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何進的決斷

何進一聽此話,驚訝地說:“公路是說,那西涼錦馬超?”

袁術正容道:“正是!錦馬超出身名門,如今席捲西涼,軍功不可謂不高。”

吳匡笑道:“公路,你忘了錦馬超纔不過束髮年紀嗎?陛下再怎麼忌憚明公,總不會用一稚子來代替大將軍吧?”

袁紹說:“吳將軍此言謬矣。錦馬超雖然年幼,但其父馬騰亦有軍功。陛下完全可以以馬壽成來威脅明公。”

袁術附和道:“兄長說得不錯。以術之見,並非中官們要拉攏西涼錦馬超,而是陛下授意中官拉攏西涼錦馬超。陛下之所以要重賞錦馬超,就是想提升他的官爵,爲將來制衡明公時攢下資本。所以在韓遂都尚未伏誅之前,陛下就要先行對錦馬超加以賞賜,爲的就是等到錦馬超誅殺韓遂時再行賞賜。兩次賞賜、官爵逐步提升,就足以讓錦馬超扶搖直上,威脅到明公的地位。將來,就算陛下果真不能以馬騰來撤換掉明公,也能用錦馬超來制衡明公的權勢。這對於陛下而言,正是最明智的選擇。”

何進聽得心驚肉跳,臉色大變,一手不安地緊攥佩劍劍柄,眼神都開始飄忽不定了。

袁紹又道:“所以,我兄弟二人才力勸明公早下決斷,一定要遏制住錦馬超與其父之權勢。不然,不僅中官借錦馬超之勢再次壓過明公,陛下也將以錦馬超來制衡明公。”

說完,袁紹和袁術兩兄弟就直勾勾地看着何進,心裡十分希望他能採納他們的建言。

何進低着頭不說話。片刻,何進方將頭從陰影中擡起。何進卻沒有立即誇讚袁氏兄弟,而是來了莫名其妙的一句:“現如今,皇甫嵩與黑山軍之戰如何了?”

袁氏兄弟面面相覷,不知道何進突然問起這個作甚?不是要對付崛起的錦馬超嗎?

袁紹答道:“稟明公,皇甫嵩仍在與黑山軍苦戰當中。張燕頗有些領兵之才,其下黑山軍有人口百萬,部曲也當有十幾萬,又背靠太行山勢,以爲憑恃。而皇甫嵩僅僅有從三輔調過去、本用來防備邊章韓遂的董卓、袁滂、周慎等部數萬人,雖比黑山軍更驍勇,但寡衆懸殊,一時之間也拿他不下。不過現在黑山軍的助攻方向在河內郡,正在與河內太守朱儁所部激戰。吾料定,黑山軍必定敗於朱儁之手。”

何進驚異道:“何以見得?”

袁紹答道:“因爲不僅朱儁本身便是天下名將,而且他麾下還有一支精銳,那就是他的家兵。朱儁任職交州時,揀選出五千家兵,他先在交州討平了樑龍之亂,逼降數萬人;又率領家兵參與長社之戰,與皇甫嵩、孟德一同破賊;後又與南陽太守秦頡合兵一萬數千人,在宛城之戰中,率領五千家兵猛攻宛城東北,一舉攻入宛城。朱儁有如此精銳,而黑山軍說到底不過是一羣亂民,故而朱儁肯定能擊敗張燕。到那時,黑山軍的威脅解除了,皇甫嵩就能爲明公所用了。”

何進沉着冷靜地點了點頭,只說:“好。”

曹操瞬間想明白了何進的心思,驚道:“明公可是想調皇甫嵩之部曲去剿滅錦馬超?”

何進不置可否,而是淡然道:“縱觀中外,也就只有皇甫嵩之才足以與錦馬超相媲美。只有他這員宿將出馬,吾纔可安心。”

鄭泰道:“但皇甫嵩歷來愚忠,唯陛下馬首是瞻。他也知陛下忌憚明公,又怎會聽從明公之調遣呢?”

