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

寺內正毅的憂慮,徐菊人也和他心有慼慼。這位歷經三朝的元老,現在已經是位極人臣,他徐家的幾個子女也都各自有了前程,按理說正是無慾無求,大展抱負的時候,但是自己事自家知。他從斷然從北洋投奔之前的晚輩後生吳宸軒以來,雖然幾乎天天能和吳宸軒見面,而且還是被稱爲“三老四少”的頭一位重臣,幾乎就是前朝領班軍機的位子,但是他卻發現自己最近有些看不懂這位吳大官人了。

別人不知道,他作爲基地24人之一,對於今後的世界大勢瞭如指掌。一戰中國參戰固然是獲得戰爭利益和戰後分蛋糕的必然步驟,但是他對於爲什麼能忍耐革命黨胡作非爲七八年,對西南那幫子夜郎自大的傢伙們也算是優容有加,基本上走的是穩健的路線。不過這一次他也看不懂老大的所作所爲。廣州戰役也就罷了,革命黨自己作死也怪不得別人,但是西南戰役就有點操之過急,從他徐老的眼力看來,這幫西南軍閥其實不過是待價而沽,如果能有個好位置,就算他們自己不動心,底下的大小軍頭也能讓他們下臺,完全可以和平解決西南,不過打了也就打了。這樣一來政府的壓力反而更小,至少沒有那麼多的官吏要安置,直接推倒重來總比修修補補來的容易。不過緊接着的西藏戰役就是有些超乎想象了,難道老大不知道這裡面要冒得風險?藏軍固然沒有實力,但是喇嘛教和英國人的勢力可是不容小覷的,還好英國人被一戰拖住,喇嘛們又沒敢玉石俱焚,打一場宗教戰爭,不過僅僅爲了讓手下的幾個大將們都有戰績,似乎不能算是個正當的理由。現在老大高調反腐,讓人想入非非,政府裡有人在議論老大是不是對現在的政府不滿意,確切的說是對他徐菊人有點意見。雖然徐菊人自家事自家知,老大既然把政府事務一股腦的推給自己,用人不疑的基本原則還是能把握的,不過老大的意思恐怕不僅僅是抓幾個貪腐這麼簡單,是不是讓自己主動放權分權,這一點他也拿不準。當年給老袁贊畫軍機,冷眼旁觀的他總能把朝堂動向分析的毫無遺漏,但是自己在位子上卻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天心難測了。

“徐老,熊老來了。”秘書的一句話讓陷入沉思的徐世昌驚醒過來,老友熊秉三經常往來,也就沒有那麼多講究了。

“菊人兄,是不是因爲總座這一段的肅貪有些摸不清情況了?”熊秉三開口就把徐世昌的心裡話說出來了,兩人都是政壇的老手,又是老朋友,徐世昌的擔心他熊希齡也有同感。

“不錯,秉三兄,您覺得這大張旗鼓的肅貪是劍指何方?”沒必要繞圈子,熊希齡的鄉黨下屬也不乏栽進去的,雖然議員沒有他的政府官員這麼顯眼,但是也是重災區。

“嗯,總座的意思我實在是難以揣摩,不過這肅貪可不單單是針對政府和議員,聽說軍隊方面也有動作?”

“哦,秉三兄,你說的是?”

“老兄,你必然也有消息,何必試探我呢

?”

“魏家?”

“不錯。正是魏家。”

“當年魏克仁可是保險團的創始大將,武翼新軍的五虎上將之一,聽說他後來分管了預備役建設,國防部成立之後,倒是很少聽到他的聲音。莫非是…”

“不錯,是被肅貪院請去喝茶了。說是在建設預備役軍隊營房和訓練場地的時候和建築商有勾結,行賄受賄的嫌疑很大。”熊秉三嘆了口氣,“你知道是誰舉報的嗎?是他當後勤部預備役司營造處處長的二兒子魏忠國。”

“嘶,怎麼會?這個小崽子不是瘋了吧,舉報他老子,還怎麼在軍隊裡…哦,秉三兄,你的意思是,老魏是爲他二兒子頂包?”

