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大換血

東宮內侍宮女大換血,有的被當場杖殺,有的被沒入掖庭做苦奴,有的直接驅逐出宮。前一刻還是高高在上的內侍首領,下一刻卻就連命都沒有了。

這一切,都令東宮所有人都驚懼不已。

就連太子,對東宮裡面接連發生的變故目瞪口呆,遲遲未能反應過來。他沒想到,只不過是由一句欲營建鞠場的指令,就引起了這樣一番腥風血雨。

太子覺得這一切是這樣可怕,而他的心裡,是說不出的惶恐和驚懼。

高觀、李進和章歡等人,在他有記憶的時候,就一直在十二皇子所當差的,他們甚至可以說,是陪伴着長大的。

他記得,高觀蹴鞠技藝了得,自己正是受了其影響,纔會喜歡蹴鞠的;他記得,李進時時提醒自己要謹言慎行,提醒自己要儘量討得父皇歡心;他也記得,自己生病的時候,宮女紅蓼是如何照顧他的。

而現在,他們身後都有別的主子,還爲了別的主子來攛掇自己犯錯誤,令自己惹父皇不下,令自己自污聲名,其心可誅!其行當誅!

這麼說來,他們在十二皇子所之時對自己的照顧、提點都是做樣子,都是騙人的,就是爲了騙取自己的信任,好在自己的背後插自己一刀!枉自己對他們如此信任和看重,真是太可笑了!

以前他們多自己有多好,如今自己對他們就有多恨!這一切,竟然都是假的!

連一起陪伴長大的內侍都有這樣可怖的心思,其他內侍和宮女又會是怎樣的心思?他們還能信任嗎?不。絕對不能信任了,他們就是一羣奴才!

什麼對自己友好提點,都是爲了得到自己的信任,都是爲了得到好處!這宮裡沒有一個人是信得過的,太可怕了太可怕!

太子臉色陰沉不定,一時覺得自己可笑,一時又覺得宮中可怕,內心充滿了被欺騙的難堪和不甘。也充滿了對所有人的懷疑和猜忌。

漸漸地,太子對所有人都持有戒心,就連是詹事府的官員,他都信不過。有事看着每一個人,都疑心他們是不是別有所圖,是不是別人的探子,會不會出賣他背叛他。

終上官景安一生。他都不曾真正信任過別人。從某種意義上來,他這種猜忌之心的發端,正是鞠場小事。

沈華善之前之所以沒有將高觀、李進的事情告訴太子,就是怕他會走進這樣的極端,被這種猜疑所累,失了明君的胸襟。

可是隨着容貴妃杖殺了高觀、李進,長泰帝尚未息怒。又夷了他們三族,使得高觀等人別有主子的事情再也瞞不住,太子這個十六歲半大不小的年輕人,就這樣在心裡種下了猜忌的種子。

容貴妃杖殺了高觀、李進等人後,又幾乎將東宮的內侍和宮女都換了個遍,甚至將自己心腹大宮女疏枝派到了東宮,監管內侍和宮女的當差情況,若是發現他們有半點不妥之處,立即替換,嚴重的。還有杖打刑罰!

容貴妃就是想用這雷霆手段鎮壓其餘各宮的魑魅魍魎!亂世用重典,亂局也應用重錘,纔是。

在這樣嚴厲的規定下,東宮內侍和宮女簡直如臨大敵,每天戰戰兢兢地當差,就怕一個表現有失,有一天也被杖殺。

整肅好東宮的內務後,容貴妃又召來了太子。語長心重地提點了一番:“皇兒,營建鞠場可不是件小事。你剛被冊立不久,怎麼能大興土木呢?此事有諸多不妥,母妃長居深宮也知道得一清二楚。皇兒還是欠缺考慮了。此事幸好沈大人阻止了,若是這事真的執行了,皇兒的地位堪憂!那高觀剁碎了喂狗也難消母妃的心頭之恨!”

容貴嬪恨恨地說道,表情有些猙獰,她越是護犢子就越受不得別人的傷害。想到兩個內侍差點毀了自己皇兒的聲名,她就恨不得將餵了狗的高觀再碾成灰!

見太子只是惴惴地點頭承諾,容貴妃想了想,便放低了語調,溫和地勸慰他。

“皇兒,你能被冊立爲太子,沈大人功不可沒。皇兒以後還是要多聽沈大人的話語纔是。母妃已經讓沈大人嚴管東宮諸事,以後皇兒要做什麼之前,定當要和沈大人商量是否可行。皇兒,你要緊記,你現在還只是太子,還不是皇上,所以一定要仰仗他人,絕對不可肆意妄爲。”

聽了容貴妃的話語,太子點頭答應了,但是心裡卻極爲震動,母妃這麼說,是不是以後本太子做事情都要和東宮屬官商量,都要向太子詹事彙報?

他想起了高觀、李進等人之所以被仗殺,也是因爲沈華善、邱盛年向母妃說了鞠場的事情。在猜忌和驚疑之下,他認爲沈華善和邱盛年這兩個人雖然是東宮屬官,卻可以隨意處置他身邊的人!

