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

左良哲沒有在沈家呆多久,只匆匆吃了酒席,就告辭了。當然,離開的時候,絕口不提結爲姻親之事了。

左良哲離去之後,沈華善想想還是不放心,迅速給西寧道的沈則敬去了書信,說的,就是沈宛的親事,信中道若是一切順利,那麼就按照早前的設想,將沈宛和彭瑾的親事定下來。

且不說沈則敬接到書信之後,是以怎樣快的速度完成了兩家交換庚帖等事,就說京兆這裡,六月的酷暑很快就過去了,京兆外出避暑的百姓陸續返回了。

尚未等他們完全休整好,一件大事情就傳遍了京兆,準確地說,這件大事,將會傳遍大永七大道。這件事情,幾乎將京兆百姓的熱情全部調起來了,所有人都在談論着這件事情。這當中,有人興奮,有人沮喪,有人哀傷,有人歡喜。

自長泰帝崩天之後,還沒有一件事情,能夠使得整個京兆都動起來的。尤其是京兆官員的夫人家眷們,對這件事情更加熱衷。無論大小宴會,她們津津樂道的,都是這個事情,生怕收漏了什麼風聲。

這件事情就是皇家大采選!這是京兆的盛事,也是官員夫人眼中的緊要事。

這是景興帝登基之後,第一次舉辦的皇家採選,爲的,就是充盈後宮。因是新帝登基第一次採選,又稱爲大采選,不管是規模還是重要性,都是後無來者的。這一次大采選,會挑選各等妃嬪,會將景興帝的後宮填滿九成。

也就是說,許多人家都有機會,出一個後宮貴人,說不定將來還有大造化,會使得家族青雲直上也有可能。當今的容太后,還是掖庭出身的呢。

想到這無限美好的未來,京兆衆人,纔會這樣沸騰。他們一定要抓住大采選這個機會。

景興帝在位期間,以後或許還會有采選,然而也不過是補充三五鮮嫩的人進宮,像這樣大規模的選拔,對不會再有的了。

這大采選,是一件盛事,更是一件勞民傷財的事情。這樣的採選,每任帝王在位的時候舉辦一次,就已經讓戶部叫苦不迭,再來幾次。國庫都要空虛了。

因爲這樣的大采選。不僅僅是挑選後宮主子。還要挑選相應的宮女和內侍。後宮中的每個主子,位階最低的側八品秀女,都要四個宮女內侍服侍;貴嬪以上的主子,獨有一宮殿。所需的宮女內侍就更多了。

這一次大采選,將會挑選一百一十八名新主子進宮,包括九嬪二十七世婦等等,那麼所需的宮女內侍人數,就大約推得出來了,這是一個極爲龐大的數目。

這些主子、宮女、內侍需要衣食住行,人數越多,所需的花費就越多。更別說,當中還有采選官、花鳥使所需要的費用。這些人對於戶部來說,代表的就是如流水般支出去的錢財。

每次大采選,對於戶部來說,都是一個大災難,當中的花費。絕對會比三大道的賦稅還多。從頒發聖上旨意開始,到中間的挑選,再到最後的供養,每一個環節,都是要花錢的。

一想到即將花出去的錢財,戶部官員就覺得無比肉痛。

大采選的旨意頒下來之後,戶部官員的面色就沒有好過。從戶部尚書到屬下各部主事,都是臭着一張臉的。

戶部尚書江成海的臉色尤其難看,平時的傻笑,直接變成了陰沉的抿脣,周身壓抑的煩躁,就連朝中最沒眼色的官員都可以感受得到。

見到他這樣的表情,所有的朝官都離他遠遠的,生怕他一個忍不住就爆發了,反受池魚之災。

江成海可沒空理會這些朝官們的避遠,他只是在想着,這一次大采選要花費多少錢財,那麼河內道的旱災所需怎麼辦?他剛從河內道返回京兆,就接到了大采選這個壞消息,心情是怎樣都提不起來。

