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

二月初四凌晨,東方的天空剛剛露出點灰白色。和王猛計議了大半夜的石青才合上眼,就被諸葛羽急促的呼喊聲驚醒。

石青披上袍子,赤腳走到前帳,剛說了聲進來,諸葛羽就領着一個頭發披散、衣甲泥一團、灰一團的士卒匆匆而入。

“石帥!蒲雄行動了,昨晚他連夜率部趕至範縣,意欲從範縣強渡黃河。”諸葛羽先簡略地介紹了情況,隨即一指那個士卒:“這是稟丘軍帥府遣來求援的。”

蒲雄沒動手之前,石青一直爲此揣揣不安,一聽到蒲雄真的動手了,他反而完全鎮定下來。儘管蒲雄的行動是如此迅疾,沒給他留下絲毫的時間。

石青打量一眼報信的士卒,明白對方爲何如此狼狽了,敢情他是摸黑騎馬趕來的,不用說,路上肯定落過馬,以至於兜鍪都甩掉了。點了點頭,石青溫和地說道:“別急,慢慢說,到底是怎麼回事?諸葛羽,去倒碗熱水來。”

報信士卒很精明,稟報時慢調慢理,說得很詳細:“啓稟石帥,事情是這樣的。屬下昨夜在軍帥府當值,大約子時剛過,孫叔來到當值房,命屬下快馬趕赴白馬渡救援,孫叔交代說:蒲雄、蒲箐兩軍正在會合,集結後將有兩萬五千人馬,計劃從範縣偷渡黃河,軍帥府已連夜調集了兩千五百義務兵趕赴範縣河段,只是人數太少,估計守不了多久,請石帥即刻派兵支援。”

一口氣說完,報信士卒才接過諸葛羽遞上的水碗,咕咚咕咚大口喝起來。

石青一邊聽,一邊靜心思索,待士卒說完,他感覺有些蹊蹺。

範縣距離對面蒲雄大營至少五六十里,就算蒲雄天一擦黑就出發,最快也要子時以後才能抵達;稟丘在範縣下游二十多裡外,中間隔着一道黃河,軍帥府怎麼可能這麼早發現敵情,這麼快作出反應?要知道,白馬渡與對面的蒲雄大營彼此可見,這麼短的距離,天騎營和陸戰營的探報還未能回來呢。

“軍帥府是怎麼打探到對方軍情的?”石青眯縫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報信士卒雙眼,一旦發現對方異常,他會立即出手拿下,嚴加拷問。

報信士卒沒有感受到石青的冷意,他伸手用袖子抹了把嘴上的水漬,帶着回億的神情說道:“昨夜,軍帥府開始很平靜,沒見有斥候回報異常軍情;子時左右,石帥親衛營的左校尉左敬亭突然來了,左校尉渾身溼漉漉的,看起來很着急,屬下拿了一套乾衣喊着給他換,他也沒聽見,匆匆忙忙地進去找孫叔說話。過了一會兒,孫叔就吩咐屬下騎馬趕來報信;以屬下想,應該是左校尉對孫叔說了什麼吧。”

“左敬亭?他怎麼跑到稟丘去了?”石青咕噥了一聲,對報信士卒倒是完全相信了,畢竟,一般人不會知道左敬亭不在他身邊的。令石青困惑地是,左敬亭怎麼跑到稟丘向軍帥府回報軍情去了?