就這麼一件小事,東宮就有那麼多人頭落地,翻手雲覆手雨,這些人太可怕了!這些重臣太可怕!

不得不說,這個十六歲的太子,完全想錯了方向,他的心思走向了一個極端。

這個少年人在被冊立爲太子之前,只是一個普通的皇子,一直養在深宮裡,長於婦人手,在他前面,有德太子,還有幾個年長的皇子。如果不是得天之幸,太子之位,按說怎麼也輪不到他的。

儲君之道,謀斷之心,是他這一兩年才隱隱接觸到的,在這之前,他接觸的、學習的都只是普通皇子應該掌握的東西,而且是一個普通的閒散皇子應該學到的東西。

如果他一直是個普通皇子,這也沒有什麼,但是,隨着德太子病薨,幾個年長的皇子相繼出事,就輪到他爲太子了,時間一久,問題就來了。

在這之前,他基本就沒有接觸過朝局政事,因而,也從未了解到朝局的波譎雲詭,也不知道就算做了太子,更要步步唯艱,更加不知道前面會有這麼多圈套等着,就等着他入局進套!

他對這一切根本就沒有充分的認識,之前也沒有人教過他這些。

能夠成爲太子,最開始的時候,他是感到狂喜歡欣的,就像正餓的時候,有人給他送來一桌上好的飯菜。

可是隨着詹事府的建立,沈華善、邱盛年等人的規勸,他忽然覺得,原來太子是這樣尷尬和不自由,感覺就是要吃上這一桌好飯菜,就要往東跑幾百米,在再往西做幾十掌壓似的,這個感覺糟透了!

身份轉變了,但是他的想法沒有轉變。他本質思想上,還是一個普通皇子,而不是太子,這,纔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什麼時候才能隨心所欲呢?什麼時候才能真正不受限制呢?若有一天,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再沒有人反對,那該多好啊!

年輕的太子這樣懵懂地想着,野心漸漸膨脹,對帝位的*越發熾烈。因爲他覺得,只有登上帝位,才能隨心所欲,還要有自己的勢力,要聽自己話的,這樣,做皇帝纔有意思。

獨夫之心,在這個時候萌芽。這個年輕的太子,經歷了當初春熙宮對沈家的忌憚,又經歷了內侍背叛對他人的猜疑,又經受了詹事府規勸的種種拘束,心裡已經有了獨裁的想法。

此刻,太子詹事府的官員並未察覺到他們追隨、輔助的太子,已經有了不一樣的心思。

本來,若是按照沈華善和沈寧的謹慎,必定能夠發現太子那種隱約的心思的。卻沒有想到,接下來朝堂之上,發生了一件事,席捲了沈華善和沈家所有人的精力,使得他們無暇顧及太子的心思!

以致,對太子一疏忽,就成了多年之恨。

ps:

二更!太子這種心思的遞進轉變,也是很正常的。我始終認爲,山雞變成鳳凰,還是山雞。能夠適應身份轉變的,都是強人。我寫的上官景安,恰恰不是!哈。

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219章 圍絕第56章 再遇應南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294章 割血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317章 覺醒第359章 何策?第396章 道不同第147章 毒婦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188章 內情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327章 變數第481章 城破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274章 登場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400章 首亂第216章 錯了!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379章 押俘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254章 妄動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349章 新勢力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219章 圍絕第176章 國之動第266 三代送嫁番外一哀王不甘第544章 暗殺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35章 明白人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329章 世仇第96章 鑑華堂第394章 復起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327章 變數第481章 城破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369章 逼反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247章 大危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414章 檄文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555章 逼宮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7章 隨伺書房第320章 差一點第459章 產子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254章 妄動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51章 計成第528章 下一步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239章 大換血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295章 驚濤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154章 計成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483章 天有哭第531章 緩稱王第219章 圍絕第367章 皇家宴第51章 所謀爲何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515章 清君側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379章 押俘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379章 押俘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431章 準備反撲!
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219章 圍絕第56章 再遇應南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294章 割血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317章 覺醒第359章 何策?第396章 道不同第147章 毒婦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188章 內情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327章 變數第481章 城破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274章 登場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400章 首亂第216章 錯了!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379章 押俘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254章 妄動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349章 新勢力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219章 圍絕第176章 國之動第266 三代送嫁番外一哀王不甘第544章 暗殺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35章 明白人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328章 應召進宮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329章 世仇第96章 鑑華堂第394章 復起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327章 變數第481章 城破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369章 逼反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247章 大危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414章 檄文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555章 逼宮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7章 隨伺書房第320章 差一點第459章 產子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254章 妄動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51章 計成第528章 下一步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239章 大換血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295章 驚濤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154章 計成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483章 天有哭第531章 緩稱王第219章 圍絕第367章 皇家宴第51章 所謀爲何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515章 清君側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379章 押俘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379章 押俘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431章 準備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