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

四十七章捨身自污不可得

好大一章!求票!

——————————————————————————————————

劉琦首次巡防襄國西部,便即遇上了一支慄特人商隊。

慄特人是分佈在蔥嶺一帶的中亞人,屬於羯人的近親,大多在絲綢之路上行商爲生,來到中原後往往以“國人”自居;後來的昭武九姓,就是出自慄特人。

劉琦遇上的慄特人商隊首領叫做慄特康。

慄特康常年在中原、西域走動,在兩地之間積攢下大量人脈,以至於鄴城換了主人,他也捨不得放棄這條商路,只稍稍做了些調整,將商路的東方終點由鄴城改成襄國。

慄特康上次離開襄國之時,正值石祗意氣勃發,厲兵秣馬,準備攻打鄴城。他哪知道不到一年時光,形勢鬥轉逆下,石祗不僅沒有光復後趙,反而連戰連敗,以至於襄國都被大魏軍圍困了。

慄特人行商萬里,一路之上不知會遇到多少意外,只有武裝護衛,沒有膽識毫量那是萬萬不成的。慄特康也是如此。襄國被大軍包圍,貨物難以送進城內,這確實讓他煩惱,卻不能讓他恐懼。躲在太行山谷裡觀望了幾日,探出大魏軍力分佈之後,他毅然決定從西門偷偷入城。襄國被圍,商貿斷絕,這個時候進城,貨物定然能賣個好價錢。

慄特康盤算的挺好,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大魏突然改變了襄國之戰的方略,他的商隊抵達城西之時,劉琦麾下精騎正好開始首次的巡防。雙方相遇,結果可想而知,斬殺了幾十名商隊武裝護衛之後,慄特康一行連帶二三十車商貨通通成了劉琦的戰利品。

準確地說,戰利品只是二三十車貨物和千餘個羯胡人頭,那些胳膊腿之類的盡是累贅。當劉琦準備拋棄累贅,收割戰利品的時候,閱歷豐富的慄特康提前瞧出端倪,情急之下,他想出一計,言道可以幫大魏軍奪取襄國,將功贖罪。

劉琦知道攻打襄國的難度,也知道圍城之戰歷時長久,很容易變生不測。是以聽慄特康說能幫助拿下襄國,頓時來了興趣。

慄特康的計策說來簡單,不外乎裡應外合而已。慄特康在劉琦面前竭力解說,將他在襄國擁有的人脈大大吹噓了一番,言道只要允他入城,定會說服城中守將暗中降服大魏,裡應外合奪取襄國。未成事前,他願將商貨下屬留在大魏軍中作爲抵押。

慄特康之策干係實在不小,而且事關隱秘。劉琦不敢擅自作主,徑直繞過王泰直接向冉閔密報。

信使稟完前後始末,冉閔倏然動容,被這個消息深深打動了。

慄特商人以及他們關係人脈的深厚,冉閔早有所聞。襄國城內,大部分都是與慄特人親近的五胡六夷;慄特康若是願意出力,真的很有可能策反幾員守將,與大魏裡應外合拿下襄國。這種可能性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對於困頓襄國城下的大魏軍來說,也是極其珍貴的。

當然,冉閔絕非他人輕易能夠糊弄的。“把慄特康一行全部押送過來,寡人慾親自審問。”

想了想,冉閔又對信使叮嚀道:“讓劉琦務必小心謹慎。其一不可讓那個慄特康跑了;其二不可走漏半點風聲。”

慄特康的出現,爲襄國之戰帶來了一線曙光,冉閔異常振奮。爲防走漏風聲,他密令張艾,連夜在蘇彥營地闢一秘密小營,以便看押慄特康。

過了一天,慄特康一行被悄悄帶進密營。冉閔和他長談良久,最後答允讓他立功贖罪,聯絡襄國守軍與大魏軍裡應外合。

冉閔鄭重承諾,一旦功成,大魏不僅會歸還慄特康商隊所有的商貨人員,還會另外給予賞賜,甚至可以爲慄特康加封一個名義上的官職。只是在最後,冉閔希望慄特康留在身邊參贊軍機,請他另外指派心腹人員進城聯絡。

