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

三十三章鄴城換主(下)

石青公開鮮卑人的威脅,趁機給追隨者敲一敲警鐘。其中有些人有所警惕,還有些人不以爲然,認爲燕國乃邊陲小國,並無單獨進攻中原的能力。不過,無論內心作何感想,金明門外所有人等無不作出凜然之態。

藉着這股肅殺之氣,石青轉向城樓,衝董皇后亢聲說道:“皇后!此乃大動亂年代,禮儀不存,約束不再;人人是豺狼,個個爲禽獸;勝者能成王,敗者淪爲賊。身居高位者,必是刀山血海中一步一步殺出來的;太子年幼力孤,若指望他人捧揚擡舉,無異與虎謀皮;最終只能落得個粉身碎骨的結局,誤人誤己誤國。若是太平時節,石青甘願爲周公,在太子年幼時盡心輔佐;此時卻萬萬不行。爲了抵抗鮮卑人,石某殫思竭慮,不能分半點心思,不能讓兵圍西苑之事再次出現。否則,便是自蹈死路,既對不起皇上的信任,也對不起追隨石某的無數部屬兄弟。”

石青硬起心腸,口氣極爲嚴厲,董皇后聽後更是驚懼,哀哀綴泣一陣,轉對董閏道:“兄長,我們不爭了,你和太常卿說說,不要傷害我們性命就行。。。”

“妹子。都怪兄長無能,沒能保住大魏江山社稷。”董閏非常傷感,卻沒再堅持抵抗。

董皇后搖了搖頭,反過來安慰董閏道:“不怪兄長。這是命。太常卿說得挺對,這世道,沒有本事就不要奢望太多,看看石世、石鑑、石祗這幾個的下場就知道了。”

董閏默然,沉思一陣,他衝城下喊道:“石青。汝想要什麼?無論是大魏江山還是帝位社稷儘管拿去,我家外甥不與相爭,只是,汝需答應董某一個條件。”

董閏話音剛落,城樓上下一片哄響,城下的爲輕易解決此事興奮,城上的大多是驚詫;江山社稷這等東西,明知是死也沒多少人願意主動放棄啊。

石青平靜地點點頭,和聲道:“大將軍請說。”

董閏沉聲說道:“放我們走!董家、冉家不願呆在鄴城,要去內黃隱居。請放我們離開。”一口氣說出自己的請求,董閏雙眼眨也不眨地盯着石青,緊張地等待着回答。他知道這個要求有些過份,但還是說了出來,冉、董這等敏感的姓氏留在鄴城實在太危險。他希望石青欣喜之下能夠答應這個要求。

董閏很快失望了。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石青直接搖頭拒絕了。“對不住大將軍。這個要求石某不能答應。石某會親自照顧太子三兄弟的生活,會讓他們讀書學習,會讓他們做文臣做武將,會讓冉氏成爲流傳經年的榮耀世家。因此,石某不能答應大將軍。”

“你你你。。。。。。”董閏戟指向下,氣急敗壞地指着石青,欲待喝罵,適才的剛勇之氣卻因妥協泄得一乾二淨,手指哆嗦半天,終究沒有罵出來。至於石青後面的說辭,直接被董閏忽略了,這種託辭不僅不能讓董閏相信,也不能讓在場大部分人相信。

“罷了。兄長。。。。。。什麼都別說了,聽天由命就是了。”事到如今,董皇后反而坦然下來,她一抹眼淚,淡然道:“兄長在此和太常卿交涉吧,妹妹先走了。”說罷招呼了冉智三兄弟,下城樓向後宮去了。

董閏心灰如死,當下再不提什麼要求,直接命令宿衛軍開門投降,請石青進城接管。

石青毫不客氣,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他先調來張溫部接管皇城,隨即連夜將蔣幹、張溫、王寧、郎闓、劉羣、鄭系、韋伯陽等一衆心腹召集到西苑會議。

會議之上,石青把“推舉麻秋爲尊並歸降大晉”的打算說了出來。兩個話題當即引起軒然大波。除了王寧、郎闓先前知道些風聲沒有表態,其餘人等,包括劉羣、張溫無不極力反對。無數人戮力拼殺,好不容易打造出這等大好局面,怎能讓麻秋來摘取果實?又怎能輕易歸順毫無作爲的大晉?

