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點閱之災!

(好吧,繼續認爲這章寫的很不錯!請問有打賞麼?哈哈~)

大半個月過去了,乘雲騅還是沒有找到。自兩當縣現了蹤跡之後,乘雲騅似乎就消失不見了,有不少官員和百姓開始躁動不安。

究竟乘雲騅是不是真的出現了?還是太僕寺和牧馬監的官員不得力,所以纔會找不到乘雲騅?

一時間,太僕寺和牧馬監的官員成了衆矢之的,官員和百姓們心底都在暗暗責怪這些官員沒本事。

乘雲騅在隴南出現那麼多次了,竟然到現在還沒有找到蛛絲馬跡,這些官員到底在隴南都幹了些什麼事啊?真是難以理解!

太僕卿範中曦和兵部尚書陳知浩被長泰帝詔了去問話,雖然沒有嚴加訓斥,但是長泰帝的意思很明確:一定要找到乘雲騅,如果是因爲官員辦事不力導致沒有找到乘雲騅的,一律革職查辦!

範中曦和陳知浩只能點頭稱是,心中暗暗叫苦,在隴南廣闊的地域內找到虛無縹緲的乘雲騅,這本來就是很艱難的事情!

不管曾有多少馬販看見過乘雲騅,但是現在隴南沒有半點它們的蹤跡,文遠山和宋去疾也沒有辦法,總不能憑空變出幾匹乘雲騅來吧?

範中曦和陳知浩相視苦笑,皇上已經有所不滿,他們只能各自回官衙督促屬下了。

乘雲騅的意義太重要了,那曾是太祖上官伏的祥瑞之兆,也是昭示國祚綿長之徵,長泰帝對乘雲騅的渴望,這兩個重臣實在太瞭解了。

現在什麼事情都比不上乘雲騅重要了,定要盡全力找到乘雲騅,不然無法向長泰帝交代!

太僕少卿張星華也接到了主官的嚴令,一定要找到乘雲騅。必要時,張星華可以帶留守的太僕寺官員前去隴南一趟。

這必要時,是指文遠山他們七天之內還沒有找到乘雲騅的話。張星華就要前去隴南坐鎮了。因爲長泰帝現在根本不相信乘雲騅不存在,他相信的是。太僕寺的官沒有盡忠職責。

張星華一方面也將範中曦的嚴令急傳給文遠山等官員,一方面準備着出發隴南的事宜。

他首先去了二皇子府,向二皇子彙報他即將離京的消息,也順便和陳知浩通通氣,看如何應對乘雲騅一事。

“舅父,父皇讓你去隴南尋找乘雲騅?要什麼時候才能回來?那京兆的局面怎麼辦?”上官承佑聽了張星華的彙報,頗爲心急。

他並不關心什麼乘雲騅什麼碧雲驄的。他只關心張星華去隴南會對自己的勢力有何影響。

二皇子一系的官員早就準備向長泰帝上書請立二皇子爲太子了的,先是有西燕政變,後有西燕使者,現在又有乘雲騅現世。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了!

遲則生變,這個道理他是知道的,所以他很着急。

“殿下請放心。若是張大人在隴南找到乘雲騅,那麼殿下的勝算就更大了,這可是天大的祥瑞。到時再提請立太子之事,就水到渠成了。所以張大人此去隴南,也表示什麼壞事。”陳知浩說話了。

現今在皇上的心目中,什麼事情都沒有乘雲騅的分量重,只有找到乘雲騅。皇上纔會有心思做別的事情,比如思考太子的人選等等。

那時,纔是最適合的時機。

“承陳大人吉言吧。待乘雲騅的事一了,馬上請立太子,以免夜長夢多。五皇子雖然被圈禁了,但是還有一個十二皇子,他今年十五歲了,也有一爭之力了。皇上春秋鼎盛,十二皇子的造化也說不定……”張星華有些憂慮地說道。

不是他想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而是他心中總有一種不祥的預兆,卻也沒敢如實和二皇子說。

自從乘雲騅現世的消息傳出後,他就有些心神不定。總覺得似乎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似乎又有什麼遺漏了,可是他想來想去,也想不出有什麼要發生和什麼遺漏。

因乘雲騅遲遲沒有找到,於是兵部庫部郎中許光耀上書建議:馬不是要吃草的嗎?乘雲騅再怎樣厲害,也要吃食的,它們必定離不開草場,那就好辦了!

