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還朝

第183章 還朝

在海上大約顛簸了十幾天,船隊終於返回了大明本土,沿着長江而上,停靠在了南京的碼頭上。

藩王返京本來不算什麼新鮮事,也不值得大張旗鼓的圍觀,但朱瞻埈和朱高燧還有寧王帶回來了百萬兩銀子,這件事早在他們抵達大明本土遇到海上巡邏的快船時,這件事就已經被快馬通傳給了朝廷。

朝堂上下都被一百萬兩銀子的鉅款給鎮住了,尤其是現在已經是年關將至,戶部的賬面上也就只有夏元吉特意留着好看,表示年年有餘的幾千兩銀子。

現在突然有一百萬兩現銀入庫,夏元吉簡直高興的能飛起來。

別的不說,朝廷今年徵倭,幾乎是把一整年的財政收入都投入進去了,六位藩王在倭國,朝廷上本來就有各種非議,如果不是朱棣和朱高熾都壓制着朝堂,鎮壓了反對的聲音,怕是早就有人跳出來叫停了。

就連夏元吉自己也心裡打鼓,這徵倭的事情到底靠不靠譜,以及倭國土地上是否像朱瞻埈說的那樣真的有一年百萬兩的白銀產出。

雖說朝廷一直能夠收到從倭國發回來的消息,說是朱瞻埈和朱高燧的封地上都找到了大金礦,遼王、沈王和韓王雖然打下來的地方差一點,卻也發現了零星的小金礦,但到底挖了多少朝廷一直都沒收到準信。

好在現在一切塵埃落定,徵倭真的帶來了收益,還是遠超預計的百萬兩白銀,這無疑給朝廷上下都吃了一顆定心丸。

之前雖然有着氣運羅盤的顯示,表明徵倭並沒有影響大明國運,但一直懸而未決還是讓人很不放心的。

畢竟看着那一船一船的糧食往倭國運,卻不見回報,朝廷當中那些還沒有轉變過來觀念的守舊派多少還是有一些反對意見的。

現在能夠確認下來這件事,還把銀子真的運回來了,這自然能夠將朝堂上那些雜音鎮壓下去。

所以爲了大張旗鼓的宣傳這件事,戶部幾乎所有能來的官員都來到了碼頭上,爲的就是能夠及時清點朱瞻埈他們帶回來的銀子,好好的爲戶部揚眉吐氣一回。

要知道這次徵倭,雖然是六大藩王在前面打仗,這後方可是他們戶部一力支持的,夏元吉爲了徵倭的事,可是和其他六部在朝堂上打了不少官司,吵得嗓子都啞了不少。

現在這白花花的一百萬兩現銀,就是對夏元吉最好的鼓勵了。

戶部既然把能拉來的官員都拉來撐場面了,朱棣和朱高熾自然也沒有差了事情,直接調來了朱棣最心腹的燕山衛來充當儀仗,將整個碼頭圍得水泄不通。

這一方面自然是爲了彰顯朝廷的威儀,徵倭取得了大勝,還帶回來了一百萬兩的銀子,甚至就連倭國的女倭王都成了戰利品,帶回來要和大明和親,這場面自然是越大越好,好讓老百姓感受到大明如今的國力強盛。

而另一方面嘛,自然是財帛動人心,一百萬兩銀子絕不是小數目,如果是給一個普通人,這足夠他一輩子吃喝不愁了。

所以爲了預防有人真的腦子不太好使,想要鋌而走險,該有的防禦和安保自然也是要有的。 於是乎,南京城裡的百姓今天難得看了一回西洋景,燕山衛出動了足足數千兵馬將船隊停靠的碼頭到戶部府庫的道路全都隔離開來,禁止任何行人在這條路上穿行,爲的就是確保這些銀子在送下船之後,到戶部入庫的這一路上沒有問題。

至於朱棣和朱高熾,也都打出了皇帝和太子的全套儀仗,帶着朝堂上或欣喜若狂,或不甘不願的文武百官,來到了碼頭上迎接朱瞻埈的凱旋。

是的,在皇帝和太子看來,這次徵倭能成功,全都是朱瞻埈的功勞,他們來迎接的自然也是自家的好孫子和好兒子。

至於朱高燧和寧王?哈,不過是兩個跟着朱瞻埈混到了好處的,表功的時候給他們記一筆,能夠享受和朱瞻埈一個檔次的待遇已經算是朝廷天恩了,還指望朝廷專門迎接他們?hetui!

