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

三十一章需要等級嗎

兩個敵探失蹤的莫名其妙,讓陳留國的義務兵提高了警覺,孫家塢變得戒備森嚴,以至於蒲雄、段勤好長一段時間只能躲在姚弋仲休養的住所,沒法繼續西行。

九月中旬,姚弋仲去世,臨死前他把部落酋長之位傳給世子姚益,把身邊護衛交給了姚襄,並遺命姚襄爲部落護軍,專事攻伐之軍事。

姚弋仲的遺命沒有引起姚益的反感,卻讓姚若極爲不滿;姚益是個憨直武人,管不來部落事物,擔任酋長之後,部落大權肯定會落在姚若手上。可這道遺命卻將部落中最大、最實在的權利——軍權劃給了姚襄,這不是割姚若的心頭肉麼?姚氏部落被石青七拆八拆,零落的只剩千餘青壯,這個時候,姚弋仲那兩百久經殺陣的親衛就成了部落最重要的力量。誰掌握了這支力量,誰纔是部落真正的主人。

姚若不甘心。他希望藉助新義軍的力量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

石青對姚襄沒有好感,姚若知道這點,他希望石青仍像以前,將姚襄招到肥子充當學校教授,如此,姚襄手中的權利自然就得交出。因此,姚若悄悄給‘好友’軍帥府採風司伍慈送了份禮,請他幫忙周旋。

沒多久,伍慈從肥子趕到陳留。他是爲了在當地招募採風司眼線,以便監視陳留國主事荀蕤一事而來,順便爲姚襄帶來一張徵調令,收禮的同時爲軍帥府學部招募一員教授這等一舉兩得之事,伍慈自然不會遲疑。

姚襄接到徵調令後慌了神。新義軍軍帥府不是大晉朝廷,沒有守孝去職的規矩,教授也不是入仕的職位,僅僅是個普通職務,奪情都沒法奪。去泰山當教授意味着什麼姚襄很清楚。一旦到了泰山,就意味着虎入樊籠,龍臥淺灘,再難出頭了。

情急之下,姚襄無法沉穩下去,他找到蒲雄、段勤,將新義軍主力北上渤海郡迎戰鮮卑人、屠軍和陸戰營西進關中支援麻秋,天騎營戒備豫州方向,司州、枋頭守備空虛等等消息一一相告。

三人密議一夜,最終拿定一個計劃:蒲雄、段勤趕回河內,率一支勁旅順河而下,羌人將派遣一小隊人馬予以接應,兩方水路夾攻,突襲衡水營水寨,最不濟也要毀去官渡浮橋,隔斷黃河南北兩岸交通,以便氐人主力會合張平的幷州軍趁機奪回枋頭。與此同時,姚襄率羌人在陳留起事,裹挾孫家塢青壯人丁,與蒲雄部會合,沿河而上,向西攻伐司州。羌人佔據司州之後,將與對岸的氐人相扶相助,共抗新義軍。

這個計劃不僅誘人,而且有很大的可行性,三人很是心動。蒲雄以爲,這裡面只有一個難點,就是姚襄兄長、現任羌酋姚益是否支持?

姚襄截然道;襄之大兄雖然憨直,卻也明白石青正處心積慮蠶食我灄頭部衆,若任其繼續下去,姚氏部落必定不復存在。他會支持姚襄的。

姚襄先以這番說辭打消了蒲雄的顧慮,然後去向姚益進言。事實上他對姚益如何決定並沒有把握。只是他摸準了姚益的性子,知道對方尚且顧念兄弟情分,於是帶了把環刀找到姚益,請姚益在殺死兄弟討好石青和率部起事佔據司州自立之間做出選擇。

