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節 日本入同的波折

太平洋上的三年苦戰牽制和消耗着日本海空軍的全部兵力和三分之二的陸軍師團,太平洋戰爭的推進更是讓日軍喪失了太平洋上的空中優勢。四面楚歌的日本帝國掙扎着走進太初二十四年。

太初二十四年初的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先後登陸菲律賓、大島,佔領了通往日本的門戶,而在日本本土,東京等城市在美軍B-29轟炸機的“軟化轟炸”下疲憊不堪。

大島的陷落讓美國人在距離日本不到五百公里的距離上擁有了一座海空基地,日本已經像是一個失去了蛋殼的雞蛋,只要一根筷子就會被打成蛋液。這一天,日本內閣和軍部一片混亂。首相鈴木貫太郎一直悶在辦公室“冥想”,直到天皇傳話來,表示“應該‘終戰’了”,才決定次日召開“最高戰爭指導會議”。

上午11點,日本帝國的核心官員們都陸續聚集在。當美軍再次轟炸東京、仙台、名古屋、小倉等地的消息傳到“最高會議”,幾乎沒有引起議論,因爲與會者正熱衷於爭論接受之前中國曾經提到的入同條件時,向中國提什麼條件。爭不出個結果,鈴木首相只好請天皇出來“聖斷”。夜11點50分開始,在宮城(現皇居)防空洞裡舉行“御前會議”。

這場戰爭中御前會議共舉行15次,這是倒數第2次。這次要決定就入同向中國提1個還是4個條件。以外相東鄉爲首的主張只提“護持國體”(不變更天皇在國法上的地位)1個條件;以阿南爲首的則要加上3個條件:日本自主從海外撤兵;保留美國佔領島嶼的主權;中國軍隊僅僅在外圍島嶼駐紮爲限。首相只是聽着,天皇也不說話(御前會議天皇是“不能”說話的),對於政府的決策事項,由天皇“裁可”,而責任卻在政府。在已經知道天皇決心“終戰”的鈴木首相要求下,天皇表示:我同意外務大臣的意見——“聖斷”。當天,日本政府發電將“一個條件”秘密回覆中國。

得知“聖斷”,陸軍省強硬派大亂,各種兵變計劃都在醞釀中:推翻鈴木內閣,擁立富川信熊;要求阿南辭職,實行軍政……這些兵變計劃,在日本投降前後,有的失敗,有的終止,有的延續到戰後。這一天,日本政府一直在等待中國對“一個條件”的答覆。中國方面後來的回電是“各國政體由各國國民自主選擇,中國一貫秉持獨立自主的外交原則”實際上是贊同了日本提出的條件。日本並不是沒有考慮過向美國投誠,但是美國的條件更加苛刻。

凌晨,日本監聽到美國國務卿伯恩斯對日本向美國所提和平終戰條件的回答:“日本投降後,天皇以及日本政府對國家的統治權限,置於盟軍最高司令官治下……日本政府的最終形態,應該由日本國民自由表明的意志決定。”看似和中國的回答差別不大,但是一旦在日本存在一個盟軍最高司令官那麼日本的財閥和軍政大員們的利益將會受到怎樣的分割,是誰也

不敢保證的,就憑這個日本也不會向美國搖尾乞憐。

而等了一天的美國不耐煩了,凌晨1點,尼米茲命令第三艦隊重開攻擊。9點,“最高會議”召開;下午3點,內閣會議召開。都沒有結果。這時,首相鈴木被叫出會議室,憲兵司令部的一個大佐向他力陳,如果日本投降,叛亂必至,並警告說,屆時“不能保證首相的性命”。鈴木說了句“我的看法不同”就回到會議室,一個個地問清閣僚的態度後休會,再次“謹仰聖斷”。

8月14日一早,羣臣都到首相官邸參加內閣會議,宮中突然傳話來:請各位入宮,着裝不必拘謹。天皇着大元帥服,聽了各方意見,據說還用白手套擦了擦眼淚,最後表示:應該接受中國的條件。而所謂“入同詔書”,早由內閣的書記官起草好了。會議結束,又請了兩位漢學家斟酌詞句。但抄寫時卻丟掉了一行九個字,因時間緊迫,只好在行間補加,送交天皇,蓋上玉璽,再由全體閣僚簽字。夜11點,外務省通過駐濟南大使館、駐上海領事館通知中國:日本決定接受中華民主帝國與十九個屬國提出的加入中華共同體的條件,成爲中華共同體的第二十個屬國。詔書當晚由天皇親自錄音,即所謂“玉音盤”,準備次日正午播出。

8月15日最後一批特攻機起飛,向美國人展示他們不屈的戰鬥意志,然並卵。10時,最後一批“神風特攻隊”飛機從千葉、茨城出發攻擊美軍艦隻。這些特攻隊員並不知道日本已經投降。他們再也沒有回來。晨光來臨,阿南在辦公室自刃。包括天皇部分近衛軍在內的部隊採取行動,企圖奪取“玉音盤”,阻止玉音廣播。