這一晚的西苑燈火通明,爭論不下。

石青將鮮卑人的威脅,關中的重要之處,鄴城的各種困境一一道出,卻依舊不能讓衆人滿意。無奈之下,石青只得敞開胸臆,承認推舉麻秋爲尊和歸降大晉皆是應急舉措,一俟情勢好轉,他便挺身而出,登基稱帝。

有了這番說辭,衆人才略微滿意。天交四更,會議結束,石青送別一衆親信離開之際,又一一反覆交代,請衆人迴轉後即刻利用本人和家族之影響,將“推舉麻秋爲尊和歸順大晉”的大政方針順利地貫徹下去;爲麻秋入鄴做好準備。

三月十六晚,麻秋大軍抵近安陽的消息傳來,石青召集大魏全體朝臣,再次於西苑連夜會議,會議之上,他以不容拒絕的口吻公開宣佈:鄴城人士需推舉麻秋爲尊,並敦請麻秋歸降大晉。麻秋未來之尊號應由晉室賜封。

強硬地將未來方略公示出來之後,會議氣氛一變,轉入喜慶階段。以功論、以才論,石青大肆封賞,拔擢了一大批文臣武將,大有將鄴城才俊一網打盡的架勢。

襄國之戰中,大魏損折的不僅是武將士卒,還有許多文官朝臣,如尚書令徐機、尚書左僕射劉琦、中書監盧偡等等。這些人的逝去爲大魏朝廷留出無數空缺,也爲石青安置親信提供了諸多便利。

當三司、尚書檯、中書監、九卿以及未來的徵北大將軍府人事確定下來之後,一個嶄新的權利架構隱然成形。

石青此舉是爲了保證自己的意志得到完整的體現,並非刻意針對麻秋;他可以不在乎中原之主的榮耀,卻必須要確保中原各部力量爲己所用。事實上,麻秋一直在邊關爲督帥,影響力限於屠軍內部。雖然這半年在關中積累了一些人脈,卻因行程匆忙,此番沒帶多少關中士人隨行。這種情形下,鄴城新的權利架構,只能由石青來完成。

會議結束,衆人散去。

石青喚來何三娃,吩咐道:“三娃子。你回一趟肥子。向軍帥府傳石某將令。命令周成任徐州將軍,命令賈堅任青州將軍,命令魏統任司州將軍,命令司揚任兗州將軍。命令劉徵任青州刺史,命令陳然任司州刺史,命令劉啓任兗州刺史,任命劉復任徐州刺史。自本帥將令傳到之日始,青、兗、徐、司四州軍、政分開;四州將軍成立將軍府,依新義軍慣例負責本州武備軍事,四州刺史成立刺史府,依軍帥府舊制負責民事政務。夏收之後,肥子軍帥府解散,沒有職司官吏盡皆趕赴鄴城,朝廷另有任命。另外,本帥有一道密令傳給劉徵、劉啓大人;請兩位大人居中調度,將王羲之、荀蕤、郗愔等南方士人盡皆調到鄴城任用,不要讓他們再呆在青兗。”

何三娃點頭應承。石青瞟了眼營房外黑濛濛的夜色,聲音忽地一低,肅然說道:“三娃子,此番迴轉青兗,你順便給我辦一件事。這件事非同小可,你一定要小心在意,萬不可有失。”

何三娃一凜,亢聲道:“石帥放心,就是拼了性命不要,三娃子也不敢誤事。”

“哼!此事若有失誤,害得不是你的性命,而是數百無辜人的性命,還要給本帥加上千秋罵名。”

石青警告地盯了三娃子一眼,沉聲叮囑道:“你帶四百信得過的親衛去皇宮,將董皇后、冉智兄弟還有董大將軍一家帶上,連夜出東門,將他們秘密護送到廣固,請劉徵大人妥善照料。告訴劉大人和護送的兄弟,不可走漏了太子、皇后的行蹤,否則後患無窮。”

