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李富貴又一次坐到那塊石頭上,看着那滿目的瘡痍和那些斷肢殘臂,如果說剛纔他坐在這裡心裡想流血的話,那麼現在他心裡流的卻是淚。看到他這副樣子,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勸說,“今天死了這麼多人,我知道你心裡不好過”。

“今天我殺人了。”

這個回答出乎我的預料:“你早就殺過人了?今天你又沒有親手殺人,如果算上由你下命令所殺的,今天死得也不算最多。”

“我以前殺得都不算人,生逢亂世,如果沒能力保護自己,就不要埋怨被人殺。可是今天不一樣。”

談話無法再繼續下去,因爲我無話可說,不知道是該勸他還是該罵他,只好靜靜的坐着。當李富貴再一次擡起頭時戰場已經打掃得差不多了,搖了搖頭把負面的感覺全部壓下去,死了的人已經死了,活着的人還要繼續活。

接下來的幾天全軍根本就無法移動,軍官們的所有精力都完全被用來處理那一場惡戰所帶來的後遺症,軍隊失去了以往的喧囂,大家變得更喜歡在沉默中完成手上的事情,既然駐紮下來,那就順便在附近招募一些兵員,,這也是沒辦法,剩下的那些士兵光擡傷員都有些人手不足。雖然招兵的效果還不錯,招來的那兩千人條件很好,可李富貴的心情仍然很惡劣,特別是聽說僧格林沁已經據此不遠之後,他現在實在不想去應付這些傢伙。

不管你想不想,該來的還是要來,李富貴把僧格林沁迎入大營之後難得的聽到了幾句客套話,落座之後僧格林沁把臉一沉轉換了話題:“本王自靜海一路追來,所到之處士兵總是會莫名其妙的踩上地雷,不知李大人可曾遇到這種事?”

“有這等事,李某倒是不知,這幫長毛這是可惡。”

“長毛?這事如果說是長毛所爲,其中倒還有蹊蹺。”

“不知有什麼蹊蹺呢”

“自長毛衝出靜海以來,本王的騎兵就一直在後面追趕,可是這支騎兵卻從未踩到過地雷,李大人也沒有踩到過,爲什麼這些地雷專門炸本王的中軍,此事不是甚爲奇怪嗎?”

“這麼一說到的確有些蹊蹺,王爺確定那些雷是人埋的嗎?要知道天雷有金木水火土之分,這土雷就是從地裡炸出來的,會不會是王爺軍種有人做了什麼傷天害理之事?”

“混帳,那些地雷還有鐵片,怎麼會是天雷。”

“哎呀,那定是我們周邊藏有長毛的奸細,王爺的中軍因爲目標大,所以他們就把地雷埋在王爺的行軍路線上。我們必須立刻開始全面搜捕。”

“這倒也有可能,可是不知長毛從何處得到這些地雷的呢?”

“王爺不常和長毛打交道,難怪有所不知,長毛信奉邪教,教中奇淫技巧之物頗多,這地雷恐怕倒也不算什麼。”

“李大人好巧的一張嘴,今天的一席話使本王頓開茅塞,哼哼,此事本王定當查它個水落石出,決不能就此善罷甘休。”

李富貴恭恭敬敬的送走僧格林沁,看來這個傢伙有點懷疑自己,反正他沒證據,查就讓他查吧。不過既然把他給得罪了,那與其他人的關係到要認真打理一下。

當富貴軍開回獨流鎮的時候,他們發現勝保在獨流鎮外玩火玩得不亦樂乎,原來自從林鳳翔在靜海突圍後,勝保就跑去把李富貴留下的那些器材通通“借”了去,照貓畫虎的放火燒起了李開芳。獨流鎮只有一圈木質的圍牆,燒起來比靜海還厲害。目前勝保對自己的最後勝利是充滿了信心,可是最後一擊始終無法完成,有幾次清軍已經衝入了鎮子,可很快就被太平軍打了出來。

