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

大晉永和七年三月初二。公祭最後一日。大魏太子冉智今天將親自主持公祭儀式,安葬冉閔和十三具衣冠冢。

天色黑沉沉的,靜夜裡偶爾傳出一兩聲哀泣,到西苑祭拜親人的戰歿者眷屬來來去去,至今大約還剩兩萬餘人,雖然悲哀不能盡皆釋放,但是他們終有哭累的時候。

五更的梆子敲響之時,石青揉着發紅的眼睛爬了起來。這三天他委實有些辛苦,每日睡眠時間從沒超過兩個時辰。

逢約、劉準走了,逢約回渤海爲滲透魯口做準備,劉準迴轉馬頰河,隨即率部移防南皮,協助賈堅抵擋鮮卑人。劉徵也走了,春耕夏收旋踵而至,這一季是青兗民衆首次收割屬於自己的作物,軍帥府也將開始徵收田賦,這些都需要劉徵通籌安排。

三人離開之後,應酬士民,結交官紳的之事大半轉到石青身上,他的壓力驟然增大。襄國、魯口、以及鮮卑人的挑戰需要提前應對,早作部署;日常的公祭需要打理;暗中倒向新義軍的官吏需要溝通思想,培養感情;中立的士人需要拜訪,結納安撫。。。

諸般事物纏在身上,石青雖然疲憊不堪,但還能勉強應付;真正讓他頭疼的是,董大將軍和皇后發現情勢危急開始着手進行反擊了。上前天,董大將軍找了個藉口,將在西苑幫辦公祭的官署大半撤走;前天,董大將軍調了五千宿衛禁軍進駐西苑,接管鄴城倉和西苑城門防務,以此提醒新義軍的客軍身份。昨天,石青擬定的安葬儀式細目送呈宮中,至今未見批覆轉回。天快亮了,眼看就要擡棺安葬,行至程序卻還沒定下來,這已經不能用荒唐來解釋,而應該說是故意破壞公祭大事。

如果說這些讓人頭疼,衛將軍王泰向董閏獻上設伏刺殺的建議,就讓石青憤怒了,以至於讓他生出將計就計,以武力奪權的心思。好在董閏和董皇后沒有采納王泰的建議;之前董閏曾動過以武力驅逐、羈押石青的心思,只是在董皇后和太子諸兄弟那兒未獲通過;在鄴城最艱難的時刻,石青護送冉閔遺體而來,並以公祭安撫人心,忠義之心由此可見,怎能因推測猜疑而妄加定罪?

王泰的建議雖然未被採納,石青是大患的概念卻已深入董閏和董皇后心底;這樣的結果便是太常卿操辦的公祭越來越艱難。

石青用冷水洗了把臉,收攏起紛亂的思緒,隨即出了營房。

當值的何三娃扛上蠍尾槍隨後跟上,沒有當值的郗超聽見動靜也從隔壁營房躥出,一邊繫着肋下的皮甲絆帶,一邊攆上來。

石青還未出駐地,前方燈火一閃,有人提了一盞燈籠向這邊走過來。待得近了,火光閃爍之中,露出劉羣那張任何時候都鎮靜得幾乎木然的面孔。

“劉大人!這麼早啊。”石青搶先開口招呼。

劉羣就這燈籠抱拳作揖道:“石帥可以說早,劉羣只能說晚,昨夜一晚未眠,在宮中議事直到此時方出呢。”

“哦?難道是在討論今日的程式?”石青驚詫一聲,隨即吩咐道:“三娃、景興,戒備。”

郗超和何三娃應了一聲,旋即將親衛調開,在石青和劉羣十步外圍成一個環形隔斷。

“可不是麼。。。”

劉羣聲音放低了一些,說道:“大將軍和皇后認爲,太常卿擬定的程式太過繁瑣,國事艱難之際,該當從簡,因此刪掉了大半議程。。。。。。”

說着,劉羣從懷中掏出一根卷軸,遞給石青道:“這是太子和大將軍對今日程儀的批覆,太子請太常卿務必照辦,於午末時分徹底結束公祭。”

