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雒陽烽火紀(一)

林館,聽上去有點像是客棧。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松林館的確是住人的地方,可實際上,這是一家驛站。

位於陽城西十三裡處,風景秀麗。

李傕郭就在這松林館中歇腳,準備天亮就進入陽。

從長安出發,至弘農,花費了十三天,李傕郭二人還是沒有下定決心;弘農至函谷關,用了三天,同樣未能拿定主意;從函谷關至谷城,又花費了三天多的時間,依舊未能做出決定,從谷城至松林館,用了兩天半的時間,但是二人仍在猶豫。

所有的煩惱,源自於一封信。

一個月前,他們接到了董卓的邀請,前往陽參加壽宴。

原本這二人還是挺高興的。不管怎麼說,這說明他二人在董卓的眼中,非常重要。

可是就在準備出發的頭一天,又有人送來了一封信。

信中的內容卻是大相徑庭,警告他們小心一些,因爲董卓對他二人已經產生了殺機。

好端端的,董卓爲何對自己產生殺機?

李傕郭原本是不相信,但信中接下來的內容,卻讓他二人冷汗淋漓。

薰卓近來身體不好,雖然李儒儘量封鎖了消息,但這對陽人而言,並非是秘密。

只是沒有人知道董卓的身體究竟如何,只是說他身體不好。

六十知天命,對於一個身體不好的老人而言。接下來地動作,就是爲兒孫來考慮。

信中說:自古狡兔死,走狗烹。鳥盡弓藏的事情多了去……董卓若是要推董俷上位,首先就會剷除那些對董俷並不服氣的人。請問二位,你們對董俷是不是服氣?

這一句話,真的說到了李郭二人的心裡面。

在二人看來,董俷雖猛,可年紀還小。不足以擔當大任。

說實話。他們還真不服氣薰俷。若非薰卓,焉有薰俷今日的風光局面?

李傕信奉巫,家裡面就養着一個女巫,爲他卜算吉凶。於是就找到了女巫,算了一卦,卻是大凶之相。如此一來,李傕就越發的擔心了。和郭一路上走的很慢。

有心反抗,可董卓兇威甚熾。

涼州軍裡面地將領,誰不害怕董卓呢?

李傕郭不免心中忐忑,若董卓並不想殺他二人,這一反,不成功死,成功了也要揹負罵名。

很猶豫,很頭疼啊……

二人坐在客房中。桌子上地飯菜一點都沒有動。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腦子裡亂哄哄地,不知道未來會是如何。

這時候。房門剝剝被人敲響。有親兵過去打開房門,只見門口站着一人,頭戴垂紗斗笠,遮擋住了面容。一系黑袍,身高大約在七尺六寸上下,體態格外的挺拔。

“你……”

“在下特來求見李郭二位將軍,就說是送信故人……”

郭勃然大怒,“什麼送信故人,讓他滾,立刻滾!”

李傕一把攔住了郭。

送信故人?送什麼信?什麼時候送的信?

這自然而然的就聯想到了那一封沒有落款的信件,李傕示意郭稍安勿躁,而後說:“讓他進來。”

親兵讓開路,那黑袍人走進房間。

“稚然又多好雅興,這時候還在喝酒嗎?”

聲音聽上去很耳熟,李傕郭不由得一怔。又多,是郭的表字,稚然則是李傕的表字。

二人相視一眼,李傕道:“你是……”

“那狡兔已死,但不知稚然又多可曾做好準備?”

李傕激靈一個寒蟬,猛然站起,手扶佩劍。而對方卻大大咧咧地坐下,端起酒杯,“又多,故友來訪,何不共飲?”

電光火石間,李傕鬆開了劍柄。

“退下去!”

親兵應聲退出了房間,李傕朝郭使了個眼色,郭立刻明白,起身站在了門口。

“你究竟是誰?”

李傕森然道:“居然做挑撥離間的勾當,還敢找上門來?不怕我將你拿下,獻於太師?”

“我一死倒無妨,只是二位可曾準備好陪我一同赴死?”