無論慄特康是否願意,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次日晚上,一個跟隨慄特康很久的心腹家人離開密營,打着慄特康的名號,喊關進了襄國。

這人進城待了四天,然後灰溜溜地出來了。他告訴冉閔和慄特康,他進城後聯絡了十幾名胡人守將,只是這些人盡皆被殺胡令嚇住了,寧死也不願投降。

這個結果既在冉閔意料之中,又讓他失望之極;僥倖難以如願,他的臉色不由得難看起來。慄特康瞧見,眼珠一轉,慌忙進言道:“皇上。城內守將擔憂者,不過殺胡令耳。事急從權,皇上若能稍加變通,何憂襄國不破。”

慄特康久在中原廝混,一番話說的得體貼切。冉閔神色緩和下來,問道:“以卿之意,寡人該如何從權,又當如何變通?”

慄特康道:“皇上不妨找個由頭,拔擢一些胡人且大力宣揚之,以此安撫城內守將之心。”

冉閔沉默不語,打發走慄特康後,一個人陷入沉思。

冉閔是個孤兒,在這個家門概念遠遠高於國家概念的時代,算得上是舉目無親,人單勢孤。但是上天沒有完全拋棄這個孤兒,賜予他聰穎的心智和雄健的體魄,讓他有機會有能力脫穎而出,一步一步向上邁進。。。

遺憾的是,越往上走,對根基的要求就越高,先天的種種不足,讓冉閔每踏上一步,腳下塌陷的危險就增大一分。從悍民軍、武興侯、武興公、武德王。。。一步步走來,他沒有感受到無限風光,感受到的只有刀槍劍林和血雨腥風。

先天不足唯有依靠後天努力加以彌補,根基不穩就需塑造新的根基。

石虎晚年,後趙朝綱越發地混亂,冉閔預感到大趙氣數已盡。羯胡壓迫下漢人遭受的苦難冉閔感同身受,這讓他清晰地認識到,漢人民衆的憤怒一旦爆發,必將成爲席捲天下的驚濤駭浪,不僅能將後趙朝廷衝得一點渣都不剩,還會將任何試圖阻止的力量湮滅無蹤。他若想有所作爲,必須順應這股力量,引導這股力量,將這股力量化爲自己新的根基。

在這種認知之下,殺胡令最終誕生了。

如冉閔事先所料,殺胡令給他帶來了無數敵人,同時爲他帶來無數赤膽忠心的追隨者。敵人再多亦不足恃,追隨者卻彌足珍貴,這是他新的根基,是他傲視天下的資本。

冉閔很爲自己的決斷自豪。

可就在這個時候,慄特康建議他大張旗鼓地安撫胡人。

說實話,爲了攻破襄國,暫時安撫一下胡人並非大不了的事。這是權宜之計,襄國一旦拿下,後事如何又當別論,冉閔並不以爲此舉會動搖根基,也不認爲部屬會因此離散。唯一可慮的是,此舉等於自打耳光,會令他太難堪,還會爲他日後的聲名抹上不少陰影。

是應該顧慮聲名、對慄特康之計棄之不用?還是應該暫且忍耐、儘快拿下襄國以減少士卒損折?

這個選擇讓大魏皇帝很是爲難。若是以前,他不會猶豫,會直接採用慄特康之計;眼下不同了;他是皇帝,不能不顧及皇家尊嚴。

獨自考慮了一夜,多年形成的隱忍習慣終究佔據了上風。冉閔決定,聽從慄特康之計,大張旗鼓地安撫胡人,以爲暗中招降內應創造條件。心意一定,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許多。不用一刻鐘,冉閔就擬定了下一步的計劃。