左敬亭爲何出現在稟丘,說來一點也不奇怪。

左敬亭閏一月二十八離開鄴城,二十九回到東枋城;他不知道,新義軍已經撤走了。等他來到東枋城,一看之下立即傻眼了。

東枋城寨牆上飄揚的是黎陽段勤和司州劉國的旗幟;淇河渡口,一座浮橋橫架東西,不時可見枋頭軍士卒巡視的身影,就是沒有新義軍的蹤影。

左敬亭心惶惶之餘,直以爲新義軍戰敗逃回青兗了,於是率部繞道向東,避開枋頭軍和段勤、劉國,從東枋城、黎陽之間偷偷穿過,繼續南下。

一行十一人,都是新義軍老人,新義軍老人除了有三個營例外,其他營士卒有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不識水性;新義軍老人識得水性的,早被天騎營、陸戰營、衡水營先挑走了。十一個旱鴨子來到衛河北岸的時候,頗費了一番周折,最後編制出一個又寬又大、無比牢實的木筏這才乘坐着渡過河。

等他們渡過衛河,來到黃河岸邊時,已是二月初二。隨即,他們注意到對面白馬渡的新義軍大營,就在他們商量着怎麼渡過黃河回返大營之時,枋頭軍精騎出現了。這些精騎向梳篦子一般,自西向東一點點地梳理,仔細搜索黃河北岸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道溝坡,以至於他們根本藏不住身形。

左敬亭一見不對,立即帶親衛向東走,枋頭精騎則跟在他們身後向東梳理,直到被攆到範縣,天黑了下來,他們纔在夜色的掩護下,避開枋頭軍精騎。

二月初三,枋頭軍精騎繼續向東梳理,左敬亭返身回到白馬渡對面,試圖渡過黃河,他沒想到,枋頭軍又來了,這次來得是步卒,整整兩萬步卒。

惹不起還躲得起嗎?左敬亭一惱火,乾脆絕了從白馬渡對面渡河的打算,帶着親衛再度來到範縣,準備由此編筏渡河。

東郡所在的黃河段,乃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黃河金堤;秦始皇統一中原,爲束黃河之水,在濮陽河段修築河堤,河堤寬二十餘丈,兼作馳道,堅固無比;西漢成帝建始四年,黃河決口,水淹東郡;朝廷派員增擴濮陽河段金堤,達千餘里,貫通東郡全境;自此,金堤段黃河沿岸平安七百餘年。

範縣所在的方位,是爲金堤核心地段。河堤寬闊堅固不說,更高出黃河河面四五丈。內壁陡直峻峭,一般人想從堤上,下到河面誠實艱難。

左敬亭和十名親衛在河堤北邊找了一處林子,砍伐樹木,剝製皮索,準備扎筏渡河;只是他們的運氣實在不是很好;沒等他們放到幾棵樹,千餘枋頭軍精騎趕了過來,徑直進入林子伐木砍樹。

這夥精騎似乎是先頭部隊,後面還有大隊陸續前來,沒過多久,四五千精騎集結在林子裡,有的伐木,有的剝皮去枝,有的將原木一排排編制連接,分別製成木筏和踏板。

左敬亭等人躲在林子深處,漸漸看出異狀,對方這是在作渡河準備!他們想偷襲兗州?左敬亭素來膽大,疑惑之下,便潛伏靠近,藉着林木的掩護,抓了幾名活口。

分開審問之後,拼湊出的大概緣由讓左敬亭大吃一驚。

原來,蒲雄率領的兩萬枋頭步卒,在白馬渡對面忙碌紮營純屬假象;天黑之後,他們會封鎖黃河河道,截斷兩岸通信,然後連夜趕至範縣,由此偷渡黃河,奇襲稟丘,從而切斷白馬渡新義軍的退路。蒲箐率領的五千精騎,是蒲雄前鋒,先行出發一是爲了驅逐新義軍斥候,掃清黃河北岸;提前伐木製筏,爲蒲雄大軍渡河預作準備。二是作爲一支疑兵,擾亂新義軍的視線,分散防守兵力。

結果出來了。左敬亭反而爲難了。他很清楚,枋頭軍的意圖若是得逞,新義軍將會陷入很被動的境況甚至於戰敗,可是,怎麼樣才能將消息送到對岸,以便新義軍早作提防呢?他們這羣旱鴨子渡個衛河都艱難無比,又怎麼能輕易渡過寬闊無比的黃河。