黑袍人說着,把斗笠摘下來,放在桌子上。燭光閃爍,清晰的照映在這黑袍人臉上。

李傕啊的一聲驚叫,“怎地是你?”

這黑袍人,赫然是當朝大鴻臚,鄭泰。

鄭泰如今已經成了董卓的親信,雖比不得李儒那般的心腹之人,卻也是頗受信任。

自陽大戰後,鄭泰一直勤勤懇懇,輔助李儒做事。

由於朝中士人大都是不合作的態度,也使得鄭泰這個主管禮儀的大鴻臚,實際上擔負了許多事情。李傕郭相視一眼,彼此地眼中,都流露出一種駭然驚訝之色。

鄭泰喝了一口酒,吃了一口菜。

“我地信,二位可曾收到?”

李傕把寶劍摘下,放在了桌子上,“鄭泰,你寫這封信,用意何在?”

鄭泰卻笑了,“稚然,把寶劍收起來吧。你嚇不到我……我既然敢來當面承認,就不怕你殺我。事實上,早在一年多前我受太傅委託,所有的一切都已不在重要。我今日前來,只想問你們一句話:考慮好了嗎?是準備生,還是準備一起死呢?”

這傢伙,真帶種!

李傕郭相視一眼,收起寶劍,分座鄭

“公業,你那封信,究竟是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無他,只是不想二位將軍送命而已……”

“你怎知太師要殺我們?”

鄭泰一笑,“董卓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我買通了太師府地下人,偷到了一張藥方。那藥方裡的藥,舉太醫觀察,卻是治心氣短缺的病症,而且那病情,很嚴重。”

“那又如何?“

“二位將軍,可知道什麼是心氣短缺?”

“這個……”

鄭泰笑道:“所謂心氣短缺,就是不能操勞。不能動氣。不能大喜大悲……若是如此。二位將軍以爲,董卓還會繼續統領朝中大權嗎?就算他願意,這身體也不答應。”

李傕郭都沉默了!

雖然沒有在董卓的位子上,可二人卻很清楚,董卓所面對的是什麼。

陰沉着臉,都沒有說話。

鄭泰喝了一口酒,接着說:“朔方大捷。卻是百廢待興。薰卓在這時候突然興師動衆,要大擺酒宴,又是什麼原因?而且,還把武功侯匆匆的召回來……呵呵,據我所知,武功侯已經離開了安定,正朝着陽來,也就是在這旬日的光景到達。”

郭忍耐不住了。“姓鄭的。說話痛快點,不要遮遮掩掩。”

“好,既然郭將軍要我把話說明白。我也不藏着掖着。武功侯在朔方大獲全勝,聲望正高。他左有牛輔,又有呂布,羽翼已經豐滿。且涼州軍內部,不少將領對其非常地信服。董卓這次擺設酒宴,祝壽慶功是假,想要讓武功侯掌控大權是真。”

李傕臉色陰沉,“那又如何?”

鄭泰冷笑道:“那又如何?我且問二位將軍,你們和董俷可有交情?”

李傕郭沉默了一會兒,輕輕搖頭。

“那你們可信服董俷?”

二人又搖了搖頭?

“我若是董卓,如果退下來地話,定然會讓董俷掌控涼州軍。既然要掌控涼州軍,那就肯定會要爲董俷掃清一切不必要地麻煩。而二位威震三輔,自然是首當其衝。”

郭拍案而起,“鄭泰,這一切也不過是你猜想而已。”

“是猜想……”鄭泰不慌不忙,看着郭說:“就算董卓不想殺你們,那董俷上位之後,二位將軍覺得自己還能有如今的風光嗎?董俷勇武絕倫,麾下猛將如雲,又有謀士衆多……呵呵,反正若我是董俷,定然會先來一番清洗,把涼州軍中所有非嫡系之人清除。一方面便於掌控,另一方面呢,則可以震懾軍中……有句俗話說的好,叫什麼來着……”

“殺一儆百!”郭忍不住脫口說道。

李傕狠狠的瞪了郭一眼,這郭又多也忒沉不住氣了。

你這麼一說,豈不是說明我們的確在考慮他所說的事情嗎?

