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兌換準備金

第35章 兌換準備金

中央銀行有國庫的職能,但中央銀行並不等於國庫。

準確的來說,國庫是政府的錢袋子,而中央銀行只是經理國庫,所以二者之間是不能劃上等號的。

這是在後世金融管理當中非常明確的一個概念,但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並沒有中央銀行的概念,自然也就對國庫與中央銀行的區別沒有認知。

縱使是朱高熾這種理政經驗豐富的好手,也一時之間很難理解這其中的關鍵所在。

不過他倒是在朱瞻埈說不能將新錢庫與國庫等同,也不能隨便使用新錢庫裡的錢時有一些想法,只是這些想法一時不成體系,他也就沒有說出口,只是等着朱瞻埈給自己解釋。

“爹,新錢庫不等於國庫,這個概念是首先要明確的。”朱瞻埈首先提出了將新錢庫與國庫區分開來的概念,得到朱高熾的同意之後他才繼續說道:“咱們建立這個新錢庫,主要目的是通過新錢庫吸納民間商賈手中的現銀,從而解決國家銀荒的問題,並以此爲基礎穩定鈔法,而要做到這兩點,就必須保證有人往新錢庫裡存銀子,以及新錢庫裡一直有銀子。

這無疑就要求新錢庫在民間有良好的信譽才能吸引商賈存銀,同時也要保有大量現銀才能給存銀的人以信心,讓他們相信他們的銀子存在這是安全的。

可要是國家隨意的動用新錢庫的銀子,甚至把它當國庫使喚,那隻要一筆銀子從新錢庫進入了國庫,這個新錢庫的信用也就垮了,百姓們會認爲這只不過是朝廷斂財的新手段,還是用紙片換銀子。

就算匯票能夠足額通兌,也只是會讓人覺得朝廷這一次只不過是吃相好一點了而已。

所以無論如何,新錢庫和國庫是必須要分開的,而且二者之間的錢款流通也必須要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國庫只能從新錢庫借錢,並且必須以稅收償還,而不是無償取用。”

“你這話說的倒是沒錯,可這樣一來新錢庫又要怎麼解決國庫缺銀子的問題呢?”朱高熾聽懂了朱瞻埈所說的話,卻又提出了新的問題。

設立新錢庫的目的就是爲了解決國庫缺銀的問題,讓朝廷有銀子來變革鈔法。

但是現在朱瞻埈卻說不能動用新錢庫裡的銀子,這無疑讓朱高熾感到了疑惑不解,以及覺得朱瞻埈說的自相矛盾。

然而朱瞻埈對此卻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他向朱高熾解釋道:“爹,你需要搞清楚一點,銀子不等於錢,咱們大明流通的是寶鈔,這纔是朝廷承認的錢,洪武朝時朝廷就禁止民間金銀和銅的流通,所以新錢庫的裡的銀子就只是銀子,不是錢。”

“你要這麼說,我倒是有點明白了,伱的意思是說,新錢庫其實可以作爲類似於前元平準庫一樣的存在,新錢庫裡的銀子是用來穩定寶鈔價值的,所以不可輕動是不是?”朱高熾到底不是庸才,朱瞻埈一解釋他就理解了是什麼意思。

朱瞻埈點了點頭,然後又補充道:“爹你這麼理解也沒錯,不過新錢庫可不僅僅只是個平準庫,而是要作爲我大明的寶鈔發行機關,用這些存入新錢庫的銀子爲基礎,印製和發行可以兌換得出銀子的新寶鈔。 而爲了實現這一點,朝廷不僅不能從新錢庫拿錢,還要把國庫裡的存銀都存入新錢庫,用來作爲新寶鈔發行的準備金。”

在後世,中央銀行發行貨幣也一樣需要準備金,只不過那個時候各國使用的都是國家儲備的黃金。

甚至於就算是在元朝,發行紙鈔的時候也是有準備金的,當時元朝設立的平準庫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就是起到了這個作用。