石青接過卷軸卻沒急着展開,事實上也沒有展開閱看的必要。冉智說得不錯,今日的禮儀程式確實繁瑣了一些,之所以如此,其實與死者沒有任何關係,只與活着的人有關係。

連續好幾日,董閏不是忙着招人密議,就是四處串聯,爲公祭之後太子登基稱帝做鋪墊。先皇安葬,后帝登基,這是最正常不過的程序,也是任何人都不能公然駁斥反對的程序。知道遺詔或者心向石青的,即便他們再不願意,對此也無可奈何,除非石青公佈遺詔,從法理上否定冉智登基的可行性。可問題是,石青認爲公佈遺詔的時機未到。他打算在面臨重大威脅時,藉機一統鄴城,而不是在如今紛亂的局勢下攤牌。

有鑑於此,郎闓等人定下假借儀式以拖延時間的計策,將安葬程式擬的既細緻又繁瑣。董閏不知是識破了這點,還是急於擁戴冉智登基,不僅將程式大爲刪減,而且以太子詔命,強行要求在午末前結束儀式。

冉智、董閏佔據朝廷名分,詔命一下,石青若不下決心翻臉,還真不好拒絕。卷軸在手中掂量了一陣,石青開口道:“劉大人找個地方眯縫一會,此時勿須擔憂,石某自有理會。”

“石帥當心,大將軍繞過太常卿,昨晚命尚書檯連夜制定了太子登基的程式,打算午後大會羣臣,並請太子登基爲帝。”劉羣*交代了一聲,隨後告辭離去。

“景興。你即刻去一趟驃騎將軍府,找張溫將軍。。。。。。”石青將郗超喚到面前,貼耳囑咐了一通。

郗超應命而去,石青拿着卷軸,徑直來到太常卿辦公的倉內,藉着燭火細細看了起來。

安葬程式刪減得很厲害,嚴苛到不合乎人臣本份。除了鄉黨、戰歿者親眷隨行、殺敵血祭、太子悼念祭文等幾項必須之禮,稍微虛一點的程序盡皆作廢。

死者亦已,生者還需繼續掙扎,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石青苦笑一聲,命何三娃遣人將屬下吏員傳喚過來,將應辦事項一一交代下去。

諸般瑣事安排就緒,天已透亮,估摸着太子冉智和朝中百官要不了多久就會到來,石青沉下心來,仔細琢磨是否有遺漏。就在這時,王朗面有難受地進來請見。“石帥。張夫人託王朗轉告,想見見石帥。”

“誰?張夫人!”石青呆愣了一下才想起來。儘管這女人未必簡單,儘管她是張舉的夫人,石青仍然很容易地把她遺忘了。無論她有什麼身份背景,都不可能在天地棋盤之上佔據一席之地,這種連棋子都算不上,至多是棋子的棋子,石青怎會真正放在心上。

石青拒絕的話剛欲出口,瞅見王朗爲難的臉色,忽地改口道:“王將軍。張夫人見我的目的很清楚,應該是爲江屠求情。將軍也知,江屠求仁得仁,死志已決;何須張夫人求情?這樣的話,我還該去見嗎?”

安葬儀式上有一個重要的程序就是血祭英靈。江屠和十三位胡人因此成了祭物;江屠是現成的,十三位胡人是石青分派人手前往襄國捕捉的。石青料定,張夫人求見該是想爲江屠求情,這個要求他根本沒法答應。

王朗遲遲挨挨道:“石帥抽空見見,親自向張夫人解釋一下可好?”語氣中求懇之意極濃。

石青掃了王朗一眼,旋即應道:“好吧。石某這就過去解釋一下。”他不在意張夫人,卻要考慮王朗的感受,下一步的計劃裡,王朗可是關鍵人物。

張、王兩府人丁安置在新義軍駐地核心,張夫人韓氏居住地比較偏僻,是一排營房最靠裡的一間。

“張夫人。石帥來了——”王朗陪石青來到門外,向屋內招呼了一聲,半掩的房門隨即被一箇中年僕婦打開。王朗肅手相請道:“石青請進——”自己則在門外侍立。

因爲沒有亮瓦窗戶,營房裡的光線還有些模糊。石青邁步入內,先是環目四顧,只見這營房和其他的一般無二,未加裝點,簡簡單單,只是乾淨一些,整潔一些。營房靠裡鋪了一張草蓆,一個白紗矇住整個面容、一襲青綢衣裳包裹嚴實的女子端正地跪坐其上,開門的僕婦則侍立在旁。