郭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一縮脖子,又坐下來,悶着頭喝酒,便一言不發。

鄭泰笑得更燦爛。

“稚然莫要責怪又多,其實你們這一路上拖拖拉拉的,我就知道你們在想什麼。”

說完,他給自己倒了一杯酒,而後笑呵呵地說:“再說個事情吧。我是大鴻臚,朝中往外發出的信函,大多要經過我的手處理。如果董卓沒有別的想法,他祝壽這麼大的事情,自然應該聚集所有人,不說多,至少這司隸、涼州的親信當不能少。可是,我只發出了兩封信,一封是給武功侯董俷,一封就是送到了二位的手中。”

鄭泰站起來,“涼州牛輔,是董卓的女婿,沒有動靜;陽李通、成皋韓猛,陽翟楊定,全都沒有消息。呵呵更不要說樂浪樊稠、遼東公孫,這似乎有點不正常吧。”

李傕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這心裡,已經被鄭泰說動了。

鄭泰說:“我不妨把話挑明白……我爲黨人,老太傅袁隗被關押期間,我曾秘密探望。他請我等待時機,重興漢室。如今,我已說通了袁紹,他自定襄、雁門出兵,並聯絡了西河崔氏,同時與和連約定,一俟陽行動,就從四地同時進攻。”

李傕心中一動,如此作爲,豈不是把呂布困死在雲中?

“可是安定尚有漢安軍,隴西有牛輔十五萬大軍駐紮……若聯手攻擊,司隸不保。”

“牛輔,一守門之犬,不足爲慮;安定嘛……呵呵。我已經在董俷前來陽地途中,安排了絕殺之策。董俷一死,安定必亂。不僅僅是安定,連朔方也自顧不暇。我已與武威太守馬騰,金城太守張邈相約,只要將軍同意,可聯手攻陷安定三郡。”

李傕地牙根兒不由得一陣發涼,駭然的看着鄭泰。

這傢伙。做事可真的縝密?

突然冷笑。“莫說重興漢室之類地言語。我且問你,你與袁紹既然聯手,就算我們助你,只怕來日還是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而你黨人,重掌朝綱,我西涼軍。豈能有活路?鄭公業,你好算計啊……可惜我李傕也不是傻子,不上你的當。”

話說到這份上,李傕其實已經表明了態度。

剩下的,就是如何分配利益的問題。

鄭泰忍不住放聲大笑,“稚然,你怎地是個死腦筋?袁紹雖然勢大,可是卻遠在冀州。你以爲呂布是好對付地嗎?那

惡虎。袁紹一時半會兒。也解決不掉。你只要殺了陽城中,以你最大……七萬涼州軍皆爲你調遣。你手中有皇上,那就佔據了大義。有了大義,你害怕袁紹?他不過是你麾下一臣子耳。”

對啊!

李傕地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郭突然說:“鄭公業,你這麼做,又有什麼好處?”

“我爲二公臣下,想必二公定不會虧待與我。呵呵,袁太傅只是說要我報仇,仇我替他報了……接下來,就是我如何謀取好處。至於漢室能否重振,又與我有何干?”

這傢伙,還真是個小人啊!

李傕郭在心裡暗自嘀咕,但是臉上卻綻放笑容。

“公業,那你說,我們該如何做?”

“第一,立刻殺了董卓,以防夜長夢多;第二,儘快通知長安,調集兵馬,與馬騰聯手襲擊安定。張邈自會對付那牛輔;第三,我知二公素有威信,當控制陽兵馬。”

李傕擡手,“慢着,北大營主將徐榮,對董卓忠心耿耿,不會遵從。”

“那就殺了算……”

鄭泰說的輕描淡寫,卻引動了李傕郭的殺機。

二人想了想,“既然如此,那就今夜行動。”

“我願爲二公引路……”

李傕說:“此事我一人就可爲之,又多,你帶着我的腰牌,速往東南大營。東南大營主將李利,是我的心腹,你可命他立刻聯絡伍習,聯手攻擊北大營,務必擊殺徐榮……至於韓猛,一莽夫而已,不足爲慮。倒是李通和楊定……也無妨,就算他們得到消息,從陽和陽翟至陽,少說也要十天,我們足以藉此控制住陽。”

郭聞聽,點頭答應。

已經過了一更天,董卓還沒有休息。

太師府內,非常安靜。

薰卓正拿着一份奏章,緊蹙眉頭……

好端端的,怎麼曹操突然屯兵於平皋了呢?按道理說,那是袁紹的地盤,他這麼做,好像不正常啊。搞什麼鬼,曹操這算是對袁紹用兵,還是想要對我用兵呢?

