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第362章 收穫

bookmark

不得不說打了上千年仗的龍宮將軍在帶兵打仗方面,已經遠遠超出了凡人所能企及的層面。

雖說有着青玉衛和她麾下水軍的精銳加成,但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將整個幕府軍領地全部攻佔,只餘最後一兩座大城圍而不攻,這份戰績還是駭人聽聞了一些。

畢竟在這之前,遼東三王的軍隊可是折騰了一兩年都沒打下來多少地方的。

不過在打下來這些地方之後,孟青鱗除了讓錦衣衛和青玉衛把所有地方都犁了一遍,無論大小所有的神社供奉全都搗毀,確保沒有任何遺漏便把這些地方全都移交給了遼東三王的軍隊。

孟青鱗的這一番操作毫不拖泥帶水,突出的就是一個雷厲風行,就好像鄭藩的軍隊這次就是來討伐邪神的。

這讓遼東三王的軍隊有些摸不着頭腦的同時,這地拿的也頗有一種膽戰心驚的感覺。

這可是實打實的土地啊!就算再怎麼窮,再怎麼貧瘠,這也是土地啊!對於一個藩王而言就是最重要的實力根基的土地啊!

你鄭藩雖說摧枯拉朽,但也是真刀真槍打下來的地盤,說給就這麼給了?

敗家也不是這麼個敗法啊!就算真的有盟約,你們不要點好處?

總之孟青鱗這一手着實把遼東三王留下來的文武班子給幹傻了,他們一邊戰戰兢兢的安排人手接管這些地盤,一邊也在玩命的給已經回國的遼東三王發消息,將倭國這邊的發生的事情通知他們知曉。

這次發生的事情實在是牽扯的太大,已經不是區區幾個屬官能夠做主的事情了,必須報給遼東三王知曉,由和鄭王平等地位的遼東三王來做出決定。

孟青鱗自然對這些人的動作十分清楚,以她多年掌兵的經驗,若是連這點消息都探查不到,那她也沒那個能耐當上龍宮將軍了。

不過知道歸知道,孟青鱗卻並沒有去管這些事情。

她在和朱瞻埈神念交感的時候,就已經明白了朱瞻埈的意思,這些土地都讓給遼東三王和寧王,哪怕是朱高燧那邊要都可以給,但鄭藩不要這些地。

乍一看好像鄭藩在這一場戰役當中出了最大的力,一手包辦了對倭國神系的剿滅和對幕府軍的征伐,但最後什麼好處都沒撈到,這虧得褲子都沒了。

但只要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鄭藩其實一點都不虧。

本州島的地盤貧瘠,雖然有一些可以耕種的平原地區能夠產出糧食,可整體而言倭國依舊是一個遍佈山地的國家,土地貧瘠、資源稀缺。

再加上倭人本就悍不畏死、民風彪悍,想要治理這些地方是要花費大力氣的。

君不見九州島上鄭藩的領地採用懷柔、分化各種政策,仍舊有人跳出來反對鄭藩的統治?

如果鄭藩真要吞下這麼大的地盤,缺乏足夠有經驗的官員來進行治理,只會形成尾大不掉的累贅。

畢竟治理國家這種事情,總不能天天用法術去洗腦百姓吧?就算能做得到,這也不是正道啊!

所以還是把這些地盤按照原本的規劃,交給遼東三王和寧王去治理比較合適。

當初一開始就是這麼約定的,他們也是按照這個規劃準備的,所以相對來說,他們是有足夠的人手來治理這些地盤的。

至於說鄭藩這一次的收穫,除了之後會被朱瞻埈打包回去的高天原之外,倭國神族遍佈整個國家的神社、寺院可都是被鄭藩搗毀的,這些地方多年以來的積累和財富自然也是落入了鄭藩的口袋。與之一同的還有幕府軍多年積攢下來的家底,孟青鱗只是不要地盤,可沒說不要糧食、金銀。

也就是孟青麟心善,不然的話她能連那些領民都打包帶走。

當年她當龍宮將軍的時候,每次出去征戰,掠奪人口、資源,都屬於基本操作了。

要知道當年她可是統帥的龍族大軍,麾下多的是能施展各種異能法術之輩,其中一支硨磲軍,就十分的擅長搬運各種物資,那是真能字面意思的天高三尺的。

不過即便如此,鄭藩打包帶走的東西也是相當驚人的,連續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原本幕府軍的地盤上各條道路都能看到綿延不絕的隊伍在運輸着各種搜刮來的物資。