何進笑道:“爾等忘了,皇甫嵩乃安定朝那人氏。”

“哦!”衆人立即恍然大悟。

袁術諂媚地說:“還是明公睿智!那皇甫嵩既然是涼州人,他又怎會坐看錦馬超割據他的家鄉,威脅皇甫氏在涼州的利益?就算是不爲了陛下,爲了他的家鄉,他的切身利益,皇甫嵩也必然會欣然聽從明公之意,前去進剿錦馬超。”

何進笑道:“知我者,公路也。”

“哪裡哪裡!乃明公睿智。”

何進頓了頓,說:“傳令給皇甫嵩,教他早些擊退黑山軍,取得一個足以威懾黑山軍的大勝。待到那時,張燕只要是個聰明人,就定會向朝廷請降。”

袁術接過話頭,奸笑道:“然後明公就可順水推舟,隨意封張燕爲中郎將、將軍什麼的,以安其心。進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把皇甫嵩調回來,調去兵力空虛的關中三輔了。”

何進對袁術很滿意地點點頭,笑道:“到時候,陛下騎虎難下,也不得不準予皇甫嵩與錦馬超來場惡戰了。”

袁紹也加入討論來,說:“即使皇甫嵩未能取勝錦馬超,但只要與他相持不下,陛下和中官就難有調停之機。這樣,陛下還能拿誰來制衡明公呢?”

何進兩個嘴角,都快拉到兩個耳垂下去了。

袁術笑道:“術恭喜明公,又一個大患迎刃而解了。”

“哈哈哈哈哈!”幕府之中,笑聲直遏九天。

…………………………………………

在另一邊,退朝之後,十常侍就簇擁着天子劉宏來到偏殿休息,張讓和趙忠,一個捶腿,一個揉肩;其餘的十常侍,有的剝水果,有的倒水,有的扇風,讓劉宏好不快活。

張讓諂笑道:“陛下,這力道可還合適?”

劉宏閉上眼半寐,說:“合適,合適。還是你這奴兒最通朕心。”

在百官面前的“讓父”,到了百官之後就成了“奴兒。”

張讓嘿嘿地笑,說:“陛下剛纔是沒瞧見,那何公的臉色啊,可是變了好幾回呢?”

趙忠也諂笑道:“是啊,奴也看見了,何公看來是很討厭這個錦馬超。”

劉宏沒睜開眼,只是一味地享受着十人的服侍,面無表情地說:“他何止是討厭!其實是忌憚!”

曹節邊把一瓣柑橘放入劉宏口中,邊諂笑道:“要奴說,何公還有什麼好忌憚他人的?皇后便是其胞妹,車騎將軍便是其胞弟;大儒盧植與他並肩共事,執掌國政;就連素來清高自持的袁太傅都肯把兩個子侄送給他當幕僚;天下的中郎將、校尉,還不都唯何公之命是從?權高如此,只怕是王莽也難及吧?”

劉宏沒再說話,只是咀嚼着口中甘甜汁多的柑橘。

侯覽也道:“就是!論起權勢,皇后之尊也是要高過何公一頭的。可皇后殿下待吾等,平日裡可是溫和平意,從無半點小覷之心。吾等不過是些殘缺之人,皇后殿下待吾等如此,可見真有國母之儀,是陛下良屬,更是萬民之福。而何公與皇后殿下同出一胞,卻視吾等爲仇讎,半分情面也不講。可見這果真應了‘龍生九子,各有不同’之語了。”

劉宏仍然沒有言語,只是聽着中官們的閒言碎語,不過嘴裡卻不再咀嚼着柑橘了,一口就嚥下。

一旁的夏惲也忿忿不平地說:“就是!聽說何公的那些幕僚們也都恨得牙癢癢的,恨不得把奴等撕個粉碎!平白污衊奴等是閹豎,是閹宦!奴就想着,奴等雖是閹人,可好歹還是陛下之寵奴不是?豈容他們污衊?”

