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章 議和

六十一章議和

四月十七傍晚,三艘小舟載着王彬之、何三娃和高開一行,離開滹沱河南岸向對面魏軍轄地蕩過去。

經過深思熟慮,慕容恪決定議和。眼前戰局不是很樂觀,議和是擺脫當前窘境的唯一辦法;而且,石青已然坐大,燕國草率應付已不可能成功,應該先穩住陣腳,從長計議,在鄴城內部和外部同時着手,等待時機成熟,再傾盡全力與之一搏。

有了這番考慮,慕容愜議和之事提到長遠佈局的高度上,他想王彬之提出:燕魏兩軍可以停戰,不過,幽州軍佔據的博陵郡應該劃歸燕國管轄;鄧恆是石趙徵東將軍,實乃朝廷仇敵;燕軍攻克的魯口、安平是敵軍盤踞之所,絕不能爲了顧全新降的鄴城顏面而退出。

慕容恪願意議和,王彬之就端起了不偏不倚的調停者架子;對這個提議不置可否,只帶了慕容恪的使者高開一道乘船來到北岸,請見石青。

石青初見王彬之還好,寒暄客套還不親熱,當王彬之說明來意,是奉殷浩之命前來調停燕魏之間戰事的時候,石青臉色立時黑了下來,看上去很是不滿。過了好一陣,才艱難地點頭應允。但是等高開將慕容悒議道出來之後,石青再次蹦了起來,連聲叫嚷“慕容恪欺人太甚。。。。。。”

蹦了一陣,石青向王彬之提議,停戰議和不能追究之前的是非對錯。譬如燕軍突襲樂陵郡這等冒犯舉動他可以不計較;但是,雙方議和的基準應該以停戰前的實際控制地域爲界線;魯口、安平被慕容恪突襲而下,以後可歸燕國下轄;河間郡大部、高陽國、清樑、安國、蠡縣等地在魏軍實際控制之下,就該由魏軍治理下去。

王彬之對石青的建議同樣不置可否,高開除了反對再沒有半點主意。議和眼看陷入僵局,四月十八,石青遣權翼爲使,與王彬之、高開前往安平,與慕容恪面對面商談。

慕容恪聽高開說罷詳細經過,估猜議和之事多半是殷浩希望凸顯朝廷權威而想出來的制衡之策,並非出自石青授意。果真如此的話,趁議和之機撈取便宜的打算很可能不易實現。考慮一番後,慕容憬下會晤王彬之,請他出面,勸說石青退出幽州南部,並將擄掠的民衆交給燕國;作爲酬謝,燕軍願意讓出魯口、安平兩地,連同俘虜降兵一道交與石青。

四月十九,王彬之和權翼、高開回轉滹沱河北岸,王彬之向石青轉達了慕容恪新建議,石青未置可否,隨即提議不如約定時間、地點讓他和慕容沱一見,面對面商談停戰議和之各項細節。

當天午後,高開、權翼在滹沱河河面上來回穿梭,天色黑下來的時候,雙方終於達成一致,慕容恪與石青駒同意次日在滹沱河上舉行面對面會談,並以殷浩特使王彬之爲中人。

四月二十辰正時分。滹沱河兩岸旌旗飄揚,人喊馬嘶,燕魏兩軍依河對峙,戒備森嚴。辰末,四名魏軍水手操縱着一艘帶艙大船載着王彬之離開北岸,晃悠悠在河心下錨泊住。

竹篙向堤岸一撐,一隻小舟離開南岸,載了四五個水手靠上大船,兩個水手登上大船,一個和一名魏軍水手共同掌舵,一個從一名魏軍手中接過長篙,撐在河牀上。四名魏軍水手有兩名交卸了手中活計,跳上一隻小舟向岸邊撐回去。

過了一陣,燕魏雙方又各派出一小隊人馬渡上大船,聯手在船艙內外敲打檢查了一番,確認無誤後,又同時離開。

雙方依照議定的保安程式忙碌了小半天,午初時分,一切就緒,大船上只剩下王彬之以及分屬燕、魏雙方的四名水手,這時兩岸同時響起震天的鼓號聲。

“咚咚咚——”的喧譁聲中,兩艘敞篷船分靠兩岸。石青、慕容恪身披甲衣,在四名沒有持刃的甲士護持下登上敞篷船,相對而行,向河心大船靠過去。

兩隻敞篷船靠上大船,水手用撓鉤勾住大船,鋪上踏板。石青、慕容恪踩着踏板分從兩邊上了大船,王彬之從船艙迎出來,笑吟吟道:“燕、魏兩國俱是我大晉朝廷藩屬,石帥和輔國將軍算得上是一家人,願二位化干戈爲玉帛,從此以後同心協力輔助朝廷。”