鄭藩的船隊也被調動起來,全都雲集在出雲境內的港口,一船接着一船的將各種好東西運回鄭藩。

這些東西自然不可能都收入府庫,一方面是裝不下,另一方面則是沒有必要。

對於朱瞻埈和孟青鱗這種層次的存在來說,普通的金銀財貨已經對他們沒有什麼吸引力,真正在他們眼裡有價值的也就是那些從各地神社、寺廟之中搜剿出來的法器、法寶,以及各色靈物了。

但這裡面也只有比較亮眼的值得他們關注,稍微普通一點的貨色都只能是充入府庫,作爲青玉衛和錦衣衛這一層次修行者的資糧。

所以雖然看起來東西很多,但真正能夠被送進鄭王府的東西無一不是其中真正的精華所在。

至於剩下的東西,大宗的諸如金銀和糧食,會稱量計數之後充入府庫。

而其他東西則已經聯繫了商人,在運抵福港之後就會進行拍賣,換成財貨和鄭藩所需的物資。

按照朱瞻埈的規劃,他在九州島逐漸站穩腳跟之後,就會組建船隊去開拓澳洲和美洲。

原本的計劃中這項工作至少還要幾年,最起碼要等他在九州島把造船廠建起來,能夠自己建造大型海船了,纔會開始探索和開拓美洲、澳洲。

但現在有了這一大筆的錢糧入庫,朱瞻埈手裡有了足夠的錢糧,已經可以提前開始對澳洲、美洲的探索了。

不僅如此,當初忽悠……啊不,是說服朱高燧的奴兒干都司開發計劃,也同樣可以提上日程了。

當然,這一切都還要等到朱瞻埈出關才行。

畢竟他纔是鄭藩之主,即便他能夠把王印交給孟青鱗,很多命令和決定也不是孟青鱗這個王妃可以代替他的。

第71章 氣運之說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48章 朱棣要練兵第155章338.第335章 熱議379.第376章 煊赫之威第257章 香火神位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146章 海上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20章 亡國之禍第123章377.第374章 帶兵進京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122章 造船第109章 大宴儀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108章 尚服局第124章 蠱惑四王354.第351章第99章 真龍之軀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287章 刺殺藍琪兒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365.第362章 收穫第210章 慶功第39章 初試成藥第203章 出征請假條第215章 榷場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66章 玉藥和俗務第174章383.第380章328.第325章 雲南沐家第53章 義烏兵第183章 還朝第114章 彈劾第251章 4K章節第122章 造船第271章 見公婆第313章 佛道兩門第72章 羅盤造價378.第375章 大軍回京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105章 御門前的氣運羅盤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170章 年輕武士第209章 全軍衝鋒第181章 最窮藩王第309章 忍者爬繩子第69章 人道封神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241章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232章 藍琪兒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62章 夜談第190章 超發第258章 鑄九鼎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9章 天命變了第237章 騎馬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94章 朝堂隱憂第62章 夜談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270章 龍女第19章 殿興有福?第194章 鳳陽朱 小家氣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125章 瓜分倭國第270章 龍女第226章第228章第53章 義烏兵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審計第40章 不死藥第270章 龍女第205章 飲馬河畔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
第71章 氣運之說第311章 昔日二人第48章 朱棣要練兵第155章338.第335章 熱議379.第376章 煊赫之威第257章 香火神位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146章 海上第220章 蒙元的喇嘛第20章 亡國之禍第123章377.第374章 帶兵進京第260章 敢縛蒼龍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122章 造船第109章 大宴儀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108章 尚服局第124章 蠱惑四王354.第351章第99章 真龍之軀第144章 不修王府第287章 刺殺藍琪兒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32章 想學武的朱瞻基365.第362章 收穫第210章 慶功第39章 初試成藥第203章 出征請假條第215章 榷場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66章 玉藥和俗務第174章383.第380章328.第325章 雲南沐家第53章 義烏兵第183章 還朝第114章 彈劾第251章 4K章節第122章 造船第271章 見公婆第313章 佛道兩門第72章 羅盤造價378.第375章 大軍回京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105章 御門前的氣運羅盤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170章 年輕武士第209章 全軍衝鋒第181章 最窮藩王第309章 忍者爬繩子第69章 人道封神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241章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327.第324章 西南叛亂第232章 藍琪兒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21章 朱棣的惱怒第62章 夜談第190章 超發第258章 鑄九鼎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9章 天命變了第237章 騎馬第101章 趙王買藥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23章 不能急的改革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119章 龍女多情第94章 朝堂隱憂第62章 夜談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270章 龍女第19章 殿興有福?第194章 鳳陽朱 小家氣第192章 龍女傳法第302章 南洋方略第125章 瓜分倭國第270章 龍女第226章第228章第53章 義烏兵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審計第40章 不死藥第270章 龍女第205章 飲馬河畔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