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章 金鉤

庚方之眼光一閃,若有所思。

安離大咧咧地嗤笑。“毒蠍。少來這套。你有沒有報效之心,我還不知?”

石青哭笑不得地瞪了安離一眼,惱道:“此言差矣。兩月不見,安平將軍煥然若新,就不許石青更弦易轍?何況,新義軍並非石青私軍,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石青當需審時度勢。”

“哦?新義軍不是你的?毒蠍。你投了誰?”玩笑歸玩笑,安離對石青還是很關切的。

“石青暫時無人可投,新義軍也並非徵東軍一家。安平將軍不會忘了三義連環塢吧?”

石青解釋道:“當然,僅憑徵東軍和三義連環塢也湊不起新義軍,還有青州刺史劉大。。。”說到這裡,石青霍然住口,警惕地望了一眼四周。旋即搖頭道:“算了。這些事情,安平將軍勿需知道。”

“都退下!”

庚方之輕喝一聲,斥退親隨部屬,踱到石青面前,親切地笑道:“毒蠍將軍,吾對你說的很有興趣,不知可否見告?”

“哎喲。石青失禮了。只顧和安平將軍敘舊,怠慢了庚公子,真是該死。”石青連聲道歉,又是作揖,又是抱拳,將心中敬意表達的淋漓盡致,隨後道:“庚公子見問,石青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庚方之眼含笑意,以之鼓勵。安離彷彿不認識石青,瞪着眼睛上上下下打量。

石青環顧四周,壓低聲音,附在庚方之耳邊道:“公子亦知,北地民衆盼王師如盼星月。朝廷北伐,青、兗兩地士民無不歡喜鼓舞,翹首以待。爲響應王師北上,徵東軍、祖家三義連環塢、泰山五大夫寨、羊家樓、諸葛山莊、青州刺史府、兗州刺史府七方合議,歃血結盟,共組義軍,這便是新義軍的由來。石青不才,蒙諸方英豪推爲軍帥,指揮兩萬聯軍配合王師作戰,原本想好男兒終不負此軀,轟轟烈烈與胡虜廝殺一場,哎。哪知道。。。”

說道這兒,石青埋首掩面,語聲淒涼,盡是沉痛悲哀之意。“幾萬義士耿耿之心,可恨報效無門。痛哉!悲哉!”

“褚衰該死!朝中諸公碌碌無爲着實可恨!”庚方之手指南方,頓足大呼。和失意低落的石青構成一道對比強烈的風景。

俄頃,庚方之一正衣冠,肅然道:“毒蠍將。。。哦,不。應該是石帥。石帥不必氣餒,朝庭諸公碌碌無爲,然,江左如庚家一般立志北伐之士在所多多,江北如新義軍這等忠貞不屈之師不時涌現;只要我們南北呼應,必有新義軍報效朝廷之日。”

庚方之語聲激越,石青悲苦神情愈重,頭顱異常沉重地緩緩搖動,苦澀道:“晚了。沒有新義軍了。北伐軍回撤,新義軍沒有理由繼續存在。回到泰山,便會解散。。。”

“啊。。。怎會如此?”庚方之大驚失色。

石青苦笑。“七方烏合之衆,因北伐而聚成就了新義軍,北伐事了,理當散去。說來好笑,各方豪雄向來互不服氣,結盟之時,只因徵東軍勢單力薄,纔將石青推爲軍帥。石青這個一軍之主,在七方之中,最爲弱小,哪能阻止其他豪傑散去?”

說到這裡,石青遙望藍天,悠悠長嘆:“若非大英雄,真名士,豈能讓各方英雄膺服、自願拜在旗下?只是,哎。。。此等高士不知身處何方?他們怎會知道,瀕臨解散的新義軍需要他們以無上威名聚合?”