慕容恪、石青駒向王彬之揖手爲禮道:“王大人說得是,此爲臣子本份耳。”說到這裡,兩人同時向對方看去,目光一掃,在空中碰個正着。

石青呵呵一笑道:“鄴城誠心與燕國交好議和,只不知輔國將軍是否能當得燕王的主?石某擔心,今日你我在此議和,明日燕王翻臉不認帳,轉頭率兵南下。呵呵,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石某並不在意燕王是否踐諾,怕得是傷了朝廷和殷刺史以及王大人等的顏面。哈哈哈——若是如此,今日之舉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呢。”

可惡,此人真是無孔不入。明着貶低我身份不夠,說話未必做得了數;實則是挑撥我和王兄的關係,兼且將大晉朝廷和殷浩等歸入他方陣營。這廝如此狡詐,我當小心應付纔是。。。

慕容恪心念電閃,臉上不露聲色,淡淡回道:“慕容氏世代忠臣,朝廷但有所命,從不計較利害得失。今殷刺史特使王大人爲中調解我等雙方戰事,一瞪功,無論是否願意,燕國定然不會反悔。我王兄行事磊落,光風霽月,豈是一般小人可以隨意惻度的。石帥過慮了,或者。。。。。。”

語音一頓,慕容愜眼微咪,一眨不眨地逼視着石青,截然說道:“石帥是否對此太過憂心,是以纔會有此念想?”

慕容恪不動聲色地把石青比作小人,直言對方處境不妙,擔心不能成功議和停戰,以此佔據主動。

初一見面,兩人就夾槍帶棒鬥個不休。王彬之一見不對,連忙插進來,笑道:“二位一個威震塞外,一箇中原揚名,是爲天下頂尖的英雄俊彥。今日得以聚首,也算有緣,來來來,請坐下敘話。”

船首甲板上早已鋪好了三張草蓆,草蓆上擺下三副案几。王彬之居中坐下,石青、慕容恪倒也給他面子,彼此深深望了一眼,便即分左右坐了下來。

“石某以爲,雙方若有誠心停戰議和就不能計較以前的轄界、損失等等,應該維持目前的現狀,如此纔算乾淨利落。否則,相互計較起來,你讓我交還生民,我讓你賠償樂陵郡損失;你讓我退出幽州,我讓你迴轉塞外,沒完沒了,不可能會有了局。”

坐定之後,石青衝王彬之點頭示意了一下,轉而注目對面的慕容恪,率先開口發話。

聽到“退回塞外”的話語,慕容恪動也沒動一下,無論對方如何說,不過是漫天要價罷了。“石帥。能坐到這裡說明慕容恪已拿出了誠意,請石帥也拿出誠意吧,不要貪得無厭。”

石青莫名其妙地一笑,衝慕容恪道:“誠意?石某費盡千辛萬苦,拼卻無數將士性命,好不容易打下幽州南部這片地盤,汝一句話就讓石某雙手奉上,這就是汝之誠意”

“投桃報李,慕容恪會以魯口、安平相贈,石帥還不滿意麼?”

“不滿意區區兩城之地換取整個高陽郡、大半個河間郡,順帶一個清樑城和幾萬生民,輔國將軍,汝之盤算得太好了,欺石某愚鈍乎”

“我大燕不拿回高陽、河間和清樑,這場戰事就沒法停止,議和沒有任何意義”

“想要高陽、河間、清樑,輔國將軍就該拿出點誠意,若是空口白牙,那是休想。石某絕不會讓麾下將士的性命白白付出”

。。。。。。。

從午初開始,石青、慕容恪脣槍舌劍,針鋒相對,兩人顧不得吃顧不得喝,撇開中人王彬之,一點點地掰算計較。到午後申正時分,雙方依然有着巨大的分歧,王彬之這時候開始發揮中人的角色,出面請石青讓步,將幽州南部城池和生民還給燕國,燕國將魯口、安平送給魏國以爲謝。

石青最終給了王彬之一個面子,答應把幽州南部城池歸還給燕國,但是擄掠的幾萬生民不能歸還。

王彬之轉而請求慕容恪做出讓步,慕容恪猶豫一陣,最終決定放棄被擄掠走的幾萬人丁。

至此,和談條款有了一個雛形,剩下的就是商量如何善後,如何交接等細節了。王彬之提議,這些瑣事勿須雙方主帥參與,派出使者商談即刻。

石青和慕容恪沒有提出反對,雙方約定明日再進行事務性商談。慕容恪對議和條款還算滿意,臨別之際,先向石青禮貌性地一揖,又和王彬之寒暄了一陣,這才轉身離開,踩着踏板登上自己的坐船。

