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刺殺後續

光天化日之下,竟然在秦嶺山麓埋伏劫殺皇子,並且還配備了軍中弓弩,竟然是這樣大的事情?!

皇子受傷,內情似乎還牽涉軍中,這件事情一下子就將長泰帝和京兆官員驚住了,有不少官員開始回想起慈寧宮的刺殺事件,怎麼接連發生有人刺殺皇家的事情發生?誰人膽子這麼大,竟然利刃朝皇家?!這影響太大了,性質太惡劣了!

長泰帝的臉色猛地變換,慈寧宮那瀕死的絕望感覺他還記得很清楚,是以更憤怒和震驚!如今,他的皇兒正身受重傷躺在尚藥局,奄奄一息,究竟是誰這麼大膽,竟敢謀殺天家貴胄?並且這事還涉及軍中弓弩,和軍中有關,還涉及三皇子,似乎就只有安北都護府了!

www● TTKдN● ¢o

可是三皇子在安北都護府將近一年的時間,谷大祖真有什麼不軌的念頭,機會多的是,何必冒險要在秦嶺設下埋伏劫殺一事呢?再說了,當金吾衛和大理寺的官員趕往秦嶺山間的時候,線索早已湮滅,現場除了三皇子一行人的屍首,那些劫匪的屍體早就沒有了,地上只剩下幾支破敗的弓弩,也是軍中統一的式樣,十分普通,事件幾乎追查不下去了!

三皇子在秦嶺遇刺的事情引起了京兆官員的震動,所有人都覺得這件事情出現得太過突然,中間疑點重重,怎麼看都透露着詭異。

從表面上看,三皇子是最大的受害人,他的幕僚隨從死了一半多,自己也身受重傷,現在都還沒甦醒過來。可是實際想想,三皇子又是最大的受益人,因爲長泰帝沒有追究他在北疆的事情,反而守在他的病牀邊,只希望他早點醒過來。

根據誰受益誰策劃的規律,似乎這件事情是三皇子策劃的,可是尚藥局的太醫說,三皇子身上的箭上刀傷都是在要害的地方,情況十分危急,現在都還有性命之憂,能不能度過這一關,還不好說。就算是爲了不被問責,也不用把自己的性命都丟了吧?這樣一想,京兆官員又覺得不會是三皇子,三皇子素來自持天子血脈,一向愛惜性命,他還沒那麼傻呢!

連長泰帝自己都有這樣起伏的心思,可是他看着上官永平人事不省的樣子,本該是享盡富貴的皇子,現在連性命都沒有保障了,不由得心中一陣愧疚和心疼。

長泰帝年紀越大,對於生老病死就越發感慨,也越發珍惜難得的天家親倫。在上官永平還在昏迷的時候,他就下令不再追究三皇子在北疆的所爲,對冼茂信等人忠心護主多有賞賜;並且對谷大祖等人進行了處罰,道谷大祖藐視監軍,罰奉停等一年!此外,還令尚藥局的人盡全力搶救三皇子,陪伴翊坤宮周賢妃的時間也多了。

至於秦嶺刺殺一事,怎麼也找不到更新更多的證據,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三皇子在北疆鬧出不少事情,卻因爲刺殺一事沒有被追究,反而多得了帝恩,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

上官長治尤其窩火,本來他想着,只要老三一返回京兆,北疆的事情一曝光,他就沒有什麼可以蹦?的了,父皇一定會追究他的責任,周賢妃和周家不足爲慮。可是就因爲老三傷重將死,這一切都變了!

秦嶺的弓弩涉及軍中的事情,兵部尚書卞之和也緊張了一陣,調查了多天無果之後,也就不理會了。大永軍中那麼多弓弩,怎麼可能查探得出來?!倒是二皇子和陳知浩嘀咕了半天,在猜測秦嶺事件的真相,軍中弓弩,是怎麼來的呢?他們也覺得如墜霧裡,真相是什麼,怎麼都不知道。

好在三皇子在昏迷了五天之後終於醒來了,雖然形銷骨立遍身是傷,卻總算是撿回一條命。太醫說只要他能醒過來就度過最危急的時候了,剩下的還有慢慢調。

長泰帝這才鬆了一口氣,他可不想再失去一個兒子了。三皇子因爲剛醒來,也不能說話,只一味看着長泰帝流眼淚,那眼神驚恐神情哀傷,似乎在向長泰帝尋求安慰,長泰帝心裡一軟,說着自有父皇爲你做主,北疆的事情也不追究了,你安心將養吧。