冉閔決定十二月二十五於滏陽河畔舉行公開儀式,大張旗鼓地爲太原王冉胤上大單于的封號。之所以選擇滏陽河,是因爲襄國是個東西較長,南北相對較窄的長方形城池,在滏陽河舉行儀式,便於城內有更多人看見。爲了讓胡人守軍感受到誠意,爲了讓立大單于之舉顯得更真實,慄特康一行胡人將會撥到大單于冉胤麾下,在儀式上頻頻亮相。

招降納叛需要隱秘,封號之舉又令人難堪。冉閔無法公開慄特康的計策,更沒心情就封號這件難堪之事與羣臣商議。他只含糊地傳令各部,務必於封號之日趕往滏陽河助興,隨後命令蘇彥留守中軍,喚上張艾,裹挾了慄特康商隊趕到滏陽河後軍駐地,籌備封號儀式。

十二月二十四,距離封號儀式還有一天時間,光祿大夫韋膄在兒子韋伯陽的陪護下趕到滏陽河後軍駐地。

韋膄原來隨冉閔的中軍駐紮在城東,中軍移往渚陽方向後,他留了下來,在孫威軍中參贊軍機。得到冉閔意欲加封冉胤爲大單于的消息後,老頭子坐不住了。他要阻止這種自毀根基的行爲。

考慮到人單勢孤,進言未必會被採納,韋膄四下聯繫,邀請尚書令徐機、左僕射劉琦、衛將軍王泰、衛戍將軍孫威、從事中郎常煒、中書監盧偡等一同進諫。令老頭子失望的是,這些人要麼猜出一些端倪不敢亂說,要麼習慣性地服從冉閔的指令,都不願意和他一同進諫。老頭子沒辦法,只好喚上兒子,獨自前來進諫。

“皇上。”韋膄跪伏於地,叩首連連。嘶聲說道:“胡、羯皆我之仇敵,今來歸附,苟存性命耳;萬一有變,悔之何及!請誅屏降胡,廢封號之舉,以防微杜漸。”

侍立一旁的慄特康駭然變色。

冉閔眉頭不由得高高隆起,閃眼間,但見韋膄鬚髮全白,乾瘦的身子趴伏於地,卻連叩首的力氣都沒了。他嘆了口氣,道:“老大人勿須多言,寡人自有分寸,請退下去休息吧。”

“皇上。以往羯胡是如何對待漢人的?豬狗不如。。。皇上不是不知,三思啊——皇上若是不答應,老臣寧願跪死階下。”說到動情處,老頭子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嗷了起來。

瞟了眼慄特康,冉閔的臉色黑了下來。冷喝道:“張艾。老大人辛苦了,汝等將老大人扶下去歇息。”

張艾答應一聲,帶了幾個禁衛侍從上來,不由分說架起韋膄和韋伯陽就走,將兩人帶到一個禁衛小賬安頓下來之後,張艾擔心老頭子再去騷擾,於是留下幾名侍從殷勤‘照看’老大人。

韋伯陽很少見過這種陣仗,當下有些着慌,問道:“父親。這可怎生是好?眼下欲見皇上一面而不可得,又怎能進言諫勸呢?”

韋膄偷偷瞄了一眼帳外,壓低聲音道:“侍從監管甚嚴,今日沒辦法向皇上進諫了。如此,你我父子只能施以驕兵之計,裝作無意再行進諫的模樣,待明日侍從放鬆監管後,你我父子二人且去大鬧封號儀式,絕不能讓皇上行此錯着。”

“父親好計謀。”韋伯陽撫掌讚歎。

韋膄嘿嘿一笑,道:“伯陽膽管放手而爲,不定明日就是你我父子留名青史之時。”

不說韋膄父子暗自謀劃留名青史之壯舉,卻說冉閔強行趕走韋膄之後,對慄特康歉意道:“卿家毋庸擔心,韋大人老而愈犟,頗爲頑固,寡人斷不會受他蠱惑。”

慄特康神色如常,謙卑地向冉閔行禮道:“皇上胸有四海之量,必將一統天下。”