“輔國將軍。你看那邊,像是發生了什麼事?”慕容恪登上坐船,正想命水手抽取踏板離開之時,一個撐篙固定坐船的水手指着北邊向他提醒示意。

慕容恪踮起腳尖,隔着王彬之坐船向對面望去,但見北岸衝出一隻小舟,飛快地靠上石青坐船,兩個通傳信使模樣的士卒不待小舟挺穩便飛身登上石青坐船,神情慌張地稟報着什麼。

“啊——對方通傳信使如此慌張,當是出了什麼大事。若是如此。。。。。。”

慕容恪心中一激靈。急聲喝道“且住”

喝住抽取踏板的水手。慕容恪快步衝上王彬之坐船,徑直奔到靠近北邊的船舷邊,側耳凝目向石青的坐船打聽動靜。

石青的坐船距離王彬之大約二三十步,若非大喊大叫,平常間的話語在這個距離很難聽到。側耳聽了一陣,慕容恪沒聽到任何聲音,他只好眯縫起雙眼,細細打量對方船上之人的神色。正在這時,石青坐船上突然哀聲大作,石青包括隨身的護衛,甚至剛剛登上船的兩個通傳信使一起捶胸大哭起來,看起來十分傷心悲痛。

咦?這是怎麼回事?

慕容恪正在詫異,河風中忽然傳來一陣驚天動地的哀嚎之聲:“祖老爺子——你還沒把鳳兒嫁給石青,怎麼突然就去了。你讓鳳兒怎麼辦呢——”

“祖老爺子。。。祖老爺子。。。祖老爺子。。。祖老爺子。。。”

河面上哭聲越來越大,不用側耳細聽就能傳到王彬之坐船上。慕容恪聽到後忍不住有些遺憾,燕國的細作將石青的諸般底細打探的很清楚;所以他知道石青和祖士稚的孫女祖鳳訂有婚約,看這個樣子,應該是祖鳳之父祖胤過世了。這等事對於石青或者祖鳳來說也許是傷心欲絕的慘事,與兩事卻沒有多大的影響。

嘆息一聲,慕容恪下了王彬之坐船,迴轉滹沱河南岸。

哭聲依然在繼續,石青坐船在哭聲中緩慢地靠向北岸,待他們上了岸,冉胤過世的消息迅速在魏軍中傳開,出自三義連環塢的士卒旋即放聲哀嚎。一時間,上萬魏軍駒被悲哀所籠罩。

石青帶着護衛和兩個通傳信使悲悲慼慼地回到大營,待帥帳帷幕放下之後,他用雙手在臉上一抹,眼裡哪還有半點哀傷和眼淚,有的只是洶涌燃燒的怒火。“汝適才說什麼?是不是說王泰夜襲官渡浮橋,工匠營全營覆沒,豫州軍渡過黃河,殺進了枋頭”

原來這兩個通傳信使傳來的是豫州軍突然發難的十萬火急之軍情,石青唯恐慕容恪看出破綻,影響停戰和談;緊急時刻,只好假託祖胤逝世,命令船上衆人齊聲痛哭,將這個假消息傳給慕容恪知道。

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第10章 至方君子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4章 幫我作間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二十五章 奏對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二十六章 並肩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9章 行蹤泄露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第2章 青兗的政治六十五章 懲戒第2章 重返鄴城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3章 目的何在?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八十章 博浪五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第4章 桓衝北上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十九章 新生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第8章 紙老虎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二十四章 進位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二十章 郗愔迴轉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第3章 連環箭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七十六章 博浪一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二十三章 繼趙李七十七章 博浪二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十五章 接戰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第9章 行蹤泄露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十章 牛人高論七十八章 博浪三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七十六章 博浪一四十四章 悲傷第1章 煎熬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五十四章 燒第5章 殺威棒?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七十六章 博浪一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二十章 關中的意外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十一章 禍福由天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第2章 青兗的政治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六十章 驚變中第9章 荀羨之薦四十三章 契機
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第10章 至方君子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來吞併的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十一章 傳說中的人物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4章 幫我作間六十七章 麻姑的決定二十五章 奏對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二十六章 並肩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9章 行蹤泄露三十六章 全線撤退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第2章 青兗的政治六十五章 懲戒第2章 重返鄴城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3章 目的何在?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十一章 意外地收穫八十章 博浪五六十三章 司州的形勢第4章 桓衝北上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十九章 新生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第8章 紙老虎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二十四章 進位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二十章 郗愔迴轉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第3章 連環箭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七十六章 博浪一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二十三章 繼趙李七十七章 博浪二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十五章 接戰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第9章 行蹤泄露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十章 牛人高論七十八章 博浪三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七十六章 博浪一四十四章 悲傷第1章 煎熬六十章 襄國之戰十五十四章 燒第5章 殺威棒?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七十六章 博浪一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九十七章 猛虎脫籠二十章 關中的意外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第1章 尷尬人之間的閒談十一章 禍福由天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第2章 青兗的政治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第6章 抗敵愛國陣線?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五十九章 襄國之戰九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六十章 驚變中第9章 荀羨之薦四十三章 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