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印度起義

就在李富貴呆在上海幫助籌劃組建中國第一家準國家銀行的時候他突然從那些臉色發綠的英國人嘴裡得到了一個令他極度震驚的消息,印度大起義爆發了。那些英國人談起德里被起義軍攻佔的時候簡直就如同死了親孃一般,由於消息傳播的太快,裡面有許多都是未經證實的猜測,反正光怪陸離,各種各樣的說法都有,總之不外乎大屠殺之類的事情。這個消息倒是讓李富貴喜出望外,英國人後院起火伸向遠東的手肯定就要縮回去,作爲強勢的一方氣焰一旦降了下去那他這個從中漁利的做起事來當然就更加方便了,同時又讓他感到迷惑不解,李富貴記得在歷史課上學過這次印度大起義可是非同小可,好像起義了很長時間,席捲了整個印度的大部分領土,這場獨立戰爭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有力地推動了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可是一八六零年英法聯軍不就要進攻北京了嗎。難道說英國也像當年的美國一樣做好在全球了打贏兩場大規模的戰區戰爭的準備,或者說法國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出了很大的力氣,而根據李富貴以往的判斷法國在東方沒有太大的力量,這些矛盾的信息讓他有些頭疼。

“如果能夠在外交上把第二次鴉片戰爭消於無形到也是個好辦法。”李富貴一個人坐在那裡陷入沉思,雖然他覺得中國現在如果經歷一場大敗的確有可能被驚醒,不過也不能說就沒有別的辦法,圓明園的恥辱在李富貴看來比七七和九一八都要來的利害,因爲火燒圓明園與庚子賠款的數目一樣就是要侮辱你,同樣是侮辱如果說九一八時被人搶了東西的話圓明園和庚子賠款就算是被打了耳光。

“我就最後在努力一次吧,”李富貴找來文書準備寫一道秘折給皇帝,他要把當前的國際形勢仔細的向他剖析一番,希望咸豐能明白現在是與侵略者達成協議的最好時機,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前一陣子包令聽從了李富貴的建議現在應該還正在渤海一帶轉悠呢,現在與他們進行談判作出適當的讓步應當能夠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在摺子裡李富貴把話講得相當明白,對中國目前所處的劣勢毫不諱言,李富貴不知道這個皇帝看到這樣一篇實話實說之後究竟會是一種什麼態度,反正他現在也不是很在乎咸豐的態度。

那些英國人的沙龍之上現在一片悽慘的神態,李富貴爲了打聽印度的事情現在經常往他的英國朋友這裡跑。這些在中國做生意的英國佬絕大多數在印度都有不小的產業,現在起義的烽火很快向印度的北部、中部和南部蔓延,讓他們又怎麼不焦躁萬分。

“真的是由於子彈上塗牛油和豬油才激起兵變的嗎?”李富貴始終不太相信這樣一個理由,雖然歷史課上也是這麼說的。

“是。”湯姆遜嘆了口氣,他雖然在印度並沒有生意,但是他的夫人現在正在印度旅行,所以他同樣心急如焚。

“這幫傢伙的宗教情緒這麼高?真是想不到。”李富貴當然知道作爲新式彈藥上面必須塗的油脂從工業的角度上說沒有什麼比豬油和牛油來得更經濟了,就這一點來說李富貴也不能接受讓軍工爲宗教信仰讓道的觀點,不過如果手法巧妙一些,事先作一些準備也不至於鬧到這樣不可收拾的地步吧。“那這羣暴亂的士兵不肯用塗豬牛油的子彈他們拿什麼造反呢?”李富貴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還能用什麼?當然還是那些子彈。”湯姆遜沒好氣的回答。

“看來說到底並不是宗教問題,應該還是利益問題。我是個帶兵的,士兵心裡想些什麼我倒知道一些,你們英國人有沒有剋扣軍餉、體罰士兵的現象?”

“應該是有吧,這也沒什麼,對付這幫土著就是要厲害一些。”

“可是就我所知已經有二十萬這種土著拿起了武器,您不認爲應當改變對他們的看法嗎?”

