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

在二戰中,除了德國、日本、意大利是衆所周知的3個軸心國成員,其實還有一個特殊的國家,也是軸心國成員之一,它就是奧地利或者說是奧地利行省。惟一不同的是:它併入德國,但享有全部的軸心國的權利!奧地利的公民享有全部的德國公民的全部權利!

奧地利不是工人黨德國的受害國,它是德國工人黨的親兄弟!是侵略者!它的人民全心全意地支持德國!它的人民享有全部的權利!它的軍隊就是德國軍隊!

這一點在太初十二年,當西塔拉在中國特工手下留情的饒他一條狗命的時候,在德國完成了對奧地利佔領後一個月進行的全民公決中,贊成祖國併入西塔拉統治下德國的票數居然高達創記錄的99.73%。此舉連一些德國工人黨高官也感到意外。

同樣,奧地利軍隊中90%以上的軍官自願宣誓加入工人黨德軍,甘當德國的炮灰,在之後陸陸續續共有150萬奧地利官兵(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改編爲35個德軍師。

在西塔拉政權統治奧地利的最初三年內,工人黨徒的數量從80000人左右激增到688000人以上,佔到總人口的11%以上,這一比重居然與德國工人黨徒在總人口中的比重持平。德國也給以奧地利人以等同於德國人的公民權,准許奧地利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共同參與對歐洲的掠奪,也允許奧地利官兵在被佔領國家爲非作歹,大肆搶奪。這期間,奧地利人以西塔拉同鄉爲榮。

德國和奧地利的合併讓德國實力暴增,除了增加了十幾萬陸軍和貳佰多架飛機的空軍之外,還有斯太爾等大型的軍工企業,這一切讓已經自我膨脹的西塔拉把目光放在了下一個目標--捷克身上。不過沒有等到他開始把行動的計劃付諸實施,一個讓世界震驚的消息傳來,在遙遠的東方,荒涼沉寂的喜馬拉雅山南麓,世界上六大列強中的兩個國家中國和英國居然直接放對單挑了。這下輪到西塔拉大叔瞠目結舌了,他好歹還是利用大英帝國欺軟怕硬的秉性沾點便宜而已,說穿了就是一種訛詐,能撈到點好處自然好,就算被人扇兩個耳光扔出門外也沒啥了不起,反正也沒啥損失。不過中國的那位肖恩元首陛下就二虎了,沒有一點商量,擼袖子抄起酒瓶子就給約翰牛的腦袋開了瓢。

“太初12年7月12日,英印軍第2廓爾喀步兵旅悍然入侵我西藏省亞東地區,設置哨所,射殺邊民,焚燒房屋,無惡不作。我英勇的內衛部隊西藏縱隊某邊防團在多次警告無效的情況下,被迫自衛反擊。截止發稿時,我邊防團已拔除英印軍哨所二十餘個,收復國土2000平方公里,擊斃入侵之敵軍75人,俘虜712人,其中英國殖民軍官21人。我軍傷亡13人….”收音機裡是帝國廣播電臺的晚間新聞節目

,幾乎是每一箇中國人都收聽的節目,算的上中國第一喉舌,這條反覆播放的新聞讓舉國譁然,也讓被緊急召到珍珠泉的軍政高官們有些蒙圈。

“總座,這是不是有些倉促了?”熊秉三熊議長雖然已經習慣了中國的崛起,但是在承平十幾年之後,居然要單挑日不落帝國,這也太刺激了點。

“熊老不用過於擔心,不過是一場小規模的邊境衝突,還不至於導致中英全面開戰。況且就算我們打算要和英國人死磕,他們也沒有這個膽量。”段祺瑞雖然已經從總參的位置上退下來了,今年由張紹曾上將接手總參謀長的位子。但是在軍隊裡除了吳老大這位鐵打的總座,帝國武裝力量的締造者之外,段總參執掌門戶已經累計二十多年,軍中威望無以復加,說國防軍是半支段家軍也未嘗不可。不過熟悉老段爲人的都明白這位段老總可謂兩袖清風一身正氣,連宅子都沒有第三座(一座是濟南府軍隊分配的將軍樓,另一座是老段老家的祖宅),家中存款不過百萬之數(老段有吳宸軒當初贈送的標準企業股份若干),在軍隊裡也是威望有餘,親信不足,弟子只有張建元、彭德祿等少數幾人,這一退居二線,段家軍的謠言不攻自破。段老的判斷,熊希齡還是信得過的。