當勝保聽到福貴軍又開了回來的時候心裡充滿了矛盾,一方面富貴軍回來也就意味着李開芳撐不久了,李富貴可是砍下了林鳳翔的人頭,這個在勝保眼中那個如同戰神一般的人物竟然會被殺真是不可想象,可是另一方面如果李富貴再把李開芳殲滅,那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僧格林沁來說都是一件很沒面子的事。偏偏手下人又不爭氣,這兩日勝保加緊攻城,可是除了增大傷亡之外什麼也沒得到。

李富貴到達的當天就去拜會勝保,兩人相談甚歡,以至於李富貴離開後,勝保還在納悶:爲什麼每次見到這個李富貴都會給自己到來驚奇,每一次遇到他總覺得和前一次完全不一樣,這一次他不但一口同意爲勝保提供火力支援,而且信誓旦旦的表示要全力支持欽差大人殲滅長毛,唯欽差大人馬首是瞻,那實在熱情得不得了,弄得勝保總覺得那裡不對勁。

接下來李富貴真的開始認認真真的幹起了自己的工作,看到李富貴的確沒有親自攻城的打算,勝保提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在富貴軍的火力支援下開始加緊攻城。其實李富貴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在背後玩花樣,他這些天一直想在太平軍的俘虜裡找到一個能進獨流鎮做說客的傢伙,可惜一直找不到,那羣俘虜裡還沒有多少可以行動如常,而且都是一個比一個硬,真是什麼人帶什麼兵。看到岌岌可危的獨流鎮李富貴最後決定用不着說客了,放一個俘虜爲自己帶一封信進城,只要這個俘虜把外面的形勢對李開芳實話實說就可以了。

不過既然俘虜不肯配合,那就必須勝保合自己配合了,目前他把獨流鎮圍的連只螞蟻都無法進出。勝保對於李富貴的這條誘降之計顯得有點不以爲然,在他看來李開芳已是甕中之鱉,被擒只是遲早的事,不過他還是同意讓李富貴去試試,因爲他對李富貴所說的如果能在除夕前消滅所有的北伐長毛必能得到聖上的歡心還是有一點動心的。

第4章 李鴻章的臺灣第162章 黃雀在後第3章 印度起義第七十三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121章 和平(中)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五十章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206章 競選第120章 和平(上)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八十一章第37章 營救計劃第十四章第210章 廢帝(上)第19章 額爾金第181章 密議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十八章第十七章第180章 兩廣第184章 清室優待第19章 額爾金第一百六十二章第208章 繼承權第一百六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六十四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63章 陷阱第五十四章第一百零八章第181章 密議第八章第八十八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八十一章第22章 皇權第八十七章第37章 營救計劃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12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九十九章第36章 共產主義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25章 新海軍第50章 北京條約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三十八章第七十七章第27章 遠行第43章 決戰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三十六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六十九章第43章 決戰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6章 戰廣州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22章 皇權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22章 皇權第一百五十一章第62章 羅馬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190章 過年第50章 北京條約第15章 國策第29章 凱瑟琳(下)第一百七十四章第79章 勝海舟第六十六章第81章 計劃經濟第107章 天國舊友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190章 過年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39章 營救第四十五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
第4章 李鴻章的臺灣第162章 黃雀在後第3章 印度起義第七十三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121章 和平(中)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五十章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206章 競選第120章 和平(上)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八十一章第37章 營救計劃第十四章第210章 廢帝(上)第19章 額爾金第181章 密議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十八章第十七章第180章 兩廣第184章 清室優待第19章 額爾金第一百六十二章第208章 繼承權第一百六十五章第四十四章第六十四章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63章 陷阱第五十四章第一百零八章第181章 密議第八章第八十八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一百八十一章第22章 皇權第八十七章第37章 營救計劃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六十二章第八十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12章 天京事變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九十九章第36章 共產主義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25章 新海軍第50章 北京條約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三十八章第七十七章第27章 遠行第43章 決戰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三十六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一百三十七章第六十九章第43章 決戰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6章 戰廣州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一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22章 皇權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22章 皇權第一百五十一章第62章 羅馬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190章 過年第50章 北京條約第15章 國策第29章 凱瑟琳(下)第一百七十四章第79章 勝海舟第六十六章第81章 計劃經濟第107章 天國舊友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190章 過年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39章 營救第四十五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