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長阪坡

夜已深!

沙摩柯領着殘兵敗將,殺出了重圍。可跟上來的五溪蠻兵,已不足千人。

五十名技擊士,戰死大半。雖然沙摩柯重傷了邢道榮,但對大局而言,已經是無關重要。

諸葛亮集結兵馬,準備繼續追擊。

可就在這時候,從宜城卻傳來了一道將令:三軍就地休整,不得再追擊沙摩柯。

“爲什麼!”

諸葛亮聞聽勃然大怒,對着傳令兵喝問道:“是誰發出的命令?爲什麼不許再追擊那沙摩柯?”

平日裡,諸葛亮始終給人溫文儒雅的氣度,此事的暴怒表情,卻讓傳令兵也嚇了一跳。

“此乃太守大人和別駕大人發出的命令。別駕已經抵達宜城,將軍若有疑問,可自行去詢問。”

“我自然會詢問!”

諸葛亮心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

令行禁止的道理他還是懂得,雖然說他和荊襄世族的關係頗爲密切,蔡氏和蒯氏都與諸葛家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可是臨陣抗命,他也不敢爲之。這是法度,是規矩,誰也不能違背。

吳巨領兵打掃戰場,諸葛亮帶着諸葛倉,怒氣衝衝的回到了宜城。

直奔府衙而去,也不等親兵通報,他徑自闖入大廳。只見大廳上,正端坐一箇中年男子。

相貌倒無甚特殊,反正扔到人羣裡,立刻就會消失。

七尺的身高,白淨面漆。三縷黑鬚飄揚,手中一把摺扇,正在和向刖談笑風生,看上去很悠閒。

“孔明來了!”

中年人笑呵呵的打招呼。向刖命人搬來了座椅。讓諸葛亮坐下。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可年輕氣盛的諸葛亮顯然還沒有那個耐性,徑自走到中年人面前。

“大人,爲何要停止追擊!”

這中年人,名叫劉巴,字子初,年不過三十三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好年紀。

說起來,劉巴出身雖非大族,卻也是官宦世家。其祖父劉曜,官拜蒼梧太守;父親劉祥,曾爲江夏太守,蕩寇將軍。劉表初至荊州的時候。和劉巴的父親頗爲不和,甚至生出殺念。

他把劉巴拘捕起來,命人告訴劉巴說:“州牧大人想要殺你,我們可以幫你逃走。”

但是劉巴卻不理睬,鎮靜自若,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再三反覆,始終沒有中了劉表地計策。

劉表反而驚奇,說:“此子氣度非凡。他日定有作爲,不可以辱之。”

不但不殺劉巴。反而親自往江夏,向劉祥道歉。並且把劉巴留在身邊,成年後闢爲別駕從事。而劉巴呢,也表現出不同尋常地本領,劉表交代他的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從未有過差錯。

每逢劉表離開襄陽,都會把大事交給蒯越。同時命劉巴輔佐。

諸葛亮的質問,極不客氣。向刖在一旁聽聞,不禁微微一蹙眉毛,而後搖頭輕嘆了一聲。

年輕啊,還是太年輕了……

就算你家中有背景,可卻沉不住氣。是個好苗子,但如果不磨練一番,只怕也難成大氣候。

劉巴反而顯得無所謂,淡定的笑了起來。

“孔明,我且問你……沙摩柯爲何攻打襄陽?”

“這個嘛……”

諸葛亮一怔,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說實在話,他還真的沒有認真地考慮過這個問題。

向刖說:“沙摩柯雖魯莽,可是身邊並非沒有能人。他攻打襄陽,準確的說,是要牽制主公,是主公不能全力攻擊江東。但若說沙摩柯有心搶奪荊州,呵呵……我想他還沒那麼狂妄。”

“既然他拉扯主公的後腿,我等自應將其消滅纔是。”

劉巴道:“可問題是,沙摩柯這樣做,對我們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主公與劉備聯手,絕非上策。那劉備野心頗大,曾爲反賊,先背袁紹,後弒陶謙。不久前與雒陽結盟,卻在關鍵是獨自逃離。趁着友軍主力不在,反而和主公聯手……這種人,絕不可信任,也不可結盟。”