“大體上不會差的。老魏你我都知道,那是個進門先邁哪隻腳都要思量的謹慎人,你說他會爲了幾百萬去貪腐?誰信啊。準是他兒子的事情發了,老魏想保下他兒子,纔出此下策。”

“那總座會不會網開一面呢?”徐世昌也明白這裡就是看看老大的心性如何了,是杯酒釋兵權還是學明太祖,大家大概都在看着這一個案子。

“老大有的選擇嗎?”熊秉三一笑,“老魏也明白這一點,他這是用情分換老大的原諒。不過這下子魏家可算是再無復起之日了。”

“看來是這樣啊。只是老大最近的動作好像有些剛猛,不像是他的風格。這裡面莫非是有什麼緣由。”

“澄清吏治,這是新朝開立的必行之舉。一來好給黎民百姓個交代,總不能比起前朝來還有不如吧。二來嘛,江山穩固了,這臣子們裡面也有個親疏遠近,清流勳貴、世家外戚的總要分個派系,這如何權衡可全在上位啊。三來開國之初往往是大亂初定,百業凋敝,這肅貪反腐可是國家生髮的好時機,當然咱們這共和國可沒這個必要。”

“秉三兄所言甚是。”徐世昌頷首示意,他聽得明白,這位熊老弟算得上肺腑之言了,不過最重要的他也沒說,自己是不是要捅破呢?

“呵呵,我這是班門弄斧了。你徐老兄那是三朝元老,首輔重臣,這些你恐怕早就如觀掌紋了吧。你老兄還有什麼心得,不妨說出來讓老弟我也一起參詳參詳?”

“你啊你。”徐菊人手指點點,大笑起來“人說熊老是心比比干多一竅,我看這確實不假,吳老大之所以不吹風就先開刀,恐怕是對某些派別還有疑慮。”

“是大通吧。”熊希齡也明白的很,老大雖然重用蔡鶴卿和陶、徐等光復會的人,但是他們這個派系總是遊離於總座的圈子之外,而且這次涉及的前光復黨人的案子特別多,這裡面如果說沒有點老大的意思在裡面,他熊秉三就算看走眼了。

“陶、徐他們是不是有什麼異動?”熊秉三繼續問道,他在議會,消息不如直轄市縣的徐世昌靈通。

“異動說不上,不過這幫人算是學西方學傻了,搞什麼責任內閣之類的噱頭。想是把原來宋遁初

的那些玩意撿起來。呵呵,他們覺得自己在民間聲譽上佳,風評良好,打算挾民意以控議會,然後自己給自己加冕。”徐世昌當然清楚這些傢伙的目的,不過也覺得這幫子人幼稚的可愛。

“不錯,老大反腐肅貪,光明正大,他光復會的人革命成功了,自己當上官老爺,變本加厲的天高三尺。呵呵,老大是打算挖他們的根子了。”熊希齡有些幸災樂禍,他和紹興幫們可是格格不入,還和徐錫麟鬧過意見,他自然希望看到對方吃癟,再說江浙多俊才,光復會倒臺,這些青年才俊他熊秉三也是可以收羅一批的嘛。

“秉三,你覺得現在的這種共和政體如何?真是老百姓想要的嗎?”徐菊人突然插了一句,倒把熊秉三問的一愣。

“共和固然是人人有權,不過這可是五萬萬人口的第一大國,全靠一幫議員們來你爭我奪的決定國家大事,可是妥當?”徐世昌知道熊秉三雖然是議長,但是他也是一名務實的官員,對於經常在議會裡出現的胡攪蠻纏和顛倒黑白的派系鬥爭,經常是爲了反對而反對,於國於民都並無好處,只是讓幾個有野心的政客們得到了一個勾心鬥角的角鬥場而已。

“菊人此言似乎還另有深意,莫非您的意思是?”