劉宏這才悠悠地道:“皇后也不是什麼易與之輩!她謀誅朕的寵姬王美人,太后最爲寵愛皇子協,已然震怒十分。若不是你們這些奴兒苦勸,朕早就廢掉何氏了!豈容她兄長在朝?說到底,還是奴兒重情重義!”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交易第一百零四章 推想(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登顯威第三百六十四章 三個要求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綻與戰機第四百一十四章 勸說和拉攏(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謀士第六十二章 山羊和鼓第三百三十三章 羞第六十四章 追擊之中第二百章 絕境第二百七十章 連破兩陣第二百六十四章 陣前約談 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劫掠三輔第一百九十四章 樂涫之戰(中)第十六章 連克八城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報的方法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定策第二百七十章 連破兩陣第三百七十五章 硬闖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世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拉攏蹇碩第一百二十七章 諫言第四百零三章 機鋒交談第三百三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枹罕第一百五十八章 蓋勳(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敲打和試探第七十七章 阿陽之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寸和目標第三百五十章 勸阻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說和拉攏(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焉知非福第一百零七章 施威第三百五十一章 失落第七十六章 劫得信使第八章 對策第三百六十八章 多方震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枹罕之戰的影響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逗第二百二十七章 駱駝長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賞琴第十章 街亭南山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盤托出第一百八十七章 攻表氏第二百八十六章 再次徙民第一百四十八章 議事(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樂涫之戰(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名傳揚第一百二十六章 變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相如和黃衍第一百四十七章 議事(中)第八十二章 父子言談第七章 九曲黃河第七十四章 父子相見第九章 閻行第三百零二章 如何抉擇第二百六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七十二章 歸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暫時圍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軍壓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袁隗的打算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鮮卑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四章 爭雄之念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惑第三百七十五章 硬闖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擊第十六章 連克八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二百五十九章 等第二百七十章 連破兩陣第八十一章 勸誡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次潰圍的嘗試第三百八十九章 匡正之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目標確定第七十七章 阿陽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軍師祭酒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阜的又一個任務第二百三十二章 成公歸附第一百七十七章 楊彪之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楊阜(下)第十八章 改志第三百章 心亂如麻第九十二章 朝爭驟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皇室(上)第七十一章 包圍和包圍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勝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三百八十五章 花園密談第一百八十三章 攻觝得第一百二十四章 收降第三百零三章 犒軍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寸和目標第三章 穿越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服第三百四十四章 蔡邕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交易第一百零四章 推想(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登顯威第三百六十四章 三個要求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綻與戰機第四百一十四章 勸說和拉攏(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又得謀士第六十二章 山羊和鼓第三百三十三章 羞第六十四章 追擊之中第二百章 絕境第二百七十章 連破兩陣第二百六十四章 陣前約談 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劫掠三輔第一百九十四章 樂涫之戰(中)第十六章 連克八城第五十七章 探查情報的方法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後定策第二百七十章 連破兩陣第三百七十五章 硬闖第三百九十章 雒陽駐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世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拉攏蹇碩第一百二十七章 諫言第四百零三章 機鋒交談第三百三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攻枹罕第一百五十八章 蓋勳(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敲打和試探第七十七章 阿陽之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寸和目標第三百五十章 勸阻第四百一十三章 勸說和拉攏(上)第三百三十五章 焉知非福第一百零七章 施威第三百五十一章 失落第七十六章 劫得信使第八章 對策第三百六十八章 多方震動第一百三十九章 枹罕之戰的影響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逗第二百二十七章 駱駝長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賞琴第十章 街亭南山第三百九十三章 和盤托出第一百八十七章 攻表氏第二百八十六章 再次徙民第一百四十八章 議事(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樂涫之戰(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美名傳揚第一百二十六章 變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相如和黃衍第一百四十七章 議事(中)第八十二章 父子言談第七章 九曲黃河第七十四章 父子相見第九章 閻行第三百零二章 如何抉擇第二百六十二章 應對之策第七十二章 歸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暫時圍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全軍壓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袁隗的打算第一百九十九章 謀鮮卑第九十七章 十常侍第四章 爭雄之念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惑第三百七十五章 硬闖第二百五十三章 突擊第十六章 連克八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二百五十九章 等第二百七十章 連破兩陣第八十一章 勸誡第二百二十八章 兩次潰圍的嘗試第三百八十九章 匡正之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目標確定第七十七章 阿陽之戰第一百三十章 軍師祭酒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阜的又一個任務第二百三十二章 成公歸附第一百七十七章 楊彪之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楊阜(下)第十八章 改志第三百章 心亂如麻第九十二章 朝爭驟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皇室(上)第七十一章 包圍和包圍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勝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三百八十五章 花園密談第一百八十三章 攻觝得第一百二十四章 收降第三百零三章 犒軍第三百三十章 施救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寸和目標第三章 穿越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收服第三百四十四章 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