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平安度過

沈寧站在人羣裡,打量着這位前世的皇姑母。她是長泰帝的長姐,年紀快有七十了,卻不是老態龍鍾,反而精神矍鑠得很,那鳳釵珠環也不能掩了她的風華,這是一種沉澱了時間的如甘醇美酒的意態從容,怪不得長泰帝對這位長姐敬重如斯。

沈寧沒有和她相處過,這位長公主,二年後就薨了,看見如今她這樣精神,實在很難想象。隨着鎮遠公府的沒落,到上官長治登位時,已經沒有多少人說起她了。沈寧對她的唯一印象,還是源於上官長治,也是他登位那一天,他喝醉了酒說:“要是淑和皇姑母還在,朕也沒那麼容易登上帝位啊……”那時她懵懂,只爲他得償所願而歡喜,不明白他說這話是什麼意思,直到如今也還是不明白。

要是淑和皇姑母還在,朕也沒那麼容易登上帝位啊……他爲什麼會這樣說?沒有聽說淑和長公主對五皇子有不滿啊,難道李嬪和長公主有隙?也沒有聽說過。

看來蚍蜉要盯的地方還要多一處纔是,沈寧想道。她沒細聽淑和長公主在說什麼,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直到人羣爆發出一陣歡呼聲,這纔回過神來,原來花朝節的比試已經開始了。

第一場比試,自然是書畫。京兆官員及笄的女兒家不少,能書會畫的也不少,一眼望去比試臺上有十幾個少女在彎腰低頭寫着畫着,這情景倒也很有趣。這種即興場合,耗時不會很長。不一會兒,陸陸續續就有女孩兒完成下臺來了,她們的作品自然是由在場的夫人品評,然後給花朝節來賓展示。宮妃們在這個場合一般是不會出現的,不過會派心腹女官來密切關注一切。

沈寧還特別認真地看了沈宓提到的楊慕秋的書畫作,在女兒家裡,她號稱書畫冠京兆,自然也是有本事的,不過在沈寧看來,倒有點失望。這不是說沈寧自己畫得有多好寫得多佳,而是前世今生經歷之豐,使得沈寧眼界早就脫出了閨閣之中,又加上外祖家是溪山俞氏,隨便一個拜帖都比楊慕秋的好上太多了。

沈寧不由得有些意興闌珊。花朝節的比試在沈寧看來,是沒有什麼意思的,琴棋書畫誰家姑娘不會?文無第一,自然才學也無第一,非要比個高下,又能怎樣呢?也不過是皇家宗親相看的手段之一罷了,其實皇家選媳婦,也絕不僅僅看這一場,前世她就沒有參加過花朝節,還不是當了五皇子妃?相比之下,她更關注的是,秋歌有沒有把事情辦妥了。

其實沈寧讓秋歌做的事情很簡單,不過是不着痕跡地提醒陳婉柔一聲“小心紅袖”罷了,關鍵是要怎麼避開貼身隨伺的紅袖把這句話傳到陳婉柔耳中。在花朝節這樣的場合,能帶出來的丫鬟自然都是最信任的最貼身的,想必陳婉柔此時也對紅袖信任無比的。

秋歌這段日子以來都負責收集京兆小姐丫鬟的消息,對紅袖也是有印象的。何況丫鬟自有她們的相處之道,也有別的府幾個相熟的丫頭,彼此打個招呼,趁主子比試之時閒話幾下也是可以的,這樣一來二去,秋歌和尚書郎中沈家的等幾個丫鬟就到了紅袖跟前。紅袖也是伶俐的,跟着她們去一旁略略說了幾句話,就回到陳婉柔身邊待着了,她今天另有任務,可不能離遠了。

陳婉柔看見紅袖回來了,下意識地握握手,問紅袖:“那都是誰家的丫鬟?”剛剛這幾個丫鬟離去時,有一個小丫鬟跟在紅袖後面,離陳婉柔也比較近,她分明看見那小丫鬟往後攤開的手掌上寫着“紅袖”兩個大字,紅袖?!紅袖怎麼了?爲什麼會這麼隱秘?這麼說,是有人想提醒她?她不着地看了一眼紅袖,也不覺有什麼不一樣。

