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

“我認爲總座的講話非常及時,我們很多政府部門自以爲勞苦功高,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慢態度,這股浮躁作風必須得到儘快遏制,不然就會危害帝國的健康發展。”徐老人老成精如何不知道該如何表態,這些問題是他主管的政府部門爲最,他這個政府總理不出來表態難道等着元首大人拿出他手下人的具體例子嗎?那就被動了。先擺明立場,把自己的態度亮明,等到總座下決心整治的時候,率先表態支持的徐世昌自然不會被他的手下連累,搞不好還能趁機重新洗牌,多安插一些自己的派系進去,何樂而不爲呢?

兩位大佬訂了調子,熊希齡、張南江等人也大力贊成,於是一場席捲黨政軍議各級的找差距反自滿的思想反思運動轟轟烈烈的開始了。不過會議還在繼續。下面彙報的是軍隊方面,參聯會主席段祺瑞站起來開始彙報。

“從帝國建立後,我們國家武裝力量就進行了重新宣誓。目前國防軍陸軍和國防軍海軍均以宣誓效忠帝國。至於航空隊方面,經總座批准,正是更名爲中華民主帝國皇家空軍,正式成爲國家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航空隊中的對地支援聯隊和附屬部隊都轉入國防軍陸軍,成立國防軍陸軍航空兵部隊,簡稱陸航。已經劃撥至國防軍海軍的航空兵部隊也改編爲國防軍海軍航空兵部隊,簡稱海航。我們國家的武裝力量將由國防軍、皇家空軍、內衛軍、外籍軍團組成,外籍軍團將暫時歸屬國防軍陸軍指揮。目前帝國武裝力量共有現役軍人一百六十萬人,其中國防軍陸軍80萬、海軍16萬、皇家空軍20萬、內衛軍43萬,另有直屬部隊1萬左右。我們的國防軍、皇家空軍、內衛軍都已經經過了幾次戰爭的考驗,人員素質、裝備水平完全可以滿足保衛國家獨立和領土完整的要求。我們的陸軍、皇家空軍實際戰鬥力都在世界上佔據首位,這一點也得到了世界公認。海軍是我們的一個薄弱環節,但是從我們打敗了日本聯合艦隊之後,英美法都積極邀請我們加入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我們的海軍噸位雖然僅僅排在第六,還比不上意大利,不過實力就是硬道理,我們能幹掉日本一半的海軍實力,就是我們進入世界頂級海軍行列的通行證。”

“不錯,當年小鬼子也是幹掉了俄國太平洋艦隊才進入世界海軍強國行列的。”熊希齡對當年的舊事還印象深刻“不過小鬼子這次吃虧吃大了,我想他們不會甘心雌伏的,馬約恐怕不能約束他們的復仇。我們在海軍方面是不是也要做相應的準備?”

“熊老此言深諳小鬼子的脾性,這幫矬子肯定心懷叵測,不過不要緊,我們的曙光女神大轟炸,不僅僅是摧毀了日本的造船場,更重要的是大量殺傷日本的科研人員和熟練技師,沒有這些從明治維新就開始積攢的人才資源,就憑小日本現在的資源,縱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來。何況我們在小笠原羣島和琉球羣島的空軍基地和海軍基地可不是擺設,只要有命令,我們在二十四小時內就可以把日本的主要城市再燒一遍,48小時之後,聯合艦隊將不會有500噸以上的水面艦艇。”楊士海的話斬釘截鐵,讓大家對於這個公認世界第一的皇家空軍的實力算是有了個初步的印象,那是相當牛叉啊。

從45天曙光女神大轟炸之後,世界上的主要強國都在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來蒐集分析着這次沒有任何海上和陸地接觸的非對稱作戰的過程。雖然褒貶不一,但是世界上各大強國卻都不約而同的大幅度提高了空中力量的投入。