左敬亭爲難的時間並不長,沒多久他就有了決定。將俘虜捂住嘴巴捆縛起來,用環刀依次捅死後,他對十名親衛說道:“以前,我們大多是流民,湊合着能活一天是一天,既沒有家,也沒有希望;石帥和新義軍來後,泰山成了我們的家,新義軍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也許有一天,我們能博出個富貴榮華,拼出個公侯萬代。既然是博是拼,就需把腦袋掛在褲襠上,不要想什麼生生死死。。。”

十個親衛凝神細聽,他們知道,等待他們的必定是危險萬分的任務。果不其然,左敬亭話音一轉,說道:“。。。新義軍的漢子連死都不怕,難道還怕水?我們若是被這道黃河水攔住,怎配稱英雄好漢!”

十名親衛齊齊一哆嗦,他們不怕死,如林的刀槍,他們敢縱身撲上;成千上萬的敵人,他們敢迎頭抵住;但是,他們怕水,怕被水嗆到心肺、怕不能呼吸的憋悶,怕置身漩渦時無力抵抗。這是人類對於未知的恐懼,無關乎勇敢。

只是,他們的首領沒有給他們留下選擇的餘地。左敬亭沉聲命令:“大夥準備,腰間繫上繩索,繩索另一頭綁些樹枝木幹,弄妥當後,我們一起衝出林子,向河堤方向跑。上了河堤,跳進黃河,想法向對岸遊吧,就是唯一的生路,也是富貴之路。在此,左某需要提醒諸位的是,若是有人僥倖到了對岸,應立即把軍情稟報軍帥府,以便軍帥府早作提防。這是拼命拼出來的大功,你們誰若是忘了,只怕後悔終生。嘿嘿。。。”

左敬亭壓着嗓子,嘿嘿樂了起來,一時間,十個揣揣不安的旱鴨子,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暮色蒼茫之時,左敬亭一聲令下,十一個人從躲藏之處顯出身形,迅速衝出林子。

兩個倒黴鬼慌張之下沒跑多遠就跌倒了,追來的枋頭精騎從他們身上踐踏而過,另外九人衝上金堤,其中八人成功跳進黃河,另有一人也跳出了河堤,只是他腰上繫着的木杆卻未跟隨下落,而是卡在河堤上的石縫裡,這人因此被懸吊在半空。枋頭精騎趕來後,扯着繩索向上拽,打算抓個活口。這名親衛抽出環刀,斬斷樹皮繩,隨即墜入黃河,他的人在波濤中打了個旋便即消失。

左敬亭跳進黃河,被冰冷的河水一衝一卷,整個人頓時迷糊了,他顧不得理會其他親衛如何,只死死摟着隨身攜帶的小樹,任他水淹水嗆浪拍濤打,就是不鬆手。

暈頭轉腦間,不知過了多久,左敬亭終於感覺雙腳踏上了厚實的地面。他猛一警醒,睜眼四處打量,這才發現,天早已黑透了;他也渡過了黃河,置身於南岸金堤之下;只不過,他隨波逐流,一路向東不知漂出多遠,已不知置身所在到底是何處了。

在堤下摸索着行了一程,左敬亭找了一個可供攀爬的地方登上河堤,在四周轉悠了一圈,憑藉多年流民的經驗,他最終確定,所在之處東距稟丘不過五六裡,也就是說,他被黃河水衝下來近二十里。

方向確定之後,左敬亭趕到稟丘城,向孫儉稟報了軍情。

孫儉是幾十年老軍務,他知道金堤險要,利於防守,不利進攻;奈何對方人數太多,金堤太長,稟丘城守軍卻太少,一旦對方攻勢鋪開,兩三千守軍就照顧不過來。

一得到消息,孫儉立刻命令崔宦留守稟丘;左敬亭任督帥,領兩千五百義務兵趕赴範縣河段,固守待援;隨後派人去白馬渡向石青求取援兵,遣人去歷城請司揚抽調一部分人馬過來支援。枋頭精騎到了範縣,對方攻擊目標明確後,歷城威脅不再,守軍可以抽調一部分支援稟丘了。