“石帥請坐。”白紗水波樣蕩起一道道漣漪,蒙面女子伸手指着草蓆前的胡椅示意。

伸出來的小手纖直秀挺,手上肌膚白嫩細膩,由此可推斷女子年齡似乎不算很大;那雙小手姿勢極美,從青碧的袍袖中優雅地探出,青、白映襯,給人極清爽極新鮮的感覺,五根纖指拿捏着漂亮的花式,恍然之間,石青似乎看到,一朵白嫩嫩、水靈靈的花朵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綻放開來。

玉手素如花,青袖妝綠葉。

石青知道這必是張夫人,他早就感覺此女不簡單,沒想到才一見面,此人一個動作便能產生如此魅力,即便有所準備,他還是忍不住暗自驚歎。

“張夫人見招,不知有何事吩咐。”石青不動聲色,來到胡椅上坐下,目光下垂,注目韓氏。只是往下一看,他心頭忽地一跳,差點蹦了起來。。。。。。

胡椅距離草蓆僅有一步,韓氏雙膝跪坐在草蓆邊緣,石青坐下後身子向前突出,距離又拉近了一些。距離近些原本沒有什麼,糟糕的是兩人一跪一坐,一高一低,一個嬌滴滴的女子跪在男人膝前,免不得會讓人產生暖味的遐思。

當然,石青不會產生暖味的遐思,可是,有些事情不是自己能做主的。石青坦坦蕩蕩地坐下來,低頭一看,除了看見蒙面的白色素巾、裹身的青綢衣袍,還看見素巾之下,青衣皺褶之間,若有若無地露出一線縫隙,縫隙之內,峰巒初起,溝壑隱現,冰肌玉膚,春光燦爛的讓人眼花繚亂。

阿彌陀佛,非禮無視。。。。。。石青覷了眼虎視眈眈侍立在側的中年僕婦,捺下對方乃是有意爲之的疑心。

“以石帥睿智,怎會不知賤妾之意。。。。。。”白紗下的聲音依舊是那麼清冷,帶着些許高潔,白紗下的身子卻福了一福,皺褶間的縫隙隨着動作不經意地擴大了一絲,微起的峰巒快聚成了波濤。

呼——

石青輕輕吐了一口長氣,收攏思緒,目光強自移開,耳聽對方說道:“。。。江屠不過是名下人,所做一切乃奉命而行,並非出自本意,石帥大人大量,何必與其計較。”

“這個。。。”石青正自措辭,忽然眼光一凝,落到對方雙手之上。

那雙手彷彿玉做的,纖細美麗,色澤溫潤;此時正從青蔥的衣袖中探出,忽而勾在一起不安地相互揉捏,將潔白的肌膚揉得不時浮出一坨坨紅暈;忽而緊緊篡住衣襟,因篡得用力,以至於肌膚上纖細的筋脈清晰可見,襯得整支手似乎透明的一般;忽而五指緊握,豆蔻指甲刺進手心,留下深深的印痕。。。。。。

石青從未見過表情能有如此生動的一雙手,在它的詮釋下,主人的不安、緊張、倔強等各種心思淋漓盡致地一一展現。

原來她也知道害怕,以前的高傲,倔強不過是逼不得已的姿態。。。通過那雙手的傾訴,石青似乎明白了眼前的女人,神情緩和了許多。

韓氏似乎感應到對方的變化,趁勢懇求道:“請石帥垂憐,放江屠一條生路。。。。。。”

“垂憐”二字落入耳中,石青心頭一蕩,竟有了別樣的想法,再看韓氏之時,他的目光開始發生變化。白紗敷面,螓首輕揚,秀氣的脖頸挺得很直;這是一個雍容華貴的女人,高傲的不願在石青面前露出面目,與此同時,她正緊張不安地‘跪‘在一個男人面前,請求‘垂憐’。

不甘地順從,驕傲地墮落,種種截然相反的情緒混雜在一處,充滿矛盾的同時,卻讓人感覺格外地刺激。至少讓石青感到特別刺激,甚至產生出一種撕下白紗,上前推到,徹底征服對方的強烈慾望,把對方的不安、緊張、不甘、高傲通通擊潰,蹂躪成溫順。