因此,許光耀建議從草場找起,一一覈對隴南一帶的草場,只要以草場爲據點,逐個逐個草場找下去,就一定會發現乘雲騅的蹤跡!

同時,也趁此機會核點隴南草場和軍馬的情況,雖然還沒到五年一次的點閱,但是也不妨提前,既爲找到乘雲騅,也點閱了軍馬,這是兩得之舉!

在此插一句,太僕寺在大永適合牧馬之地設有行太僕寺和苑馬寺,大永朝廷每五年一次派御史臺官員點閱遼東、隴南、陝西等地行太僕寺、苑馬寺之馬匹。

所謂點閱,就是詳細瞭解其飼養、放牧、孳生、治療、損耗等情況,逐一登記在冊,然後待兵部查覈。如發現各地行太僕寺、苑馬寺倒斃馬匹、虧欠馬駒事件嚴重,則將其寺卿、寺丞和各監、苑官員參劾查辦!

然後,太僕寺會根據兵部的點閱情況,來頒發牧馬政令。

先前說過,馬政即國政,牧馬政令涉及草場、徭役、軍馬、賦稅、吏治等方面。所以五年一次的點閱,乃是兵部和太僕寺的大事,和吏部五年一次的考課一樣,是重中之重!

長泰帝爲了得到乘雲騅,自然接受了許光耀的建議,於是頒發詔令:點閱隴南行太僕寺和苑馬寺之馬匹,尤其要仔細覈對草場情況,一定要找到乘雲騅!

長泰帝的詔令一出,張星華就知道自己遺漏什麼了,草場!他竟然漏了最重要的草場!這下完了!

草場是最關鍵的,草場需要場地,需圈地而種,就涉及田畝數,當中有沒有隱地?

草場需要百姓來耕種、護養,因爲朝廷對馬政的重視,所以隴南一帶的百姓每年都要服草場之役。裡面有沒有苦冤之事?

隴南一帶因土肥草茂,大永隴右衛、關內衛的絕大部分軍馬,都是隴南行太僕寺供給的。軍馬數量是否有錯漏?種草、養馬需要錢財,隴南、遼東等地開徵牧馬稅之外。戶部每年劃撥給各地行太僕寺、苑馬寺的錢財是極多的,期間有沒有污濁貪佔之事?

行太僕寺、苑馬寺需要有官員去打理,牧監、牧羣也是有相應的官職,這些太僕寺屬下的官員是否盡職盡責了?有沒有失職之行!

原本,這些事情,在明年點閱之前,太僕寺和兵部都會將所有的事情抹平。纔會將點閱結果上報長泰帝的,自然點閱就會順利通過了,這,本來都是做熟了的!

試想一想。馬政涉及那麼多方面,又遠在隴南、遼東等地,當中怎麼可能沒有貪瀆、不法之事?

身爲太僕少卿,張星華對其中的門道知道得清清楚楚,不用想也知道。隴南點閱一定會出問題的!如今,竟然要提前點閱,他還什麼都來不及做,這下完了!

隴南點閱會出現什麼問題,嚴不嚴重。會不會影響到自己?

這些想法瞬間在張星華腦中出現,他尚未想得清楚,主官範中曦又告訴他:暫時不用出發去隴南了,待文遠山和監察御史覈對了草場的情況再說。

張星華沒想到詔令剛下,隴南那邊就已經開始有動作了!

其實他還不知道,在庫部主事許光耀建議之前,遠在隴南的文遠山和衆多監察御史們早就想到從草場找起了,這還是馬販劉鞍建議的,這是最快找到乘雲騅的方法了。

張星華感覺自己要暈倒了,腦中亂成一片,什麼也想不出來。

待下朝回到府邸時,小兒子張聰來報,說隴南行太僕寺來信了,說現在監察御史在隴南開始覈對草場了,他們擔心草場一事,送來了急信讓他想想辦法。

隴南行太僕寺和苑馬寺的官員是張星華的親信,現在隴南提前點閱,他們第一時間就向張星華求救了,還附上了諸多曾隱瞞之事,包括虛報徭役人數、領取空餉、虛設草場等。

更重要的是,這些事情,大多都有張星華的印鑑和兵部的通令,而中間經手人,正是張聰!

