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遺策

有了沈家的禁衛軍加入,京兆的戰況一下子就變了。

沈家的禁衛軍,帶着可以裝載在戰車上的守城弩牀,還有勇猛的士兵們,衝向了隴右衛。

沒多久,京兆城門打開,魏延慶帶着金吾衛士兵,也加入了激戰當中。

金吾衛與禁衛軍,一前一後擊殺着蔣博文的隴右衛,使得蔣博文根本就無招架之力。

在與金吾衛幾天的對峙中,隴右衛的士兵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在禁衛軍猛烈的攻勢下,隴右衛士兵只有一個個倒下的份!

“大王,速退!速退!”盛子衡用盾牌阻擋着射過來的弓箭,靠近蔣博文大叫道。

局勢對隴右衛如此不利,別說順利攻進京兆了,隴右衛士兵能不能存活,都是個大問題。

盛子衡看着那一片紅色,覺得雙眼生痛。沈家的禁衛軍明明已經去了河內道,怎麼憑空出現在京兆呢?他真是想不明白!

再說了,沈家是起兵謀反,先前還與朝廷的招討司開戰,和大永早就成爲敵人了。沈家怎麼能會帶兵前來幫助大永呢?

就在戰場生死瞬息間,盛子衡閃過了這種種想法。在這樣的局勢中,他不得不想!

事實上,蔣博文的心中,也和盛子衡一樣,有着諸多疑惑。沈家,爲什麼出現在這裡?也是要爭奪京兆嗎?!

可是,就算打敗了隴右衛,解了京兆之圍,金吾衛也不可能會放過沈家。沈家,沈華善,圖的是什麼?!

他真是想不明白,生死攸關,他選擇了退。

“撤!中鋒西側!”蔣博文一聲令下,隴右衛士兵也吹響了撤退的號角。隴右衛的中鋒軍隨即快速向西移動,以最快的速度向別山的另一側退去。

沈則敬騎着戰馬。跟隨着士兵們一起衝鋒。他微微眯起了眼,緊緊盯着隴右衛中的那一抹金光,蔣博文的金刀!

金刀玉璽,可爲人君。

蔣博文對京兆、對大永是勢在必得。可想過背後還有沈家,還有禁衛軍?

他怎麼都想不到,自己會帶着禁衛軍出現在這裡吧?

沈則敬想起了臨出兵的前一晚,父親沈華善臨時改變的決定。原本,沈則敬是要帶着禁衛軍前去河內道,避開京兆的局勢的,沒想到就在發兵之前,沈華善匆匆召了他們幾個人去,改了出兵的線路。

“敬兒帶着神策右軍,並虎賁、弓弩軍部分士兵。前去京兆救駕;退之和袁煥,帶着剩下的虎賁軍和神策左軍,前去河內道平亂。”

這就是沈華善作出的最後決定,調整了禁衛軍的行軍線路,將禁衛軍一分爲二。一去河內道,一往京兆。

沈華善下了調令之後,身在虎賁軍的秋梧和沈其兩個人,帶着如流處的人,幾乎動用了所有的力量,纔將禁衛軍的動靜遮蓋住。

沈家的禁衛軍的確是去了河內道,是由應南圖和袁煥帶着去的。這是魏延慶和蔣博文都知道的事情。但他們不知道,還有另外一支禁衛軍,統計十餘萬人,來了京兆。

兵貴神速,更貴出其不意。沈則敬帶着禁衛軍前來,令隴右衛和金吾衛都意想不到。立刻就改變了局勢,逼得蔣博文和隴右衛只能出逃。

到了這個時候,沈則敬和沈則思怎麼可能會讓蔣博文逃掉?別的都不算,單單就算安北都護府這一筆血海深仇,沈則思就帶着兵死追着蔣博文了。

當初安北都護府僅剩的三千士兵。當然也跟隨沈則思編進了神策右軍。

京兆在激烈交戰的時候,嶺南道曲江邊的院子裡,一對祖孫也在猜測着京兆的局勢。

攤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張巨大的輿圖,大永七大道的概貌,都詳盡其中。

“想必此時,他們已經在開戰了吧。禁衛軍與金吾衛相合,蔣博文只能敗死。”

