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京兆有動

沒多久,招討司在河內道平亂的情況,就上呈至京兆,?京兆的景興帝和一衆朝臣,知道了鄂州和晉州的事情。

河內道的兩路主要的叛軍反賊,被俘被殲滅,零星的反賊們,也都一一被清剿,鄂州、鄭州、晉州三地的動亂已經基本平息。如今,招討司的主官和士兵,正在收拾戰後殘局,清俘、安民等工作都在進行。

除此之外,景興帝和朝臣們也都知道晉州被屠城、七萬百姓殞命的事情。一時間,宣政殿內的帝臣都靜默不語。

河內道的動亂,是基本平定了,這令人心喜;可是晉州卻發生瞭如此慘絕人寰的事情,又讓人心悲。

七萬百姓,這是個龐大的數目,佔了晉州之地將近一半的人數,這是經過多少年繁衍生息才能形成的人數!

在這個人口極爲重要的時代,七萬人口的滅絕,意味着難以挽回的損失,被屠城的晉州,沒有幾十年,恢復不了此前的元氣!

悲憫、難過,是以沉默。

“屠城的反賊,已經盡數被殲!如今,招討司的士兵,正在安埋那些百姓,而晉州偏地的百姓,也在招討司的引導下,往晉州城中遷移。招討司的士兵,還會駐守在河內道,預計年前纔會完成所有的事情。”

一陣沉默過後,兵部尚書鄭棣桓出列彙報道。招討司是由兵部負責的,平亂的具體進程,鄭棣桓當然清楚。

“河內道的局勢穩定,朕心甚慰。招討司平亂有功。主官、士兵皆有賞賜!待主官返回京兆之時,朕定必重重有賞!”

景興帝聽得河內道的叛軍反賊已經被殲,河內道局勢已經穩定,對招討司是滿意不已。當即說出了重重有賞的旨意,着令兵部尚書鄭棣桓和少府監薛登廷安排此事。

賞有功,這是景興帝對招討司的肯定,也是爲了激勵招討司更好完成後續事情。

然而。有朝臣卻不是這樣想的。

“啓稟皇上,招討司雖然平定了河內道的局勢,臣以爲,正是招討司主官指揮不力,致令七萬晉州百姓死亡,此乃招討司之過。有功當賞,有過應罰,應該追究招討使和行營都統之責。”

說話的,正是卞之和。他沒有否定招討司平亂之功。但是。七萬百姓沒了性命。這個損失。總要有人負責纔是。

“卞大人此言差矣。雖則晉州七萬百姓死亡,招討司卻沒有過的。本將軍看過河內道的輿圖,從江南道帶兵而上。必先入鄂州,才至晉州。加上其時。鄂州叛軍已經廣發了檄文。情勢危峻,招討司先去平定鄂州,此出兵方略,是最佳選擇。換作本將,或者任何一個帶兵將領,必是這樣做的。”

卞之和的話語一下,宣政殿上就有人出言反對了。出乎朝臣意料,說這話的,竟然是一向寡言的金吾衛大將軍魏延慶。

他是從一個帶兵主將的角度,來說明招討司無過的。在那樣的情況下,先平定鄂州,是必然選擇。晉州的慘劇,非是招討司所能控的。

“話雖這麼說,但是主將若有預判之能,晉州的百姓或許就得以保存了,河內道損失就不至於這麼慘重……”被魏延慶這麼一說,卞之和仍極力反駁道。

他在兵部待過,自然知道帶兵主將出兵方略,必是就情勢而行。他着重在主將預判和死亡百姓上,就是想繞過這一點,卻沒有想到魏延慶會出來攪局!

“七萬百姓死亡,朕心萬悲。然而河內道的動亂平定了,實乃招討司之功。如今,河內道的局勢,仍需要招討司繼續穩定,衆卿不必爲此事爭論。”

就在卞之和與魏延慶各執一言的時候,景興帝說話了。他所肯定的,就是招討司的功,至於過,沒有討論的必要。

景興帝對招討司有了定論,令得卞之和失望異常。他原本以爲,可以借這七萬百姓的命,來離亂景興帝和招討司的君臣關係的,誰知道景興帝竟然不爲所動,仍是肯定了招討司的功勞。

他漏算了一點,七萬百姓,這個巨大的死亡數目,在景興帝心中根本就沒具體的概念。

上位者的心中,要平亂,必定有死亡。七萬百姓死亡,固然令他悲憫,但和河內道平定、執掌穩固比起來,就不算什麼了。

“沈華善這老匹夫,令得妹妹搬離朝暾宮,又令得義兒丟了官職受了杖責,實乃我心頭大恨!本想借七萬百姓來定他罪的,此計卻不成!景興帝肯定了招討司的功績,也就是他立下了平亂之功,日後返回京兆,勢必更重,就更難對付了。”

尚書右僕射府內,卞之和氣悶地說道,想到沈華善立下了平亂之功,而自家卻屢遭損失,這種對比,讓他難受不已。

“劍豈能兩頭鋒利的?沈華善立下平亂之功,何嘗不是闖下大禍?功高震主這四個字,可不是說着玩的。景興帝那樣的心性,又豈能容忍這樣一個大功臣?沈家立功,這是自取滅亡。”

比起卞之和的氣悶,卞傳肅倒是很平靜。伴君如伴虎,重臣立大功,這可不是好事,尤其是,皇上登基尚不滿一年,又是少年天子,可以謀算的地方,就太多了。

“父親說的沒有錯,此事,孩兒還是要好好籌謀纔是。景興帝身邊的能臣不少,若要讒言沈家,這一定要有萬全之策……”卞傳肅所想,卞之和是知道的。這一次,他一定要好好籌謀,絕對不讓沈華善再有反彈的機會。