歷史證明,改朝換代之際,失敗者從來沒有好的下場。石青有心保全冉氏兄弟,但他對自己的岳丈一點都不放心。

麻秋是個殺人不眨眼的屠夫,怎會容許前朝舊主這種潛在威脅繼續存在;不定哪一天石青不在,他就會將冉智、太后等斬殺殆盡。這就是石青不讓董閏帶冉智兄弟離開鄴城的真正緣由,他們若脫出石青庇護,不會有幾天的活路。要殺他們的不僅是麻秋,王猛、司揚、周成等若是知道,也會瞞着石青將這個後患毫不猶豫地撥出。

石青考慮很久,最終決定將冉智兄弟秘密託付給劉徵這個善良的老人代爲照料,而且廣固偏僻,不易引人注意。

這裡面的關竅何三娃不懂,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因爲以往石青從來沒有這般慎重一再叮嚀某件差事。他不敢大意,從石青那接過令符,點了四百親衛,趁夜色掩護悄悄出了西苑。

何三娃走後,石青歪靠在牆角閉眼假寐,腦子裡翻來覆去,盡是如何勸諫麻秋降晉的說辭。“嗯,多哄一鬨,給個希望,也許應該能成。。。”想着想着,石青眼皮一沉,迷迷糊糊睡着了。

不知過了多久,有親衛進來把石青叫醒了:“稟石帥。探馬來報,麻帥前部人馬抵達清漳水南岸,麻帥所在中軍距離鄴城不到二十里。”

石青揉揉眼,邁步出了營房,擡頭看看東邊斜斜的日頭,估摸眼下大約是辰末時分。

“嗬——麻姑,你父親心可真夠熱乎,一大早就趕了三十來里路,急着到鄴城來稱王呢。”石青來到麻姑居住的營房,一邊從侍女手中接過溼巾擦臉,一邊唧唧咕咕地打趣麻姑。

麻姑白了他一眼,嗔道:“我爹爹就是一實在人,平日再怎麼裝扮,心裡終究藏不住事。哪像你,年齡不大,城府恁深,真是個又奸又滑的小鬼頭。”

石青面上一熱,強辯道:“有嗎?我是那樣嗎?麻姑,論眼光你可不及你父親。在他老人家看來,我這個未過門的傻女婿稀缺得天上地下都難找,試問,天下還有另一個肯以一國爲聘禮的傻瓜?”

麻姑嘻嘻一笑,眉飛色舞道:“你精明着呢,知道麻姑值得一國,這聘禮實在算不得什麼。”

“不害臊——”

石青笑一笑,瞅着侍女不注意,倏地伸出手指,飛快在麻姑鼻樑上颳了一下,瞧見麻姑有反撲的意思,他連忙退後兩步出了營房,在門口輕笑道:“給你一刻鐘時間收拾打扮,然後一道去接你父親。過時不候哦——”

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四十八章 起伏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第5章 會合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第10章 回家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四十七章 跳河四十一章 難阻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四十章 翁婿重逢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四十三章 血修羅三十五章 惡客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第10章 聯合操演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四十章 牛人高論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十七章 是否當斬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六十一等你進攻十一章 亂局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二十三章 繼趙李九十三章 挑釁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第8章 風起雲涌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七十五章 前夕下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第3章 談婚論嫁二十三章 繼趙李第4章 第一步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第10章 回家十八章 灄頭人士第5章 隨時指點你第5章 豫州牧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二十章 有客來訪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五十八章 見便宜就撈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第5章 再續前盟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六十七戰事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十八章 開戰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
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四十八章 起伏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第5章 會合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第10章 回家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四十七章 跳河四十一章 難阻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二十九章 以後的打算未完稍後補全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四十章 翁婿重逢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四十三章 血修羅三十五章 惡客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七十四章 前夕上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第10章 聯合操演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四十章 牛人高論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十七章 是否當斬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六十一等你進攻十一章 亂局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四十五章 四月初八五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二十三章 繼趙李九十三章 挑釁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第8章 風起雲涌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七十五章 前夕下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第3章 談婚論嫁二十三章 繼趙李第4章 第一步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第10章 回家十八章 灄頭人士第5章 隨時指點你第5章 豫州牧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二十章 有客來訪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五十七章 先生請回吧五十三章 及時抵達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五十八章 見便宜就撈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第5章 再續前盟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六十七戰事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十八章 開戰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