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商議

“沈管家,我們又見面了,兩年不見,原來你到這裡當管家了,這個世界,真的很小啊。”何照依說道。

張陽剛剛跨入門檻的腳硬生生地止住了:“怎麼,你們很熟嗎?”

“不是很熟。”何照依說道:“我們揚州何家,和他平江沈家,也有一些生意上的來往,前年沈管家曾經到我們何府找我父親談過一些買賣。”

“是啊,沒想到,兩年不見,何小姐出落得如此大方了。”沈管家一臉媚笑。

進了會客廳,正面是一個大理石屏風,兩旁擺着幾把藤椅,藤椅只見的茶几上,一壺上好的茶水已經沏好,壺嘴裡冒着一股熱氣。

“大人,請上座。”沈管家手掌指着正中央的椅子。

對方正主又沒在,只有一個管家,張陽思索一下,也就不客氣了,直接坐到了正座上。

三人坐罷,沈管家反而仍然站在一旁,恭恭敬敬地像個下人,彷彿椅子上的三位,是這座宅子的主人。

“沈管家,你也坐吧。”張陽說道,這樣晾着沈管家,自己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大人,這次來到寒舍,可否有什麼事情需要小人效勞的?”沈管家說道。

張陽端起茶具,揭開蓋子,扣了幾下,吹了吹,喝了口水,順便給李善長使了個眼色。

李善長會意,說道:“我們在興化東部實行的政策,你們家老爺想必已經知道了吧?”

“這個小人已經稟報我家老爺了,我家老爺說,大人如此勤愛百姓,實乃興化之福啊。”

這話一說出口,倒把三人給唬住了,張陽更是驚訝。你家老爺什麼思維?我乾的是什麼?造反!我把大戶的家都給抄了,分了他們的財產,分了他們的糧食,你家老爺還硬撐着不走,還誇我抄得好?

“我家老爺說了,每個大戶家裡出一百石糧食,這是應該的,我家老爺願意給義軍貢獻二百石糧食,表達老爺對大人的尊敬之意。”沈管家說道。“就在後面的倉庫裡,大人隨時都可以派人來拿。”

借糧這事,張陽將興化所有的大戶都趕跑了,土地空出來,正好實行均田地的政策,沒想到,人家主動給貢獻出糧食來了,不是借一百石嗎?我有的是糧食,二百石,難怪他們沒有害怕,也沒有離開,心裡存了這麼個主意。

“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糧食。”李善長說道。他在想一個合適的說法,畢竟,這是借仗着自己的兵威,有點強取豪奪的意思了。有何照依這個大家小姐在,怎麼樣也得說得體面點。

“如今四處都在動亂,因爲百姓們已經活不下去了,百姓們千百年來,所依仗的,僅僅是土地而已,所以,我家大人在這裡實行均田地的政策,就是爲了讓所有人都能吃飽穿暖,過上好曰子。”李善長說道。

“這個我也已經差人稟報給大老爺了,等待大老爺的答覆。”沈管家說道:“大老爺派我來,就是看管這裡的田產,要是我給弄丟了,大老爺怪罪下來,小人實在吃消不起。”他一副哭喪着臉的樣子。

雖然大老爺已經明確過,對方要是要田產的話,也就順水推舟,給了他們,否則還要怎麼樣?對方將這裡的人全部殺了,田產照樣是他們的。但是,畢竟是大老爺讓自己看守着這裡,沈管家不想就這樣白白送給了對方。

剛纔自己已經算是送了份大禮給他們,看他們怎麼接着說下去。

“我張士誠既然已經提出了均田地的口號,那麼,什麼人也不能夠例外,所以,你們沈家的田地,也必須均分給周圍村莊的人。”張陽開始唱黑臉。

聽到這話,何照依臉色立刻難看下來,這個張士誠,這不是仗勢欺人嗎?還好,在她沒有發作之前,就有人接了話茬。

“大人,要是直接將田地收了,那小人也沒臉見我家老爺了。”沈管家那情形,簡直就要給張陽跪下了。

“沈家對周圍的佃戶,還算是不錯,所以,對於沈家的土地,我們要是直接收了,恐怕有點不合適。”李善長說道。

“嗯,這倒也是,我們均分別的大戶的田地,那些大戶,個個都是仗勢欺人,對佃農殘酷剝削,搞得佃農們都活不下去了,而沈家積善行德,如果就這麼收了,確實不合適。”

“就是啊,不是說每一個大戶都做欺凌弱小的勾當,沈家這些年,的確做了不少善事。”何照依也紅着臉說道。

“那依善長的意思,我們應該怎麼做纔好?”張陽問道。

李善長站起來,踱了幾步,說道:“我們收那些爲富不仁的大戶的田地,乃是替天行道,而積善行德的地主家,我們爲了推行均田令,也得收回他們的土地,但是,我們可以給予一定的補償。”

