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

陝西,乃至整個西北都處於無政府狀態。這種弱肉強食的的亂局中,槍桿子就是硬道理,匪如蟻生,軍閥四起,兵爲大匪,匪爲小兵,兵匪難分。加上直皖的一場大混戰,爭奪勢力範圍,勝者爲王,敗者爲寇。被打敗的皖軍很多都成爲流寇土匪,割據一方,魚肉鄉里。

此時的關中已經匪患四起,其中最大的兩個土匪是杭柺子和許老幺,分別割據西安的左馮翊右扶風,把西安城夾雜當間,自成一體,與當時的皖軍和陝西靖國軍等主流勢力形成對抗之勢。杭柺子原名杭振昆,許老幺原名許傳武,二人均出自陝西靖國軍。

20世紀初葉,在陝西寶雞地區流傳着一首民謠,其中說道:“杭柺子,土皇上,派出土匪活閻王;活閻王指揮窮人把寶挖,擡腳動手把人殺。鬥雞挖寶八個月,真把百姓害了個扎!”

這首民謠中所說的“杭柺子”,就是鬥雞臺盜寶案的主謀者和指使人杭振昆。杭振昆是陝西華縣人。因其走路時一隻腿跛,故被當地人稱爲“杭柺子”。他從幼年時起便不學無術,厭讀詩書,也不願從事家務和生產勞動,而是整天和一幫地痞流氓混在一起,吃喝嫖賭,無惡不作。他爲人狡黠奸詐、刁鑽善變,尤其喜歡聚衆賭博。杭振昆生性頑劣,動不動就與人爭鬥,殺人越貨對他來說簡直成了家常便飯。他的那條跛腿,就是在與人爭勇鬥狠時被對手打傷,從而留下病根的。

據說,杭振昆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四處遊蕩,曾在西安、北京等大城市的古董商店裡當過學徒,經受了古董商的薰陶和點撥,見過不少古文物。久而久之,便成爲此中行家。他特別善於識別銅器,真品贗品一看之下便知分曉。

後來,一向極不安分的杭振昆棄商從戎,先是投到了當時的陝甘綠營的新軍編練處,在郭堅部下當小頭目,歷任排、連、營、團長。因他十分精於鑽營之道,懂得怎樣投上司的喜好,所以較受郭堅的賞識。後來郭堅下臺,他也就順勢自立門戶,成了寶雞城的土皇帝。

當時,鬥雞臺地方有一個名叫楊萬勝的鄉紳,此人平日橫行鄉里,惡貫滿盈,民憤極大。後因他私自加派大煙稅款,更加激起了當地農民的義憤。因此,一些農民*聯合起來告發他的罪行,並有人揚言要將他暗殺,爲民除害。

楊萬勝不由大爲恐慌。他找黨的馬弁、與自己同鄉的張志賢給他說情,開脫罪責。之後,做賊心虛的楊萬勝得知杭振昆喜好文物,正在四處尋寶,爲了尋找靠山,也爲了感謝張志賢,即向張透露說:“戴家灣村後大溝裡,靠崖處有幾個洞,洞裡有古董,村裡人常常挖取賣錢。如某人賭博輸了,沒錢還債,就在洞內挖取兩件,去西安賣了幾十元白洋。在洞內只要動一動钁頭,就一定能挖出一些寶物,隨便賣個幾十、幾百白洋都是平常事。你如果派人挖一回,也定能發個大財。

張志賢聽了楊萬勝的一番奇談後,感到這是討主子歡心的—十好機會,於是向杭振昆提供線索說:“在戴家灣村北的一個窯洞中埋有大量古董,只要輕輕一刨,就能刨出文物。”

杭振昆聽了這一報告,異常高興,預感到自己大發橫財的時機到來了。而

被杭振昆委任爲盜寶總指揮的賀玉堂,就是前述那首民謠中所說的“活閻王”。他非常殘暴,在盜寶前就曾將一個無辜農民用大鐵釘釘在寶雞東面的城門上,把頭皮割下來,矇住眼睛,使這個農民最後竟然活活疼死。

賀玉堂接受了指揮盜寶的任務後,一向專橫殘暴的他在杭振昆的縱容、庇護下,更是爲所欲爲。在出工問題上,他派範春芳、馬成龍等人出面,召集鬥雞臺附近橋鎮、賈村、蟠龍、陳倉、長壽、陵原等80多個自然村的土紳予以研究,商議決定了派工人數爲600民工,並規定各村輪流出工;如有誤工、缺額的,一打二罰,絕不手軟。

還有一個被抓來挖寶的人,說了幾句牢騷話,監工聽見後,報告給總指揮賀玉堂。賀立即叫人把這個農民抓來,將其活剝,其狀慘不忍睹。事隔多年以後,寶雞的一些老人還記得杭振昆、賀玉堂的暴行,一個個詛咒他們死有餘辜。