這是一種強烈的、震撼的、突如其來直擊人心的慾望;這是石青從祖鳳和麻姑兩人那兒得不到的感受;祖鳳、麻姑就像是晴朗的天空、碧綠的原野,自如舒心卻又無處不在,以至於容易被人忽視。這種感受不一樣,像焰火對飛蛾的吸引,如地獄對魔鬼的招喚,即便粉身碎骨,即便從此墮落,也要義無反顧地向前衝,絕不回頭。。。。。。

石青凝視着眼前之人,面上平靜無波,體內卻如火焚燒。這種感覺他很熟悉,這就是該死的一見鍾情,他曾經有過,並且很受傷!

草劍!

這個名字就像一把劍,輕輕地、毫不留情地從心頭劃過,痛得石青骨髓一陣陣抽搐,這種撕心裂肺的痛疼讓石青清醒了一些。

雖然沒有看到韓氏的面容,石青已經肯定,韓氏和草劍是一類人,是那種受過專業訓練、煥發的風情如精雕細琢一般的女人。對,與祖鳳、麻姑那種天然的風情不同,這兩人一舉一止無不透着精心雕琢的誘惑,對男人來說,這是致命的誘惑!

各種思緒紛至沓來,閃電一般劃過腦際,石青忽然意識到,韓氏請見自己很可能不是爲江屠求情,而是藉機接近自己,展現魅惑的風情。

在她眼裡,在草劍眼裡,我大概和其他男人一般無二吧。。。。。。

石青暗歎一聲,站起來索然說道:“張夫人。江屠若是一把普通的刀,石某不會與他計較。可惜的是,這把刀中了魔咒,產生出意識,留他在世上只會繼續爲原主人殺戮,實在無益。另外,此人爲求忠義之名,甘願受死,他的父母妻兒也知此事,並願全他之名。夫人就不要多說了。。。。。。”

裹在青綢下的身軀一顫,韓氏雙手緊握,手心被指甲掐出一道道殷紅的痕跡,只那青絲螓首依舊高昂,隔着輕紗默默地望着石青,不知是在祈求垂憐還是不甘俯首。

“嗯!石某公務繁忙,無暇在此多留,告辭!”不知是不滿自己的表現還是不滿韓氏的作態,石青聲音一沉,拋下冷冰冰的告辭話語,轉身出了韓氏居所。

石青離開韓氏居所,沒走出多遠,劉羣熬着通紅的眼睛找過來,急匆匆問道:“石帥。西苑送葬儀仗準備好了沒有?那邊已經好了,太子、皇后和朝中大臣剛剛出宮,馬上就要到了。”

“差不多了吧,準備小半個時辰了。”石青應了一聲,招呼劉羣道:“劉大人,走,一起看看去。”

送葬儀仗有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爲朝廷儀仗,由太子、皇后和朝中百官組成,朝廷儀仗人數較少,帶禁衛侍從約有四五千人,組織起來快一些。後一部分爲民間儀仗,由鄉黨郡望、戰歿者家眷代表組成,民間儀仗人數較多,約有萬五之數,組織稍微難一點,好在不需要像朝廷儀仗那般嚴整。

太常卿屬下官吏分作兩撥,一撥去宮中組織儀仗朝廷隊伍,一撥在西苑組織民間儀仗隊伍。冉智和董皇后乘輦趕到之時,西苑已經準備就緒。

主持儀式乃是太常卿份內之事,石青身材高挑,換上儒士袍服後,若非臉有點黑,就可當得玉樹臨風,風度翩翩這些詞語了。

“起棺——太子親扶靈柩——”石青揚聲大喝。

在太常卿的指揮下,兩萬人的送葬隊伍井然有序地動起來,原本在城內巡行一週的儀式被刪減成由東西直街直接出城,前往目的地——建安驛。十三座衣冠冢和環繞其中的冉閔皇陵,將在建安驛落根。這將是一座開放式陵墓羣,以便戰歿者家屬隨時前來弔祭。