“謝謝李公子,謝謝李公子。”沈管家一臉喜悅。

“補償?”張陽略有所思似的說道:“的確如此,我們不應該寒了那些總做善舉的員外的心,好吧,那我們就補償吧。”

何照依點點頭,這還差不多,做人,總是要講道理的嘛。

“你們沈家的田地,每畝多少銀子啊?”張陽問道。

多少銀子?沈管家這可沒法說,說多了,人家會答應嗎?說少了,又有點不划算,不過,老爺本來的意思就是如果要,儘管拿,其實,他也沒打算要銀子,因爲自己是個下人,不能替老爺拿主意,所以,現在對方提出給銀子,過幾天再說老爺聽到要給銀子之後,堅決不收,這樣,就能夠體現出老爺的大度來,從而討好眼前這個草莽英雄。沈管家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至少也得五兩銀子一畝。”何照依說道。

這個當初連鹽引怎麼買法都不熟悉的何家大小姐,怎麼對田地的價格這麼熟悉?張陽對這個何小姐,真有點刮目相看了。

“爲了顯示我們對做善舉的大戶人家的褒揚,我決定,對沈家名下的田產,每畝十兩銀子,全部買過來。”張陽說道。

此言一出,何照依和沈管家都吃了一驚。

乖乖,這個張士誠怎麼這麼大方?還真是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啊,自己剛纔提出加倍,給二百石糧食,他就反過來給自己也加倍,田產能給出到十兩銀子一畝,這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有傳說他在白駒鹽場當綱司牙儈的期間,一直在倒賣私鹽,這賣私鹽的就是賺錢啊。現在又控制了鹽場,真是財源滾滾。

何照依看着張陽的眼神,已經有了一絲欣慰,一絲歡喜,孺子可教,他還真聽了自己的話,還給加了倍?

“謝大人,謝大人。”沈管家身子低得都要頭碰地了,不停地說着。“我家老爺非常仰慕大人的風采,一直想結交一下大人。”

“這個嘛,非常簡單,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在平江,在他的老家周莊見面啦。”張陽大大咧咧地說道。

這話隱含的意思,再也明顯不過了,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打到平江,打到周莊去?沈管家突然發現,自己剛纔好像自作聰明,其實自己的一切,都瞞不過對方的眼睛,他有些後悔,還不如一開始的時候,就把田產也都交給他呢。

“善長,我們走吧。”張陽說道。

“請大人留步。”沈管家說道。

“怎麼?還有什麼事嗎?”張陽問道。

“啪,啪。”沈管家拍了兩下手掌,剛纔的事情,得設法補救才行,他本來就預備好了一份厚禮,在談不攏的情況下的最後一招,現在,只好提前拿出來了。

隨着鼓掌的聲音,從後門走來一個丫鬟,手上捧着一個蓋着綢布的盤子。

張陽和李善長,何照依好奇地看着,不知他又在搞什麼古怪。

“田產的事情,我得問了老爺,才能給您答覆,您也知道,我只是個管家,沒有那麼大的權力,不過,老爺交代過,要略給大人您孝敬點薄禮,略表我們老爺的心意。”他說着,揭起了上面蓋着的綢子。

一陣燦爛奪目的金光,照亮了每個人的眼睛。

它們呈馬鞍形,兩端圓弧,中間束腰,一看就非常熟悉。我靠,是元寶啊!張陽心中吶喊道,到目前爲止,他也只在電視上見過皇上犒賞三軍的時候,太監擡過來的元寶。那可是隻能遠觀,不可褻玩焉。

而眼前的,那可是貨真價實的金元寶!

“這些元寶,是老爺囑託我獻給大人的,大人如今興義軍,可能會用得上。”沈管家說道。

這個丫鬟,雖然長得還算標緻,但是是個聾子,所以,他才讓她給沏茶倒水,端元寶盤子,別的家僕,不得召喚,是不敢靠近會客廳的,現在說的話,要是傳出去,會給老爺惹麻煩的,小心駛得萬年船。

這,收,還是不收?李善長望着張陽。

反正現在是用銀子的時候,不收白不收。收了銀子,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將沈家也拉到自己的戰車上來,沈萬三想得到的,無非也就是在自己地盤上從事商業活動的一些許可,這個沈家,還真是會未雨綢繆。他在這裡的宅子一直留着人不走,恐怕就是在等着自己吧?