本來這位當自己的寶雞王,也沒什麼事情,偏偏國防軍爲首的聯軍進入了西安城,對寶雞地區自然也要恢復行政權利,派出了一個當地的文官爲首的一個招安代表團,先禮後兵的和杭柺子談判,當然條件就沒有黨*國這麼優惠了,畢竟國防軍走的是精兵路線,根本上對這些惡習滿身的兵痞子就是排斥的,所以杭柺子打算混個軍職的想法是不能實現了。至於地方行政,吳宸軒既然打算收復陝西,當然不能讓這一位土匪再去當土皇帝,所以條件異常簡單,放下武器,接受甄別和遣散,杭柺子的財產除了文物都可以帶走。這樣的條件在杭柺子看來就是一個笑話,兩面談判崩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於是這個代表團也就無功而返,從寶雞城往西安返回。

但是杭柺子手下的那位活閻王不幹了,賀玉堂手底下幾百條人命,如果讓老大繳了槍,杭柺子自然無事,但是賀玉堂可就算交代了。別說秋後算賬,就是沒有了杭柺子的庇護,他的仇家都能把他活剝了,於是賀玉堂帶着幾十號心腹手下,在蔡家坡外的黃土坡上設伏,只有五名警衛員的代表團十三人只有一名機靈的侍從藉着身輕馬快繞道北上,纔算到了扶風縣城報了當地的聯軍。等聯軍的一個連趕到的時候,在黃土坡下只能看到橫七豎八的屍首,五名警衛在一段壕溝內,兩個是中了幾槍之後才傷重不治的,還有三個身上除了槍傷還有刀傷,有兩個士兵的胳膊都被卸下來了,斷臂手裡還死死握着打空了子彈的六子炮。旁邊的折斷的刺刀和被削斷的工兵鏟似乎告訴人們這些士兵已經用盡了所有的武器。那七名代表都是五花大綁的在一旁的土坑裡,身首異處,七顆腦袋排成一排放在大路中央,看來是被俘之後,集體斬首的,而那五名警衛戰士的首級則不見了蹤影。

帶隊的奉軍連長和連副大眼瞪小眼,誰也沒想到在這條陝甘大路上居然有人對政府的代表團下毒手,還敢斬首示威,這也太囂張了吧?

“你說真的?咱們的戰士無一生還,連派去的那幾個文人也都被土匪砍了腦袋,還是五花大綁的砍人?”藍季豪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畢竟先禮後兵是他的主張,念在這些土匪當年也有反清的功勞,有的還是和革命黨有聯繫的會黨人物,想給

他們一條生路走,卻沒想到這些傢伙居然“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投進來。”,這就別怪國防軍心狠了。

“傳令各團,將駐防任務移交給奉軍和湖北軍,我們要開始剿匪。就從寶雞開始,匪患一日不平,我國防軍第5師一日不撤兵。”

藍季豪的軍令剛剛下達,通訊官已經把剛剛收到的吳總長的命令交給他手裡。上面就是八個大字“血債血償,勿枉勿縱”。通訊官還帶來的段總參的通報,原來第七集團軍的第9步兵師和山地第10師已經從駐地出動,三日後到達陝西西安,國防軍將指揮聯軍控制整個陝甘內蒙,並陳兵秦嶺,威懾四川和湖北。

國防軍的前身武翼新軍就是用剿匪來練兵的,所以這種剿匪戰對於他們而言毫無難度,倒是一些從未見過血的新兵補充進來,不見見血就不能保證他們碰上硬仗會不會扛的住。

於是以杭柺子的寶雞城爲前奏的陝甘剿匪開始了,三個師以團爲單位,從陝南的爲何平原上像是一道鐵篦子,劃過了千年秦川。

杭柺子對於自己親信的惡行毫不知情,所以根本沒有戒備,第5師包圍寶雞城的時候,這位還在煙榻上吞雲吐霧呢。藍季豪親自指揮總攻,一聲令下榴彈炮羣大發神威,隨着山崩地裂的巨響,古老的寶雞城牆上出現了二十丈寬的大豁口。槍炮齊發,炮聲槍聲號聲和喊殺聲震耳欲聾。城內的杭柺子匪軍驚慌失措,完全陷入癱瘓狀態。攻城部隊毫無阻礙地像潮水一般,從崩開城牆的豁口上涌進城去。零星斷續的巷戰,不到一個小時即告全部結束。

杭柺子本人在亂軍中被擊斃,城內守軍被打死打傷約兩千左右,其餘五千多人被俘。城內居民葬身在炮火之下的約在萬數以上,到處觸目皆是死屍和滿身血污的傷員,城內的房屋大部分都成了一片焦土和廢墟。

