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帝都亂

皇宮中傳出來的噩耗,那是壽寧宮中的太皇太后崩天了!

新帝立,容太后已經晉爲太皇太后了。她這一段日子是時醒時迷,根本不知道前廷發生了什麼事情,她甚至連自己的兒子景興帝已經崩了,都不清楚。

那些太皇太后、太后聯合發出的旨意,不過是左氏一個人矯旨而已。

如今,長泰帝當年真正疼愛的女人,走到了她生命的盡頭。她崩天的時候,一個皇家人都不在身邊,只有忠心耿耿的大宮女疏枝陪伴。

人之將死,神智也清,容太皇太后見到疏枝,倒是笑了一下,只是這笑容,讓那張枯瘦的臉看起來十分怪異。

“疏枝,哀家去了之後,你就出宮吧。皇宮,不要待下去了……”

疏枝陪伴了她大半輩子,不管是鍾粹宮的榮顯,還是壽寧宮的冷寂,疏枝都是不離不棄。

疏枝強忍着眼淚,點點頭。容太皇太后這個時候,有什麼吩咐,她都是應承着。

見到疏枝點頭,容太皇太后似乎鬆了一口氣。她也沒有問景興帝爲什麼不來看她,似乎已經知道原因了。

母子連心,就算沒有人告訴她,她都景興帝已經不在了。

疏枝看着容她花白的頭髮,還有枯瘦的臉,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娘娘……才四十歲不到呀。

如果不是有人下毒手,娘娘怎麼會變成這樣?如果不是有人爲了奪後宮之權,娘娘必定還好好的。

“哀家也沒有什麼在意的了,壽寧宮的錢財,是掌在你手中的,出宮之時,都拿了去吧……”

容太皇太后又斷斷續續地交代道。疏枝陪着她的時間,比長泰帝和景興帝都多,到了最後時刻,陪在她身邊的。還是疏枝。

她們名爲主僕,感情實同姐妹。容太后在世上,的確沒有什麼好牽掛的了。

她從掖庭的奴僕,成爲了天下尊貴的女人。到臨死之際。卻是如此光景。不知道這是福分,還是厄運。

都散了……

疏枝捂住嘴脣,怕自己大哭出聲,最後還是跌坐在地上,身體因爲壓抑而不住地顫抖。——容太皇太后的雙眼,已經合上了,再也不會睜開。

壽寧宮的消息,送到左氏耳中的時候,左氏有些愕然,隨即不悅地沉下了臉色。質問一旁的春喜。

“不是吩咐了太醫,要好好吊着她的性命嗎?怎麼就去了?!”

景興帝已崩天,壽寧宮的太皇太后存在,不過是左氏一張虎皮而已。左氏還想着吊着容太皇太后的性命,使得後宮中傳出的旨意更具威信的。若是朝臣有意見,她還可以擡出容太皇太后來擋一擋的。

誰料她這麼快就熬不住了。

“張太醫倒是盡心盡力醫治的,奈何太皇太后身體早就掏空了。所以支持不住了。”

春喜將壽寧宮太醫的話語略略說了一遍,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左氏聽到這些話會有什麼反應。

自從左氏成爲太后之後,春喜就覺得自己不能明白主子心裡在想些什麼了。或許,她從來就沒有明白過。

“晦氣!少不得要去壽寧宮一趟了。讓人看好皇上了。皇上年幼,不能去那種晦氣的地方。”

左氏沒有理會春喜在想什麼,只吩咐了一定要看好新帝,便讓春喜喚人來換妝了。

此時壽寧宮有喪事,對於左氏來說,當然是晦氣的。嚴律政和關內衛已經敗給了蔣博文。如今皇家又添了這一樁喪事,怎麼說,左氏心中都覺得不舒服。

壽寧宮中的,畢竟是大永的太皇太后,如今她崩天了。該有的葬喪禮儀都會有。而左氏,當然也會全力扮演一個悲苦的皇家媳婦,在壽寧宮哀哭。

疏枝看着哀哀痛苦的左氏,眼中閃過一絲恨意,卻是低低勸慰道:“娘娘請節哀,太皇太后在天有靈,也不忍娘娘如此的。”