屋漏偏逢連夜雨,說的,就是戶部如今的情況了。

早前,河內道觀察使錢同式給江成海送來了文書,道是河內道河南一帶,已經好幾個月不曾有雨水了;河南一帶的莊稼,受損極爲嚴重,很多有已經是焦黃了,看樣子河南一帶的旱災,必定會出現。

錢同式和江成海私交甚篤,兩人在互市爭端上,有過完美無間的合作。除了文書之外,錢同式還給江成海送來了私信。

私信中,錢同式的憂心表露無遺,他讓江成海提前準備好賑災的物資,當然更重要的,是要準備好充足的錢財。

這些文書來的時候,還是五月,錢同式其時估計,這一次河內道的旱災,必定十分嚴重,不僅僅是河南一帶,就連鄂州,情況也差不多。

接到文書私信之後,江成海卞出發去了河內道。一是爲了實地看看旱災情況,以便有個具體的錢財估算,二也是爲了避開京兆六月初一舉行的獻俘禮。

他去了河內道一看,才發覺河南一帶的情況,比錢同式描述的還要嚴重。河內道這些年,遭遇的大天災不少。長泰三十六年,河內道發生大洪水,大洪水沖毀了京杭大運河臺前河道,造成了上萬百姓喪生。

遭受洪水重創的河內道,近一兩年纔算是恢復了元氣,卻沒有想到,如今就面臨着大旱災了。當江成海頂着火辣辣的太陽,看到那一片片焦黃的莊稼時,眼中忍不住溼潤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河內道的百姓,真是太苦了。

此後,他又陸續察看了鄂州、晉州一帶,發現情況和河南一帶的情況都差不多,都是無雨無水,莊稼都受不住,焦黃了。可見秋收的時候,這些焦黃的莊稼必定顆粒無收。百姓連飯都沒得吃,河內道必定會涌現大量的流民、災民,河內道說不定有異動……

想到這種可怖的情況,江成海再不敢在河內道停留,打算立即返回京兆,和工部尚書範載常商量應對旱災的辦法,同時想着國庫中的錢銀,能用多少在賑災之上。

卻沒有想到,返回京兆之後。就接到了大采選的旨意,而且,皇上還欽定了他作爲主採選官,主理這一次大采選事宜。這些參選姑娘的戶籍覈准、造冊登記、採評選拔等事宜,都是歸戶部負責的。

這也就是說,戶部接下來主要忙的,就是這一次大采選了。戶部就那麼點人,能做的事情就那麼多,忙着大采選,那麼河內道的旱災怎麼辦?

此刻江成海不是煩躁。而是想哭了。

坐在他對面的範載常。臉色也不好看。錢同式那封書文書。早前送到了範載常的手中,令他也憂心不已。水旱之災,是工部諸官員最不想見到的,治水和抗旱。任務艱重,又費時良久,動輒就是上萬人性命的事情。

江成海出發去河內道的時候,範載常讓工部侍郎黃易也跟着一起去了。黃易當年曾在河內道治水,對於河內道水路浚通的情況是很熟悉的。據他觀察,這些江河的水位,已經是歷年新低的了,若是再沒有雨水補充,不少河道都要乾涸了。

“下官去了司天臺一趟。五官正道近一個月內。都沒有下雨的跡象。司天監大人閉關去了,司天臺的天文卦象一時沒有得出。只是司天丞沈大人私底裡對下官說:火木兩星相合,必有大旱。”黃易的聲音也是憂慮的。

司天臺對於天文氣象的占卜,是工部倚重的信息來源。

“工部諸官員,會盡快制定抗災的辦法。這個事情,我也會馬上向皇上彙報。只是江大人,戶部的錢財,要準備足夠了。工部抗災,要靠戶部的錢財在後面支撐。”最後,範載常這樣說道。