向刖點頭,“可惜主公被他的謊話所矇蔽……一俟江東滅亡,劉備定會窺視江東。那時候,戰火將波及荊襄九郡,此絕非我等所願。故而在現在收手,於主公,於荊州,都大有好處。”

諸葛亮不禁用一種從未有過的目光,打量起了向刖。

他看不起向刖,覺得向刖無膽,也沒什麼本事。之所以能坐在今天的位子,也不過是運氣。

這個人,只求無過,不求有功,實不當重用。

可是向刖這一番話,卻讓諸葛亮看到了一個全新地向刖。這個人真的是無膽嗎?真的是個沒本事的人嗎?若是如此的話,他可說不出這樣的話。可是爲什麼,總是做出懦弱的樣子?

不由得,想起了當年自水鏡山莊出師時,司馬徽說過的一句話。

“荊襄九郡,自古人傑地靈,臥虎藏龍之輩,多不勝數。孔明你雖然已經完成了學業,可實際上呢,你地學業纔剛剛開始罷了。記住,萬不可小覷任何人,每個人都有他不爲人知的另一面。”

而諸葛亮自從投奔了劉表之後,藉着身家背景,得劉表重用,不免生出驕傲之心。

劉巴見諸葛亮不語,突然問道:“孔明,我卻問你……若殺了沙摩柯,董會有什麼反應?”

“這個嘛,定會率傾國之兵,與我等決戰……不過,曹操豈會容他?”

“你確是錯了,曹操非但不會阻他,相反巴不得董和主公拼個兩敗俱傷,他好取漁人之利。世人皆以爲董是一莽夫。可一莽夫。能有今日成就?主公基業方起,實不易招惹大敵。”

“可是,就這麼放過沙摩柯嗎?”

諸葛亮覺得不甘心,嘟嘟囔囔地說道。

“嘿,我們可以放過他,卻不代表着沙摩柯一定能活着逃離。李正方焉能在一旁坐視?”

諸葛亮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這句話。可是細一想,不禁心裡咯噔一下,暗自倒吸一口涼氣。

李嚴,不過一寒士爾!

竊據高位,而且性情孤高,早已經不爲荊襄世族所容。

若非他出自秦頡門下。又與蒯良頗有交情,劉表甚爲倚重的話,恐怕早就連骨頭渣子都不剩了。荊襄世族,盤根錯節……李嚴隨時南陽人,卻非起自荊州,故而被視作外人。劉表依靠荊襄世族之力,統治住了荊州。可是並不代表,劉表真的就會願意任由世族掌控荊州。

他勢必會扶植一批人。

如李嚴、周昕。都屬於此。

若是李嚴殺了沙摩柯,定會觸怒董。而劉表到時候想要保住李嚴。恐怕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至於周昕,爲人很低調,而且年紀已大,不足爲慮。

這是劉巴等人想要借刀殺人,以除去威脅到荊襄世族利益的李嚴……端地是殺人不見血啊!

諸葛亮在心驚地同時。細想過往地事情。卻出了一身冷汗。

做人低調些好,以前自己爲人處世未免太過鋒芒畢露。實在不是一件好事。

沙摩柯等人,擺脫了追兵以後,趕往藍口聚。

可是沒等他們抵達藍口聚,就遇到了從藍口聚敗下來地周朝等人。原來,當沙摩柯在夷水和荊州軍廝殺的時候,李嚴派韓嵩突然自國出兵。立足未穩的周朝匆忙應戰,卻大敗而回。

五千兵馬,折了一半。

見到沙摩柯的時候,周朝放聲大哭,“大王,朝罪該萬死,竟失了藍口聚,請大王責罰。”

若在一天以前,沙摩柯也許真的就會責罰周朝。可是夷水一敗,卻讓他突然生出了許多明悟。

“令先,此敗並不怪你。只怪我太過狂妄,以至於纔有今日。當初孔明先生萬般阻撓,可我就是不聽。我現在纔算是明白,這讀書人地心思啊,比真刀真槍更殺人無形,我輸得不冤。”

“那我們現在……”

“立刻往夷道,只要我們能抵達夷道,退入山,就安全了!”

周朝道:“可我們該從何出走?”