上官永平這才止住眼淚,閉上眼沉沉睡去,開始了休養生活。

“皇上真是老了,怎麼可以對谷大祖罰奉停等呢?谷大祖和安北都護軍剛剛擊退突厥,有功不賞就算了,竟然還因爲三皇子的事情受到處罰,秦嶺與安北有個球關係!他媽的這都是什麼混賬事!”始伏大街的尚書左僕射府,葉正純正對着沈則敬跳腳,大聲責罵,如果不聽清楚內容,還以爲他是在對沈則敬大發脾氣呢。

沈則敬也嘆氣,葉正純的話也代表了一部分官員的心思,自皇上不追究三皇子在北疆的過錯,反而責罰了谷大祖以來,朝臣心目中就有了自己的判斷。一方面是認爲三皇子深沐帝恩,另一方面是憂心長泰帝隨着年紀大開始逐漸昏聵,這下北疆的事情這樣處理,必定會寒了谷大祖和一衆安北士兵的心,再不想辦法安撫安北士兵,北疆的局勢必定會動亂不已。

可是長泰帝金口玉言,怎麼可能會改變主意呢?就算有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官員上書認爲此事對北疆處理不當,可是長泰帝還是固執地堅持這樣的處罰,甚至還說此事不得再議!

朝廷上下這纔沒了聲音。

沈則敬彷彿看到北疆百姓流離失所的慘狀,沉默黯然。

可是,秦嶺刺殺的真相是怎麼回事呢?

沈寧也知道了秦嶺刺殺的情況,不由得眉頭深鎖,她也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前一世,上官永平是平安返回京兆的,。不久,北疆軍戶?的事情就被捅了出來,長泰帝因此而對上官永平不喜,所以後來,上官永平是第一個被上官長治剷除的皇子。這一世,怎麼是這樣呢?

皇子遇刺,這事影響極大,連夏詞都能繪聲繪色地講述當時的情況,可見影響之大。秋梧和蚍蜉事後也去過秦嶺,卻沒有找到什麼有用的線索,還差點在那裡遇到了沈餘宏和他的小廝,好在秋梧等人警覺,只得匆匆離了去。

第306章 平步第22章 人才儲備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519章 清醒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237章 見太子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541章 遺策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321章 順平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75章 連環局第443章 改元第112章 國有喪第347章 本心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329章 世仇第305章 奠第363章 突襲韶縣番外一哀王不甘第154章 計成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34章 喜事多第398章 天象現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369章 逼反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237章 見太子第53章 出西燕記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82章 立功第296章 保住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260章 有戲看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502章 抹黑第96章 鑑華堂第19章 返回京兆第412章 將才第558章 噩耗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552章 路上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20章 如流處第218章 斬盡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95章 春闈今史第184章 愛情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289章 生機第177 陡生變故第342章 帝視朝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270章 放餌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415章 宣傳戰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554章 合作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56章 來了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6章 鋪勢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373章 見太后第376章 誰的人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537章 佈防第122章 測帝心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489章 弩威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400章 首亂第299章 密謀
第306章 平步第22章 人才儲備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519章 清醒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237章 見太子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541章 遺策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321章 順平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75章 連環局第443章 改元第112章 國有喪第347章 本心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329章 世仇第305章 奠第363章 突襲韶縣番外一哀王不甘第154章 計成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34章 喜事多第398章 天象現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369章 逼反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237章 見太子第53章 出西燕記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82章 立功第296章 保住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260章 有戲看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502章 抹黑第96章 鑑華堂第19章 返回京兆第412章 將才第558章 噩耗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552章 路上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20章 如流處第218章 斬盡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95章 春闈今史第184章 愛情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289章 生機第177 陡生變故第342章 帝視朝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270章 放餌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415章 宣傳戰第492章 一戰成名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554章 合作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56章 來了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6章 鋪勢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40章 天寧寺踏春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373章 見太后第376章 誰的人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537章 佈防第122章 測帝心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489章 弩威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555章 打開生路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400章 首亂第299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