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

十一月初六,收到鄴城大變,趙皇石遵被殺的訊息後,青州劉徵和兗州劉啓決定和新義軍正式合併。因安撫南下難民和奇襲樂陵倉的需要,兩州刺史府和新義軍早已融和得難分彼此;此時的合併,更像一個姿態;所以,五天後,三方完成了形式上的合併。

合併之後,青、兗刺史府名義上依然存在,實質上已經取消,暗地裡人員全部歸入新義軍旗下;作爲青兗唯一的主人,新義軍分出軍務、政務、民務三大部。

依照先前的協議,石青、劉徵、劉啓分任三部主事,各有一套人馬。唯一出現的變動就是——三大部直屬軍帥府轄下。石青兼任軍帥府軍帥。。。哦,應該是軍帥府軍帥石青兼任軍務主事。

鑑於石青事物繁重,分身乏術,軍帥府另設一參贊司,孫儉掌總坐鎮,趙諫、伍慈、陳然、祖胤擔任參贊。專責軍帥府各部運轉。

兩位原刺史大人久歷世事,深知誰的拳頭硬誰是老大的道理,對這點變動並無異議,安心愜意地享受新身份新權柄。

“石帥時時不忘民生,青兗民衆幸甚。。。”民務主事劉徵欣慰地梳理着長鬚。

“石帥思謀深遠,青兗無憂矣。。。”政務主事劉啓含笑大讚。

樂陵倉所得只能濟一時之困,欲使幾十萬民衆徹底擺脫飢餓、寒冷,最終需從田地裡刨出糧食,植桑種麻。青兗貧瘠,禁受不得半點波折;難民數目衆多,全部安頓妥當,尚需時日;百廢待興,各地需要大量青壯勞力,都去從軍,誰來耕作養軍?

聽聞石青拒絕擴軍,兩位主事很高興。青、兗兩州真正的當家人能意識到這點,是青兗民衆之福。

這時已是十一月中旬,正值三九天氣;兩天前下的大雪,還沒有消融的痕跡,雪層下結起了厚厚的冰茬;三人走在軍帥府內的蹊道上,腳下發出咯吱咯吱冰茬破裂的聲音。

“兩位大人謬讚,石青愧不敢當。以石青之見,欲使青兗無憂,軍帥府各部必須合力做好一件事。”在這二位面前,石青不敢馬虎,禮節做得十足。新義軍下轄地方官吏大多出自兩人手下,趙諫選撥的一批稍有文墨的難民,只能打打下手,不能獨擋一面。

“哦?是何事?”劉啓名爲刺史,實爲城守,坐困稟丘多年,猶同賦閒。許是閒久了憋悶壞了,一聽有事可做,興致立即高漲。

笑談間,三人來到軍帥府參贊司所在的小院。

wωω ▲ttka n ▲C O

進入月亮門的前一刻,石青雙眉一揚,語音鏗鏘道:“重建家園!在這片土地上重建家園,在人們心中重建家園,讓所有人心中有家,以青兗爲家,建設她!珍惜她!保衛她!”

劉徵聞言,驀地一振,在月亮門上重重擊了一掌,老花的眸子迸射出灼人的光彩。“家園!好遙遠的印象!”

劉啓身子一晃,踉蹌後退,一手扶住月亮門,喃喃自語。“家園。。。還有家園嗎。。。”

多少年來,北方人四處顛簸,飄零流離,身無所居,心無所安,哪有家園的念想?新義軍收留、安置難民屯耕生產易,意欲在民衆心頭栽培家園的種子,卻是千難萬難。

“再難!也要做!從自己開始,讓我們把這兒當作自己的家園,珍惜愛護;然後去感染、引導身邊的人,讓大家明白,心之安處,即爲家園!”

“好!心之安處,即爲家園!”劉徵撫掌擊節,大聲讚歎,話音忽地一轉,他又急又快地問道:“我們該如何做?”

“是啊?我們該怎麼做!”一個朗朗的聲音跟着問道。原來是參贊司的人聽見動靜迎了出來,陳然附和着劉徵問了一聲。

“讓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男人有家、女人有依、纔有所用、事有人理、敵有人擋、災有所備。做到這些,誰會不把這兒當作自己的家?”

石青一口氣說出八條標準,兩位劉主事齊齊吸了口氣,太難了!這些可能實現嗎?參贊司人員表現的更是不堪;望向石青的目光幾乎呆滯了。文景之治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標準!除非是三皇五帝!