從藍口聚至夷道,有兩條路,一個是過南漳水和沮水,一條是走平原,自兩河交匯處,過枝江走夷道。相比之下,南漳水和沮水的路途近,;走枝江的話,路途不但遠,而且道路難行。

沙摩柯猶豫了一下,“若我是荊州軍,定會認爲我走兩河一線……恩,我們走枝江,直奔夷道。”

在這個時候,沙摩柯也不得不去學會動腦子了。

兩軍匯合以後,轉道向枝江方向走。一路上,正如沙摩柯所猜想的那樣,未曾遇到阻攔。

兩日後,人困馬乏。

沙摩柯來到了一處岡陵地帶,勒馬問道:“這是何處?”

周朝回答:“此地爲荊山餘脈,名爲當陽阪,又名長阪坡。往東南,就是漢水,可直入雲夢澤。大王,過當陽,就快到枝江了。不過這裡臨近南郡縣,是南郡的治所,當小心謹慎纔是。”

長阪坡嗎?如果董在這裡的話,一定會激靈打一個寒蟬。

長阪坡是什麼地方?當年趙子龍血戰長阪坡,由此揚名天下。這裡……嘿嘿,絕非是好地方。

可是沙摩柯卻不知道。

扭頭看了看,見身後人馬一個個筋疲力盡,不免心生愧疚。

“讓大家休息一下,我們等天黑以後,再出當陽。到時候荊州軍,定然會懈怠下來。”

要說周朝小聰明是有點,但絕非大智。在這一點上。他更類似於當年跟隨董地唐周。甚至比不上黃劭。聽沙摩柯這麼一說,他也覺得沒甚危險,當下傳令下去,命士卒就地休整。

沙摩柯放任呼雷駁覓食,自己拎着鋼鞭,拖着狼牙棒坐在一塊石頭上。

思索這月餘來的事情。其實可以發現,在這一路上,他犯下了許多錯誤,而且都很致命。

怪不得,二哥在臨別的時候,一再叮囑我不可以輕舉妄動。

沙摩柯想起了董的話語。不由得悲從心生,緊握狼牙棒,這纔算剋制住了那想哭的衝動。

周朝捧着幾顆野果走來,輕聲道:“大王,一天未進食了,且將就着吃點東西吧。”

“大家都吃了嗎?”

“都吃了……”

野果酸澀,可是沙摩柯卻毫無所覺。若非自己的任性,又怎會落得如此下場?

一口野果還沒有嚥下。突然間就聽咚地一聲鼓響。緊跟着,咚隆咚隆地鼓聲。震耳欲聾。

從四面八方,突然涌出無數荊州軍。

那大纛之上寫着:南郡李地字樣。大纛下,李嚴橫槍立馬,神色淡定,“沙摩柯。往哪裡走!”

如果沒有休息。五溪蠻軍說不定還能有一戰之力。可這一休息,全身都是痠痛。荊州軍殺將出來。所有人都猝不及防。更有無數人甚至來不及站起來,驚恐的看着荊州軍迅速撲來。

漫山遍野地紅色,如同一片火海。

沙摩柯騰地站起來,鋼鞭背在身上,掌中狼牙棒一橫,口中打了一個呼哨,召喚呼雷駁。

可是荊州軍,已經衝殺過來。

長阪坡上,頓時亂成一片。一將見沙摩柯來不及上馬,立刻躍馬擰槍,直撲過來,口中猶自喝道:“兀那蠻子,上將蔡勳,取你狗命。”

眨眼間就到了沙摩柯的面前,掌中大槍撲棱一顫,分心就刺。

沙摩柯怒吼一聲,閃身讓過了蔡勳的大槍,砰地一把攫住槍桿,另一隻手輪狼牙棒一招秋風掃落葉,掛着風聲呼的就擊出去。只聽砰……希聿聿戰馬慘叫一聲,狼牙棒把蔡勳地坐騎砸地腦漿迸裂。猶自向前衝了兩步,噗通就倒在血泊中。這時候,呼雷駁也已經趕過來。

沙摩柯擰槍倒手,把蔡勳連人帶馬釘在地上。

借這一頓之力,騰空而起,就跨在了呼雷駁的背上。兩腳套鐙,倒拖狼牙棒,迎着四五個荊州軍,又是一招橫掃千軍。人借馬力,馬借人威,這一棒子下去,砸地荊州軍骨斷筋折。

搶過一匹戰馬,沙摩柯大聲喊道:“令先,上馬!”