江成海點點頭,讓範載常放心,工部諸官員只管全力應對旱災,物資錢財等支撐,戶部一定會緊緊跟上的。

離開戶部官衙後,江成海並沒有返回家中,而是去了景泰大街,去找了沈華善,有一個事情,他想聽聽沈華善的看法。

“河內道的情況,真的那麼嚴重?”依然還是沈華善的書房,沈華善這樣問道。作爲前工部尚書,他太清楚旱災若是發生,會對百姓造成多深的損害了。

他更擔心的是,若是旱災的情況不受控制,河內道的百姓會發生暴動,這樣河內道的局勢乃至大永的局勢,會有什麼影響,都難以估量。

“是的。所以我打算向皇上建議,縮減大采選規模,或者將大采選推遲到明年。戶部目前,要以應付旱災爲重。”這是江成海來找沈華善的原因。

大采選的旨意已下,京兆和天下七大道,都在爲這個旨意而震動。他想要縮減大采選的規模或推遲大采選,這就是要讓皇上更改旨意。金口一開,怎能輕易改變?依皇上的性子,江成海認爲這是一件難事,皇上會答應嗎?或者說,有什麼辦法可以令皇上答應?

“皇位和妃嬪,哪個更重要一些,想必皇上心中會有決斷的。這個建議,你儘管去提,皇上那裡,我會助你一臂之力。”想了想,沈華善這樣說道。

在江成海說話的時候,沈華善就在想着,怎樣促使皇上改變旨意了。這事,沈華善還是有把握的。

大采選和大旱災,剛好撞在了一起,都是需要戶部掏大錢的事情,難怪江成海會這樣憂慮了。

ps:

一更!感謝zhuzhula2的粉紅票!推薦好友的書?《皇家小地主》,書號:3155988,簡介:一朝穿成九歲農家女,家窮屋破五畝田。

分家?斗極品親戚?都不懼!因爲潑婦孃親罵街無人能及!

身份?地位?咱也有!官二代倒插門老爹和御賜的稱號算不算?

咱的任務是,帶領全村人民發家致富奔小康。

可是,那誰,那誰,那誰誰,你們是何許人也?不要以爲自己長得帥,就可以在本姑娘這裡白吃白喝裝大爺兒,標配夫婿只一枚,你們還是洗洗回家睡!

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385章 離朝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89章 弩威第215章 有奸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404章 運籌第63章 考課進程第18章 說親之機第270章 放餌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497章 災星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85章 出事了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343章 身死!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497章 災星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405章 償恩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262章 潛行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284章 不能第30章 臨近過年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540章 神兵第347章 本心第525章 攻心第408章 全殲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464章 氣數盡第382章 立功第182章 代價第310章 決裂第520章 不臣第308章 閒情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342章 帝視朝第314章 垂死第58章 賑災之策第546章 死脅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281章 盯梢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154章 計成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315章 寇色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261章 洗心第112章 國有喪第89章 過年交底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322章 歸心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527章 基石第552章 路上第57章 賑災之心第539 萬骨枯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96章 鑑華堂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359章 何策?第80章 棋局之後第204章 折臂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322章 歸心第360章 首領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414章 檄文第433章 動天子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292章 縱橫捭闔
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385章 離朝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89章 弩威第215章 有奸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404章 運籌第63章 考課進程第18章 說親之機第270章 放餌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497章 災星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85章 出事了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343章 身死!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497章 災星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405章 償恩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262章 潛行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284章 不能第30章 臨近過年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540章 神兵第347章 本心第525章 攻心第408章 全殲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464章 氣數盡第382章 立功第182章 代價第310章 決裂第520章 不臣第308章 閒情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342章 帝視朝第314章 垂死第58章 賑災之策第546章 死脅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281章 盯梢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154章 計成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125章 給容嬪送死人頭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315章 寇色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261章 洗心第112章 國有喪第89章 過年交底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322章 歸心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527章 基石第552章 路上第57章 賑災之心第539 萬骨枯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96章 鑑華堂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359章 何策?第80章 棋局之後第204章 折臂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322章 歸心第360章 首領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414章 檄文第433章 動天子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292章 縱橫捭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