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周莊

既然接受了朝廷的條件,那麼,作爲回報,張陽釋放了一些被抓的大官,爲首的便是達識貼睦邇。

達識貼睦邇仍然任江浙行省左丞之職,但是,此時的江浙行省,大片的富庶之地,都已經被張陽佔去,北面還有個虎視眈眈的朱元璋,達識貼睦邇只好將行省首府南遷。

釋放達識貼睦邇,張陽是經過充分考慮的。現在的達識貼睦邇,幾乎是被自己打怕了,有他接着當江浙行省的左丞,恐怕給他個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再來攻打自己,再說,現在兩人都同朝爲官,他要是敢打,自己就給皇上告御狀去,到時候不知會偏袒誰?

要是再換個不怕死的來,跟自己死磕,現在自己佔據了這麼大的地方,兵力又開始顯得緊張起來,沒有多餘的力量去防守廣大的地區,對方只要隔幾天,來自己的地盤上轉一圈,燒殺搶掠,自己就受不了。

再過半年,自己將這些地區的資源都整合之後,再加上新一輪的徵兵,就有足夠的能力將佔領區打造得固若金湯。而且,還有能力橫掃全國。

沿海的鹽場,全部都將粗鹽集中起來,改造成精鹽,銷售到全國的所有地區去!這已經是張陽的一個思路。

財政來源,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大問題,但是,財政決不能靠剝削百姓實現,只有百姓生活穩定,社會才能夠安定,這也是他取消三年賦稅的原因。

此措施一提出,就得到了廣大百姓的熱切擁護,所以,百姓們都非常支持張陽的鬥爭,他每次徵兵,百姓們都踊躍報名。

不徵收賦稅,但是,百姓們多餘出來的糧食,必須交由他來收售,這樣,也相當於變相地實現了對最大的資源:糧食的控制,民以食爲天,糧食是任何朝代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果糧食自由買賣,必然會產生許多不法糧商,囤積居奇,在現在的這個年代裡,應該禁止這種行爲,等到以後,生產力發展了,糧食富餘程度增加,纔可以考慮放開。

而另外一種,鹽和鐵,也必須是官營。但是,販鹽的極大利潤,導致了私鹽販子總會鋌而走險。張陽準備採取的思路就是:隨着精鹽產量的提高,逐步降低精鹽的售價,讓私鹽販子無利可圖,這樣,自然就消失了。

用海水曬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而私鹽販子絕對不會大片地曬鹽田,這樣會被發現。而用海水熬鹽,非常浪費勞動力,成品鹽的成色也不好。

自己的精鹽佔領了所有的市場,這種粗鹽幾乎就會喪失銷路,自然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而鐵,是戰略物資,有了鐵,就可以造兵器,所以,鐵也必須由官營。但是張陽並不想像某些朝代那樣,對百姓用鐵有大量的限制。

各種農具,都可以用鐵來打造,提高勞動生產力。這些都無可厚菲。

基地裡面已經能夠製造先進的火銃,即使是某些心懷叵測的人,擁有了大量的鐵,造出了大刀長矛,也無法和自己相抗衡。

有了這些爲財政來源,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的財政,將來自於對工商業的稅收。

現在還沒有任何近代的工業,但是,某些近代工業的產物,已經可以引進過來,比如水泥,比如玻璃。

在蘇杭兩地,從事商業的人也非常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那個鉅富沈萬三了。

“主公,最近平江路有些不正常,有許多人,正在向周莊彙集。”羅貫中進來,和張陽彙報道。

在佔領區,羅貫中及時安排下了一定的人員,打探民情,同時關注下面的局勢。

這幾天,他得知,佔領區這裡,有些人都在不約而同地彙集到了周莊,意圖不軌!