周朝也不客氣,翻身上馬,順手一把抄起了插在蔡勳屍體上地長槍,隨着沙摩柯就衝殺起來。

不可否認,沙摩柯的確是勇武過人。

而對於這一點,李嚴可以說是再清楚不過了。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沒打算要單挑沙摩柯,那是找死。只有蔡勳這種傻蛋,纔會過去送死。

李嚴在大纛下,居高臨下,指揮兵馬朝着沙摩柯發起了兇猛的攻擊。

你不是很厲害嗎?

沒關係,你能打得過十個人,一百個人……可是一千個人,一萬個人,你還能抵擋得住?

這一路上,李嚴有無數次機會出手,可偏偏選擇在長阪坡,就因爲他知道,人的精力總是有極限。沙摩柯的南轅北轍之計,從一開始就在李嚴的算計當中。沒辦法,誰讓我們是戰友?

沙摩柯的體力,也的確是快要耗盡了。

不僅是他,就連他胯下地呼雷駁,也是非常疲憊。

只四五個回合下來,沙摩柯就氣喘吁吁,手中的狼牙棒也越發地沉重起來。

而胯下的呼雷駁,顯然也有點支撐不住。不停的喘息着,速度越來越慢,越來越不靈活了。

李嚴在高處看得真切,淡定一笑。

令旗招展,十餘員大將立刻將沙摩柯圍在了當中。

遠處,五溪蠻軍四處逃竄。躲避荊州軍的廝殺。雖有殘存的十餘個技擊士。想要向沙摩柯靠攏過來。可是被李嚴命人攔住,一陣箭矢下去,就十幾名技擊士,被盡數射殺在疆場上。

沙摩柯地眼睛,都紅了!

周朝發出一聲慘叫,一員大將一刀砍斷了他地胳膊。鮮血噴涌而出。

沙摩柯厲吼一聲,甩手將狼牙棒掄起來,脫手飛出。這力道強猛地要名,當先地四五個將領一不小心,被狼牙棒砸中,掃中。翻身落馬。沙摩柯抽出鋼鞭,縱馬衝到那砍斷周朝胳膊的荊州將跟前。口中發出巨雷般的怒吼,手起鞭落,將那荊州將砸下馬去。

“令先,隨我走周朝咬牙站起來,用戰袍裹住了傷口,翻身上馬。

李嚴遠遠看到,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牙關緊咬,握緊了拳頭。都到這個地步了。你還要拼命嗎?

李嚴可不想殺死沙摩柯!

他要活的,活捉沙摩柯,意義更加巨大。

荊州世族的打算,他如何猜不到。在那種情況下,還能讓沙摩柯逃走。沒有貓膩。纔怪了!

又不能不袖手旁觀,因爲他是南郡太守。

所以。唯有活捉沙摩柯,不但可以破了那些傢伙的陰謀,於李嚴而說,也是利大於弊。

在出擊之前,李嚴已經三令五申,絕對不許冷箭偷襲沙摩柯。他要活地,這對他至關重要。

十員將殺不死你?

那我就用更多的人填,看你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李嚴咬牙狠下心來,揮動令旗,周遭的荊州武將,朝着沙摩柯蜂擁合圍。爲武者,那個不想功成名就?沙摩柯是什麼人?那可是天下聞名的猛將,西域暴虎的兄弟。如果拿下他,自己豈不是功成名就。

沙摩柯掄起鋼鞭,一手搶過一杆大槍,左鞭右槍,端的是無人可以阻擋。

那悍勇地殺法,令荊州軍也不禁感到震驚。若非沙摩柯還要保護周朝,定然已殺出重圍。

董曾說過:“沙沙雖勇,雖狠,卻無大丈夫之果決。有時候,婦人之仁,當害死他。”

說是這麼說話,但實際上呢?恐怕連董也難免會有婦人之仁的時候。區別在於,董會掩飾。

周朝厲聲叫道:“大王,速走,休要再顧朝的死活。”

沙摩柯一鞭砸碎了一將的腦袋,怒聲喝道:“我將你帶到這部田地,若棄之不理,何異於禽獸。”

周朝的眼睛,紅了……

他滿面的血污,僅存的一隻手握着寶劍,猛然倒轉劍鋒,“大王之情意,朝唯有來生再報,速走!”