沈華善拈了拈白鬍須,說出來的話語就是定論,完全沒有遲疑。

沈寧卻不說話。禁衛軍既然去了京兆救駕,蔣博文落敗是必然的事情。如果禁衛軍與金吾衛聯手,都沒能定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打敗了隴右衛之後呢?禁衛軍怎麼辦?在大永朝廷的眼中,在皇宮主子的眼中,禁衛軍和隴右衛沒什麼差別,都是大永的謀反逆賊。

如果金吾衛對禁衛軍開戰,那麼父親是戰還是不戰?戰了,那麼“誅左氏、清君側”的名號就成空的了;不戰,那麼禁衛軍會有什麼下場?被滅還是被囚?

“禁衛軍去了京兆,就是兩年。等蔣博文攻下京兆之後,禁衛軍再討伐蔣博文。這樣禁衛軍就順遂多了……”

沈寧沒有將話說完,語氣中卻有憂愁和不解。本來,禁衛軍沒必要落入這麼尷尬的境地,如果不是祖父改變行軍路線的話。

她一直都沒問祖父,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

“你心中是否在想,等蔣博文攻下京兆,沈家再討伐,這樣禁衛軍就佔了大義,沈家就能稱霸大永?”

沈華善看了看沈寧的臉色,這樣問道。

“是的,孫女深有不解。還請祖父解惑。”沈寧恭敬地說道。

先前她的建議,沈華善也是贊同的,卻在發兵之前改變了主意,當中出了什麼事情?

“你只見其一,卻不知其二。如果不是葉老提醒,祖父也差點犯了錯誤。誠然,按照你的建議,禁衛軍是可以少很多阻滯,沈家的腳步也會提前很多。可是,你想過沒有,若是蔣博文攻下京兆,京兆會有什麼後果?”

京兆會有什麼效果?定是太后、新帝性命不保,大永皇族成員也能倖免,朝臣被俘被囚,京兆動亂,大永滅朝。沈家正好取而代之,不是很順利嗎?

“那你有沒有想過,京兆失守,多少朝官沒了性命?多少百姓沒有性命?就算禁衛軍攻下京兆,保不準蔣博文孤注一擲,將京兆屠城!”

沈華善嘆了一口氣。沈寧這個孫女,既是重生又足夠聰慧,只是在這個事情上,侷限了。只是想着禁衛軍能少走幾步,沈家可以順遂幾年,反而只盯着大義旗號、勝利與否,倒忽略了另外的東西。

不怪她,自己尚且如此,怎麼能苛求她這麼年輕就能想到這些呢?

“沈家起兵,固是已經被逼到了絕路,卻也有濟世心願。爲了早幾步取得天下,棄了京兆幾十萬百姓,可行嗎?就算沈家再有福澤,舍了幾十萬百姓的人命,怎麼能不折損?這天下多的是聰明人,沈家的謀劃,你以爲沒有誰想得透?”

沈華善笑了一聲,這樣說道。是,沈家是有奪取天下之心,到了這一步,沈華善不怕承認。

袁煥、朱敦實、江成海、楊簡銳等人,也想必早就想到了這一點。

但是,沈家卻不能爲了帝位,棄幾十萬京兆百姓於不顧,棄京兆數千官員不顧!

“一個朝廷,要培養一個合格的官員,所費的錢財所耗的心力,難以估算。若是這數千官員都沒了性命,連同他們的家族血脈,都一併滅了,那麼大永還有什麼?我們沈家還能依靠誰給百姓帶來太平?”

沈華善又再說道,臉色因說話激烈而有了潮紅。

若不是葉正純委婉提醒:“別忘了京兆幾十萬百姓和數千官員。”

沈華善也差點像沈寧一樣,犯下了大錯誤。沈家固然要奪取天下,但此時沈家也一定要就下京兆。

就算沈家的腳步因此遲多幾年,沈華善也不覺得有什麼。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既然沈家的禁衛軍有這個能力,爲什麼不救下京兆?”