這下,張星華眼前一黑,終於暈倒了。

等張星華醒來的時候,天已經黑了,他的心裡也像這天色一樣,黑沉黑沉的。

他立刻派人叫來了陳知浩,說出他的猜測:有人在隴南設局,針對就是自己和陳知浩!甚至,是針對兩人身後的二皇子!

這是有人想通過草場一事,讓長泰帝誤以爲自己和陳知浩早就沆瀣一氣,甚至,早有勾連!

隴南牧馬是經過陳知浩覈對的,而自己,則是頒發了陳知浩覈對的點閱,隴南的事,就是他們兩個人隻手遮天的事,誰不會認爲他們早有勾結?

然後,皇上會想,他們爲什麼會勾結在一起?勾結在一起是爲了什麼,爲了隴南牧馬還是爲了什麼?

他們是因爲二皇子才勾結在一起的,爲的是什麼?爲的就是帝位!可是,他們有親戚關係才五年啊。

那麼,皇上會不會認爲,他自己爲二皇子成婚的主意,是不是他們兩個促成的呢?這是讓皇上順着他們的心思來辦事?這也就是說,把皇上當玩偶啊!

這謀心之罪,會要了他們的性命啊,況且還有現成的隴南草場證據,連問罪的表面理由都足夠了!

“皇上一定會起疑心的,這疑心就是一個刺,會刺傷二皇子的啊,如果草場出事,我們……我們死定了!”

陳知浩和張星華兩個人的臉色瞬間慘白,猜測着最壞的結果,他們再對視了一眼:現在只有一個辦法了!

“快,去駕部司毀了草場覈准的文書!”張星華和陳知浩異口同聲地說。

只要草場覈准的資料毀了,陳知浩就有可能從草場事情中脫身,這謀心之罪,也就說不上了!

ps:

四更!推薦好友豆豆發芽的《鍊金師的科技文明生活》。/mmweb/廢柴?你是在說我嗎?說我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的神級鍊金師嗎?很好,你這個雖然很垃圾的試驗品我收下了。當魔法文明的唯一的神級鍊金師穿越到科技文明,與科技文明會撞出怎樣的火花呢?

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216章 錯了!第380章 朝京行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464章 氣數盡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4章 晚梅有香第331章 出嫁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294章 割血第82章 考第之危第536章 不逃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30章 臨近過年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305章 奠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315章 寇色第417章 高唱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307章 嬌客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25章 互市之爭第218章 斬盡第511章 將亡第227 千里奔喪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343章 身死!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415章 宣傳戰第256章 殺伐第408章 全殲第15章 平安度過第90章 入書房第541章 遺策第270章 放餌第378章 征伐出第329章 世仇第382章 立功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399章 人禍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462章 奪職第232章 草場案第356章 來了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367章 皇家宴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541章 遺策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72章 妖孽出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321章 順平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239章 大換血第90章 入書房第177 陡生變故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337章 削爵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443章 改元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348章 有別第416章 悲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221章 全義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367章 皇家宴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262章 潛行第517章 株連第73章 太子妃第434章 天子失德
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216章 錯了!第380章 朝京行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464章 氣數盡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4章 晚梅有香第331章 出嫁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294章 割血第82章 考第之危第536章 不逃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30章 臨近過年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305章 奠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315章 寇色第417章 高唱第111章 再相見 嘯三聲第307章 嬌客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25章 互市之爭第218章 斬盡第511章 將亡第227 千里奔喪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343章 身死!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415章 宣傳戰第256章 殺伐第408章 全殲第15章 平安度過第90章 入書房第541章 遺策第270章 放餌第378章 征伐出第329章 世仇第382章 立功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399章 人禍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462章 奪職第232章 草場案第356章 來了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367章 皇家宴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541章 遺策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72章 妖孽出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321章 順平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239章 大換血第90章 入書房第177 陡生變故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337章 削爵第240章 獨夫之心第443章 改元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348章 有別第416章 悲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221章 全義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367章 皇家宴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262章 潛行第517章 株連第73章 太子妃第434章 天子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