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

八月一日下午,志願兵新七營開始選撥士卒,組建框架。石青悄然離開,走的時候帶走了左敬庭和五十個年輕機靈的士卒;左敬庭被提拔爲親衛隊長,五十個士卒和以前的二十人組成了石青的親衛隊。

在肥子耽擱一天,八月三日晚,石青趕到牟縣,宴請三義連環塢、泰山五大夫峪、諸葛山莊、羊家樓四方。

被邀出席的有二十六人,兩人一席;石青、孫儉一人一席;二十八人,十五張矮几,擠在舊軍帥府大堂裡,顯得很熱鬧。

晚宴有肉有菜,只是沒有酒。

上了四道菜後,石青起身,舉起水碗,四方一讓道:“諸位。前段時間,石青爲勢所迫,魯莽不端,多有冒犯,實在抱歉,今先飲一碗,以示處罰。”說着,一仰脖,將白水灌下,隨即對四方再次作揖致歉。

二十六位來賓反應不一,共同之處就是沒人敢出言反駁。石青的魯莽不端,可是以鮮血來書寫的。

石青又端起一碗水,再次一舉道:“冤家宜解不宜結,世間的恩恩怨怨糾纏下去,不僅傷人,也會傷己。石青希望和大家共飲一碗;自此以後,恩仇俱泯。大家鄉里鄉親,和睦相處。”

他微笑着,舉着水碗,向四方讓去。

這一次客人想裝糊塗也不可能。見石青讓來,或微笑以對,或心領神會。。。個個端起碗,仰頭灌下。

石青很滿意,興致越發高了,再次斟了一碗水道:“這第三碗水酒,代表石青的誠心。大家知道,如今泰山郡、東平國、濟北國、魯郡十幾萬民衆在新義軍轄下如同一個大家庭。身爲其中一員,各位既要爲其出力獻智,也該在其中享有一席之地;不能自外。在此,石青誠摯邀請各位,或自己或子弟,踊躍投軍,與新義軍同心戮力,共同營造守護這個家園。”

這些人之中,祖胤等三義連環塢舊人,已在新義軍中任事。石青此邀,針對的是沒有融入新義軍的另外三家。

石青含笑望向四方,衆人反應盡收眼底。結果比預料的好!

興頭最足的是孫鼎。作爲五斗米教徒,眼看泰山一帶聚集了十幾萬生民,他心癢難搔,早想出門傳教,只擔心新義軍的反應。石青拋出了橄欖枝,他馬上暗送秋波。至於火併之仇,他沒放在心上,一個難民頭子的頭銜,當不當都沒什麼。

和孫鼎一樣,戴真也沒將火併之仇放在心上。

戴真做過王彌、曹嶷部屬,幾十年來風風雨雨經見的太多。當年王彌、曹嶷何等勢大,兵馬用萬計,地盤按州算,只因貪圖大,最後落得屍骨無存。戴真以此爲鑑,躲進泰山,不想稱王稱霸,只圖家人平安。兼併就兼併吧,只要人沒事就好。石青一招攬,他就答應讓兒子和親信部屬投入新義軍。

諸葛山莊和羊家樓很無奈。新義軍只有幾千殘兵時,他們沒鬥贏,如今再鬥,無疑以卵擊石;傷不到他人,只會傷到自己。不管情不情願,他們只能有一個選擇——爲石青叫好。

各方紛紛表態支持,石青很滿意。當場命諸葛尚到民部匠作司負責鐵匠營生;羊琨、戴洛任義務兵預備營都尉;孫留北去中壘營任軍司馬;戴真也掛了個軍帥府參贊的職務。。。還有三四十子弟去民部分任各屯耕田莊管事。

一個多月來,新義軍收留了近十萬難民,民部按照千人一個屯耕田莊的標準,在兩河平原粗粗成立了近百個屯耕田莊;每個田莊至少需要五個管事。近百田莊需要好幾百低級管事,石青上哪找這麼多人員?

宴請四方舊人,一方面是給四方一個融入新義軍的機會,以爲補償;另一方面,也想把四方子弟挖到新義軍中;畢竟,這些人比一般難民多些見識經驗。

不過,新義軍缺乏管事人員問題之嚴重,這點人投進去,仍是杯水車薪,難以解決。

第二天一早,石青趕赴肥子,召集民部趙諫、青州陳然、兗州劉復以及孟還真會議。

“放手從難民中選撥管事人員。選撥標準只有一個:唯纔是用!”石青急吼吼地定下選撥基調。亂世之中,顧命要緊,德行退居其次;若以德行考量,十幾萬難民,不知能否選撥出一個兩個德行無虧的君子。

石青以爲自己定的基調很合乎新義軍當前現狀,卻不知座中四人聽到唯纔是用之後,齊齊一震。四個人都是真才實學之輩,對於‘唯纔是用’的出處,知道的一清二楚。這是當年魏武帝曹孟德困居兗州、無人可用之時,迫不得已出的下策;其後一直被世家望族詬病。

通過一段時間的共事,在座四人已經改變了最初看法,沒人認爲石青是個無知兵痞。那麼,他說出魏武之言,是否是種暗示呢?