兩人你來我往,聊得頗爲‘知心’。正在這時,張艾進來稟報,特進郎闓押解糧草隨兩萬援軍一道抵達滏陽河。

“快傳!”聽到郎闓到來,冉閔精神一振,這是他真正的心腹,是可以敘話解愁之士。被韋膄誤解之後,他正需要向人傾訴,一解心中煩悶。

郎闓一到滏陽河就聽說冉閔即將爲冉胤舉行封號儀式。他不清楚前後因由,因此頗爲奇怪;奇怪歸奇怪,他卻並不慌張,以他的理解,冉閔此舉必有深意。

郎闓一進冉閔大帳,就看到了侍立在一側的慄特康。他雖然年青,卻比韋膄沉穩的多,當下只做未見,不動神色地向冉閔行罷禮,隨後侍立到另一側,一言不發。

冉閔暗自點頭,又和慄特康寒暄兩句,這纔將他打發走。

一俟慄特康離開,郎闓站出來重新向冉閔見禮,問道:“皇上。太原王加大單于號是爲了?”

“唉!形勢所逼,不得不爲,只是此舉實在令寡人難堪之極。。。”冉閔憋了一肚子的煩悶,話未出口先來了一串嘆息,招呼郎闓到自己身邊安身坐下,將慄特康來由始末一一相告。

“。。。。。。我的特進大人。你說,這世間有誰願意無端踐諾?有誰願意被指摘爲反覆無常?又有哪個君主不在乎聲名?可寡人能選擇嗎?爲了聲名,爲了清譽,寡人就能忍心讓無數士卒倒在襄國城下?不!寡人做不到!寡人寧可自傷臉面,也要多保住幾個士卒。。。。。。”

冉閔越說越是激動,說着說着,他突然振衣而起,戟指上空,慨然說道:“與天下一統的大業相比,與驅逐胡狄恢復華夏衣裳相比,寡人的聲名清譽算得了什麼!”

郎闓定定地仰視冉閔,心潮起伏翻滾。

這世間只有君王一怒,血流成河;哪有爲了士卒性命而自傷顏面的君主?只有他,只有這個從孤苦中一路走來,只有這個飽嘗民衆艱辛,只有這個對敵無情對下仁愛的大魏皇帝能做這等事情。

冉閔可以爲了大局,不顧聲名,臣子卻不能視之爲理所當然,臣子自來將衛護君主視爲第一要務。郎闓沉思了一陣,遲疑道:“皇上。此計若是能夠成功,皇上因大局而自辱,微臣除了欽服再無他話。只是,此計是否行得通呢?若是不成,皇上之舉豈不是。。。。。。”

冉閔臉色一暗。郎闓點中了他內心最爲擔憂之事。此計若成,襄國攻破後,他自然可以採取措施,以證明封號之舉乃是權宜之計,如此民衆歸心,根基仍固。若是此計不成,封號儀式可謂愚蠢之至了,他再也沒辦法證明此舉是權宜之計,這個污點恐將終身難除。

“皇上。謹慎啦。。。。。。”郎闓瞧出冉閔心中爲難,勸諫道:“以微臣之見,封號之事還是作罷的好。”

“不!哪怕有一線機會,寡人也要試試。”冉閔一揮右臂,斷然回答。

和郎闓一番敘談,冉閔不僅堅定了心志,情緒也隨之舒緩下來,此時他才意識到一個奇怪之處,於是問道:“押解糧草自有倉督徵調人手,何需郎大人親至?莫非郎大人此來另有要事?”

提到差事,郎闓頓時來了興致。興沖沖地說道:“微臣此來是爲皇上報喜來着。。。”

“哦!何喜只有?”冉閔眼睛一亮,再度坐下,身子前傾,向郎闓偎近了一些。

“皇上大喜!大魏大喜!石雲重密報朝廷,關中大事定矣。”郎闓跪坐席塌之上,連連衝冉閔作揖。

“什麼!”