“大英帝國會懲罰那些暴徒的,”湯姆遜驕傲的回答,“我們可能會面臨成千上萬那些野蠻土著的進攻,我們也會被他們打的措手不及,但是我們會挺過去的,我們擁有他們所不能比擬的東西,我們將以無比的勇氣去打退他們,印度是大英帝國皇冠上的明珠,不論付出什麼代價我們都不會放棄。”

聽了湯姆遜這番宣言李富貴不禁一愣,這個人剛纔還唉聲嘆氣的擔心他妻子的安危,可是現在一下子又變得慷慨激昂起來。這不由得使李富貴回想起我們以前對這些侵略者的描述,在那裡侵略者都是一些膽小的傢伙,在人民羣衆憤怒的海洋當中瑟瑟發抖,環顧周圍,這些人如果真的被放到那些憤怒的印度士兵當中去他們的確會害怕吧,可是幾個世紀以來就是這樣一羣膽怯的侵略者跨過海洋、高山、沙漠,征服了難以想象的土地。

“或許他們並不是不勇敢,他們只是知道把勇敢用在什麼地方。”李富貴這樣對自己說道,“他們的勇敢都用在了對利益的追逐上了。”

同時湯姆遜的話讓李富貴想到了另一個問題,歷史書上都是這麼告訴我們大家的,那就是義和團運動,這場反帝愛國運動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使帝國主義認識到中國人民含有無限蓬勃生氣,而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實爲下策,也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動統治,加速了它的滅亡。

對於義和團打着扶清滅洋的旗號來加速清王朝的滅亡李富貴並沒有什麼異議,畢竟他自己心裡打的也是這個主意,但是他對前面的論斷現在感到了一些懷疑,按照他的記憶在與現實對比義和團雖然在規模上與印度大起義不上上下,但是其猛烈程度則大大不如,從那些英國人的口中李富貴得知大部分的印度土兵都已經加入了起義,義兵所過之處英國人的莊園、兵營都遭到摧毀,而相比之下義和團聯東郊民巷都攻不下來就是在有些讓人汗顏了,可是奇怪的是愚蠢的英帝國主義者竟然沒有因此而意識到印度人民含有的無限蓬勃生氣,而最終得出印度是不可征服的結論。李富貴心中隱隱覺得或許我們都小瞧這些侵略者了。在真正的利益面前他們從來就不會輕易後退的。

第170章 翼王展翅第八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86章 帝王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161章 螳螂捕蟬第75章 虛晃一槍第74章 長門決戰第107章 天國舊友第117章 飛行試驗第38章 奇襲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九十九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15章 國策第6章 戲迷第130章 大比武第一百一十九章第212章 遠航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二十章第二十七章第106章 赤子第八十六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45章 交易(下)第207章 巡遊第十六章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13章 北王韋昌輝關於湖南人第128章 陝甘第十三章第十九章第九十二章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107章 天國舊友曲線救國的結束語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1章 種馬第163章 陷阱第一百六十八章第73章 增兵第166章 外交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209章 彈劾第36章 共產主義第75章 虛晃一槍關於湖南人第107章 天國舊友第八十四章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195章 社區服務計劃第90章 科舉第六十四章第56章 出洋第205章 歸國第一百五十三章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132章 平局第82章 京都見聞第一百七十九章第41章 五八年的冬天(上)第48章 政變第四十四章第196章 蘇丹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六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107章 天國舊友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四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156章 西出陽關第92章 胡林翼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九十八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一百六十四章人物表第16章 戰廣州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七章
第170章 翼王展翅第八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86章 帝王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161章 螳螂捕蟬第75章 虛晃一槍第74章 長門決戰第107章 天國舊友第117章 飛行試驗第38章 奇襲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九十九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15章 國策第6章 戲迷第130章 大比武第一百一十九章第212章 遠航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二十章第二十七章第106章 赤子第八十六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45章 交易(下)第207章 巡遊第十六章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13章 北王韋昌輝關於湖南人第128章 陝甘第十三章第十九章第九十二章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107章 天國舊友曲線救國的結束語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1章 種馬第163章 陷阱第一百六十八章第73章 增兵第166章 外交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209章 彈劾第36章 共產主義第75章 虛晃一槍關於湖南人第107章 天國舊友第八十四章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195章 社區服務計劃第90章 科舉第六十四章第56章 出洋第205章 歸國第一百五十三章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132章 平局第82章 京都見聞第一百七十九章第41章 五八年的冬天(上)第48章 政變第四十四章第196章 蘇丹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六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107章 天國舊友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四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八章第156章 西出陽關第92章 胡林翼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九十八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一百六十四章人物表第16章 戰廣州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