如果是對袁紹用兵,那最好不過!

老子早就看袁家子不順眼,沒想到這傢伙佔領了冀州,居然這麼快就穩住了腳跟。

恩,最好兩邊打起來,打得你死我活,我坐收漁翁之利。

韓猛地這份奏摺來的有點晚,李儒這兩天忙着媛兒生產的事情,我也不好去找他。

算了,還是明天再問吧。

正打算去休息,門外卻傳來了腳步聲。

擡頭一看,卻是董旻。薰卓不禁笑了起來,“叔穎,這麼晚了,怎麼還沒有休息?”

“呵呵,剛做了個噩夢,眼皮子直跳,睡不着了。”

薰旻說着,走進了大廳。

看見董卓那太師椅旁邊豎着的橫刀,他忍不住拿了過來,在手中把玩。

橫刀長約五尺七寸,寒光閃閃。

刀脊上刻着兩行小字:爹爹寶刀不老,來日馬踏關東。

這是董俷在朔方大捷之後,從巨魔士的裝備中挑選了一把最好的橫刀,派人送給董卓。

薰卓對這橫刀,可稱得上是愛不釋手。

橫刀沉甸甸。拿在手中極有質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刀脊上地兩行字,表達了董俷地拳拳孝心。

薰旻拿起刀,心裡就有點酸溜溜。

二哥家地孩子真是出息,爲何我就沒有這樣的兒子。

別看董旻五十出頭了,可至今仍沒有子嗣。華佗爲他診治過,說他是因爲在早年受傷,斷了生機。雖然能行房事。卻難有後代。薰旻聽說薰俷又有了一個孩子。正動着心思和薰卓商量一下。將來能過繼一個過來,就算是孫子,也總好過現在。

“二哥,你可真有福氣。每次看見這把刀,我這心裡面……”

薰卓聞聽大笑不停,“三弟這話,可是有些吃味了。呵呵。你的心思我明白,回頭我和阿醜說說。那孩子孝順地很,想必不會拒絕。到時候咱們就回臨洮,縱馬逍遙吧。”

“沒錯,沒錯!”

薰旻把橫刀收入鞘中,還給了董卓。

站起身,“這人一老,卻是精力越來越差。二哥你也早點休息。我先回去睡了。”

“也好。我也正準備休息。”

兄弟二人說話間,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陣騷亂聲。

薰卓眉頭一皺,心道:這大半夜的。誰在外面喧譁?

“二哥你且坐着,我出去看看……“

薰旻說着往外走。

不一會兒,大廳外傳來一連串的慘叫聲,董卓心裡一振,呼地站起身來往外走。

沒等他走出大廳,就見廳外火光通明。

一隊人馬闖進了儀門,盔甲鮮明,刀槍並舉,寒光閃閃。

“你們……”董卓一下子沒能反應過來,詫異地看着那些士兵。話未說完,只見十幾個士兵簇擁着兩人走進了院子裡。董卓眉頭一蹙,一眼就認出了爲首之人。

“稚然,你這是什麼意思?”

手扶橫刀刀柄,董卓心中有些慌亂,但是卻顯得很鎮靜。

李傕披掛盔甲,手中寶劍上沾着血跡,火光下,他森然一笑:“無他,特來向太師討一條活路。”

心裡又是一驚,難道走漏了風聲?

看到了李傕身後側地鄭泰,一剎那間,所有的一切,

是鄭泰?

居然是這個人?

不惜和天下士人反目,難道他就是死間……

怪不得李儒查不出死間的下落,若是鄭泰,那一切都清楚了。鄭泰微微欠身,“深夜打攪,太師勿怪。”

“是你?”