“大英雄!真名士!”庚方之身子一震。這種稱譽,除了庚家子弟,還有人敢當麼?庚氏若能收復新義軍,在青兗另闢一塊根基,以後在朝廷將進退有餘矣。

拿定主意,庚方之眼光一掃,盯向安離,緩緩點了點頭。

安離一怔,露出爲難的神情。

庚方之雙目之中霍地爆出一團精光,惡狠狠瞪了安離一眼。

安離喉嚨吞嚥了一下,乾巴巴地對石青笑道:“毒蠍。你若真心想保住新義軍,安某願助一臂之力,推薦一位大英雄,真名士,懾服羣雄,重豎義幟。”

他們的表情石青盡收眼中,看着安離爲難的模樣,心中暗笑,臉上卻是又驚又喜又有三分懷疑道:“真的?!這等大事,安平將軍休要說笑。”

安離道:“安某並非說笑。安某所薦,乃百年僭族子弟,家學淵源,四海皆知。難得的是,此君滿門上下,以北伐中原,解民衆之倒懸,復華夏之衣裳爲己任。與朝中碌碌諸公相比,無疑於天壤之別。如此門第家世,不足令英豪膺服麼?”

石青雙眼放光,上前緊緊篡住安離雙臂,激動道。“安平將軍,此君到底何許人也?請快快道來。”

安離被石青揪得痛的呲牙咧嘴,強忍着說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毒蠍你好糊塗。庚二公子不正是大英雄真名士麼?”

庚方之哎呀一聲,埋怨安離。“胡鬧。安離好不曉事。庚氏南渡經年,在江東倒有些薄名,北地好漢只怕不知。。。”

說着,他悄悄覷了石青一眼。

安離提到庚方之時,石青有過一瞬間的亢奮,隨即突然沉寂下來,一聲不吭,凝神沉思。

安離說項道:“二公子不用自謙,毒蠍這個粗魯武人能知二公子,可見庚氏名滿天下,並非虛言。北人豈有不知的道理?”

“這話說的是。庚氏一門名傳天下,山野之人只怕也聽說過一些。”石青點頭贊同,庚方之眼中閃過一絲喜色,再看石青時,越看越順眼,越看越欣賞:人才啊。雖然粗鄙野蠻,卻不失爲一忠貞義士。。。

“不過,只怕還是不成。。。”

石青話音一轉,庚方之熱烘烘的心一下又掉進了冰窟。

石青坦然一笑,解釋道:“我說不成,和二公子無關。以庚氏名望及二公子高才,登高一呼,新義軍七方豪傑誰敢不應!只是兩萬大軍,一應支用,不是小數。北地窮困,難以解決。這些瑣碎俗事,還是不要勞煩二公子。依我看,新義軍解散爲好。”

安離一僵,擡眼望向庚方之。

庚方之也是一愕。他有心依靠名望收復新義軍爲己用,可沒想出錢出糧養一支軍隊。

三人不再說話,各自低頭沉思。

許久,石青擡頭,噓了口氣。“可惜了青、兗要地。朝廷若能暗中扶持新義軍,佔而據之;徐、揚便是無根之草,唾手可得。如此,我大晉不費一兵一卒,盡得青、兗、徐、揚四州。進可與荊州軍夾擊豫、司,或渡河窺視幽、冀;退,據河而守,經營四州,以爲征討胡虜之基。大事可成矣。”

石青字字句句,如刀砍斧剁,擊在庚方之心頭,震得他心跳氣喘,激動的難以自已。恍若醍醐灌頂。

目前庚氏,缺的不是財富,而是在朝堂崛起的時機,如何重建家門聲名?如何在朝堂崛起?是庚氏子弟處心積慮意欲完成的課題。要完成這個課題,最快捷的方式,無疑是奪取北伐主導權。

換作以前,庚氏不敢奢望重掌北伐主導權。如今不一樣了。。。

如今,褚衰北伐失敗,朝政將進行新一輪更替。這給了庚氏一線希望。

同時,若將新義軍納入庚氏,暗中佔據青兗,如石青所言,一旦事起,截斷徐揚與北方的聯繫,北伐便很有希望成功。

庚氏以此爲籌碼,在朝堂上爭取北伐主導權已不是不可能。

“且慢!石帥。以吾所見,新義軍萬萬不能解散。”庚方之斷然說道。

石青嘆了口氣,沒有說什麼。

庚方之一振,打起精神,慨然道:“石帥無憂。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月,吾籌措安排一番,並能讓新義軍得以保留。”

石青眼睛一亮,熱辣辣地望向庚方之:“真的?二公子願意擔當?”