“周莊?”張陽對周莊這麼名字,非常熟悉,周莊可是著名的旅遊聖地,古色古香。

“是的,”羅貫中說道:“經過查探,大部分都是商人,我們懷疑,這些商人,正是準備對我們實施的政策加以破壞,爲首的,就是大財主沈萬三。”

周莊離平江僅九十里,是一個重要的商品貿易和流通的基地。沈萬三在這裡,利用白硯江(東江)西接京杭大運河,東入走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帶的絲綢、陶瓷、糧食和手工業品等運往海外,同時開展“國際貿易”也就是“通番”賺取了巨大財富。

沈萬三,幾乎已經是江南商人的代表,他們此次全部彙集在周莊,肯定是和最近推行的政策有關:要對他們徵收稅收。

做買賣也要收稅?而且稅額有些高。這讓這些商人非常不滿,因爲原來從未有過如此的政策。

在羅貫中看來,這些商人,肯定是有所圖謀,他秘密地向張陽彙報,如果主公同意,那就派兵,將他們全部拿下,可以收繳出大量的財物來,足夠起義軍幾年之需。

看來,得給他們些甜頭了。張陽可不想把他們全部就地正法了,商業,是要鼓勵的行爲,但是,這個商業的制度,必須要建立起來,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在賺錢的同時,也是要上稅的!

“通知水軍一個百隊。”張陽說道。

聽到這話,羅貫中心念一動,派一個百人人隊過去,全部將他們捉拿回來,還是就地解決?不過,百人隊有點少,至少也得派個千人隊啊。誰知,後面的話,卻讓他吃了一驚。

“讓他們隨我一起去周莊,我要會一會沈萬三。”

“主公,您要是想見沈萬三,那就讓他來好了,爲什麼還要親自前去呢?”羅貫中吃驚。

“這些我自有本意,既然那些商人都到了周莊,那就在周莊,召開一次商務會議好了。”張陽說道。

他本來也想進行一次嘗試,向商人說明依法納稅的重要姓,而且給他們畫個餡餅,讓他們看到未來的前景。現在,對方既然都到了周莊,那就省得自己費事,再去召集一次了。

而之所以帶一個百人隊,這是出於安全的考慮,目前爲止,那羣善於用毒的苗軍大部分都被抓獲,經過審問之後,作惡多端的這些人都得到了報應,但是,還是有一少部分人逃脫,尤其是苗軍的統帥楊完者,這讓張陽事事小心,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要是射來的還是毒箭,那一旦中箭,就是徹底魂消雲散。

水軍百人隊在半個時辰內,就做好了準備,由卞元亨親自帶隊,立刻與張陽,出發向北。

江南本來就是水多,到處都是河流,騎兵在南方施展不開,水軍反而有了更大的實用價值。

羅貫中飛鴿傳書,通知鎮守平江的士義,讓他提前派兵,將周莊保護起來。雖然主公並沒有這麼要求,但是,主公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張陽看着河兩岸的風景,想象着周莊的樣子,在後世,他曾經遊覽過周莊,周莊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那份古樸,那份自然,讓每一個遊覽打周莊的人都流連忘返。

而在這個時代,周莊應該是更加清新自然的。

誰知,到了周莊,張陽才發現,一切氣氛,都已經被破壞掉了。

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到處都是端着天闕銃的士兵,看這陣勢,足足有一個千人隊的規模。

在周莊的村口,站着許多人,看衣服的質地,就知道都是些有錢的主,恐怕就是那些商人了,感情是都將他們轟出來,站在門口迎接自己了?

張陽感覺有些頭大,這樣幹,好像有些過分吧?畢竟他們沒有犯什麼罪啊,私自聚會,又不是聚衆謀反。

領頭的那個人,長得端莊嚴肅,又慈祥近人,不過,張陽總是感覺,這個人的相貌,怎麼和財神爺那麼相似?

這裡自然是士義佈置的,得知這羣不法的商人在這裡集會,雖然大哥沒說什麼,反而還親自過來,士義非常憤怒,立刻帶了一個千人隊,將這裡包圍了起來,再將這些商人們全部趕出來,在村口迎接大哥的到來。

大哥要來,自然要隆重些。也是給他們個下馬威,在這裡,一切都得聽大哥的!