而朱瞻埈也沒落了自家老爹和爺爺的面子,青玉衛直接擡着一箱箱打開的銀錠,就這麼從船上擡了下來,直接在碼頭上堆出了一座銀山。

這別開生面的場面別說是碼頭上圍觀的普通百姓了,就連朱棣和朱高熾都沒見過這麼稀罕的場面。

而且更誇張的是,除了銀子,還有黃金。

雖然金山不及銀山壯觀,但那在陽光下金光燦燦的金山,還是看的朱棣都暗自吞口水,忍不住想這筆錢要是入了內帑該多好。

“孫兒參見爺爺,兒子參見父親!”下了船的朱瞻埈直接來到了朱棣和朱高熾面前,向兩人行起了大禮。

朱棣見狀直接親手把朱瞻埈扶了起來,衝他笑道:“跟爺爺就不需要這麼多禮了,你這次爲朝廷立下如此大功,爺爺都不知道該怎麼封賞你纔好了,這些俗禮以後就都免了吧,爺爺先賞你一個見君不拜的特權好了。”

“左右不過是爲國家做了點小事,不值得爺爺如此破例,一切自有朝廷法度,孫兒又何能例外呢?”朱瞻埈可不想要這個沒點實惠的特權,有這個不如再多給他幾個衛所的兵額更實在。

一旁的朱高熾看出朱瞻埈似乎對這些虛禮不太在意,於是在一旁開口道:“瞻埈,朝廷自從知道了伱這次帶了百萬兩銀子回來,可是爲如何封賞你想破了腦袋!你跟爹說說,你有啥想要的不?爹回頭跟六部商量一下,能辦的就給你辦了,不能辦的也儘量給你辦了。”

“你爹說的不錯,有什麼想要的儘管開口,爺爺能給你的都給你。”朱棣此時也充滿鼓勵的看着朱瞻埈,眼神裡卻流露出了些許別的地方意味。

朱瞻埈看着眼前這副場景,有些感到莫名,卻又心中忽然升起些許警惕,尤其是一個久違的女聲在他耳邊輕聲說道:“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唯大位可以酬大功,不可受之!”

(本章完)

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148章 種水稻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第149章 風調雨順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147章 天津衛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152章 “世宗大王”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290章 神社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44章 女反賊孫若微第58章 官員的俸祿第301章 繼續閉關第64章 副將第284章 倭人獻女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190章 超發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95章 當他放屁第9章 天命變了第270章 龍女請假條第186章 我回來第224章 靈丹與靈石第8章 進獻朱果第114章 彈劾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246章 時代變了第290章 神社第205章 飲馬河畔第155章第47章 分筋錯骨手第159章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285章 倭女內鬥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161章 對馬島第37章 開爐煉藥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236章 鄭王側妃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125章 瓜分倭國第40章 不死藥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6章 皇帝封賞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331.第328章 借兵第12章 乾元壯髓膏第98章 化龍丹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225章 日月所照第208章 兩軍衝陣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161章 對馬島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41章 絕天地通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第276章 親迎禮第50章 永樂大典第229章 蒙古搏克第305章 搏命還是躲災第276章 親迎禮第241章第203章 出征第251章 4K章節第41章 絕天地通第64章 副將第57章 十萬兩白銀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228章第182章 沒興趣第62章 夜談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61章 徐妙雲第93章 上架感言342.第339章 銀子和黃河第177章 趙王來訪第89章 青璃增陽丹353.第350章 羣魔亂舞第181章 最窮藩王第122章 造船第16章 太極拳第123章第42章 教授武藝第209章 全軍衝鋒第207章 控制蒙古
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148章 種水稻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第149章 風調雨順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147章 天津衛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第67章 欲求長生法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152章 “世宗大王”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290章 神社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44章 女反賊孫若微第58章 官員的俸祿第301章 繼續閉關第64章 副將第284章 倭人獻女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190章 超發第294章 朱瞻埈到來第95章 當他放屁第9章 天命變了第270章 龍女請假條第186章 我回來第224章 靈丹與靈石第8章 進獻朱果第114章 彈劾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246章 時代變了第290章 神社第205章 飲馬河畔第155章第47章 分筋錯骨手第159章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285章 倭女內鬥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161章 對馬島第37章 開爐煉藥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73章 五軍都督府第236章 鄭王側妃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第125章 瓜分倭國第40章 不死藥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6章 皇帝封賞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331.第328章 借兵第12章 乾元壯髓膏第98章 化龍丹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225章 日月所照第208章 兩軍衝陣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161章 對馬島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41章 絕天地通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第276章 親迎禮第50章 永樂大典第229章 蒙古搏克第305章 搏命還是躲災第276章 親迎禮第241章第203章 出征第251章 4K章節第41章 絕天地通第64章 副將第57章 十萬兩白銀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228章第182章 沒興趣第62章 夜談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61章 徐妙雲第93章 上架感言342.第339章 銀子和黃河第177章 趙王來訪第89章 青璃增陽丹353.第350章 羣魔亂舞第181章 最窮藩王第122章 造船第16章 太極拳第123章第42章 教授武藝第209章 全軍衝鋒第207章 控制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