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那一刀的風情

鵝毛大雪紛紛,天地彷彿混成一色。

一支千人左右的人馬,在夜色中徐徐而行,朝着雒陽的方向前進。

爲首大將,胯下菊花青,相貌雄毅。以一塊黑巾蒙面,只露出了炯炯有神的眸子。

馬鞍橋上橫一柄宣花大斧,黑黝黝,沉甸甸,大約在七十斤左右。

身後的隊伍,整齊而又肅靜,在道路上行走,除了偶爾傳來的馬嘶聲,只有腳踩雪地的聲響傳來。

“將軍,前面就是谷城,可要入城?”

武將想了想,“不必了,我們繞城而走,直奔雒陽。”

小校立刻傳令下去,隊伍繞谷城而行。

武將身旁卻有一文士,催馬上前笑道:“聽說將軍與太師相識,不知是不是真的?”

“曾有一面之緣,不過卻說不得相識。只是因軹侯的緣故,有過寒暄而已。”

“那將軍豈不是和軹侯很熟嗎?”

武將的眼中,流露出一抹笑意。

點點頭道:“算是很熟吧……只是當年與軹侯分別時,他還僅十四。不想分別五六年的光景,如今已經貴爲軹侯。當年若非軹侯提拔,只怕我如今還是一個犯軍。”

文士笑道:“怪不得此次太師點名要您進雒陽呢。”

“我想也不只是因爲這個原因。太師……如今關東諸侯造反,竟引胡人進犯邊關。這幾年來,我一直鎮守梁山,對鮮卑與河套南匈奴的胡人較爲了解,想是因此要我入京吧。公佑,若非你這次識破了於扶羅的計策,只怕胡人就突破梁山了。此次到雒陽,我當向太師稟報,爲你請功……呵呵,一晃多年,倒頗爲想念軹侯。”

文士大喜道:“如此就多謝將軍。”

正在這時,突然有小校來稟報,“將軍,斥候在前方攔截一人,說是自孟津往雒陽。”

武將一怔,“帶我去看!”

如今,這京兆的確正是風聲鶴唳,前方戰事頻繁,不曉得會有什麼情況。

故而武將也很小心,催馬趕了過去。

那被攔截的人,一身涼州軍打扮,正和斥候爭吵。

“你等攔截我作甚,快快讓開,耽誤了大事,定要你們的腦袋。”

武將上前,那小校一見裝扮,連忙下馬,“將軍,我乃漢安大都護華將軍麾下信使,奉命前往雒陽。還請將軍讓開道路,十萬火急,真的是耽誤不得。”

“我乃安門校尉徐晃,孟津難道出事了?”

“啊,也不算是出事,只是有敵軍出現,大都護命我趕赴雒陽,稟報此事。”

徐晃聞聽,不敢怠慢。

連忙命人讓開道路,又送了兩匹好馬供那小校騎乘。

文士上前道:“將軍,關東諸侯在正面作戰不利,故而走河內小道,偷襲孟津。如今河水冰封,萬一孟津有失,則雒陽定然動盪不安,將軍不妨暫緩往雒陽,前去孟津支援。若孟津危機,將軍可立大功;若是孟津平安,豈不是能換來大都護青睞?”

漢安都護府,所轄包括梁山等地的軍隊,是董卓安排在司隸,震懾朔方、涼州等地的軍事機構。從理論上而言,徐晃也是華雄的部曲,故而文士所說,也不算錯。

徐晃沉吟片刻,“公佑所說極有道理,全軍轉向孟津,速速啓程。”

一聲令下,三軍齊動,轉變了方向,往孟津極速行進,眨眼間消失在風雪之中。

孟津關前,穆順策馬挺槍,撲向了華雄。

好大的口氣!

華雄不由得樂了。他堂堂漢安大都護,居然成了無名之輩。而這個從未聽說過的傢伙,竟如此目中無人?

也不答話,催馬上前,擺刀抵住穆順。

要說這穆順頗有兩下子,可是比起華雄,顯然差距甚遠。

那華雄,畢竟是久經戰陣的人,更是涼州軍中,除董俷之外的第一猛將。

二人戰了四五個回合,華雄賣了個破綻,一把扭住穆順的大槍,另一手拖刀就斬,把穆順斬於馬下。無主戰馬,落荒而逃……張揚更怒,“誰可爲我誅殺此獠?”