“那就代我謝過你家沈老爺了。”張陽說着,回頭和李善長說道:“善長,接過來吧。”

李善長聽到大哥同意了,自然當仁不讓。兩手結果丫鬟捧着的盤子來。

何照依也不知這個沈管家在搞什麼鬼,剛纔自己好心幫他,這簡直是虎口拔牙,好容易同意了給每畝地十兩銀子的高價,他反而再白送人家金子,這不是缺火嗎?她不願再搭理這個沈管家,跟在兩人身後,走出了會客廳。

“出來了,大哥出來了。”圍牆外面,一個趴在圍牆上,已經將天闕銃搭在圍牆邊上,隨時都可以射擊的士兵看到大哥走出來了,和下面的人小聲說道。

“你看清楚了嗎?”

“是,看清楚了,大哥,李公子,還有那個總在咱們鹽場轉悠的那個小姐。李公子的手上,還捧着一個盤子。”士兵說道。

“好,收隊,撤。”莫天佑這才放下心來,這次出來,是暗中保護大哥的,要是讓發現了,難免會挨說。

士兵們紛紛撤離了包圍圈,從來路上回去,扛着的長矛,直刺蒼穹。

“沈管家,不用送了。”李善長客氣道。

“三位來到這裡,就是給了沈家面子,我一個管家,豈有不送之理啊。”沈管家微笑着,將幾個人一直送到大門口。

門口趕車的士兵看到幾個人出來了,連忙迎了上來,將李善長捧着的盤子接了過來,先放在馬車上。

“小姐!”小愛也迎了上來。

看着他們上馬離去,沈管家的臉色變了下來,今天是否自己弄巧成拙了?能做到管家這個職位,他感覺到自己的能力還是有的,只是,這個張士誠,有點讓自己看不透的味道,他的胃口還真不小,就這麼幾千人,就想着能夠把附近的幾個行省拿下來?這世道,如今是越來越亂了,什麼人都想在這渾水裡攪一攪。

他走回宅子裡,拿起毛筆,蘸了點墨汁,在一張紙條上寫下細小的字跡:糧,二百石,金,二十個,田產,對方出十兩一畝,仍準備全部分文不收。

然後又在上面畫了個奇怪的符號,這個符號,這裡只有他一個人能看懂。

他找出一個細竹管,將紙條塞入竹管中,來到後院。

“咕,咕咕。”一個籠子裡面,有一隻鴿子正在裡面蹦來蹦去,吃着上面的食物。

他伸進手去,一把將鴿子抓了出來,把細竹管捆到鴿子的右腿上,兩手向上一扔,鴿子撲扇着翅膀,飛向了天空。

沈家生意遍天下,靠得就是實時的消息,大都缺糧,還沒等江南的其他商家知道呢,沈家的糧船,就已經走到了運河裡,揚州的大小姐們喜歡一種產自西北的胭脂,其他的商家還在打聽着這種胭脂的產地呢,沈家就已經裝上了車,向回起運了。

其中的關鍵,就是沈家有一套信息傳遞系統:信鴿。

以鴿子來傳遞訊息,很早之前就有了。但是,這可不是隨便一個人,一個組織都能玩得起的,信鴿需要巨大的投入,要想建成一個遍佈全國的信息傳遞的網絡,這更是一個天價。可是,這在沈家面前,都不是問題。

信息決定着商機,沈家在這個年代,就已經學會打信息戰了。

“大哥,這個沈家是什麼意思啊?”李善長和張陽,兩人在前面騎着馬,後面跟着馬車。李善長一邊走,一邊在琢磨着。

主動奉獻二百石糧食,主動給了二十個元寶,這個沈萬三,打的什麼主意?

“這個沈家,怕是放長線,吊大魚。”張陽說道:“或者說,他也看好我們,是個潛力股,所以,纔想與我們結交。”

潛力股?大哥的嘴裡,總是會不時蹦出點新鮮的玩意兒,這個詞說得真有趣。

“大哥的意思是說,這些商人都是有商業眼光的,他看出我們,有可能會打跑蒙古韃子,所以,就在現在有意與我們結交?”李善長問道。

“就是這個意思,這些商人,都有很敏銳的嗅覺,別看這個管家,現在在哭窮,等幾天,就會跑過來說,爲了擁護我們的主張,決定把田產獻給我們。”張陽說道。

李善長也點點頭,大哥其實也算是個商人了,這一出下來,分文未花,反而賺了糧食和元寶。

“那麼,沈家會不會對我們提什麼要求?”李善長問道,畢竟對方主動結交自己,給了這麼多好處,如果要是提了什麼要求,又不好意思不答應。

“沈家,從我們這裡,想要得到土地,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一定會想法在我們的佔領區實行商業活動。”張陽說道。