哀樂陣陣,招魂幡飄搖,腳步沉重,隊伍緩緩出了東門。從東西直街到建安驛,沿路站滿了圍觀民衆,只是無論是看熱鬧的,還是追思懷念的,民衆一個個的都臉色肅穆。十日公祭不知不覺地讓所有鄴城人都沉浸到悲傷哀痛的氣氛中了。

辰時正,隊伍抵達建安驛。附近的寺廟鐘聲同時敲響,轟鳴聲響中,幾百名僧人口宣佛號,上前迎接。石青正欲開口唱禮,請太子冉智上前見禮,忽然一陣急驟的馬蹄聲傳至耳中。。。。

戰馬來得極快,聲到影現。四名騎士打馬狂奔,從鄴城方向追趕過來。還未到近前,馬上騎士已經揚聲高喊:“報——太子殿下,大事不好。石趙大將軍劉顯率衆十萬,昨日午時出襄國南門,向鄴城方向殺來。。。。。。”

緩緩前行的隊伍倏地一頓,沉悶滯重的氣氛像被潑了無數零散的火星,四周圍觀的人羣、居中送葬的隊伍忽地響起一陣密集的嘰喳聲,漸漸地,嘰喳聲大了起來,隨即霍然一變,成了一片驚惶的嗡嗡聲。。。。。。

襄國人來了。。。皇上不在,禁軍損失慘重,誰能抵擋。。。。。。

石青愕然一愣,轉身在隊伍中四處尋找,沒等他招呼,郗超就匆匆趕過來,悄悄說道:“郗超一再囑咐驃騎將軍,待儀式結束後再遣人‘通報軍情’,以免影響安葬儀式。他怎麼。。。。。。”

“張溫並非不知輕重之人,這次怎地如此莽撞?”石青不滿意地咕噥了一聲,爲了阻止朝廷安葬後商議“太子登基爲帝”這件事,石青命郗超暗中通知負責周邊軍情的張溫,請他密遣心腹人員,午後向朝廷假報襄國大軍來犯之軍情,以拖延時間;沒想到儀式剛開始,他就把軍情稟報過來,弄得人心盡皆惶惶不安,送葬儀式還怎生進行?

石青正在暗自惱怒,何三娃從隊伍裡匆匆擠過來,貼近石青小聲稟道:“石帥!天騎營斥候來報,石祗拔擢中軍將軍劉顯爲征討大都督,命其率部討伐鄴城,劉顯糾集襄國精騎一萬五千騎,步卒五萬五千人,合計七萬,號稱是十萬大軍。於昨日午時出襄國南下,估計今晚抵達邯鄲。。。。。。”

“什麼!這竟是真的。。。”石青目瞪口呆,敢情這消息不是張溫虛報的,而是真的,這也太巧了。雖然知道襄國大軍很快就會到來,石青還是沒料到來得會這麼快;這個時候,距離新義軍人馬在清淵集結完畢還有好幾天,他還沒有準備好呢。

五十九章 驚變上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二十四章 進位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七十四章 前夕上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十六章 放膽直言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十五章 接戰十三章 論兵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十九章 穩住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三十章 疏而不漏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六十三章 建制第10章 至方君子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第4章 第一步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六十三章 建制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七十二章 分道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十一章 禍福由天第10章 至方君子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十一章 禍福由天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四十七章 跳河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第10章 至方君子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第3章 談婚論嫁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七十章 夜襲旱寨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第5章 殺威棒?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第3章 悍民軍來了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四十五翻臉不認人五十六章 金鉤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第9章 燕使皇甫真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第10章 第一次任務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
五十九章 驚變上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二十四章 進位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四十八章 露餡後的責難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七十四章 前夕上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十六章 放膽直言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十五章 接戰十三章 論兵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十九章 穩住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三十章 疏而不漏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六十三章 建制第10章 至方君子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第4章 第一步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六十三章 建制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七十二章 分道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十一章 禍福由天第10章 至方君子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十一章 禍福由天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四十七章 跳河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第10章 至方君子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第3章 談婚論嫁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七十章 夜襲旱寨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第5章 殺威棒?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第3章 悍民軍來了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四十五翻臉不認人五十六章 金鉤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六十一章 襄國之戰十一第9章 燕使皇甫真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第10章 第一次任務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