“沒有意思。我也是有感而發,若是秉三覺得有道理,也不妨拭目以待,或許總座另有安排,我等也就是各安本分,竭力奉公就是了。”徐世昌的話熊秉三也心有靈犀,這老大的動作除了打壓紹興幫之外,似乎對於某些活躍的民主主義政客也下了死手,這些留洋海外深受民主思潮影響的傢伙們貪污起來也是國際水平的,所以肅貪下來,貪污金額較大的案例中,這種留洋官吏聚斂財富,瘋狂貪腐的記錄可是不勝枚舉,從這意義上說他們並不冤枉。

臨走的時候,徐世昌有意無意的提到了一個美國人的名字,說他的文章挺有意思,熊老有閒暇不妨也隨便瞧瞧。

熊秉三當然不會認爲徐老只是閒談中的隨便一說,他回去後立刻讓秘書尋找這個叫古德諾的美國人。此人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院長,是美國政治學和行政學的權威。古氏曾經來華到清華園講課,對於中國的政治也做了研究,他回國後盡展其學,寫了一篇《共和與君主論》,文中強調君主制優於共和制,但兩者各有所適,此文雖然沒有在中國國內翻譯出版,但是在美國的華人中倒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平心而論,古氏的文章只是以一個學者的角度從純學理的立場出發所作,但出現於這樣一個敏感時期,憑古氏在政治學界的權威地位,他的這些觀點就難免被人所利用了。

“共和與君主論?”熊希齡明白了徐老的意思,但是何去何從他還是心裡沒有底,或許還要看看那位年輕的總座是如何走出他的下一步。熊秉三也很清楚,等待着這一步的並非少數,或許集中在西門外那個吳府的目光已經不計其數了。

(本章完)

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三百八十九節 國防艦隊掌門人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九十七節 輕重工業齊步走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一百四十七節 田村採購新利器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四百一十四節 北嶺殺賊入三韓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二百四十七節 三顧茅廬醇親王第三百零七節 落日斜陽石頭城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七十八節 編練新軍建軍校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一百零二節 海外遊子來投奔第一百節 兄弟相煎何太急第四百一十四節 北嶺殺賊入三韓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三百四十八節 索姆河畔縱鐵騎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五百六十一節 血肉磨坊山地戰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四百二十五節 兩軍對壘洛東江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四百一十五節 東線攻勢戰吉州第五百五十三節 奇葩艦隊來單挑第八十節 再進京師爲和談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四百二十三節 石原兵敗麟蹄城第二百一十四節 四大巨頭會紐約第四百六十九節 資本市場的隱憂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三百二十二節 巴爾幹風氣雲涌第二百三十二節 閒裡偷忙來泡妹第五百六十九節 掃清外圍登奄美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四百零三節 盡誅禍根判官團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三百八十五節 南開女兒不弱男第四百六十節 十五年海軍假日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四百節 國防陸軍大換裝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
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三百八十九節 國防艦隊掌門人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九十七節 輕重工業齊步走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一百四十七節 田村採購新利器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四百一十四節 北嶺殺賊入三韓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二百四十七節 三顧茅廬醇親王第三百零七節 落日斜陽石頭城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七十八節 編練新軍建軍校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一百零二節 海外遊子來投奔第一百節 兄弟相煎何太急第四百一十四節 北嶺殺賊入三韓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三百四十八節 索姆河畔縱鐵騎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五百六十一節 血肉磨坊山地戰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四百二十五節 兩軍對壘洛東江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四百一十五節 東線攻勢戰吉州第五百五十三節 奇葩艦隊來單挑第八十節 再進京師爲和談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四百二十三節 石原兵敗麟蹄城第二百一十四節 四大巨頭會紐約第四百六十九節 資本市場的隱憂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三百二十二節 巴爾幹風氣雲涌第二百三十二節 閒裡偷忙來泡妹第五百六十九節 掃清外圍登奄美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四百零三節 盡誅禍根判官團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三百八十五節 南開女兒不弱男第四百六十節 十五年海軍假日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四百節 國防陸軍大換裝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