“就是平時有往來的幾個丫鬟,就說幾句話而已。姑娘,剛纔鄭家的丫鬟說她家姑娘在鳴鶴湖那兒等您呢,說緊要的事和您說,讓您趕緊過去。”紅袖想起那人吩咐她做的事情,說了出來。

陳婉柔看着紅袖如常一樣低順的眉目,卻覺得胸中有騰騰怒火不斷涌現,想起這些年來她對紅袖恩遇有加看重有加,她竟然會背板她?!她竟然是那個人的人?!她能在佛口蛇心的陳趙氏手下安然活下來,還得到祖母憐惜,心性自然非一般聰慧和隱忍,如果沒有那四個字,興許她就去了,那麼會發生什麼事情?她想一想都覺得有陣陣寒意。此刻,她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聽見紅袖的話,陳婉柔沒有回答,根本沒有說要去或不去,這下紅袖有點急了,催促了一下說“說不定鄭家姑娘真有事呢,姑娘我們趕緊過去吧。”

陳婉柔卻有些懶懶的樣子,說突然覺得頭有點疼,不知是不是人多太緊張了,又說等會就到她比試了,一來一去的,說不定就耽擱了。

“少宜不會怪我的,我們去比試臺吧。”這樣一句話算是作定了,任紅袖千般辦法想盡,也不能使陳婉柔再離遠比試臺半步。

另一邊,沈寧見到秋歌回來,還對她眨了眨眼睛,便知道事情辦妥了。後來又看見到了歌藝表演的時候,陳婉柔輕鬆上臺,表現也優容,更是放心地笑了。直到花朝節結束,她都一路保持着笑容,惹得沈宓和沈瑤有些納悶:這個姐姐心情這麼高興啊。

直到花朝宴會結束,都一切平靜,也沒有聽說有什麼事情發生,衆人目光的焦點聚集在各項才藝比試的魁首之上。這一次的花朝節,還是出現了不少很有才藝的姑娘家,連淑和長公主都滿意地點了點頭。

沒有懸念地,楊慕秋成了書畫一藝的魁首,書畫冠京兆,也不是白叫的;音藝方面則是戶部侍郎江成海家的幼女江涵雪以一曲笛音《寒江吟》取得了頭名,那種面對苦寒仍能飄然物外的灑脫至今仍能感受得到;其它舞蹈棋路等等,也都一一有表現極佳的人。其中讓人意外的是,騎射一藝表現最好的,竟然是御史大夫龔如熙家的孫女龔心慈。看她一副柔弱的樣子,實在很難想象出她一弓拉三石,還能射中遠處的小物,當場就獲得了淑和長公主的讚許。在場的官員夫人也紛紛稱讚龔家教女有方,文能得武也行,龔家夫人就謙虛表示:“這其實就是看她自小柔弱,才讓她去學騎射鍛鍊身體的,沒想到倒有了一點長進,這是紀昌學射之功,當不得大家稱讚……”

淑和長公主又轉達了**貴人對諸位女孩子的讚揚和勉勵,還給每個魁首賞賜了不少皇宮珍寶,都應對了每個人的喜好,這些姑娘忙謝恩不論。至此,花朝節這天的宴會就結束了,官員夫人和各家姑娘們先是恭送淑和長公主離去,接着纔在宮女的引導下,陸陸續續走出雍雅山房。這時,不像來的時候那麼靜默,這些夫人三三兩兩地交談着,有的人家還專門等上平素交好的,緩慢行走,一路欣賞和苑的優美景色,比來時不知多了多少輕鬆愜意。

沈俞氏等人也行止輕鬆地走到了和苑的大門,剛好遇上了兵部尚書陳家一行人,兩家人又互相打了招呼寒暄一番才各自上了馬車。陳婉柔看見沈寧身邊的秋歌時,眼神閃了閃,也沒有說話,心下自有思量,原來是她啊,沈家的姑娘,這人情,她陳婉柔記下了。