具體種種事由石青不清楚,聽說是左敬亭傳的訊息,他沒再遲疑,傳令輕騎營立即出發,趕赴範縣河段增援;輕騎營昨日已整肅停當,說走就可以走的。

隨後,石青急令權翼精騎,整裝收拾,限一個時辰後出發,趕赴範縣河段增援。

第二道命令發出後,得到消息的王猛匆匆趕了過來。石青和他商量了,決定將天騎營也調到範縣增援。有兩千五騎兵沿岸巡弋,有三千五步卒據險而守,想來足以阻止蒲雄登岸了。兩人剛剛議定後續事宜,負責營壘防禦的韓彭遣人過來稟報:枋頭軍發起進攻了。

“真是巧!”

石青冷笑一聲。“傳令天騎營,立即整裝,馳援範縣。哼!就算新義軍只有七千五百人,他蒲健也休想越過白馬渡一步。”

王猛頜首道:“蒲健這是在牽制。看樣子他和蒲雄應該有約定,兩地同時展開攻擊;蒲雄肯定在範縣強行渡河了。”

“若是沒有左敬亭報訊,蒲雄此着倒是不錯,出乎意料之下,打新義軍一個冷不防,會逼的我們退守大清河一線;呵呵。。。可惜,上天欲滅枋頭,他再行此舉,就是自取滅亡!”

石青深沉一笑,俐落地肅手相請,道:“走!景略兄,我們看看去。”

石青和王猛都料錯了,事實上,範縣之戰,寅初時分就已打響。

他倆忽略了一件事,就是枋頭軍是知道左敬亭等人存在的,特別是從林子裡找出枋頭士卒的屍體後,蒲箐意識到,從範縣偷渡的消息泄漏了,逃走的應該是對方的斥候。

天黑之後,蒲雄率軍沿金堤悄悄東行,金堤平坦寬闊,雖然是夜晚,枋頭軍的行軍速度依然很快。快到濮陽河段的時候,蒲洪接到蒲箐的稟報後,當時就急了。

常年屯駐黃河兩岸,蒲雄很清楚金堤的險要,新義軍只需在對岸佈置三兩千士卒,他的兩萬五千大軍不知要付出怎麼慘重的代價才能搶渡過去。這也是歷年來黃河戰事大多發生在渡口的主要原因。一般黃河南北開戰,很少有人會撇開渡口,從險阻的河堤展開攻擊。

蒲雄急令大軍快速前進,他自己快馬加鞭先行趕往範縣。

趕到範縣的時候,天剛子時,這時候左敬亭正好進稟丘城。蒲雄二話沒說,急令枋頭精騎停止編造木筏,充當步卒,即刻搶渡黃河,在對岸立陣結營,掩護後續大軍登岸。

黑夜之中,從城牆高的金堤搭梯下河,乘坐木筏搶渡黃河,無疑是件很危險的事。蒲雄顧不得許多,不住口地催促枋頭精騎,立即渡河。

一隊隊騎兵順着長梯攀援而下,在堤根上等候;隨後,“啪”地一聲,一個大木筏從堤上摔下,砸在河面上,濺起偌大的水花,噴了人一身一臉。堤根下的士卒顧不得擦一把,有的使槍、有的使篙慌忙搭在木筏上,將木筏帶至近處後,一個個摸索着爬上去。

黑夜之中,視線不好,有的木筏上面士卒分佈不均,一個漩渦捲來,立時搖搖晃晃,上面的士卒若是再不謹慎,稍一動彈,就聽得嘩啦一響,木筏傾覆過來,幾十名士卒盡皆落水,他們慌亂地大叫,有的被身邊的木筏撈了起來,有的被水一衝,很快失去了蹤影。