庚方之嘉許地注目石青,慨然道:“襄助忠臣義士,庚家義不容辭,份所當爲。只是,不知其他羣雄是何心思?是否如徵東軍一般?這就需要石帥費心了。”

石青拱手抱拳,一躬腰道:“二公子放心。北地羣雄互不服膺,對南方高門卻心存仰慕。庚氏若能施以援手,其他羣雄包在石青身上,管教他們個個服帖。”

庚方之滿意頜首,目光溫和,甚是嘉許。

石青稍一遲疑,又道:“稟公子,新義軍目前只有半月之糧。原指望自北伐軍中得到補給,或與胡虜作戰繳獲。誰知。。。”

“啊?這麼緊?”庚方之微微皺眉,道:“即便快馬回豫章調糧,沒有近月辰光只怕也調不來。。。”

“若是一月之內能夠調到糧食,新義軍半糧度日,倒可以應付過去,左右最近也無戰事。”石青大度地原諒了庚方之。

“如此就好。”庚方之欣慰不已,興沖沖吩咐安離:“汝即刻迴轉豫章,告知我兄前後之事,請他即刻調撥八千石糧運到北方。並儘快前去建康,觀望朝中動靜。。。”

聽到八千石糧,石青大失所望。要知道,象庚氏這等豪富之家,糧食積蓄動輒就是一二十萬石。八千石糧不過是個零頭。

其實,石青冤枉了庚方之。庚二公子不在乎八千石糧,只是南北相距近兩千裡,運糧殊不是輕鬆之事。石青之所以失望,最主要的原因是把這當做一錘子買賣;撈一次是一次,自然希望越多越好。

庚方之不知道石青的心思,打發安離回去報信後,笑對石青。“石帥。我們是不是該北上泰山,會會各路英雄豪傑了。”

這時候的庚方之剛滿二十七歲。正是英姿勃發,躊躇滿志之時。

石青謙謙一笑道:“二公子,還有一點麻煩。大趙南討軍兩萬鐵騎距此不過二十里。我們還要想法擺脫纔是。”

庚方之聽到兩萬鐵騎時臉唰地白了。“哎呀。。。這可如何是好。。。”

“二公子無憂,一切有新義軍在。”石青眼中閃過不易察覺的譏諷,口氣無比溫和,道:“二公子麾下暫時去掉大晉旗號,扮作新義軍可好?我們需要和南討軍虛應一場故事。”

“好。。。如此甚好。一切但憑石帥做主!”

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二十六章 並肩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三十五章 惡客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第7章 出路在哪裡六十一章 議和六十一等你進攻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十八章 開戰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六十一等你進攻第5章 韓氏入宮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三章 繼趙李十一章 亂局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十一章 雛形二十二章 草劍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四十三章 血修羅全面開戰中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六十一章 驚變下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二十二章 嗬哈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八十一章 博浪六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10章 至方君子二十章 郗愔迴轉十二章 聚會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第10章 聯合操演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十八章 開戰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十四章 偶遇二十三章 繼趙李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六十一等你進攻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二十章 郗愔迴轉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十二章 故人四十六章 壓力第5章 殺威棒?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十五章 接戰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第5章 隨時指點你十八章 江湖高手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四十七章 夜戰十九章 穩住第9章 行蹤泄露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
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三十四章 五斗米互助社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七十七章 不是那麼糟二十六章 並肩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三十五章 惡客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三十五章 假傳軍令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第7章 出路在哪裡六十一章 議和六十一等你進攻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十八章 開戰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六十一等你進攻第5章 韓氏入宮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三章 繼趙李十一章 亂局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十一章 雛形二十二章 草劍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四十三章 血修羅全面開戰中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六十一章 驚變下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二十二章 嗬哈第2章 三個雜號將軍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八十一章 博浪六五十九章 不能打下去了第10章 至方君子二十章 郗愔迴轉十二章 聚會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第10章 聯合操演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十八章 開戰六十二章 板蕩識英雄十四章 偶遇二十三章 繼趙李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六十一等你進攻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二十章 郗愔迴轉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四十二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十二章 故人四十六章 壓力第5章 殺威棒?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十五章 接戰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第5章 隨時指點你十八章 江湖高手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四十七章 夜戰十九章 穩住第9章 行蹤泄露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