“正是下官!”

“爲何如此做?”

“無他,只是覺得太師對二位將軍不公……”

薰卓深吸了一口氣,突然間仰天大笑起來。

“李傕,你可要殺我?”

李傕冷冷說道:“非是我要殺太師,是太師不容傕,今日特來,恭送太師上路。”

“那就看看,你有沒有這種本事。”

李傕利劍上的血跡,已經清楚的表明了董旻的下場。

薰卓鏘的拔出橫刀,一刀在手,姿態傲然。雖多年未曾與人交手,但有此寶刀,卻如同於兒子並肩作戰。

我兒爲殺神,我這個老子,又豈能輸給他。

一聲虎吼,董卓揮刀衝向了李傕。李傕麾下士卒蜂擁而上,刀槍並舉……

若董卓用別地武器,還真不好說。

可是這橫刀卻是張掖出品,最適合於力大之人使用。大刀揮起一道道,一抹抹的寒光,只聽咔嚓咔嚓的聲響不斷,那攻向董卓的兵器,被紛紛斬爲兩段。

一剎那間,董卓彷彿恢復了當年豪俠的身份,勢如猛虎一般。

饒是李傕麾下衆多,一時間竟擋不住董卓的拼命。

連李傕都沒有想到董卓會如此的勇猛,眨眼間董卓殺開一條血路,朝着李傕劈去。

此時,太師府中喊殺聲不斷,火光沖天。[來地突然,那些睡夢中地護衛還沒有弄清楚怎麼回事,匆忙跑出來,就被李傕的手下當場擊殺。

李傕舉劍相應,卻被那橫刀刀口的鋸齒鎖住,董卓旋身一扭,李傕寶劍立刻折斷。

橫刀掃過,捲起一片血光,險些把李傕也砍成兩半。

李傕嚇得一聲驚叫,閃身後退。

“鄭公業,拿命來……”

薰卓逼退李傕,朝着鄭泰撲去。別看鄭泰在李傕面前表現地很威武,可是在董卓的面前,卻膽小如鼠。

“董賊,休要猖狂……”

從鄭泰身後猛然閃出一人,挺劍就刺。

那劍光吞吐,詭異非常。薰卓猝不及防,就被刺中了肩膀……

但那疼痛,卻讓董卓變得更加兇狠,一手抓住了寶劍,反手一刀將那人砍翻在地。

“伍孚……”

鄭泰不由得驚叫一聲,引得董卓循聲撲來。

卻被緩過勁兒來的李傕執槊阻攔,而董卓丟開鄭泰,就和李傕站在了一起。

畢竟是年紀大了,多年養尊處優,當年的遊俠董卓已經不復存在。

鄭泰在旁邊冷言冷語的說:“董賊,你可能還不知道……嘿嘿,我已安排弘農司馬、華陰楊氏,與途中伏擊你那屠夫兒子。想必你那寶貝兒子,如今已經屍骨無存。”

“你胡說!”

薰卓的心神一下子就亂了,刀法一散,周圍的士兵挺槍就刺,四五杆硬木槍紮在董卓的身上。

那劇痛,令董卓一聲咆哮,揮刀將長槍斬斷。

“我家獅兒,豈能被你等陷害……”

不知不覺,董卓已經殺到了儀門口處。此刻街道上,到處都是李儒帶來的人馬。

一陣鑾鈴聲響起,只聽有人大喊一聲:“都給我讓開!”

一匹純白大宛良駒從人羣中衝出來,眨眼間就到了董卓的跟前。馬上小將軍,槍疾馬快,大槍撲棱棱一抖,宛若蛟龍出海,鐺的磕飛了董卓的橫刀,一槍把董卓釘在門框上。

緊跟是,周圍探出十幾支長矛,穿透了董卓的身體。

薰卓渾身是血,看着眼前那白馬小將,突然見展顏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家獅兒,定不會放過你們……”

那白馬小將的臉色一變,猛然抽出大槍。

薰卓直挺挺倒在了血泊之中,四周李傕親兵蜂擁而上,把董卓亂刃分屍。

李傕聽了薰卓最後一句話,忍不住打了一個寒蟬。

“鄭泰,你確定董家子已死?”