“慢慢來,不着急,只要爲此努力,民衆就會認同新義軍,就會將這兒當作自己的家園。”年輕人溫言鼓勵。“具體怎麼做,參贊司和兩位主事會商拿出一個條陳;一個敢想敢幹,超越過去框架,不被習俗束縛的條陳。。。”

頓了一頓,石青對伍慈說道:“行雲,施展你的想象,多編些童謠,讓孩子們毫無顧忌地唱出來,唱出民衆心底深處的渴望;再擬定些口號,四處宣講傳曉,要讓每個人都知道,新義軍要幹什麼?新義軍會幹什麼?”

“石帥放心!參贊司定會按照石帥的標準佈置下去。”回答石青的不是伍慈,是雙目熠熠閃光的陳然。現在的陳然與劉徵一席談後,拋開諸多雜念,一心只爲安置難民操勞。至於他和劉徵談的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石青對陳然這一段時間的表現很滿意;點了點頭,辭別兩位劉主事,他獨自向軍帥府外踱去;走過拐角,恰恰遇上臉被凍得紅撲撲的祖鳳。

祖鳳回了趟萊蕪谷,探望母親,剛剛回轉;她未回輕騎營駐地,先到軍帥府來瞅一眼。看到石青,祖鳳俏臉一綻,嚴霜、冰屑簌簌而落,一雙黝黑的眸子裡滿是笑意。“青子哥哥。我娘給你帶了好多好吃的。。。”

輕笑聲中,她取下一個包袱,往石青手中一塞,道:“我娘偏心,給你準備的比我還多。。。”

手中包袱沉甸甸的,至少有五六斤;石青用手一模,裡面硬的、軟的、根鬚狀的、塊莖狀的應有盡有。。。

“是什麼呢?”石青隨意地問,堅硬的心卻已被濃濃的溫馨化開了。

“山核桃、柿餅、紅棗。。。呵呵,都是我娘自己晾制的。”在石青面前,祖鳳越來越不像個鐵血戰士,更像一個快樂滿足的小女孩。

抱着包袱,石青和祖鳳一邊說着別後話語,一邊隨意散步;走到軍帥府大門時,一陣有氣無力的讀書聲傳入兩人耳中。

“。。。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大聲點!沒吃飯麼。。。”軟綿綿的朗誦聲中忽然響起中氣十足的訓斥。訓斥聲起,讀書聲頓時嘹亮許多。

“。。。增益其所不能。。。”

聲響來自軍帥府親衛值守處,值守處房內,何鬆、庚惜等十一位南方客人一邊奮筆急抄一邊不停地背誦,兩名軍士手拿藤杖,在旁虎視眈眈地盯着,隨時準備尋人責打的樣子。

十一位客人從樂陵迴轉回泰山後,意欲不辭而別。石青不依,將他們抓了回來。

想走可以,把這倆月的食用以及護衛費用結清再走。什麼?用世家援助物資相抵?那怎麼行,新義軍得到援助,自會承你們家族人情,與諸位無關,家族和個人兩個概念豈能混淆。沒錢結帳?那就抄書抵債,孟子家學七篇,一人抄一百部,方可走人。當然,爲了正確無誤,你們須會背誦,爲了避免忘記,更須邊抄邊背。

石青探頭探腦看了一眼,衝祖鳳鬼祟一笑,好像做了惡作劇一般。

祖鳳沒有回笑。沉吟半響,低聲道:“青子哥哥。是否該留些體面?”

“體面?!”石青呆了一呆,隨後認真地看着祖鳳。“體面是別人給的嗎?”

祖鳳有些黯然:“他們不是尋常人,無論是祖上還是現今的家族。。。”

“那和他們有什麼關係!”石青皺眉打斷了祖鳳。“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他們的先祖,我會敬仰,歷史也會記載傳頌;這是努力後應得的回報。可與他們有什麼干係?難道因爲蟲的先祖是龍,我們就該把蟲當作龍一樣供奉麼!”

石青雙眼眨也不眨地盯着祖鳳。眼前之人對他太重要了,他不敢想像,若是兩人內心出現根本性分歧,將是何等痛苦之事。“鳳兒。你爲何會有這個念頭?平民百姓受此待遇,你是否以爲很正常或者僅是憐惜,換作他們你就以爲不公了?不體面了?”

祖鳳怔住了,換作尋常人自己是否真的不以爲意?懵懂之中,她又一轉念,尋常人怎能與世家子弟相提並論?