“英國人這麼做似乎另有深意,莫非有什麼陰謀不成?”熊希齡覺得既然中英打不起來,那就有必要弄清楚英國人主動挑釁的真實意圖。要知道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有着長期的交往和傳統友誼,兩國的地圖均按照傳統習慣線標劃邊界,兩國人民一直共同遵守這條傳統習慣線。但是,在英國統治了印度以後,英屬英印當局趁着滿清末年時局動盪的時機,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爲由,擅自劃定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中印爭執的禍根。好在相對於東北地區的大方,革命黨政府對西藏的領土到是完全沒有什麼割讓的想法。歷屆中國*政府從來沒承認“麥克馬洪線”,或“約翰遜線”。錫金王國此時也並沒有被印度併吞的,錫金還沒有被視作印度的一個邦,喜馬拉雅山麓的納圖拉口岸定爲邊防和海關檢查關口。在中印邊界談判協定中,中國始終堅持必須以傳統邊界爲依據進行考察認定,而尼泊爾、錫金、不丹等三個獨立邦國也需要保持中立的態度,決不允許一方單獨設立駐在地爲這三國的軍事基地。

但是印度的歷屆英國殖民政府,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麥克馬洪線”,而且要侵佔中國*政府管轄下的中國領土。爲此,西藏地方政府與印度駐拉薩“代表處”進行了交涉。對西藏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英印政府卻以大國主義的傲慢態度宣佈,要繼承英帝的“麥克馬洪線”的劃定。要

知道英國侵略者雖然炮製了“麥克馬洪線”,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未敢侵入中印傳統習慣線以北地區。在中國對日作戰的時期,印度方面趁中國處於對日戰爭的時期,乘人之危派兵侵佔了這個地區的一小部分,如瓦弄、噶拉塘等。

“陰謀?倒不如說是想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更合適。”負責外交事務的陸徵祥接口道,“英國佬在德國人身上吃的虧要從我們身上找回來,不過這次他們選錯了目標。”

“不錯,英國佬對德國人的恐懼其實在上一次世界大戰就沒治癒過,不過是他們得到了一份比起失敗來說稍微體面點的停戰協議而已。”周仲輔說道“經過了布爾戰爭、一戰的英人已經從百戰百勝的日不落帝國,變成了只希望通過外交手段平衡各方勢力而非親自上陣的畏戰國民。這個是英國人的普遍民意,不是一屆兩屆的政府能扭轉的,也正是因爲這樣,面對咄咄逼人的德國,他們首先想到的是退讓和綏靖。不過張伯倫政府要連任,這樣的業績顯然不能讓人滿意,於是他們覺得利用我們十幾年的和平發展後一定不會第一時間選擇戰爭的心理在西藏的冰天雪地裡佔據個兩三千平方公里,哪怕是用印度的名義,也能讓這屆政府顯得不那麼寒酸。”

“不過他們顯然找錯對手了。他們以爲歐洲亂成一團,這個時候咱們毫無防備,等這些哨所扎住腳,到時候胡攪蠻纏咱們也只能跟着他們的步子跳舞。呵呵,做夢。中國的領土沒有一寸是多餘的,看來需要教教他們如何做個規矩人了。”吳宸軒冷笑了一聲。“讓目標去活動一下身子骨吧,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嘛。”

“是,總座。”何大壯坐在段祺瑞的身後,卻比段祺瑞還高出一頭,站起身來更是如同巨熊轉世“目標部隊隨身待命出擊。”

“子玉兄,你的快反66師和山地50師都在成都集結組成對印自衛反擊戰先遣縱隊,你爲前指總指揮。後續還會從其他部隊抽調山地和快速反應部隊給你,但是你必須保證首戰必勝,把入侵之敵全部消滅。”

“總座放心,這些紅頭阿三看門勉強湊合,敢仗着他英國老子的勢來佔咱們帝國的便宜就屬於自己作死了,末將負責全員超度他們。”