一番表演之後,兄弟兩人抱頭痛哭,姚益答應姚襄所請,率部起事。兩人不知道,這一切都被一直留心姚襄動靜的姚若偷偷看在眼裡。

姚若得知事情根由後,一邊暗罵姚益愚蠢,新義軍這麼強的勢力不知道依附,卻鬼迷心竅地去投窮途末路的蒲洪;一邊悄悄找到伍慈,將姚襄意欲起兵叛亂之事相告,中間替姚益說了不少好話,說自己是受大哥所託前來密告,大哥假意答允姚襄,是爲了穩住他們,以免狗急跳牆。

陳留之行,伍慈未能查到正主荀蕤絲毫異動,正自苦惱,沒想到誤中副車,竟然查獲到姚襄反叛之事,喜得他當即將姚若誇了又誇。

隨後,伍慈以軍帥府監察部的名義,調集浪蕩渠西岸的天騎營、孫家塢義務兵,趁夜突襲羌人聚集區,在姚若的配合下,將姚襄衛隊清剿一淨,並順勢擒拿了姚襄、段勤、蒲雄三人。

石青就渤海郡未來情勢發展和劉準、逢約商討半夜,隨後與王猛一道聽伍慈回稟陳留姚襄之變,待伍慈將其中的因由全部道出之後,東方天際朦朦朧朧,已是黎明時分了。石青沒有一點倦意,反而越發亢奮了。

“青兗必須凝結爲一團,絕不容許有離散的雜質存在!”石青重重擂了一拳,截然道:“有些事情到了着手進行的時候了。”

王猛、伍慈同時打起了精神,兩人熟知石青性情,知道石青一旦這麼說,必定會有不小的動作。

石青深深吸了口氣,低沉地說道:“石某一直有個夢想,希望在殘破的故土之上重新建設一片樂土,一個漢人的家園。以前的家園計劃便因此而來。只是。。。真正美好的家園不是孩子能夠進學,男人和女人成家,寡鰥不再孤苦就能代表的,真正美好的家園應該是讓生活其中的人快樂而又自信,有榮譽!有尊嚴!能上進!新義軍必將青兗建設成這樣的家園!”

王猛雙目燦然一亮,重新審視起石青。

這個主公,才智武勇無一不有,可謂難得一見的英雄豪傑,原已讓他佩服的五體投地,但是,在這一刻,聽到對方鏗鏘有力,堅定決絕的話語,他才知道,這個主公心胸之大之闊,遠遠出乎他的預料。這些話語對他來說,是那麼地新鮮,以至於讓他有重爲蒙童的感覺。

伍慈沒有王猛理解的那麼透徹,他撓撓頭皮,困惑地說道:“石帥。你說應該怎麼做,伍慈照做就是了。”

“怎麼做?!”

石青下意思地反問一聲,語音金石一般,隱隱透着森冷的寒意。俄頃,他對伍慈說道:“這確是採風司的職責。這段時間,本帥需要採風司在青兗散佈風聲,將‘漢族是天下最高貴、最文明、最驕傲、最偉大的民族’這個主旨散佈出去,不惜採用任何手段,要讓青兗每一個人聽到並接受這個事實。”

“是。”伍慈眉開眼笑,應承道:“石帥放心,採風司不惜餘力,定然完成石帥囑託。”

王猛心頭卻是掠過一陣陰雲,新義軍和青兗並不單純是由漢人組成的,五胡六夷特別是羌人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石青此舉會不會激化內部爭端呢?他偷偷向上打量一眼,卻見石青殺氣凜然,便知道石青有意借姚襄事件要徹底整頓青兗胡人了。

思慮了一陣,王猛斟酌道:“石帥。大敵當前,此舉只怕。。。”

“景略兄顧慮的石某清楚,景略兄放心,石某爲的是凝聚青兗人心,不是自毀根本。”石青點了點頭,緩緩說道:“石勒當政之時,有國人趙人之分;石某有心效仿,在青兗人區分漢人、胡人;其中漢人代表尊貴、驕傲,胡人代表野蠻、無禮。。。”