張揚陣中立刻衝出二將,一個叫卞喜,一個叫秦琪。

二人殺向華雄,也不搭話。一個挺槍,一個舞刀,和華雄戰在一處。

華雄憋了幾十天,就想要大戰一場。二話不說揮刀迎戰,過不十幾個回合,一刀斬秦琪於馬下,同時舒展猿臂,抓住了卞喜的腰帶,大喝一聲,把卞喜拽下了戰馬。

抖手一刀,削了卞喜的腦袋。

華雄一手拎着人頭,一手高舉大刀。

身後精騎蜂擁而上,朝着張揚就掩殺過來。

張揚連輸兩陣,剛叫一聲不好。就在這時,身後突然殺出一支人馬,爲首的正是龐德。

與華雄夾擊,五千精騎在亂軍中橫衝直撞。

張揚的陣腳頓時大亂,撥馬就走。不想被龐德迎面撞上,一刀砍死。

主將一死,上黨軍頓時羣龍無首,亂作一團。大軍蜂擁潰散,被華雄、龐德追殺了十幾裡地。幸好有劉備率後軍追上,劉備文丑抵住涼州大軍,一場死戰,才逼退了華雄二人。

可即便如此,這一戰折損了兩三千人馬。

此時,天已經過了正午。見兵馬損失嚴重,劉備當下穩住軍心,於孟津關外紮下營寨。

到了傍晚時分,關公帶着剩餘的人馬抵達。

劉備苦着臉說:“二弟,張太守戰死,我軍士氣低落。奇襲之策顯然也不好繼續,當如何是好?”

損了簡雍,劉備身邊的人手非常短缺,所以遇事多與關羽商議。

關公手捻長髯,丹鳳眼微閉,沉聲道:“孟津地形險要,地勢狹窄。我等手中雖有近萬人馬,卻無法展開攻擊。”

“難道就這麼退走?”

劉備苦笑道:“我兄弟如今是家破人亡,幸有袁渤海收留。此次盟主命我等協助張太守,是對我們的信任。如今張太守死了,我們若是這麼灰溜溜的回去,只怕……”

關公卻大笑,“兄長何必擔心?我觀華雄,不過有勇無謀之輩。連勝兩場,定然會得意忘形。明日我與文丑將軍出戰,在陣前斬了華雄,則孟津守軍羣龍無首,不戰自潰。”

文丑站起來,大聲道:“大哥,二哥說的一點都不錯,怕他作甚。”

說起來,這文丑和關二哥等人相處多時,言語間不自覺的把他二人當成了兄長對待。

只是關羽心懷愧疚,總覺得當初張飛是因他而死,所以遲遲不肯承認。

但這並沒有妨礙文丑對關羽的尊敬,反而覺得關羽如此,纔算得上是有情有義的大丈夫。

劉備沉吟片刻,“既然如此,你們就下去準備!”

文丑關羽聞聽,齊聲應諾。

二人下去各自準備不說,劉備在中軍大帳中端坐,那原本是張揚的位置,如今……

原來,統帥千軍萬馬的感覺,竟然如此奇妙?

劉備輕輕婆娑帥椅扶手,閉着眼睛,感受這一個的美妙。

其實他原本也可以成爲一方諸侯,只恨那董家子,先是令他家破人亡,又在雍丘壞了他的好事……如今寄人籬下,若非他夾着尾巴做人,只怕連個住的地方都沒有。

董家子,董家子……

劉備的腦海中,不斷浮現起董俷的面容,拳頭,在不知不覺中緊握起來。

董西平,我誓殺你!

若是董俷知道,他一番苦心的安排居然……

一心想要華雄避開關羽,不成想冥冥中似有一雙眼睛,居然讓二人還是碰在一起。

第二天,關公和文丑在關前列陣。

只聽孟津關內有號角聲響起,一隊人馬自關內殺將出來,在關前擺開了陣型。

大雪已經停了,但是風卻變得更大。

旌旗在風中搖曳,華雄帶着龐德和昨夜抵達孟津的徐晃擺開陣勢。突然間,城頭上一面大纛咔嚓折斷,旌旗從關上跌下來,讓華雄的心裡面,不由得微微一顫。

古人信奉天人合一,常有讖語警示。

大纛折斷,莫非是上天的警示不成?華雄忍不住向對面看去,只見對方陣前立有兩員大將。

一個手持八寶馱龍槍,另一個卻是紅臉美髯,倒拖大刀。

慢着,紅臉美髯?