想透這點,她意欲解說,一擡眼,卻見石青目光灼灼地盯視過來,一驚之下,她話也說不俐落,吃吃了一陣,道:“。。。人情。。。世故。。。向來如此”

“人情世故!”石青身子一抖,臉色鐵青地念叨了一句,突然感到一陣無力。他可以毫不留情地對敵人揮刀,可能把‘人情世故’怎麼樣?數千年來的文化積澱,人情世故深入到每個人的骨髓,包括他自己在內,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長嘆一聲,石青環顧四周,恰恰瞥見孟還真匆匆匆忙的身影。心念一閃,他開口招呼道:“孟兄。好久不見,可是來取書的?”

孟還真風風火火走過來,說道:“不錯。治學司辦了十四處鄉學,處處都缺書籍。我來看看是否有抄錄完成的,若有,早拿到半日孩子們也能早用半日。”

石青頜首,斟酌着語氣問道:“孟兄。貴先祖曾言: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石青對此心羨不已。然,數千年來,民何曾貴過!君何曾輕過!其中是何緣由?孟兄可知?”

石青擺出了長談架勢,孟還真穩下身來,凝神思索道:“世人習慣以君爲貴,以民爲賤;普通民衆亦自認微賤。”

石青若有所思道:“不錯!若欲民貴,必先讓世人知道民比君貴的道理,不可自認輕賤;其次,民需開智,需要有自己的聲音和想法,不需他人爲民衆代言,不讓他人以民意自居。如此,民衆不貴也貴。這就是。。。”

說到這裡,石青加重了語氣,叮囑道:“。。。治學司治學的宗旨。孟兄切切在意!”

“不許他人爲民衆代言,不許他人以民意自居。。。”孟還真唸叨兩邊,往深處一想,悚然而驚,這個‘他人’指得是誰?

“孟兄。石青以爲,將來,新義軍下轄之地必須由開智的民衆管理,青、兗之地需要移風易俗。。。”石青一笑,嘴角掛起一絲猙獰,狠狠地說道:“否則,我等拼死鏖戰有何意義,難道要爲他人作嫁衣麼?”

“移風易俗!”孟還真懵懵懂懂唸叨着離去。

祖鳳有些不自然,欲言又止,訕訕跟隨石青踱出了軍帥府。在肥子街巷上漫步而行。

僅僅四個月的時間,原本荒廢的肥子城已煥然一新,充滿了生命的氣息。寒冬季節,也到處可見來往忙碌的人羣;其中有黑糊糊搬運石炭取暖的民衆,有一臉剛強調動集結的士卒,還有匆忙就學的少年郎,嬉笑玩耍的孩童。。。一幅幅溫馨和暖的畫面洋溢着人間氣象。

石青將對‘人情世故’的無奈擱置腦後,微笑着,和相遇的熟人一一招呼,心頭電閃一般,掠過諸般事宜:

樂陵倉全部糧草和三分之一的兵甲已運到歷城,樂陵城工匠家眷遷至歷城、廣固和牟縣安置妥當,留下的鹽工開始煮鹽、圍堰;一萬八千新義軍整編完畢;重建家園計劃拉開序幕;鄉學一處處地辦了起來;民衆趁冬閒建築房屋,整修溝渠,軍帥府運轉井然有序。。。

還有什麼牽掛嗎?

閒步邁上肥子北城牆頭,石青遙首西望,那裡是鄴城,是北方的中心;那裡發生的動盪,將影響整個北方,將改變全天下的格局。

新義軍必須投身焚世烘爐!必須改變歷史原有軌跡!

念及此處,石青滿懷激烈,竟是一刻也等待不下去了。他驀然回首,打量着肥子、打量着白茫茫的青兗大地,眼神裡透出深深的眷念。“鳳兒。我要走了。。。石大將軍頒下的行軍勘合剛剛送來。鋒銳營、中壘營、跳蕩營正在集結待命。該是去鄴城的時候了。。。”

襲取樂陵倉前,石青曾派小耗子去鄴城,向李農、石閔通報襲取樂陵倉之事,並透露新義軍意欲投靠悍民軍的意思。

小耗子前往鄴城,完成了石青的交代,與悍民軍取得了聯繫,但是他們沒能迴轉。

石閔得到小耗子報訊後派部將張艾趕往樂陵倉查看;十一月初五,張艾見到了石青,雙方開始有了聯繫。十一月十二,張艾再次趕到肥子,傳來石閔兩道命令;一是命令新義軍留一部照看樂陵倉,春暖雪融後,將倉內甲冑運抵鄴城。二是命令新義軍大部即刻去鄴城效命聽用。

