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第241章

雖然朱棣對於遷都這件事很上心,但在朱瞻埈的勸解和分析下,朱棣也認識到現在大明還不具備遷都北京的充分條件。

雖說不是不能強行遷都,但朱瞻埈爲他分析的強行遷都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還是讓朱棣打消了這個念頭。

所以,皇帝的行轅在北平盤桓了大約一個月之後,便開始南下返回南京了。

知道皇帝沒有繼續留在北平,南京朝廷上下都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他們是真怕皇帝就此賴在北平不回來,然後一道聖旨告訴他們該搬家了,那就真的要了親命了!

大明這幾年連續的對外戰爭,已經讓國庫都快入不敷出,這次北征還是找商人借錢才解決的軍費,這要是接着就馬上遷都,大明的財政必然會遭受重創。

甚至可以說,遷都能遷出亡國之禍來。

所以在得知皇帝動身回京了之後,所有人都終於把懸着的心放下了。

皇帝想要遷都這件事,從他登基開始就已經在準備了,朝廷上下也都知道這件事,如果說按部就班的準備,那沒有什麼大問題,最多就是有一些不識時務或者眷戀南京風華的傢伙不想去北方。

但要是皇帝在準備萬全之前就強行遷都,那阻力和反對的聲音就不是一星半點了。

所以在朱瞻埈的擺事實講道理面前,就算是朱棣也只能放下了自己臨時起意的念頭,帶着大軍返回南京了。

雖說北征的大軍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解散,大部分的將士也已經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返回了各自原本的駐地,但皇帝身邊又怎麼少得了護衛?

即便只是輕車簡從,皇帝身邊依舊有神機營、三千營和燕山三衛護衛,錦衣衛作爲儀仗,浩浩蕩蕩的幾萬人打着全套的儀仗,拱衛在皇帝身邊。

就連朱瞻埈身邊也留下了一千青玉衛作爲親軍護衛,這是他作爲親王出行所必要的儀仗。

儘管無論是朱棣還是朱瞻埈自己,都可以像戲文裡那樣只帶三五個隨從就從北平返回南京,一路上或是遊山玩水,或是微服私訪體察民情,但這無疑也給意欲對皇帝不利的人平添了無數的刺殺機會。

雖然大明治世,治安還算不錯,但也沒好到幾個人從北平到南京不會遭遇意外危險的程度。

別的不說,就算是後世也是到新千年之後纔算是徹底解決車匪路霸的問題,在大明朝就只帶三五護衛出行,那是真的自找不自在。

就算是民間百姓趕路,也都會盡可能的走官道大路,並且湊足幾個人一起搭夥趕路,以避免可能遇到的危險。

那種敢於一個人就上路的,要麼藝高人膽大,要麼初生牛犢不怕虎。

畢竟,像武松那麼猛的打虎好漢,歷史上真的不多,絕大多數人遇到那種情況只能是滑鏟而已。 所以縱使是皇帝,身邊也得像如來佛帶着五百阿羅漢一樣,到哪都得跟着一大班吊靴鬼,不得自在。

“哎,這人哪!越是身處高位越是不得自由。”官道路邊的一處驛站,皇帝的行轅停駐於此,今天騎馬騎了一路的朱棣從馬背上下來,活動了一下筋骨之後感慨的對一旁的朱瞻基、朱瞻埈兩兄弟說道:“朕還記得當年和幾位弟弟一起在鳳陽老家自己種田養活自己的時候,那時候日子是真的自在!

雖說每天都要忙活農事,但忙完了之後沒人拿政務煩朕,也沒人說天子出行要注重儀駕,到哪都要帶着一大批的侍衛!真是的,朕還沒老到提不動刀,也還能上馬征戰、率軍衝鋒,等閒三五個小毛賊都不是朕的對手,哪需要這麼多人護衛!

在咱們大明真要是有人能出動三五百人來襲殺朕,那朕這個皇帝也就算是當到頭了!”

聽着朱棣的這番話,朱瞻基趕忙附和着,一旁的朱瞻埈卻覺得朱棣這是真的老了,老小孩老小孩,他現在已經像是一個老小孩一樣了。

這種老態不是生理上的,在吃過朱瞻埈獻上的朱果和延壽丹藥之後,朱棣至少還有幾十年好活,身體上自然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當了這麼些年的皇帝,朱棣也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因此不免的就喜歡回憶往昔起來。

不過這種事情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是難以免俗的,畢竟對於朱棣來說,確實也和他說的那樣,當年他可以帶着幾個弟弟親自在鳳陽種田插秧,過着和老百姓一樣的生活,現在卻連想自己出去騎馬都得一堆人跟着,這卻是對於朱棣來說對比強烈。