“疏枝姑姑也請節哀。”左氏淚眼朦朧,抽噎慢慢平穩下來了。疏枝是宮中的老人了,還曾伺候過景興帝,左氏也不想將疏枝怎麼樣。

就當在宮中多養一個閒人而已,皇宮也不差這一點錢。

疏枝也順着應下,還道待太皇太后的後事辦完,再去慈寧宮聆聽娘娘交匯云云——左氏乃太后,已經搬到慈寧宮了。

太皇太后的喪禮,由禮部屬下的祠部司主理。禮部這幾年經手的皇家喪事有點多,操辦喪禮乃熟練工種了,也不用怎麼請示,就將太皇太后的喪事辦妥當了。

景興帝已崩天,新帝這麼年幼,還是在這樣的局勢中,太皇太后的哀榮自然是一般般的。

禮部只是按照基本的章程來辦,有多隆重那還真是說不上;再說了,就算禮部想將太皇太后的喪禮辦得風光隆重,戶部也沒有那麼多錢。

就在左氏在壽寧宮爲太皇太后痛哭的時候,蔣博文帶領將近二十萬隴右衛,已經踏進了關內道,離京兆越來越近了。

這個局勢,讓左良哲坐立難安,尤其在得知直沽一帶的兵力,纔有三萬多的時候,他更是冬天裡都覺得冒冷汗。

七萬多金吾衛,還有三萬多直沽士兵,統共才十餘萬人,怎麼對抗隴右衛二十萬人?

“我已經再發調兵令,令冀州的士兵前來京兆,大約也有三萬多士兵,希望他們能在蔣博文之前到來。”

鄭棣恆這樣說道。如今京兆局勢危急,只能從這些地方調兵了,這已經是離京兆最近的兵力了。如今,只希望關內道的府兵,還能拖遲蔣博文的腳步。

魏延慶的意見也是這樣,萬一蔣博文真的圍攻京兆,只憑七萬金吾衛的力量,不足以對抗隴右衛,必須藉助援兵。

只是艱難的是,大永原先有上百萬兵力,到了這個京兆艱難的時刻,竟然沒有多少兵力可以調來救駕!

唯今之計,能調來多少兵力就算多少了。

京兆上層官員的緊張。直接影響了官場的氛圍,不少消息靈通的官員,已經知道了蔣博文逼近京兆的事情。知道這個事情之後,驚慌是他們的第一反應。

嶺南道、隴右道兩大戰場的事情。這些官員當然會知道。他們也清楚知道,大永的兵將在這兩大戰場上,幾乎都是折損的。

如今京兆危急,朝廷還有沒有兵力可以守住京兆?這是官員們的疑問,而他們也無法從兵部、金吾衛口中得到答案。

沒有答案,那就是不確定。萬一京兆被攻破,那麼他們這些朝官下場會怎麼樣?素聞蔣博文是不留降兵,那麼朝官不就是死路一條?!

在這樣的猜測中,不少朝官心思浮動,他們充分考慮到了可能會有的嚴重後果。也提前做出了選擇。

一時間,尤其是京兆五品官以下的人家,都在紛紛收拾行什,打算送家人離開京兆了,不管怎麼樣。保存身家性命爲第一要事。

京兆五品以下的官員衆多,來往的姻親故舊、家中僕從都不少,搬家離京這樣的大動靜,當然是瞞不住的!更何況不是一個官員之家,而是好幾個!

在官員們有動靜之後,京兆的大商家們也開始動了起來。這些大商家,有的是錢。最怕的就是動亂,因爲動亂意味着他們的商事經營不下去,也意味着他們的物品,會被百姓哄搶。萬一這種情況真的發生,對大商家來說,那真是致命的。

天衣閣、珍寶齋這些大商號。已經掛出了“東主有喜,暫不開門”這樣的牌子,暗地裡則是將貨品、庫存全部運出京兆,以防不測。

這些官員、大商人的動靜,瞞不住普通百姓。直到這時。百姓們才知道叛軍已經逼近京兆,官老爺和有錢人都在準備出逃了,留在京兆就是凶多吉少了!