這個花朝節,有人出盡風頭,有人覺得輕鬆舒暢,當然也會有人覺得難受不已,比如說陳趙氏。自花朝節結束後,她就一直陰沉着臉色,直到回府,也緩解不下來,意料的事情沒有發生,早知道自己親自動手好了!紅袖那個丫頭辦事如此不牢靠,竟然讓那小賤人逃過一劫,可恨再找機會就難了,陳趙氏心裡恨恨地想。

比如說春熙宮的李嬪,當她聽說女官來稟“花朝節一切順利,皇上已經接見淑和長公主了。”,臉色也凝了一下,隨即還是輕柔地笑出來:“淑和長公主辦事果然周到,一切順利當然就是最好了……”心裡卻是在想:難道陳趙氏沒有看到那紙團,怎麼會沒有動作?

又比如五皇子府的上官長治,聽到消息時他正在想這次老二怕是要虧了,卻沒有想到結果會和他猜想的大相徑庭,沒有什麼事情發生?怎麼會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侍衛他都已經安排好的了,就等那陳婉柔去到鳴鶴湖就是的了,該死,難道她沒有去?“奴才等了許久,也不見有人來,見花朝節已經結束了,所以趕緊來報殿下。”那侍衛戰戰兢兢的樣子,更讓上官長治一陣怒火,不明白中間是哪裡出了差錯,可恨花朝節除了侍衛,就連他們這些皇子也無法參加,不然也不至於這樣一頭霧水了。

“去查!去查她爲什麼沒有去!”震怒的上官長治發出一串命令。其實他也知道這樣做,於事無補了,陳婉柔沒有出事,那麼,賜婚的旨意就不會變,兵部尚書的勢力就要歸老二了!他明明已經設好局的了,怎麼這樣?越想越不甘心,再也維持不了溫和的表情,把書桌上的東西一掃而下,惱怒不已。

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305章 奠第306章 平步第396章 道不同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323章 政績第7章 隨伺書房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428章 設毒計第309章 驅夢魘第56章 再遇應南第22章 人才儲備第555章 逼宮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555章 逼宮第462章 奪職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394章 復起第321章 順平第379章 押俘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281章 盯梢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484章 爭時第260章 有戲看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176章 國之動第227 千里奔喪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25章 互市之爭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122章 測帝心第4章 晚梅有香第387章 有孕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184章 愛情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164章 玩完了第4章 晚梅有香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484章 爭時第117章 紅袖死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299章 密謀第85章 出事了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560章 致太平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302章 狠手第79章 燕都棋局第380章 朝京行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288章 朝徵第335章 風波現第358章 兵器司!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550章 有病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511章 將亡第307章 嬌客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321章 順平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546章 死脅第218章 斬盡第453章 奇計第284章 不能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24章 使團比試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308章 閒情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387章 有孕第7章 隨伺書房第363章 突襲韶縣
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305章 奠第306章 平步第396章 道不同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323章 政績第7章 隨伺書房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428章 設毒計第309章 驅夢魘第56章 再遇應南第22章 人才儲備第555章 逼宮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555章 逼宮第462章 奪職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394章 復起第321章 順平第379章 押俘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281章 盯梢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484章 爭時第260章 有戲看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176章 國之動第227 千里奔喪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25章 互市之爭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122章 測帝心第4章 晚梅有香第387章 有孕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184章 愛情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164章 玩完了第4章 晚梅有香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484章 爭時第117章 紅袖死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299章 密謀第85章 出事了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560章 致太平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302章 狠手第79章 燕都棋局第380章 朝京行第500章 荒謬的爭論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288章 朝徵第335章 風波現第358章 兵器司!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550章 有病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511章 將亡第307章 嬌客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321章 順平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546章 死脅第218章 斬盡第453章 奇計第284章 不能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24章 使團比試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308章 閒情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387章 有孕第7章 隨伺書房第363章 突襲韶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