畢竟朱棣不是那種長在深宮的太平皇帝,自古以來藩王造反成功的也就只有他一個而已。

“爺爺說的是哪裡話,身爲帝皇,身系天下安危,怎可輕疏呢?”朱瞻埈開口勸解着朱棣,並沒有順着他的話來說。

不過朱瞻埈也知道朱棣的性格,於是又補充道:“不過爺爺要是真想自在一點的話,不如將大軍散開,把爺爺護衛在中間,咱們周圍不留那麼多人也就是了。”

把大軍散開,意思也就是把守在皇帝身邊的護軍撒出去,先把皇帝要經過的地方清理一遍,構成一個移動的防禦圈子,這樣一來皇帝身邊即便沒有那麼多人圍着,也能夠保證足夠的安全。

朱棣頓時頗有一些意動,但隨即卻又搖了搖頭說道:“算了,大軍散開,驚擾地方不說,也勞民傷財,沒有必要。就像你說的,朕身系天下安危,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胡鬧。”

身爲君王,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對整個天下造成影響,偶爾的任性妄爲都有可能造成極大的影響。

能夠明白這一點,從而約束自身的慾望,便已經可以稱得上賢德了。

略過了這件事,朱棣卻忽然對着朱瞻埈問道:“咱們走到哪了?離曲阜還有多遠?那件事你可得多上上心,別到時候出了問題可就不好了。”

“爺爺放心,都準備好了,到了曲阜我請爺爺看一出好戲。”朱瞻埈如是說着,臉上帶着一絲嘲諷。

(本章完)

第188章 張氏教子第256章 婚禮之議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第154章 世子李褆第149章 風調雨順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第2章 朱家麒麟子第143章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第271章 見公婆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168章 寧王借兵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226章第273章 4K,二合一第46章 北鎮撫司第207章 控制蒙古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282章 地脈佈陣362.第359章第249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99章 真龍之軀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123章338.第335章 熱議第216章 大明分羊324.第321章 招募329.第326章 文武相制第195章 千古第一漢奸世家第145章 出征第236章 鄭王側妃第141章 再入詔獄第132章 國運增長第34章 匯票和銀行378.第375章 大軍回京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第54章 修運河第55章 修建碼頭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230章 比試第98章 化龍丹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379.第376章 煊赫之威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132章 國運增長362.第359章第240章 兩京制第14章 皇帝遇刺第35章 兌換準備金第190章 超發第286章 藍琪兒尋夫第243章 刺殺第252章 曲阜縣令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50章 永樂大典第65章 人道氣運第197章 孔家之亂382.第379章375.第372章第18章 秦淮聽曲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16章 太極拳第150章 攻倭方略330.第327章 編練新軍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383.第380章第79章 金甲門神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129章 鄭和艦隊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298章 國運加持第247章 謠言第22章 皇帝召見第289章 虛無僧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65章 人道氣運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182章 沒興趣第239章 遷都之議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27章 倭國金山第61章 朝廷的信譽第55章 修建碼頭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223章 招降332.第329章 南洋戰略第154章 世子李褆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170章 年輕武士第202章 後勤保障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
第188章 張氏教子第256章 婚禮之議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第154章 世子李褆第149章 風調雨順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第2章 朱家麒麟子第143章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第271章 見公婆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168章 寧王借兵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226章第273章 4K,二合一第46章 北鎮撫司第207章 控制蒙古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282章 地脈佈陣362.第359章第249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99章 真龍之軀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123章338.第335章 熱議第216章 大明分羊324.第321章 招募329.第326章 文武相制第195章 千古第一漢奸世家第145章 出征第236章 鄭王側妃第141章 再入詔獄第132章 國運增長第34章 匯票和銀行378.第375章 大軍回京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第54章 修運河第55章 修建碼頭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230章 比試第98章 化龍丹第136章 務實與國運379.第376章 煊赫之威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132章 國運增長362.第359章第240章 兩京制第14章 皇帝遇刺第35章 兌換準備金第190章 超發第286章 藍琪兒尋夫第243章 刺殺第252章 曲阜縣令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50章 永樂大典第65章 人道氣運第197章 孔家之亂382.第379章375.第372章第18章 秦淮聽曲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16章 太極拳第150章 攻倭方略330.第327章 編練新軍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383.第380章第79章 金甲門神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129章 鄭和艦隊364.第361章 青鱗領軍第298章 國運加持第247章 謠言第22章 皇帝召見第289章 虛無僧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65章 人道氣運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182章 沒興趣第239章 遷都之議第85章 貶爲馬前卒第27章 倭國金山第61章 朝廷的信譽第55章 修建碼頭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223章 招降332.第329章 南洋戰略第154章 世子李褆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170章 年輕武士第202章 後勤保障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