這一下,京兆就像炸了鍋似的,百姓們全部都跟在官老爺、大商人後面,匆匆忙忙收拾家當,也準備逃離京兆了。

祥和大街、北道巷、西坊東市,這些京兆最繁華的街道,大部分商家竟然都閉門歇業了,就連街邊熱鬧的攤檔,也都十有九空。

大家只顧着逃命了,哪裡還有心做生意?

大街上,只見一個個揹着行囊的人,拖家帶口的,排隊在京兆城門等候出城。寬大的京兆城門前,竟然擠滿了人,都是嚷嚷着準備出城的。

人人都怕落在後面,出不了城,推推搡搡的,京兆城門一片混亂。哭鬧和爭吵不斷地響起,甚至有人爲了爭早一步出城門,與其餘排隊的人打了起來,鮮血不斷地滴落在城門前。

眼見着,京兆城門前就要失控了。蔣博文尚未圍困,京兆就開始亂了。

上官階帶着京兆府兵守在城門前,維持着秩序!這些洶涌出逃的百姓,實在令上官階和京兆府兵感到頭皮發麻。

然而,更讓他們害怕的,是朝廷的旨意。針對官員、百姓出逃的事情,朝廷已經有了明令:任何人,都不得擅離京兆!違者,當斬!

爲了穩住京兆的局面,朝廷用了萬鈞之策,欲用雷霆手段,平息京兆的騷動。

ps:

二更!感謝opalbo的粉紅,感謝小金的兔子!謝謝大家~~每次見到大家訂閱和打賞,都心懷感恩。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乃們不知道這些對第一次寫書的我來說,是多大的鼓舞。推薦一本書,成績好好的哦?《小家秀色》,書號:3075512,簡介:小小王家,身系四丫!七個女娃,照樣顧家!看小小四丫如何在古代建設富足小家!!

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43章 攏軍心第220章 利器第175章 不祥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242章 三策第22章 人才儲備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296章 保住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540章 神兵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311章 前奏第331章 出嫁第239章 大換血第513章 時到第175章 不祥第82章 考第之危第337章 奪爵第467章 趕緊走!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309章 驅夢魘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383章 獻俘禮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96章 鑑華堂第339章 不慈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315章 寇色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544章 暗殺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511章 將亡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211章 露端倪第4章 晚梅有香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27章 簡在帝心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503章 帝后第20章 如流處第91章 合二爲一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173章 先機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488章 奇策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254章 妄動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335章 風波現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6章 鋪勢第527章 基石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248章 兩難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26章 塵埃落定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355章 私產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369章 逼反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339章 不慈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314章 垂死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513章 時到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462章 奪職第481章 城破第247章 大危第503章 帝后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8章 百官出動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
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43章 攏軍心第220章 利器第175章 不祥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242章 三策第22章 人才儲備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296章 保住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540章 神兵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311章 前奏第331章 出嫁第239章 大換血第513章 時到第175章 不祥第82章 考第之危第337章 奪爵第467章 趕緊走!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309章 驅夢魘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383章 獻俘禮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96章 鑑華堂第339章 不慈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315章 寇色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544章 暗殺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511章 將亡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211章 露端倪第4章 晚梅有香第258章 邊陲小鎮第27章 簡在帝心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503章 帝后第20章 如流處第91章 合二爲一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173章 先機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488章 奇策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254章 妄動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335章 風波現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6章 鋪勢第527章 基石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248章 兩難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26章 塵埃落定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355章 私產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369章 逼反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339章 不慈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314章 垂死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513章 時到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462章 奪職第481章 城破第247章 大危第503章 帝后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8章 百官出動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