟然還出現了那麼嚴重的問題!幸好發現得早,若是大永有戰事,那朝廷不是沒可用之軍馬?

正如隴南文書描述的一樣”潰敗可期“,這隴南馬政,是要朕揹負昏君的污名啊!

長泰帝下令,將太僕正卿範中曦、少卿張星華、兵部尚書陳知浩、隴南行太僕寺卿張思遠等一干官員奪職下獄!

同時令隴右道觀察使丁文瀚和隴右衛大將軍蔣博文審理隴馬政情況,務必要查清理明隴南馬政的情況,一定要找出那些服徭役的百姓,也要理清牧馬賦稅使用情況,更要追回戶部下撥的錢銀。

至此,馬政官場大地動,從京兆太僕寺、兵部,到各地的行太僕寺、苑馬寺,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官員被奪職問責。

因爲長泰帝下令徹查此案時正是六月初一,所以後世史官稱這次隴南馬政爲“六朔弊案”。

但這“六朔弊案”是從點閱草場而起的,草場是這弊案的關鍵,所以更多人稱之爲“草場案”。

震驚朝野的草場案,發生在長泰四十年。最先,是因爲隴南禮縣有乘雲騅現世,而後,世人才知道隴南馬政。

由此,乘雲騅的傳說再度成爲大永百姓樂道的傳奇。

ps:

一更!推薦蕭七七的書:《醜醫》 /qyqfav前世死得慘烈,這輩子“沒臉”“沒錢”但她懂醫識藥有空間逃出黑暗乞丐組織,種藥行醫發家致富卻總牽扯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她只想過自己的富足小日子,爲嘛會這麼難呢?

第266 三代送嫁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242章 三策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91章 合二爲一第417章 高唱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48章 百官出動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26章 塵埃落定第304章 換命第146章 太子薨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22章 人才儲備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449章 沈家動第251章 計成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519章 清醒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556章 得了!第256章 殺伐第4章 晚梅有香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149章 封宮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346章 想不到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266 三代送嫁第494章 殺謝第391章 帝爲棋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122章 測帝心第541章 遺策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337章 奪爵第528章 下一步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146章 太子薨第20章 如流處第337章 削爵第317章 覺醒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117章 紅袖死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323章 政績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85章 出事了第448章 帝有疑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79章 燕都棋局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237章 見太子第55章 水災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295章 驚濤第408章 全殲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225章 未定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266 三代送嫁第331章 出嫁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502章 抹黑第299章 密謀第515章 清君側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347章 本心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153章 離間第391章 帝爲棋第308章 閒情第9章 新生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396章 道不同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7章 隨伺書房
第266 三代送嫁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150章 奪嫡開始了第242章 三策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91章 合二爲一第417章 高唱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48章 百官出動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26章 塵埃落定第304章 換命第146章 太子薨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22章 人才儲備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449章 沈家動第251章 計成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519章 清醒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556章 得了!第256章 殺伐第4章 晚梅有香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149章 封宮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346章 想不到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266 三代送嫁第494章 殺謝第391章 帝爲棋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122章 測帝心第541章 遺策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337章 奪爵第528章 下一步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146章 太子薨第20章 如流處第337章 削爵第317章 覺醒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117章 紅袖死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323章 政績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85章 出事了第448章 帝有疑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79章 燕都棋局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237章 見太子第55章 水災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295章 驚濤第408章 全殲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225章 未定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266 三代送嫁第331章 出嫁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502章 抹黑第299章 密謀第515章 清君側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347章 本心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153章 離間第391章 帝爲棋第308章 閒情第9章 新生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396章 道不同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7章 隨伺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