蒲雄面不改色,立在堤上大聲斥候督促;相比強攻時的付出,這點損失算不了什麼。

終於,一支支木筏離開北岸,緩緩向對岸劃了過去,漸漸湮滅在夜色之中。蒲雄隨即發現一個問題,這些木筏,無舵無錨,被水一衝,誰知道會衝到哪裡;深夜之中,許多士卒不熟地理,就算登岸後,也未必能聚合一處,又怎能結陣立營?想了一想,蒲雄吩咐蒲箐道:“箐侄。你親自到對岸去,架火爲號,收攏士卒。”

蒲箐冒險渡過黃河,抵達對岸之時,大約是寅初。由於水流的原因,他登岸之處與蒲雄斜斜相對,向東偏離了四五里。這裡距離稟丘更近一些。所以,當蒲箐在河岸上點燃火架,招來的不是離散的枋頭士卒,而是急趕而至的左敬亭。

“殺!將敵人趕下河!”看到枋頭軍已有人渡河上岸,左敬亭眼睛都紅了,他大吼一聲,率先向蒲箐殺去。若是終究沒能守住河堤,他的大功可就成了泡影。

蒲箐身份高貴,自認不會單身到此,兩百親衛分乘五艘筏子隨他一同渡河,其中一個筏子在河心翻沉了,一個筏子與大隊失散,他帶了一百多名親衛上岸,隨後收攏了百十散兵,此時身邊大約聚起了兩三百枋頭士卒。

一邊是成千的敵人,舞刀挺槍欲置人與死地;一邊是滾滾黃河,那是絕路,可以淹沒無數生命。蒲箐退無可退,只有豁出去拼命了。

“兄弟們!向本將靠攏。固守待援!援兵馬上就要到了。”大喝聲中,蒲箐一舞長槍,毫不示弱地迎上左敬亭。

,,,,

四十六章第9章 荀羨之薦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五十傾巢而出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十四章 齊人之福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第6章 佞臣的用途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十九章 穩住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第2章 重返鄴城四十六章第3章 連環箭四十三章 契機四十三章 血修羅三十五章 惡客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四十五章 逃遁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第7章 獻計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十四章 隔岸觀火十三章 南下東枋城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四十章 翁婿重逢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六十五章 夜襲下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十八章 擱置爭議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第7章 佈政第一步第8章 原來如此第8章 原來如此二十三章 繼趙李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第1章 煎熬第6章 石虎死了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四十五章 逃遁十二章 離開鄴城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第9章 荀羨之薦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八十章 博浪五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二十四章 進位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十六章 蟄伏四十三章 血修羅二十章 郗愔迴轉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第1章 煎熬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十五章 接戰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二十三章 繼趙李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八十一章 博浪六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六十章 酒盟七十六章 博浪一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二十五章 詐城
四十六章第9章 荀羨之薦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五十傾巢而出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十四章 齊人之福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第6章 佞臣的用途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十九章 穩住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第2章 重返鄴城四十六章第3章 連環箭四十三章 契機四十三章 血修羅三十五章 惡客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四十五章 逃遁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第7章 獻計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十四章 隔岸觀火十三章 南下東枋城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四十章 翁婿重逢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六十五章 夜襲下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十八章 擱置爭議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第7章 佈政第一步第8章 原來如此第8章 原來如此二十三章 繼趙李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八十六章 逼近對壘第1章 煎熬第6章 石虎死了九十二章 不眠之夜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四十五章 逃遁十二章 離開鄴城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第9章 荀羨之薦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八十章 博浪五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二十四章 進位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十六章 蟄伏四十三章 血修羅二十章 郗愔迴轉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第1章 煎熬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十五章 接戰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二十三章 繼趙李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八十一章 博浪六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六十章 酒盟七十六章 博浪一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二十五章 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