冉閔雙眉一展,驚呼聲中,剛剛坐定的身子騰地站了起來,在大帳內快速踱了起來。踱了兩三個來回,他在帳中站住身形,盯着郎闓喝問:“郎大人。快說。詳細點,將石雲重原話說與寡人知道。”

“十月。司馬勳退回漢中,杜洪獨木難支,麻秋順勢進擊,一舉拿下長安。。。。。。”

郎闓娓娓將關中局勢道了出來,隨後道:“。。。。。。石雲重進關中之後,發現麻秋有稱王之心,遂使計穩住了他。石雲重請皇上放心,一俟襄國戰後,他會想辦法讓關中成爲抵擋慕容鮮卑的助力,絕不讓麻秋給皇上添亂。。。。。。”

聽到這裡,冉閔露出幾分笑容,插口道:“麻秋若是願意尊奉我大魏朝廷,就是封他一個雍州王又算的什麼。寡人豈是吝惜之君。”

“另外。。。”郎闓又道:“石雲重說,明春之際,襄城若是仍未攻破,新義軍主力將會北上,前來爲皇上助戰。”

“哦?!”冉閔驚詫一聲,這個消息比關中大定更讓他吃驚。石青有這麼大的膽子,竟然還敢到他身邊來!

驚詫之餘,冉閔瞅了一眼郎闓,只見郎闓雙目低垂,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暗自嘆息一聲,冉閔道:“石雲重真乃大魏社稷之柱樑。淇河施妙計,巧收灄頭羌人;白馬渡以弱勝強,大敗枋頭氐人;陳留擊段龕、繹幕誅段勤,如風捲殘雲;未雨綢繆,西送麻秋定關中;忠肝義膽,北上渤海抗慕容。。。。。”

數着數着,冉閔越來越是心驚,這纔多長時間,石青率新義軍就做下如此功業!這甚至不能用功高震主來形容了,這隻能說是奇蹟!

“郎闓!”冉閔心中突然一陣發慌,疾步走到郎闓面前,急不可待地問:“郎闓。你說,石雲重會不會真是應兆之人?”

冉閔目光灼灼地盯着郎闓,不給郎闓半點回避的機會。

郎闓嚥了口吐沫,艱難地說道:“皇上。微臣只知皇上纔是應兆之人,皇上應讖言滅趙建魏,天下人皆知。至於石雲重是否應兆。。。微臣沒聽說有新的讖言流傳,皇上難道聽說過?若是沒有,他石雲重應得又是什麼兆?”

郎闓鼓足勇氣替石青說了一點好話。他很清楚,這是盡人事,聽天命;石青與冉閔之間隔閡已成,不是幾句好話能夠消融的。對冉閔來說,石青已成心頭大忌,石青越是出色,越是會令鄴城忌憚。

唉。石雲重。你幹嗎那麼出色呢?瞧瞧你乾的事,幹一件成一件,瞧瞧你說的話,說一句,準一句。哪個君主受得了這樣的臣子?

回想起石青的所作所爲,郎闓欽服之餘,卻又暗自嘆息。嘆息之中,他腦中電光一閃,突然記起石青以前說過的一件事來。當下不由得脫口說道:“皇上。不可!”

冉閔也正沉浸在對石青的追想之中,乍然聽到郎闓沒頭沒尾冒出一句“不可”,不僅愕然道:“郎大人。何事不可?”

“封號之事不可!”

郎闓急急解釋道:“皇上是否還記得,蒼亭之役過後,新義軍曾向朝廷繳了一批糧秣?隨糧秣一起抵達鄴城的還有石雲重向朝廷上的奏本,奏本最末,石雲重一再言及,皇上定要高張殺胡復漢大旗,萬萬不可出現反覆。”

經郎闓一提醒,冉閔頓時記起此事,他點了點頭,道:“不錯,確有此事。當時寡人還曾笑過,言道此事絕無可能,寡人怎會自取其辱。。。。。。”說到這裡,冉閔說不下去了。

石青提醒冉閔的事情不多,但都是大事,一一得到驗證的大事。張舉、趙庶逃亡、鮮卑人南下、灄頭人軍於混轎劍指枋頭、殺胡復漢不能反覆。

不錯,太原王封號之舉只是權宜之計,不能算是真正的反覆。可是。。。。。。自己認爲決不可能發生的事發生了。石青的預料再次得到了驗證!