華雄依稀覺得,這相貌好熟悉,卻想不起在何處見過。

文丑這時候催馬衝出本陣,在陣前厲聲吼道:“我乃河間文丑,那個上來送死?”

龐德聞聽,勃然大怒,催馬衝出本陣。

手中象鼻古月刀展開,帶着一股奇異的迴旋力道,斬向文丑。

說實話,文丑的武力不弱。當初在雒陽時,能和典韋來一場龍爭虎鬥,自然不會太差。自從顏良死去的消息傳來,文丑就到了渤海。每日刻苦的練功,更和關公這樣的高手時常較量。那關公自從讀了春秋,刀法日間凌厲,殺氣內斂,沉穩中更加的兇狠。自張飛死後,關公的刀法逐漸大成,已經深得舉重若輕的真髓奧義。

以至於文丑的槍法,也隨之暴漲。

見龐德殺來,怒目圓睜,大吼一聲,八寶馱龍槍帶着一道奇詭弧線,閃電般刺出。

鐺的一聲,龐德勢在必得的一刀被文丑盪開。

心中不由得一驚,抖擻精神,和文丑再打在一處。這二人的武藝中,似有相通之處。

一個是大刀帶有迴旋之力,一個卻是槍芒劃出弧線。

二人你來我往,打在一起,端的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不過,龐德的年紀畢竟小一些,又沒有文丑的經驗豐富,大約過了百招之後,力氣漸漸不支。徐晃一看這情況,想要上前相助,不成想被華雄,一把給拽住了。

“公明爲我壓陣,且看我如何斬了此獠!”

說着話,一催渾紅馬,朝着文丑就衝了過去,一邊大喊:“令明閃開,讓我來!”

龐德忙撥馬跳開戰局,華雄馬快,風一般就從他身邊掠過。

“醜鬼,看刀!”

華雄的刀法,也是從無數次撕殺中提煉出來的精髓,早已大成。他這一出馬,文丑的壓力頓時大增。才十幾個回合下來,隱隱就有不支之勢。也難怪,他和龐德打了一場,耗費了無數的力氣。

而華雄刀沉馬快,同樣的招數在他手中施展,不曉得比龐德老辣多少倍。

爲文丑壓陣的關羽,臥蠶眉一擰。

他自然看出了文丑不敵華雄,手中大刀撲棱一個翻轉,刀口朝上,催馬就衝了出來。

關羽的馬,是許攸爲報答他兄弟救命之恩,用重金買來的黃驃馬,亦是一匹良駒。

衝出戰陣的時候,關公丹鳳眼猛然瞪圓,厲喝道:“文丑,讓開!”

這黃驃馬速度絲毫不弱於華雄的渾紅馬,話音剛落,人已經到了跟前。

文丑和關公相處的時間不算短,早在關公喊喝的一剎那,賣了個空子,撥馬就走。

華雄一愣神的工夫,關公可就到了。

只見他橫眉立目,紅臉上帶着森冷的殺機。

“看刀!”

‘刀’字還在關公的口中沒發出來,青龍偃月刀帶着一股森冷的刀鋒,席捲積雪劈來。

一蓬刀雲出現,隱隱間似有青龍翱翔。

“啊!”

華雄驚叫一聲,終於想起了這個人。董俷,軹侯在離開雒陽之前曾提醒過我,要小心紅臉美髯的傢伙。莫非軹侯說的就是這個人……

這戰陣之間,那容得你心思分散。

華雄本能的擡刀封擋,鐺的一聲,撞開了關公的大刀。可是關公的刀雖然被磕飛,也順着那股子力道在空中滑轉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弧線,順着那力道兇猛的再次落下。

太快了,快的讓人……

華雄也不示弱,掌中大刀自下斜撩而起,鐺,再次磕開關公的第二刀。卻不想,這關公的第三刀更加怪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就順回了力量,如影隨形的一刀斬下。

這一次,華雄有點抵擋不住了……

身體猛然向回一縮,胯下的渾紅馬唏溜溜暴叫一聲,仰蹄而起。

青龍偃月刀無可阻擋的斬下了渾紅馬的腦袋,一蓬熱血,沖天而起。刀勢未盡,寒光掃向華雄。只聽噗的一聲,華雄的胸口被斬開,鮮血噴濺而出,身體向後飛去。

好詭異的一刀,真的好詭異!