“好,就預祝吳大將軍旗開得勝,馬到功成了。”吳宸軒一端茶杯,吳子玉把自己的茶杯當成酒碗一口乾了,連茶葉也嚥下去,把蓋杯一放敬禮轉身離開,門外的吉普車引擎的吼聲在會議室裡都能隱隱聽到。大家心裡明白,這位吳子玉將軍已經憋屈了老長時間了,連上一次中日戰爭都沒讓他到三韓撒個歡,這員虎將一放出去必定是要殺的日月無光才肯罷手。

“看來我們可以考慮一下屬國朝貢制度的恢復問題了。”吳宸軒看着本家領命而去,淡淡的說道。

(本章完)

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五百四十五節 決定命運五分鐘第四百二十五節 兩軍對壘洛東江第六十二節 調戲魔女她乾爹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五百二十八節 西線金鼓催人老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四百八十三節 深遠包抄獵羣羊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八節 柳暗花明遊島城第五百九十九節 傳奇時代百姓觀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四百六十節 十五年海軍假日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三百三十九節 健兒藍天逞英豪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四百二十五節 兩軍對壘洛東江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二百零三節 登陸大阪下馬威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五百七十四節 中美開戰的始末第二百八十二節 蘭州外圍先接敵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三百四十五節 你打你的我打我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一百八零節 戰後檢討大變革第四百五十四節 元首親臨海原縣第四百六十九節 資本市場的隱憂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三百二十四節 歐戰爆發賣貨忙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一百四十九節 整軍備戰正規化第五百八十七節 戰後掠影階層篇第五節 買賣不成看風景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四百零五節 中日曼谷再和談第三百零一節 撲朔迷離緝兇徒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二百四十四節 共和兵變起灤州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四百三十七節 足慰平生蕩寇志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五十節 伏擊戰以十破百第三百三十七節 空戰形勢大逆轉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五百二十九節 被逼無奈向東看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第五百三十二節 春季反攻烏克蘭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第一百九十五節 孤身說服光復會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一百九十九節 憑海臨風揚帆去第二百六十二節 防長之爭起波瀾第三百三十三節 坦能堡俄德鏖戰第四百一十三節 南海斬倭放豪氣第三百八十二節 開啓新海軍時代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二百八十七節 喬夫發飆要整軍第二十四節 官司纏身難辨解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五百七十七節 五八二艦隊覆滅
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五百四十五節 決定命運五分鐘第四百二十五節 兩軍對壘洛東江第六十二節 調戲魔女她乾爹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五百二十八節 西線金鼓催人老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四百八十三節 深遠包抄獵羣羊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八節 柳暗花明遊島城第五百九十九節 傳奇時代百姓觀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四百六十節 十五年海軍假日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三百三十九節 健兒藍天逞英豪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四百二十五節 兩軍對壘洛東江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二百零三節 登陸大阪下馬威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五百七十四節 中美開戰的始末第二百八十二節 蘭州外圍先接敵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三百四十五節 你打你的我打我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一百八零節 戰後檢討大變革第四百五十四節 元首親臨海原縣第四百六十九節 資本市場的隱憂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一百九十節 試看齊魯新面貌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三百二十四節 歐戰爆發賣貨忙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一百四十九節 整軍備戰正規化第五百八十七節 戰後掠影階層篇第五節 買賣不成看風景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四百零五節 中日曼谷再和談第三百零一節 撲朔迷離緝兇徒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二百四十四節 共和兵變起灤州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四百三十七節 足慰平生蕩寇志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五十節 伏擊戰以十破百第三百三十七節 空戰形勢大逆轉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五百二十九節 被逼無奈向東看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第五百三十二節 春季反攻烏克蘭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三百四十四節 單刀直入戰拉昂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第一百九十五節 孤身說服光復會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一百九十九節 憑海臨風揚帆去第二百六十二節 防長之爭起波瀾第三百三十三節 坦能堡俄德鏖戰第四百一十三節 南海斬倭放豪氣第三百八十二節 開啓新海軍時代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二百八十七節 喬夫發飆要整軍第二十四節 官司纏身難辨解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五百七十七節 五八二艦隊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