傳達罷命令,張艾告訴石青一個消息,小耗子等人離開鄴城時,遭遇戰事,捲入亂軍,如此生死不知。他走時又叮囑道,鄴城風雨飄搖,明的、暗的各種爭鬥無止無休;武德王和大司馬急需得力人手幫忙維持,請新義軍儘快開拔。

“我也要去!”石青話音未落,祖鳳已開口請求。無論這個男人的舉動如何荒唐決絕,但一到關鍵時刻,祖鳳發現自己幾乎沒有其他選擇;勿須猶豫,她已拿定主意,一定要和這個男人一道——無論是飄到天涯還是闖到海角。

“你不要去。鄴城很危險!”石青淡淡地笑着,搖了搖頭。

一聽說危險,祖鳳更加堅定了。“我要去!有危險我們一起闖,不能讓你孤身去闖!”

“怎麼會孤身一人呢?三營志願兵、一營義務兵,算上親衛營;差不多四千五百位好兄弟。。。”石青笑着解釋。“。。。再說,青兗也很重要。這是新義軍的家,需要可靠之人守護;有家在,我們在外就有依靠,沒有了家,我們在鄴城再安穩,也是無根之草。”

石青說得有道理。

青兗之地對新義軍意味着什麼,祖鳳很清楚。此外,她還清楚,經幾番捏合,新義軍不算烏合之衆,但也沒到安如泰山的地步;新義軍成軍不到半年,時間太短,不穩定的因素太多,而石青真正可以信賴的人卻不太多。

祖鳳僵了片刻,不再強求,幽幽道:“鄴城真的很危險嗎?那可是皇城呢。”

“與皇城無關。也許。。。危險來自於我內心的恐懼。”石青自失一笑,澀聲道:“一直以來,新義軍遊離在大晉、大趙兩國邊緣,不受世間規則束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所以連連得手。這次不一樣了,野馬要套上嚼子,飛鳥要進樊籠;呵呵。。。有好多規矩要去學習,有好多人要去適應。說實話,我真的很不習慣!很不喜歡!”

“那我們不去了好不好?”祖鳳怯怯地請求。“新義軍就呆在青兗,誰能把我們怎麼樣?”

“去!必須去!新義軍一往無前,刀口添血都不怕,會怕這些!”石青說着,說着,已是豪氣滿懷。

,,,,

第2章 重返鄴城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十二章 出巡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四十章 牛人高論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四十七章 夜戰二十五章 詐城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十三章 南下東枋城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六十五章 懲戒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十四章 偶遇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四十一章 難阻四十六章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第8章 風起雲涌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六十五章 夜襲下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十二章 出巡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第4章 力的領悟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五十章 冉遇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七十二章 分道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第10章 回家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六十三章 建制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三十五章 惡客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十四章 隔岸觀火八十章 博浪五七十一章 毒計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第5章 再續前盟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7章 佈政第一步七十一風滿樓上四十二章 中毒五十六章 金鉤第8章 紙老虎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七十八章 博浪三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四十二章 中毒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第5章 豫州牧四十六章 壓力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第6章 佞臣的用途第9章 燕使皇甫真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十三章 反覆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七十一章 毒計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
第2章 重返鄴城三十一章 三個戰場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十二章 出巡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四十章 牛人高論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四十七章 夜戰二十五章 詐城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十三章 南下東枋城七十八章 梳理行動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二十二章 情勢互易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六十五章 懲戒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九十八章 口袋成形十四章 偶遇三十七章 此地非良鄉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四十一章 難阻四十六章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第8章 風起雲涌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六十五章 夜襲下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十二章 出巡六十六章 夜襲孫家塢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第4章 力的領悟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五十章 冉遇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十二章 張遇的心思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七十二章 分道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第10章 回家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六十三章 建制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三十五章 惡客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十四章 隔岸觀火八十章 博浪五七十一章 毒計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第5章 再續前盟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六十八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7章 佈政第一步七十一風滿樓上四十二章 中毒五十六章 金鉤第8章 紙老虎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七十八章 博浪三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四十二章 中毒七十六章 這個險值得冒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第5章 豫州牧四十六章 壓力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第6章 佞臣的用途第9章 燕使皇甫真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十三章 反覆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七十一章 毒計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四十一章 四月初八一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九十五章 焉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