一個依賴幾百架一戰後期還算先進的雙翼戰鬥機武裝的日本,在中國空軍鋪天蓋地的全金屬單翼戰鬥機和轟炸機面前脆弱的可笑,到了後來乾脆連上天參戰都成了奢望,除了匆匆採購和趕製的高射炮、高射機槍之外,日本在中國的戰略轟炸面前那種毫無反抗之力的表現讓每一個強國都感到莫名的威脅。引以爲傲的強大陸軍,舉世無雙的無敵海軍,在這種空中優勢面前變得毫無作用。再多的艦炮也威脅不到空中的嘯鷹,再強的騎兵也不能用馬刀對付投彈的“彈道”,這讓曾經以爲自己是陸軍第一和海軍第一的法國、英國都變得像小丑一樣可笑,就連一向把兩大洋當作自家護城河的美國軍隊中也有人開始隱隱擔憂,或許當中美交鋒之時,就會有鋪天蓋地的中國戰機遮蔽美利堅上空的驕陽。

中國空軍開創者之一的魏禮煌空軍中將所著的《空中優勢》一書成爲了多國軍事學家和軍官們案頭必讀的著作,“確保空中優勢是取得戰爭勝利的保障,失去空中優勢是戰爭失敗的開端。”成爲很多軍人奉爲圭秉的名言。

“帝國的對手很多,日本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強的那一個,但是是我們必須警惕的一個。”吳宸軒的發言讓衆位大佬明白老大並沒有放鬆對日本的警惕,對於這個善於創造奇蹟,偏執狂與忍耐力都很驚人的民族,一份戰敗的和約除了讓他們臥薪嚐膽之外,不會有第二條路選擇。中國沒有放棄對日本的壓制,除了戰爭債務之外,海外基地也是對日本進行約束的重要環節,當然手段並不僅限於此。在經濟上嚴重依賴出口的日本其實非常脆弱,在國際市場上不得不面對中國產品的殘酷競爭,而且失去了大陸和

臺灣、三韓的原料基地,日本產品的成本方面也很難再做到低廉,日本要想發展,恐怕只有進一步壓榨國內的平民階層。那樣的話,不需要中國出手,從中國逃回去的川島浪速和隨他一起回國的北一輝、中島康介等人都將會是日本農工革命的理論家和領袖,或許還有紅俄國際局的幫忙,總之像是米騷動那樣娛人娛己的樂子,今後不會太少,而大規模的城市紅色暴*動只怕也會出現,日本政府有的忙活了。在今後的歷史上還有兩個大禮包等着小日本們查收,等着這兩個大禮包先後引爆的時候,別說復仇了,日本還能不能保持一個工業化國家的地位都得兩說着。

“我們的工作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功績,但是我們的國民已經被壓抑太久了,他們需要重拾信心,所以我建議把今年的經濟數據,擇其主要部分和世界排名向國內公佈。另外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不要遮遮掩掩的,我們是民主帝國,不讓老百姓知情,他們還怎麼當家作主,這個民主就是假民主。”吳宸軒的建議當然得到了贊成和落實,從帝國元年開始的政府工作報告,開頭就是一張帝國主要經濟數據的報表,雖然後來因爲時代變遷,有些數據和計算方式有了不少調整,但是每年看看政府公佈的經濟數據成爲帝國公民的必修課。而且這一制度還得到了推廣,各個省、市縣政府都在年末歲尾公佈本地區的各類經濟數據和關係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實施情況,這也成爲議會依法行使決策權的重要依據。

“接下來我們再談談我們的金融政策,穩健積極的經濟政策和穩定謹慎的貨幣政策,讓中國在國際經濟生活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下面我們的步子還要保持不變,減少忽冷忽熱的貸款政策,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突然一陣沒由來的顫動,陶瓷茶杯和茶盞之間的磕碰發出悅耳的瓷器聲,衆人面面相覷,不由得一起擡頭觀瞧頭頂那盞已經像是鞦韆一樣擺動的巨大吊燈。

“地震?”吳宸軒首先反應過來“情況緊急,我建議暫時休會。各部門抓緊落實會議精神,沒有彙報的部門擇期再進行彙報。小鄧,去請蘇處長過來。”