“那我們…”

“凡是遵紀合法的商人,我們都是歡迎的。”張陽說道:“我們鼓勵發展商業,在江南,有這麼多從事商業的商家,我們都歡迎來我們這裡開展商業活動,善長,農業只是根基,以後商業會成爲主流。”

來自五百年後的張陽,當然知道,在現代社會裡,農業只佔很小的一部分比重,大部分的人,都是從事工業,商業和第三產業。即便是此時的江南,商業也已經發展起來,爲了鼓勵民生,就不能對農民苛以重稅,而且,他還免了農民們三年的賦稅,所以,根據地的發展,離不開商業活動。

其中有的產業,是需要壟斷的行業,比如說製鹽,比如說鍊鐵,而有的行業,則是可以百家爭鳴,比如紡織,瓷器,產品甚至可以遠銷至歐洲,馬可波羅,曾經就來到過元朝。

張陽的腦子中,已經開始在構思今後的規劃了。

馬車裡,何照依也陷入了沉思。這個沈家,究竟在打什麼主意?居然送了那麼多元寶給士誠哥哥,他現在的身份可是反賊!沈家是江南第一富,難道他們就不怕朝廷追究私通反賊的責任嗎?

()

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108章 進攻橫澗山(一)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316章 炮轟平江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267章 殲滅韃子第308章 下泰興(二)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331章 弘文館第376章 陳友諒跑了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241章 坐山觀虎鬥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226章 大婚(四)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360章 失憶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326章 計中計第156章 發現紅巾軍千戶第84章 積蓄實力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84章 積蓄實力第366章 水軍交鋒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30章 殺人港(三)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50章 奪回鹽引第42章 進攻芙蓉寨(四)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31章 杆子的末日第247章 回祖墳安葬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373章 佈置第316章 炮轟平江第185章 練兵第266章 回回炮和牀弩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322章 送死第92章 手銃第28章 殺人港(一)第266章 回回炮和牀弩第292章 東面的進攻第140章 訂婚(四)第218章 勸降第21章 劫糧(三)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258章 投降第163章 三次齊射第322章 送死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102章 闖軍營第82章 製作手榴彈(一)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64章 運鐵礦石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96章 天闕銃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183章 攻打丁溪場(二)第109章 進攻橫澗山(二)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226章 大婚(四)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384章 白災第360章 失憶第234章 請君入甕(二)第263章 再出新招第214章 說服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314章 平江路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167章 水上戰鬥(二)第255章 水戰第241章 坐山觀虎鬥第266章 回回炮和牀弩第62章 海市蜃樓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78章 鍊鐵(二)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223章 大婚(一)第373章 佈置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156章 發現紅巾軍千戶第255章 水戰第139章 訂婚(三)第195章 又間火銃聲
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108章 進攻橫澗山(一)第212章 攻陷泰州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316章 炮轟平江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267章 殲滅韃子第308章 下泰興(二)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331章 弘文館第376章 陳友諒跑了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241章 坐山觀虎鬥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226章 大婚(四)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360章 失憶第116章 會見何照仁第326章 計中計第156章 發現紅巾軍千戶第84章 積蓄實力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84章 積蓄實力第366章 水軍交鋒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249章 祖墳風波(二)第30章 殺人港(三)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50章 奪回鹽引第42章 進攻芙蓉寨(四)第173章 出擊鹽場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188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131章 杆子的末日第247章 回祖墳安葬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373章 佈置第316章 炮轟平江第185章 練兵第266章 回回炮和牀弩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320章 包圍杭州城第336章 造船廠(二)第322章 送死第92章 手銃第28章 殺人港(一)第266章 回回炮和牀弩第292章 東面的進攻第140章 訂婚(四)第218章 勸降第21章 劫糧(三)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258章 投降第163章 三次齊射第322章 送死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105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二)第102章 闖軍營第82章 製作手榴彈(一)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64章 運鐵礦石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96章 天闕銃第68章 寒姐姐和依妹妹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183章 攻打丁溪場(二)第109章 進攻橫澗山(二)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235章 請君入甕(三)第226章 大婚(四)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384章 白災第360章 失憶第234章 請君入甕(二)第263章 再出新招第214章 說服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314章 平江路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167章 水上戰鬥(二)第255章 水戰第241章 坐山觀虎鬥第266章 回回炮和牀弩第62章 海市蜃樓第33章 拜見達魯花赤第78章 鍊鐵(二)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223章 大婚(一)第373章 佈置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156章 發現紅巾軍千戶第255章 水戰第139章 訂婚(三)第195章 又間火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