王猛心神一緊,若是這般區分,青兗即使不亂,新義軍中的胡人只怕再不會誠心效力了。

石青似乎知道王猛的疑慮,話音一轉,繼續道“。。。當然,胡人並非一味低賤,只要能通過一定的標準考覈,胡人可以擡籍爲漢人,用漢名,着漢服,轉胡爲漢。”

王猛心中一亮。他知道,即使大晉南渡,中原以胡人爲主,但是胡人還是下意識地自以爲卑賤,依舊崇尚漢人以及漢人的文化,這也是偏安江左的大晉一直被認爲天下正溯的最主要原因。按照石青的辦法,給胡人一個進身擡籍的機會,青兗胡人爲了能成爲尊貴的漢人,必定會爲新義軍拼死效力。

伍慈天賦有限,跟着石青的思路轉了兩轉便即迷糊了,瞪大了眼睛懵懵懂懂,不知所以。石青瞥了他一眼,轉對王猛道:“景略兄,行事的思路石某已經指出,具體的方略需要長史處拿出,在此之前,如何造勢,如何防範,也是長史處之責。”

王猛起身應諾。

石青又吩咐伍慈道:“伍行雲。散佈風聲一事,採風司當與長史處密切配合,拿不準的,汝多向王景略請教,切莫擅自作主,誤了石某大事。”

伍慈應了一聲,隨後問道:“石帥。姚襄一夥人應該怎生處置?”

姚襄、段勤、蒲雄三人身份不低,伍慈抓獲之後,不敢擅自作主。石青倒沒有對這三人太在意;無論他們的後人怎麼吹噓三人的英武不凡,在石青眼中,這三人就是歷史浪潮中掀起的一團泥沙,稍現即逝,對歷史進程沒有產生過任何波動。

“殺了段勤,梟首示衆。”

石青淡然間決定了段勤的生死,想了一陣,又道:“命令刑部弄一個囚牢出來。對了,聽說鉅野澤內有一處荒島,讓人去探一探,找到以後就在島上建一座囚牢吧,作奸犯科之人,日後都關到島上去。囚牢沒有建好之前,爲了防止蒲雄、姚襄逃脫,先把他倆雙腿打斷,然後。。。這兩人都識得字,讓他們在軍帥府抄書吧。一本書一碗粟,沒完成任務,就不要讓他們浪費糧食。”

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四十七章 跳河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二十四章 夜謀九十九選擇退路五十章 聯繫上了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十五章 接戰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第10章 匕現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10章 匕現十四章 偶遇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第3章 目的何在?十三章 南下東枋城五十一章 失望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第1章 天塹變通途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三十一章 雙贏第1章 序第1章 序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十二章 故人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三十七章 依靠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十三章 反覆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四十六章 壓力六十五章 夜襲下十五章 笑臉六十七戰事十四章 齊人之福四十九孫威來了十八章 灄頭人士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三十五章 惡客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十二章 出巡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三十五章 惡客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第7章 出路在哪裡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五十九章 驚變上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三十七章 依靠十五章 笑臉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四十三章 契機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六十四章 夜襲上十八章 江湖高手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六十四章 夜襲上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四十章 兩個密使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第3章 談婚論嫁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第1章 天塹變通途
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四十七章 跳河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二十四章 夜謀九十九選擇退路五十章 聯繫上了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十五章 接戰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第10章 匕現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第10章 匕現十四章 偶遇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第3章 目的何在?十三章 南下東枋城五十一章 失望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四十六章 三月二十九第1章 天塹變通途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三十一章 雙贏第1章 序第1章 序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十二章 故人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三十七章 依靠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十三章 反覆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四十六章 壓力六十五章 夜襲下十五章 笑臉六十七戰事十四章 齊人之福四十九孫威來了十八章 灄頭人士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三十五章 惡客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十二章 出巡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三十五章 惡客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第7章 出路在哪裡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五十九章 驚變上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三十七章 依靠十五章 笑臉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四十三章 契機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六十四章 夜襲上十八章 江湖高手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六十四章 夜襲上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四十章 兩個密使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第3章 談婚論嫁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第1章 天塹變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