明朝可以說是繼承了元朝的鈔法,只是朱元璋在這方面着實沒什麼天賦和見識,加上朝廷本身確實沒有銀子,他也就乾脆廢掉了回收昏鈔、紙鈔可以兌換金銀的規定,直接開印寶鈔。

不過這在明初確實沒什麼問題,一方面當時明朝初立,國家信譽還算不錯,老百姓相信朝廷,這寶鈔還是能花用的。

而另一方面也是老朱的時候寶鈔並沒有濫發,總體來說並沒有造成通脹,所以寶鈔也就這麼通行開了。

包括永樂朝其實情況也差不多,朝廷畢竟能收上來折銀幾千萬兩的賦稅,發行的寶鈔雖然因爲濫發的關係貶值很快,但多少還是有一點基本價值,不至於直接被當成廢紙。

但如果要變革鈔法,穩定寶鈔的幣值,讓寶鈔成爲真正幣值穩定的流通貨幣,那麼準備金就成了非常必要的存在了。

“這個準備金是什麼意思?”朱高熾自然聽出了朱瞻埈話裡的重點,但他卻並不理解準備金到底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準備金,就是朝廷在發行貨幣之後,爲了確保這些貨幣真的能夠兌換現銀而準備的錢,說的更準確一點就叫做兌換準備金,也可以叫做寶鈔發行準備金。”朱瞻埈在穿越之前恰巧學過一些金融相關的知識,雖說已經扔了好久不用,但在穿回大明的這段日子裡他也把這些知識都撿了起來,現在剛好用上了:“朝廷發行的寶鈔貶值厲害,一方面是因爲朝廷自身的濫發,導致寶鈔氾濫,這自然也就造成了寶鈔的貶值,畢竟朝廷是不回收寶鈔的,寶鈔也兌不出銀子,這東西自然也就成了廢紙。

如果不是朝廷還有一定的信譽在,這寶鈔就根本沒人認,因此濫發寶鈔其實就是在透支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譽,這是真正掘我大明江山的事情。

所以如果想要讓寶鈔具備穩定的幣值,讓老百姓重新相信它能夠當錢用,那就要保證它能夠兌得出銀子來。

新錢庫裡的銀子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而不能隨便動用,因爲它們有且只有一個用途,那就是用來兌換新發行的寶鈔,這樣才能讓寶鈔真正變成錢。

而且還需要注意一點就是,朝廷有多少銀子才能印多少寶鈔,絕對不能濫發,不然一旦市面上寶鈔氾濫,人人都拿着寶鈔來兌換銀子,導致新錢庫裡的銀子被掏空,會有什麼後果……”

(本章完)

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71章 氣運之說第72章 羅盤造價338.第335章 熱議第219章 朱棣的考校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289章 虛無僧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219章 朱棣的考校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232章 藍琪兒第71章 氣運之說第234章 人選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243章 刺殺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226章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133章 海上強軍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329.第326章 文武相制第182章 沒興趣第3章 洞天葫蘆第277章 合巹 洞房第267章 收攏人心323.第320章 錦衣衛第280章 返回福港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71章 氣運之說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239章 遷都之議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193章 岷王世子第46章 北鎮撫司第169章 檢地第56章 籌措資金第221章 都家班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301章 繼續閉關第6章 皇帝封賞第81章 魚和熊掌第46章 北鎮撫司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22章 皇帝召見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115章 真龍現身第240章 兩京制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291章 刺殺與逃亡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199章 掏袖子371.第368章 小兵衛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265章 選秀女第142章 “人我殺了”365.第362章 收穫第123章第50章 永樂大典第60章 戶部衙門第72章 羅盤造價第70章 氣運羅盤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256章 婚禮之議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188章 張氏教子第100章 挑選法寶第15章 袖裡乾坤第265章 選秀女第108章 尚服局第268章 交給太孫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362.第359章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71章 氣運之說第18章 秦淮聽曲第223章 招降第161章 對馬島第230章 比試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268章 交給太孫377.第374章 帶兵進京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249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125章 瓜分倭國第205章 飲馬河畔
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第71章 氣運之說第72章 羅盤造價338.第335章 熱議第219章 朱棣的考校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289章 虛無僧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219章 朱棣的考校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232章 藍琪兒第71章 氣運之說第234章 人選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243章 刺殺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226章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133章 海上強軍319.第316章 偷師學藝329.第326章 文武相制第182章 沒興趣第3章 洞天葫蘆第277章 合巹 洞房第267章 收攏人心323.第320章 錦衣衛第280章 返回福港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71章 氣運之說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239章 遷都之議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193章 岷王世子第46章 北鎮撫司第169章 檢地第56章 籌措資金第221章 都家班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301章 繼續閉關第6章 皇帝封賞第81章 魚和熊掌第46章 北鎮撫司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22章 皇帝召見381.第378章 對錯之分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115章 真龍現身第240章 兩京制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291章 刺殺與逃亡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199章 掏袖子371.第368章 小兵衛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265章 選秀女第142章 “人我殺了”365.第362章 收穫第123章第50章 永樂大典第60章 戶部衙門第72章 羅盤造價第70章 氣運羅盤374.第371章 戰事終了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256章 婚禮之議第76章 朱瞻基借兵第188章 張氏教子第100章 挑選法寶第15章 袖裡乾坤第265章 選秀女第108章 尚服局第268章 交給太孫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362.第359章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71章 氣運之說第18章 秦淮聽曲第223章 招降第161章 對馬島第230章 比試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268章 交給太孫377.第374章 帶兵進京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249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125章 瓜分倭國第205章 飲馬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