石青後面的話陳然已經聽不見了,腦袋裡亂哄哄地,偷偷覷向其他三人,只見孟還真坦然自若,毫無反應;趙諫面色微紅,目中幽光閃爍;劉復則低着頭,不知再想什麼,看不到表情。

不行!我要回青州,這裡發生的事需要稟報大人。

陳然打定了主意。

大晉北伐南下難民潮一系列突發事件連踵而至,陳然忙得昏天黑地;一直沒有理一理青州和新義軍算什麼回事。此時,他恍然發覺,青、兗兩州和新義軍之間真有些不清不白。

“陳大人。陳大人。。。”陳然被石青的喊聲驚醒,他茫然地望向石青。“嗯?石帥是說?”

沒想到陳然也會走神,石青有些好笑,重複道:“石青想請青、兗兩州再支援些吏員,前來肥子安置難民,劉大人已經應允,陳大人呢,是否同意?據我所知,陳大人、劉刺史皆是赤心爲民之士哦。”

陳然本想拒絕,聽石青提到難民,心中又犯起躊躇;無論青州和新義軍是何關係,如今聯手安置難民,總是一件善舉。

略一思忖,陳然道:“石帥的要求,陳然不能做主,需要回轉青州稟明大人,請他老人家拿主意。”

“回青州?”石青蹙眉,露出一絲憂慮。“如今人手吃緊,陳大人親自迴轉青州,這邊。。。”

“無妨。我會安排妥當。此去青州,快馬一日一夜便是一個來回。耽擱不了事情。”陳然打定主意,無論如何也要回去一趟,請老大人拿主意。

石青神色稍鬆,殷勤道:“那就好。一會兒我安排四個親衛,護衛陳大人回青州。”

會議散後,陳然緊走幾步,攆上劉復,邊走邊問道:“劉兄,你怎麼想?”

劉復呆了片刻。“陳兄是指?”

“唯纔是用!”陳然壓低聲音,用力說道。

劉復眼光閃了一下,旋即道:“陳兄。這與你我何干?你我在此盡心幫新義軍安置難民就是了,何須多想。”

陳然一怔,難道劉復以爲,青兗兩州只是來幫忙安置難民,事情過罷一走了之,可以和新義軍撇清干係?這是十幾萬人丁啊,而且還在飛快增加。。。

“劉兄。兗州準備和新義軍保持什麼關係?”陳然換了一個問話方式。

劉復沒有直接回答,蹙眉反問道:“陳兄,以後之事可以由我們做主麼?我們算什麼?我們其實和乞活差不多,算是另一種乞活。管那麼多幹嗎?走一天看一天吧。”

我們算什麼。。。另一種乞活。。。

劉復的話震得陳然頭腦嗡嗡作響。他徹底驚呆了,站在那動也不動。等他清醒過來,劉復已經走的沒影了。

乞活?乞活!世間人哪個不是在乞活?

陳然苦笑。

石青這時收到一個好消息,前去東萊運鹽的民部人員回報:蘇忘大督護聽說新義軍收留的難民太多,安置困難,願意幫忙安置兩三萬人。

蘇忘手段不凡,新義軍在泰山風生水起,他在東萊也是大有作爲。六月下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蘇忘攻克了海邊鹽場的三家塢,一旦取得立足之地,他立即亮出蘇家旗號,隨後合縱連橫,短短半月,逼得東萊七塢紛紛俯首,聯合推舉他爲大督護。

“太好了。”石青一拍巴掌,興奮地大叫。過幾天,諸葛攸的衡水營要去東萊學習操舟,正好順路將難民帶過去。

興奮過後,石青想到褚衰。不知褚國丈能不能送些人來?送,又會送多少?

褚國丈的使者已經回程南下了。

前段時間,伍慈一手安排,褚國丈的使者視察了新義軍轄區,接見了心向大晉的祖家、諸葛山莊、羊家樓、奉高城義民、泰山縣義民、青州刺史府人員、兗州刺史府人員。。。

走之前,四位使者信誓旦旦,一定要將難民的孤苦,義民的忠心稟告褚國丈、上奏朝廷;並請朝廷派員幫助新義軍安撫難民。

應該渡過淮河了吧。你們可要快點啊。

石青期盼地望着南方。

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第5章 韓氏入宮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二十五章 聯軍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十八章 開戰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四十五章 逃遁第3章 目的何在?十九章 新生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二十五章 詐城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二十二章 草劍六十五章 夜襲下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四十三章 血修羅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六十九章 私器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六十五章 懲戒第5章 會合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十八章 開戰第4章 幫我作間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第9章 燕使皇甫真第7章 公祭之序幕五十一章 失望十三章 論兵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一百章 四面楚歌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十九章 穩住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十一章 亂局第1章 天塹變通途九十三章 挑釁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第3章 悍民軍來了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第2章 青兗的政治第7章 佈政第一步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六十章 漣漪四十五翻臉不認人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九十九選擇退路五十四章 燒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
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第5章 韓氏入宮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三十一章 需要等級嗎二十五章 聯軍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十八章 開戰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四十五章 逃遁第3章 目的何在?十九章 新生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二十五章 詐城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四十一章 修道之人二十二章 草劍六十五章 夜襲下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三十三章 鄴城換主下四十三章 血修羅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六十九章 私器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六十五章 懲戒第5章 會合三十章 鄴城二三事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十八章 開戰第4章 幫我作間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第9章 燕使皇甫真第7章 公祭之序幕五十一章 失望十三章 論兵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一百章 四面楚歌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十九章 穩住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十一章 亂局第1章 天塹變通途九十三章 挑釁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第3章 悍民軍來了三十一章 祭竈節上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第2章 青兗的政治第7章 佈政第一步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六十章 漣漪四十五翻臉不認人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九十九選擇退路五十四章 燒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