“此事不急,馮先生不日就可以到達京兆了。他師承朝堂先生,謀略過人,定能助我們一臂之力。”卞傳肅認爲對付沈華善一事,是急不來的。沈華善返回京兆,最早都是年底,他們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他謀略過人?恐不見得,黃淵有他相助,最後不也是敗了?盛名之下,也有虛士。起碼,他計謀就不敵招討司,不然也不會逃離河內道,來到京兆了。”對於卞傳肅的話語,卞之和倒不以爲然。

“黃淵的勢力實在太弱了,能撐了一個多月,也是馮先生得力。皇上派他來京兆幫助我,定有原因的。總之,我們邊籌謀着,邊等着他來,看他有何良策。”

卞傳肅這樣說道,不欲在此事上多說,反正一時半會也定不了計劃。

隨即,父子兩人又略論了河內道的局勢,雖然基本平定,但元氣大傷,況且還有持續的旱災,這對於西燕來說,是個不錯的消息。那五百皇族護兵的事情,司馬昊也沒問罪他們,這令卞氏父子對司馬昊感念不已。

卞之和與魏延慶在宣政殿的爭論,當然很快就傳到了有餘居。沈寧和應南圖聽到這個時候,只笑了一下,心想道果然是所料的一樣,卞之和會拿七萬晉州百姓做文章,也正如他們所料的一樣,景興帝會肯定招討司的功績。

這不是什麼難猜的事情。招討司如今還在河內道,河內道局勢的穩固,還必須靠招討司士兵之力,皇上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問罪招討司的主官呢?千里平叛還要被問罪的話,這會令招討司兵士寒了心了的。

但是河內道局勢完全穩定,沈華善和張戈返回京兆之後,事情就不一樣了。以景興帝的多疑的心性,又加上和對沈家的忌憚,祖父雖然立了功,卻未必是福。

“祖父尚未返回京兆,卞之和就開始有動作了。很明顯,他在朝堂說的那番話語,不僅僅是針對祖父,還涉及了張戈和皇上。目的,就是爲了離間君臣,或許,還爲了讓皇上昏庸無道。用心當誅!”

應南圖恨聲說道,對於卞之和的險惡用心,他知道得很透徹。

在江南道太和與張戈分別之後,應南圖就急馳回京,把太和發生的事情,告訴了葉正純和江成海等人。那些黃衣人身上的圖案,讓他大吃一驚,自然不會有所保留。

他們得出了一致的結論,卞之和這個人,雖然身上充滿疑團,但必定是西燕的奸細無疑!不然,他不會這麼處心積慮想得到轉運司的途徑,也不會有這西燕皇族護兵!

知道了他是西燕的奸細,他在朝堂說那一番話語的用心,就輕易可知了。他和沈寧的想法一樣,爲了對付沈家,準確地說,爲了對付大永朝臣令大永朝廷分崩,卞之和必定會有動作的。

而尚書右僕射這樣的高位,可以控制的朝臣太多了,影響也太大了,絕對不能讓他這樣繼續下去。

“你說得對,我們要先下手爲強,越早將卞之和拉下來,就越好。若不是你見過那圖案,我還沒有想到,卞之和是西燕的奸細!還是說,整個卞氏,都是西燕的奸細?”

沈寧輕撫着肚子,輕輕地說道。

即使她經歷了前世今生,她都不知道,卞家竟然會是西燕的奸細。看來,這一世,她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但她知道,一定要在祖父返回京兆之前,將卞之和拉下來,不然,有危的,不僅僅是沈家!

ps:

感謝老顏yyz的粉紅票!感謝了如嫣的打賞!50粉紅加更,現在43了,各位親們要不要努力一下?嘻嘻,繼續努力存稿中~~~

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474章 有溫情第218章 斬盡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164章 玩完了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20章 如流處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3章 前因後情第415章 宣傳戰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22章 人才儲備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349章 新勢力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459章 產子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542 舊仇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164章 玩完了第322章 歸心第488章 奇策第287章 順遂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86章 刺殺後續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525章 攻心第225章 未定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511章 將亡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27章 簡在帝心第433章 動天子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525章 攻心第433章 動天子第311章 前奏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560章 致太平第521章 弒君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16章 悲第112章 國有喪第265章 舊情第122章 測帝心第5章 姨娘庶妹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48章 百官出動第538章 偷天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527章 基石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382章 立功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513章 時到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96章 鑑華堂第311章 前奏第327章 變數第5章 姨娘庶妹第375章 連環局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112章 國有喪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303章 救彭第294章 割血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550章 有病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386章 靜養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337章 奪爵第488章 奇策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356章 來了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295章 驚濤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290章 走險第339章 不慈第112章 國有喪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204章 折臂
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474章 有溫情第218章 斬盡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164章 玩完了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78章 霜重秋色濃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20章 如流處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3章 前因後情第415章 宣傳戰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22章 人才儲備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349章 新勢力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459章 產子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542 舊仇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164章 玩完了第322章 歸心第488章 奇策第287章 順遂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86章 刺殺後續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525章 攻心第225章 未定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511章 將亡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27章 簡在帝心第433章 動天子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525章 攻心第433章 動天子第311章 前奏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560章 致太平第521章 弒君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16章 悲第112章 國有喪第265章 舊情第122章 測帝心第5章 姨娘庶妹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48章 百官出動第538章 偷天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527章 基石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382章 立功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513章 時到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96章 鑑華堂第311章 前奏第327章 變數第5章 姨娘庶妹第375章 連環局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112章 國有喪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303章 救彭第294章 割血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550章 有病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386章 靜養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337章 奪爵第488章 奇策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356章 來了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295章 驚濤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290章 走險第339章 不慈第112章 國有喪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204章 折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