攻克寶雞後第三天,在藍季豪派人帶着當地百姓進行甄別,凡是沒有血案在身的都被挑出來,訓誡一番,編成築路大隊開赴潼關修築秦海鐵路。至於剩下的那些2000多沾滿血腥的土匪等待他們的將是一紙屠殺令,共和二年十一月,杭柺子手下被生擒的2153名土匪將被全部處決。

應該說這種大規模的處決行爲——或者說殺俘行爲在近代史上極爲罕見,至今引發的爭議仍然很多。但當時狼煙四起匪患蜂聚,中國剛剛走出皇權專制時代,離現代社會依然遙遠,軍隊與國家的關係很模糊,軍人與土匪幾乎沒有多大的區別,信奉的都是血酬定律,當然也無什麼軍事法庭和人權意識。如果將杭柺子部屬作爲戰俘(軍人),那麼屠殺自然應受到譴責,如果將其視爲土匪,則令當別論。畢竟這是一個野蠻的時代,無法奢談文明。

這一次剿匪的血腥被很多歷史研究者認爲是藍帥的一個歷史污點,但是藍天蔚本人卻對此從來都是未置一詞,直到他去世後,整理他的日記才發現藍帥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正義的伸張依靠的不是口誅筆伐,只有以血還血,以殺止殺,既然屠刀能阻止惡人再殘害生民,能警示後人不再作惡,那麼即使面對閻羅我也可以無愧的說我是在救人,在挽救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五百五十一節 雙刃齊飛戰巴庫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二百三十八節 前度劉郎今入京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四百八十六節 南下恆河飲戰馬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七十八節 編練新軍建軍校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一百三十七節 袁氏算盤精細打第三十七節 圈錢是比掙錢快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五百二十七節 格魯吉亞狂想曲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第四百九十四節 帝國國防動員令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一百三十一節 劫牢反獄救鑫培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三百八十九節 國防艦隊掌門人第三百三十七節 空戰形勢大逆轉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四百九十九節 鉗形攻勢閃擊戰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四百二十九節 烈焰升騰的島國第三百九十三節 中等收入的陷阱封推感言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三十八節 羣梟聚會平安鎮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第五百五十四節 日美添油奪瓜島第五百二十八節 西線金鼓催人老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五百五十四節 日美添油奪瓜島第二百二十四節 中華雛鷹練鐵翼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一百三十九節 河間秋操比軍容第二百五十六節 立憲革命孰是非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一百三十節 勤工儉學有英才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一百八零節 戰後檢討大變革第三百一十五節 武器貿易換貸款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七十八節 編練新軍建軍校第二百六十四節 打出來的鐵防長第三百七十四節 最終簽署凡爾賽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四百二十九節 烈焰升騰的島國第四百一十四節 北嶺殺賊入三韓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二百四十一節 吏部掛號生事端第三百八十四節 親請昭南津門行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第三十七節 圈錢是比掙錢快第四百四十七節 大封功臣修國史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一百一十一節 救難商會菩薩心第一百八十七節 殺人放火在今夕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三百三十九節 健兒藍天逞英豪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五百八十三節 二五抗洪寫壯志第六十三節 智擒日寇奏凱歌
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五百五十一節 雙刃齊飛戰巴庫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二百三十八節 前度劉郎今入京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四百八十六節 南下恆河飲戰馬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七十八節 編練新軍建軍校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五百四十二節 耶路撒冷的歸屬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一百三十七節 袁氏算盤精細打第三十七節 圈錢是比掙錢快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五百二十七節 格魯吉亞狂想曲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第四百九十四節 帝國國防動員令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一百三十一節 劫牢反獄救鑫培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三百八十九節 國防艦隊掌門人第三百三十七節 空戰形勢大逆轉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四百九十九節 鉗形攻勢閃擊戰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四百二十九節 烈焰升騰的島國第三百九十三節 中等收入的陷阱封推感言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三十八節 羣梟聚會平安鎮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第五百五十四節 日美添油奪瓜島第五百二十八節 西線金鼓催人老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五百五十四節 日美添油奪瓜島第二百二十四節 中華雛鷹練鐵翼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三節 收養遺孤兩姊妹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一百八十六節 李錦轉戰蘇皖浙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一百三十九節 河間秋操比軍容第二百五十六節 立憲革命孰是非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一百三十節 勤工儉學有英才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一百八零節 戰後檢討大變革第三百一十五節 武器貿易換貸款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七十八節 編練新軍建軍校第二百六十四節 打出來的鐵防長第三百七十四節 最終簽署凡爾賽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四百二十九節 烈焰升騰的島國第四百一十四節 北嶺殺賊入三韓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二百四十一節 吏部掛號生事端第三百八十四節 親請昭南津門行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第三十七節 圈錢是比掙錢快第四百四十七節 大封功臣修國史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一百一十一節 救難商會菩薩心第一百八十七節 殺人放火在今夕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三百三十九節 健兒藍天逞英豪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五百八十三節 二五抗洪寫壯志第六十三節 智擒日寇奏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