說着話,手上用力,自刎在馬上。

周圍的荊州軍見此情形,不禁攻勢一滯。雖是敵人,可是周朝地忠義和烈性,卻足以讓人敬佩。

沙摩柯虎目淚流,擡手一槍將一員將挑下馬去。

“李嚴,小兒……他日沙摩柯,必取你項上人頭!”

李嚴也憤怒了,揮展令旗,大聲道:“休要走了沙摩柯,休要走了沙摩柯……”

眼見着沙摩柯就要力戰而亡,這時候,從山崗後突然傳來了一陣鈴鐺聲響。一支鐵騎驟然殺出,清一色鐵甲,髮髻插着白翎。當前一將,掌中銀鏈刀,揮舞的時候,只聽叮鈴悅耳聲響。

“沙侯休要擔心,李賊少要猖狂……甘寧在此,誰敢攔我?”

銀鏈刀唰地轉動,帶起一片銀鱗般的刀影,戰馬過處,卻見血肉橫飛,鮮血噴灑向四方。

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465章 溫侯(三)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來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第3章 天生力王(2)第241章 雒陽一夜(二)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52章 再戰黃巾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83章 一進雒陽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來第70章 諸葛一家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417章 議和第334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二)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301章 隴西大會師(一)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440章 暗藏殺機第422章 五蠻第396章 十年(六)第7章 金城破羌(2)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326章 盧龍塞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90章 絞肉機(二)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334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二)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27章 走馬震金城(一)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59章 古之惡來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488章 長安(完)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149章 憐香惜玉否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2)第5章 欲學萬人敵(1)第12章 心思(1)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108章 羣英會第47章 鄙夫之怒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86章 雒陽喋血第56章 李儒之謀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1章 重生(1)第450章 陽謀(一)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300章 鏖戰(三)第147章 董俷掌兵第225章 誰逼迫誰?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447章 覆沒第373章 長安之亂(五)第7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309章 皆爲漢民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54章 分道揚鑣第337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五)第28章 走馬震金城(二)第95章 俷公子突圍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298章 鏖戰(一)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61章 惺惺相惜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267章 金銀決(二)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275章 司馬防(一)第347章 破長安第35章 破羌之難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一)第259章 紛亂開局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414章 大亂第3章 天生力王(2)第267章 金銀決(二)第150章 郎心死鐵,風情不解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
第478章 四猛八大錘(完)第465章 溫侯(三)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113章 文臺受辱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來第316章 西域暴虎(三)第3章 天生力王(2)第241章 雒陽一夜(二)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52章 再戰黃巾第170章 辨王子(三)第83章 一進雒陽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來第70章 諸葛一家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417章 議和第334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二)第388章 建安二年的雪(完)第346章 昔日重現第301章 隴西大會師(一)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440章 暗藏殺機第422章 五蠻第396章 十年(六)第7章 金城破羌(2)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326章 盧龍塞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90章 絞肉機(二)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334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二)第252章 忠奸難辨第27章 走馬震金城(一)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59章 古之惡來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345章 徐州一夜第197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二)第488章 長安(完)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149章 憐香惜玉否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2)第5章 欲學萬人敵(1)第12章 心思(1)第350章 三學紀要第108章 羣英會第47章 鄙夫之怒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86章 雒陽喋血第56章 李儒之謀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53章 鳳雛第一謀第1章 重生(1)第450章 陽謀(一)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300章 鏖戰(三)第147章 董俷掌兵第225章 誰逼迫誰?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447章 覆沒第373章 長安之亂(五)第71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309章 皆爲漢民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54章 分道揚鑣第337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五)第28章 走馬震金城(二)第95章 俷公子突圍第262章 雞鹿塞(二)第298章 鏖戰(一)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42章 少年工匠(1)第61章 惺惺相惜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267章 金銀決(二)第315章 西域暴虎(二)第386章 建安二年的雪(二)第275章 司馬防(一)第347章 破長安第35章 破羌之難第21章 敲山震虎(1)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一)第259章 紛亂開局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414章 大亂第3章 天生力王(2)第267章 金銀決(二)第150章 郎心死鐵,風情不解第22章 殺人者‘公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