鄭泰冷笑道:“稚然,你怕個什麼?這京兆兵馬盡歸於你,你還以爲那薰西平真能一人打一萬嗎?”

李傕聞聽,不由得放下了心。

“那接下來該怎麼辦?”

“自當斬草除根,莫要忘記了,那驃騎將軍府之中,尚有董家餘孽……就算董西平不死,我等只需拿下他家小,董西平還不乖乖的就範?李將軍,功名利祿就擺在你的面前,若是錯過了,可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鄭泰的聲音雖小,卻是聲聲入耳。

李傕如今也已經是騎虎難下。

命人帶馬過來,翻身上馬之後,一舉鐵槊:“功名富貴,就在今朝,兒郎們,隨我殺入驃騎將軍府,活捉董家老小!”

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146章 月旦評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4章 殺人歌(1)第54章 分道揚鑣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426章 當陽(二)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425章 當陽(一)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259章 紛亂開局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37章 再遇裴元紹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310章 躁動的心之石韜第82章 三醜結義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111章 孟德登場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2)第89章 絞肉機(一)第230章 飛將雄風第483章 長安(二)第34章 巨魔兒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191章 徐庶求學第192章 名匠與發明家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18章 大決戰(一)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284章 亂亂亂(一)第445章 龐統走陰平第199章 盧子幹赴河西第51章 飛白絕倫第201章 泰山賊(一)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455章 泰平問對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229章 大戰將臨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255章 求賢令第246章 氣節壯士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一)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31章 再見,姐姐第167章 雒陽名士皆瞽目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347章 破長安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13章 殺戮一(上)第57章 赴已吾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297章 涼州亂第492章 無題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47章 鄙夫之怒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12章 心思(2)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122章 疑似夢中第91章 絞肉機(三)第409章 雒陽城外靜悄悄第61章 惺惺相惜第94章 絞肉機第17章 求官(2)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12章 心思(2)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450章 陽謀(一)第157章 建春門血案(二)第9章 擂鼓翁金錘(1)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326章 盧龍塞第59章 古之惡來第61章 惺惺相惜第464章 溫侯(二)第480章 家與國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481章 蒼亭之殤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430章 夏侯蘭(二)第67章 斬雷公第33章 進退維谷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90章 絞肉機(二)
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146章 月旦評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11章 馬奴小鐵(2)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4章 殺人歌(1)第54章 分道揚鑣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426章 當陽(二)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425章 當陽(一)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259章 紛亂開局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401章 關中橋頭堡(一)第37章 再遇裴元紹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310章 躁動的心之石韜第82章 三醜結義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111章 孟德登場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2)第89章 絞肉機(一)第230章 飛將雄風第483章 長安(二)第34章 巨魔兒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210章 雪鬼追蹤第191章 徐庶求學第192章 名匠與發明家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18章 大決戰(一)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284章 亂亂亂(一)第445章 龐統走陰平第199章 盧子幹赴河西第51章 飛白絕倫第201章 泰山賊(一)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455章 泰平問對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229章 大戰將臨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255章 求賢令第246章 氣節壯士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一)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31章 再見,姐姐第167章 雒陽名士皆瞽目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347章 破長安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172章 有女文姬第13章 殺戮一(上)第57章 赴已吾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297章 涼州亂第492章 無題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47章 鄙夫之怒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12章 心思(2)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122章 疑似夢中第91章 絞肉機(三)第409章 雒陽城外靜悄悄第61章 惺惺相惜第94章 絞肉機第17章 求官(2)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12章 心思(2)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450章 陽謀(一)第157章 建春門血案(二)第9章 擂鼓翁金錘(1)第449章 賈詡二謀荊襄(二)第326章 盧龍塞第59章 古之惡來第61章 惺惺相惜第464章 溫侯(二)第480章 家與國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481章 蒼亭之殤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第430章 夏侯蘭(二)第67章 斬雷公第33章 進退維谷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90章 絞肉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