華雄無法形容出關公這一刀所展現出的風情,只是感到身體中的力氣,在迅速的流失。

軹侯說,要我小心紅臉美髯的傢伙,沒想到居然一語中的。

難道,軹侯是神人不成,否則又怎知道,這傢伙會是我的剋星?

華雄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再也沒有知覺。可在昏迷前的一剎那,腦海中浮現出奇怪的念頭。

第206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三)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204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一)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157章 建春門血案(二)第349章 南榮彧第179章 惡來逞威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160章 韓與馬(二)第481章 蒼亭之殤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95章 俷公子突圍第365章 彈汗山(三)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22章 殺人者‘公子’(1)第45章 巨魔士(二)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395章 十年(五)第450章 陽謀(一)第332章 曹呂聯姻第18章 放長線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47章 鄙夫之怒第483章 長安(二)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第460章 科舉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79章 張機辭官第486章 長安(五)第467章 溫侯(五)第347章 破長安第179章 惡來逞威第225章 誰逼迫誰?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412章 老招數第82章 三醜結義第382章 黑名單第484章 長安(三)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407章 大軍天降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466章 溫侯(四)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4章 殺人歌(1)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406章 水淹七軍(三)第110章 黨人憂患第7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8章 大姐(1)第195章 江東二虎臣第340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八)第22章 殺人者‘公子’(1)第147章 董俷掌兵第33章 進退維谷第360章 小溫侯(三)第80章 龐德公第223章 那是誰?第30章 身處險境(2)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90章 絞肉機(二)第208章 大宅門之匪從何來第434章 一大步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337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五)第223章 那是誰?第23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465章 溫侯(三)第320章 大決戰(三)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247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13章 殺戮一(上)第4章 殺人歌(2)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第371章 長安之亂(三)第497章 決戰之聲東擊西第461章 宮孫乎?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99章 殺牛角(二)第467章 溫侯(五)第499章 決戰之殤逝第235章 滎陽大戰(一)第201章 泰山賊(一)第396章 十年(六)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331章 涼州詞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377章 長安之亂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14章 殺戮(二)第345章 徐州一夜
第206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三)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204章 千乘萬騎走北邙(一)第473章 四猛八大錘(一)第157章 建春門血案(二)第349章 南榮彧第179章 惡來逞威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160章 韓與馬(二)第481章 蒼亭之殤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95章 俷公子突圍第365章 彈汗山(三)第307章 沙沙有心事(二)第22章 殺人者‘公子’(1)第45章 巨魔士(二)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395章 十年(五)第450章 陽謀(一)第332章 曹呂聯姻第18章 放長線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47章 鄙夫之怒第483章 長安(二)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第460章 科舉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79章 張機辭官第486章 長安(五)第467章 溫侯(五)第347章 破長安第179章 惡來逞威第225章 誰逼迫誰?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412章 老招數第82章 三醜結義第382章 黑名單第484章 長安(三)第470章 大野澤(三)第407章 大軍天降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466章 溫侯(四)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4章 殺人歌(1)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186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三)第406章 水淹七軍(三)第110章 黨人憂患第7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8章 大姐(1)第195章 江東二虎臣第340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八)第22章 殺人者‘公子’(1)第147章 董俷掌兵第33章 進退維谷第360章 小溫侯(三)第80章 龐德公第223章 那是誰?第30章 身處險境(2)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90章 絞肉機(二)第208章 大宅門之匪從何來第434章 一大步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337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五)第223章 那是誰?第239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465章 溫侯(三)第320章 大決戰(三)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257章 董俷離京第247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13章 殺戮一(上)第4章 殺人歌(2)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第371章 長安之亂(三)第497章 決戰之聲東擊西第461章 宮孫乎?第389章 沙門護法第99章 殺牛角(二)第467章 溫侯(五)第499章 決戰之殤逝第235章 滎陽大戰(一)第201章 泰山賊(一)第396章 十年(六)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331章 涼州詞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377章 長安之亂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139章 請君入京爲質子第14章 殺戮(二)第345章 徐州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