還沒等到鄧先賢合上速記本,去找侍從處的蘇處長,會議室的大門被從外面推開,一位身着鉛灰色西裝的女士大步流星的進來,正是蘇皖蘇處長。

“報告元首,諸位閣臣。據測定,甘肅海原發生里氏8.5級特大地震災害,我已經請政務院國家科學院地震災害研究中心的謝家榮院長組織專業隊伍前往考察地震情況。接下來抗震救災的安排,請您指示。”

“啊!”衆位重臣大驚失色,雖然不一定知道里氏8.5級是個設麼情況,但是一個距離兩千多裡的濟南都有明顯震感的地震是個什麼樣的破壞力,大家都可想而知。一時間會議室裡陷入短暫的沉悶,海原這個邊陲小縣註定會成爲今後一段時間裡帝國中樞最牽扯的地方。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六十節 三峰殲敵第一陣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四百八十七節 中印勘界馬拉松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四百節 國防陸軍大換裝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五百二十七節 格魯吉亞狂想曲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九節 靈藥救命又一村第四百九十九節 鉗形攻勢閃擊戰第五百九十一節 戰後掠影國際續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四十六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五百三十五節 西線鏖戰烏克蘭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第一百四十七節 田村採購新利器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二百九十五節 八大金剛聽牆根第二百一十五節 泛美商會大開發第二百零四節 吳喬初逢梟雄會第一百五十五節 誘敵深入金州城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一百一十三節 進京之前先準備第二百五十節 軍政文商齊上陣第三百八十九節 國防艦隊掌門人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二百零七節 星臺談心見南海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二百三十八節 前度劉郎今入京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二百零四節 吳喬初逢梟雄會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二百六十七節 奪寶奇兵在行動第三百零八節 臨終面談喬吳會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五百五十六節 黯然收場倉皇望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一百七十二節 奉戰前奏黑溝臺第八十六節 金蟬脫殼慶王爺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四百三十八節 再揭革命黨老底第一百八十八節 屠戮滿城驚天下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五十三節 試新炮剿匪蒙山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五十九節 打了孩兒娘出來第一百八零節 戰後檢討大變革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三百四十六節 拯救大兵柏脫蘭第五十三節 試新炮剿匪蒙山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五百一十七節 北極熊半島之殤第九十三節 武翼練兵擴軍忙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三十八節 羣梟聚會平安鎮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二百六十九節 還我黎民太平境第三百八十一節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二百五十五節 風雨飄搖大清朝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
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六十節 三峰殲敵第一陣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四百八十七節 中印勘界馬拉松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四百節 國防陸軍大換裝第十八節 上堂歸來把官買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五百二十七節 格魯吉亞狂想曲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九節 靈藥救命又一村第四百九十九節 鉗形攻勢閃擊戰第五百九十一節 戰後掠影國際續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四十六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五百三十五節 西線鏖戰烏克蘭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第一百四十七節 田村採購新利器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二百九十五節 八大金剛聽牆根第二百一十五節 泛美商會大開發第二百零四節 吳喬初逢梟雄會第一百五十五節 誘敵深入金州城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一百一十三節 進京之前先準備第二百五十節 軍政文商齊上陣第三百八十九節 國防艦隊掌門人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二百零七節 星臺談心見南海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四百六十四節 帝國刑法修正案第二百三十八節 前度劉郎今入京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二百零四節 吳喬初逢梟雄會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二百六十七節 奪寶奇兵在行動第三百零八節 臨終面談喬吳會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五百五十六節 黯然收場倉皇望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一百七十二節 奉戰前奏黑溝臺第八十六節 金蟬脫殼慶王爺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四百四十一節 君主立憲詳考證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四百三十八節 再揭革命黨老底第一百八十八節 屠戮滿城驚天下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五十三節 試新炮剿匪蒙山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五十九節 打了孩兒娘出來第一百八零節 戰後檢討大變革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三百四十六節 拯救大兵柏脫蘭第五十三節 試新炮剿匪蒙山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一百四十一節 防禦威力初顯效第五百一十七節 北極熊半島之殤第九十三節 武翼練兵擴軍忙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三十八節 羣梟聚會平安鎮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二百六十九節 還我黎民太平境第三百八十一節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二百四十二節 困居京師病客居第二百五十五節 風雨飄搖大清朝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