他們在心裡,不知已經問候了士義的直系女姓親屬多少遍了,臉上還得努力裝出笑容來,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啊!

看到前面一條大船過來,他們面露出了強裝出來的笑容,在寒風中凍了半天,終於等到正主了!

張陽邁步走下大船,看到士義迎了上來:“大哥,您怎麼來了?早知道您想和他們見面,我把他們都押到杭州不就可以了嗎?”

還沒說完,他就看到大哥的臉色有些不對:“大哥,您身體不舒服嗎?”

張陽停下腳步,望了望那羣如羊羔般的商人,再望了望身邊的士義,嘆了口氣:“士義,這件事,你做錯了。”

()

第130章 戰場混亂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135章 期待重陽節訂婚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314章 平江路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65章 神箭手卞元亨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195章 又間火銃聲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273章 糧食危機第305章 各有對策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164章 包圍第366章 水軍交鋒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296章 彈劾第168章 海魯丁和西山驢的末日第311章 過江第84章 積蓄實力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258章 投降第192章 偶遇第100章 交貨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214章 說服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263章 再出新招第231章 一葉浮萍歸大海第222章 專一第155章 發現秘密第263章 再出新招第60章 旁敲側擊第13章 泰州城(二)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217章 攻打興化城第240章 基地新產品,打仗大殺器第250章 軍火庫炸了?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351章 逃跑第98章 危機四伏第363章 篡位第34章 糧食被劫了第60章 旁敲側擊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103章 峰迴路轉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183章 攻打丁溪場(二)第147章 平山堂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139章 訂婚(三)第92章 手銃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31章 殺人港(四)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178章 借糧第267章 殲滅韃子第162章 開戰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22章 劫糧(四)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171章 先攻興化還是鹽場?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247章 回祖墳安葬第390章 回馬槍第326章 計中計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186章 興化,高郵第100章 交貨第299章 營救第16章 天下大勢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389章 遭遇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3章 殺人償命,血債血還第19章 劫糧(一)第60章 旁敲側擊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69章 朱元璋自立門戶第208章 攻城計劃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353章 事態擴大第333章 商業稅?第25章 三號基地
第130章 戰場混亂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135章 期待重陽節訂婚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314章 平江路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196章 帶隊支援第367章 趙普勝進攻第65章 神箭手卞元亨第358章 棄城而逃第195章 又間火銃聲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273章 糧食危機第305章 各有對策第356章 向朱元璋,開戰!第164章 包圍第366章 水軍交鋒第307章 下泰興(一)第296章 彈劾第168章 海魯丁和西山驢的末日第311章 過江第84章 積蓄實力第203章 先打泰州?第334章 新的生意第36章 運勞力回基地(一)第258章 投降第192章 偶遇第100章 交貨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214章 說服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380章 窮途末路第263章 再出新招第231章 一葉浮萍歸大海第222章 專一第155章 發現秘密第263章 再出新招第60章 旁敲側擊第13章 泰州城(二)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217章 攻打興化城第240章 基地新產品,打仗大殺器第250章 軍火庫炸了?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351章 逃跑第98章 危機四伏第363章 篡位第34章 糧食被劫了第60章 旁敲側擊第106章 救下朱元璋第103章 峰迴路轉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183章 攻打丁溪場(二)第147章 平山堂第327章 沒有中毒?第49章 都是鹽引惹的禍第139章 訂婚(三)第92章 手銃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31章 殺人港(四)第174章 湯和的進攻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178章 借糧第267章 殲滅韃子第162章 開戰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22章 劫糧(四)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171章 先攻興化還是鹽場?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247章 回祖墳安葬第390章 回馬槍第326章 計中計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186章 興化,高郵第100章 交貨第299章 營救第16章 天下大勢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87章 落入孫德崖手中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389章 遭遇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3章 殺人償命,血債血還第19章 劫糧(一)第60章 旁敲側擊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69章 朱元璋自立門戶第208章 攻城計劃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353章 事態擴大第333章 商業稅?第25章 三號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