沈華善笑着說道,聲音平息,雲淡風輕。

這些話語,卻像轟轟雷響,敲打在沈寧的心上。祖父所說的這些話,是沈寧之前沒有想過的!

她只想着,怎麼最快將沈家推上那個位置;她只想着,只要上官皇族滅絕了,那麼沈家就無憂無懼了;她只想着,蔣博文非天命所歸,沈家討伐蔣博文輕而易舉……

卻獨獨漏了京兆幾十萬百姓,還有上千官員,這些官員裡面,還有衛復禮、邱盛年這樣的能吏,她怎麼能忘了這一點?!

她認爲,蔣博文非天命所歸,皆因有五萬安北都護府兵的血債,倘若沈家爲了得到帝位而置京兆幾十萬百姓於不顧,沈家和蔣博文又有什麼差別?

想到這些,沈寧冷汗滲滲,寒冬臘月,竟然覺得心中有燥熱,那是羞愧而起的燥意。

“祖父,孫女錯了。”沈寧斂眉說道,話語中有濃濃的自責。最重要的東西,她竟然忘了,若不是有祖父提醒,她還真沒想到。

“你沒錯,算無遺策,那是不可能做到的,祖父也幾乎錯了。正道直行,雖然不可能時時做到,但能做到的時候,何妨做一做?”

沈華善說道,既是說給沈寧聽,也是說給自己聽。

沈家志在天下,沒有狠心腸厲手段,怎麼能行?帝位之下,必定是累累的白骨,不管是誰最後問鼎,都避免不了這一點。

但,沈家能救下這幾十萬京兆百姓,爲什麼不救?沈家能做到正道直行,爲什麼不能做?

沈寧頓首,受教了。

而京兆中的沈則思,則帶着神策右軍,往西側別山追蔣博文而去。

蔣博文能否帶着隴右衛逃脫?未知。

ps:二更!

第416章 悲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247章 大危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382章 立功第112章 國有喪第331章 出嫁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335章 風波現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332章 小登科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382章 立功第536章 不逃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55章 水災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533章 出與入第481章 城破第404章 運籌第449章 沈家動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28章 北疆之局第34章 喜事多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527章 基石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425章 不由己第541章 遺策第327章 變數第68章 結果第499章 左半朝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226 謎團迭起第335章 風波現第332章 小登科第520章 不臣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311章 前奏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308章 閒情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525章 攻心第531章 緩稱王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98章 春闈案一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405章 償恩第428章 設毒計第62章 姑姑用意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455章 援兵到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467章 趕緊走!第22章 人才儲備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309章 驅夢魘第310章 決裂第286章 局勢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346章 想不到第186章 貴人謀第494章 殺謝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147章 毒婦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515章 清君側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98章 春闈案一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531章 緩稱王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349章 新勢力第20章 如流處第414章 檄文
第416章 悲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247章 大危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382章 立功第112章 國有喪第331章 出嫁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335章 風波現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332章 小登科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382章 立功第536章 不逃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55章 水災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533章 出與入第481章 城破第404章 運籌第449章 沈家動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28章 北疆之局第34章 喜事多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527章 基石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425章 不由己第541章 遺策第327章 變數第68章 結果第499章 左半朝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226 謎團迭起第335章 風波現第332章 小登科第520章 不臣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311章 前奏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308章 閒情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525章 攻心第531章 緩稱王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98章 春闈案一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405章 償恩第428章 設毒計第62章 姑姑用意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455章 援兵到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467章 趕緊走!第22章 人才儲備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309章 驅夢魘第310章 決裂第286章 局勢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346章 想不到第186章 貴人謀第494章 殺謝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147章 毒婦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515章 清君側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98章 春闈案一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531章 緩稱王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349章 新勢力第20章 如流處第414章 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