冉閔駭異地看向郎闓,卻見郎闓正駭異地望過來。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一撞,彼此看到了對方心中的震撼。

“巧合。。。。。。”

過了許久,冉閔喃喃自語,隨即聲音一擡,道:“寡人豈能因石雲重隨意一語而廢大軍方略?封號之舉勢在必行!”

“皇上!萬萬不可啊。”不像冉閔那樣對石青有牴觸情緒,郎闓以爲石青每言必中,定有他人不明白的道理。不明白歸不明白,該信服時還是要信服。他相信石青的判斷。只是,他不能以這個理由說服冉閔。他只能以利害來打動冉閔。

“皇上。石雲重與徐州周成、司州魏統、關中麻秋相勾連,早已今非昔比,不可不慎重待之,皇上宜多加安撫,不宜讓其心生間隙啊。”

冉閔越加地煩躁了。怒道:“安撫?寡人不是一直在安撫嗎?寡人何曾找過他石雲重的不是?封號之舉只是權宜之計,他石雲重是明白人,事後豈有不知之理?”

郎闓輕聲道:“皇上用心良苦。微臣知之。可萬一此計不成呢?皇上如何向天下人解釋?如何向石雲重解釋?”

冉閔忽然一震。此計不成,自污難洗,該如何向石青和天下人解釋呢?郎闓說得不錯,石青和新義軍今非昔比,一旦對自己失望怨憤,河南、關中再不復爲大魏所有。這個後果太嚴重了,嚴重的不能出半點差錯,不能冒半點風險。與這個後果相比,安撫胡人之計顯得微不足道。

“罷了。封號之舉就此作罷。”冉閔揮揮手,許久沒有的輕鬆感驀地襲上心頭。

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六十九章 私器七十一風滿樓上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十四章 隔岸觀火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六十五章 夜襲下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第9章 燕使皇甫真三十章 疏而不漏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六十一章 議和十一章 亂局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十一章 禍福由天十七章 密謀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二十二章 狩獵上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第10章 軍帥府長史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十二章 出巡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第5章 再續前盟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四十章 端倪初現二十二章 草劍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7章 禽獸不如!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第9章 荀羨之薦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十八章 開戰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第9章 荀羨之薦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第9章 行蹤泄露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七十四章 前夕上第4章 第一步七十一風滿樓上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二十章 郗愔迴轉五十八章 見便宜就撈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第7章 佈政第一步三十七章 依靠第5章 隨時指點你五十傾巢而出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第5章 殺威棒?三十六章 邂逅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七十六章 博浪一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五十五章 將星閃耀十七章 來了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二十二章 嗬哈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八十一章 博浪六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4章 抵達鄴城三十四章 殺胡令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三十四章 異人五十章 聯繫上了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七十五章 前夕下第4章 第一步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第3章 談婚論嫁
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六十九章 私器七十一風滿樓上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十四章 隔岸觀火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六十五章 夜襲下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第9章 燕使皇甫真三十章 疏而不漏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六十一章 議和十一章 亂局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十一章 禍福由天十七章 密謀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二十二章 狩獵上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第10章 軍帥府長史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十二章 出巡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第5章 再續前盟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四十章 端倪初現二十二章 草劍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7章 禽獸不如!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第9章 荀羨之薦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十八章 開戰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第9章 荀羨之薦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第9章 行蹤泄露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七十四章 前夕上第4章 第一步七十一風滿樓上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二十章 郗愔迴轉五十八章 見便宜就撈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第7章 佈政第一步三十七章 依靠第5章 隨時指點你五十傾巢而出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第5章 殺威棒?三十六章 邂逅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七十六章 博浪一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五十五章 將星閃耀十七章 來了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二十二章 嗬哈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八十一章 博浪六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4章 抵達鄴城三十四章 殺胡令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三十四章 異人五十章 聯繫上了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七十五章 前夕下第4章 第一步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第3章 談婚論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