“目標兵力200,輕武裝,未見重武器,已經全部進入玉門,30秒後到達玄點。”一名身穿日軍陸軍作戰服的觀察哨正在用並不熟練的日語彙報情況,手裡是一個遙控器,紅點已經按下,如果沒有關上保險,那麼鬆手的一瞬間一個強烈的脈衝信號就會發出。

“開火批准,重複,開火批准,爭取最大殺傷。”

“批准指令收到,批准指令收到,完畢。”

喉部送話器清晰的傳出了他的回答,通過隊內通話系統,其他隊友也一定清楚這裡面的含義,於是四挺六管加特林機槍已經開始在電機的帶動下嗡嗡的轉動起來,只要扳機壓下,兩邊彈箱裡的五千發子彈會在一分鐘內覆蓋整個御前廣場區域,而六門超輕型的60毫米迫擊炮已經處於待擊發狀態,空爆彈藥足夠讓這兩百多頭上纏着月經帶的傢伙們每人平攤50顆鋼珠的。

僅僅十五秒鐘,還沒來得及在廣場上展開進攻隊形的近衛師團的一箇中隊就變成了硝煙中的一堆碎肉,而此時天空中低飛的零戰已經開始投下一片片的紙片,上面有眼睛男親筆簽字的“入同詔書”和呼籲日本武裝力量一致對美,保護皇道淨土不受米英鬼畜侵害。

上千

名在小隊長中隊長們聲嘶力竭的慫恿下集結起來企圖清君側的近衛師團士兵茫然的看着從天而降的詔書,無論那些軍官如何嚎叫也沒有人鼓起勇氣去用刺刀推開皇宮的大門,而本應從玉門裡出來接應的一箇中隊卻消失無蹤,似乎剛剛的一陣亂響之後就再也沒有其他動靜了。

12時,“玉音”廣播開始,長4分37秒。這是日本人第一次聽到天皇的真聲。但由於用的是日文文言體,很多人聽不懂,於是就有各種猜想和解釋:天皇要國民跟着他一起去死;皇室要給大家發儲備米;日本海軍進攻美國本土……直到播完後由播音員再做解說,人們才明白,日本戰敗了,再次回到了朝拜天朝上國的蠻夷之邦的位置上去。

雖然播送“玉音”是爲了讓軍隊相信,投降是真的。但還是有一些部隊認爲這是“君側奸臣”的陰謀。16日,中國政務院電告日本政府,要其派使者前往青島,與張建元元帥接洽投降手續。但參謀次長河邊作爲使者飛往青島途中,險些被關西某基地的海軍航空隊叛軍的戰鬥機擊落。後來是天皇的弟弟高鬆宮到關西地區防空司令部解釋,並要帶叛軍去見天皇,以明真僞,這才平息了叛亂。

但是,對於河邊從青島帶回來的中文文本並沒有問題,但是英文文本的日文譯本,日本政府內又有了紛爭:外務省將“surrender”翻譯爲“降伏”。有人表示,“伏”的意思是狗趴在人前,降“伏”太屈辱了。陸軍另起爐竈,獨自起草了“降讓書”。而內閣則主張用“降服”——服務、服從就夠了。不知爲何,最終卻還是用的中文文本的“入同文書”。

名稱確定了,但沒人願意作全權代表去籤“入同協議”。9月1日,天皇叫梅*津到宮中,親自說服了他。9月2日,日本入同代表團11人登上青島的嶗山太清宮簽署了包含放棄獨立自衛權等屬國條件的入同協議。

中華民主帝國政府和另外十九個屬國的代表也一起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這標誌着中國疆域外八百公里內再無非屬國的主權國家存在,一個龐大的屬國體系已經初見雛形。

消息傳到了美國,美國民衆的心態大多非常的矛盾,雖然希望戰爭能儘快結束,好讓美國軍人安全返回家園,但是又很難接受這種替中國人火中取栗的結局。美國政府和軍方也感到非常棘手,日本雖然入同,並且向美國提出了終戰要求“爲平息兩國武裝衝突,使得兩國軍人和平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免遭戰火屠戮,日本帝國向美利堅合衆國提出終止衝突狀態的要求。”,但是一切條件卻沒有談及,而是用一句非常程式化的外交辭令一言以蔽之“日本自即日起成爲中華共同體成員國,外交政策以共同體的意志行事,無法單方面與美利堅合衆國進行媾和。”對此外長赫爾利不得不用一個非常簡練的詞彙做出他的評價:

“sh*it”

(本章完)

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二百三十八節 前度劉郎今入京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一百五十三節 牽牛鼻子鬥蠢牛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五十二節 滅狂徒老八降服第五百三十八節 日美激戰珊瑚海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一百二十六節 最大臥底竟是他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一百五十三節 牽牛鼻子鬥蠢牛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二百八十七節 喬夫發飆要整軍第三百一十三節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一百一十一節 救難商會菩薩心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九節 靈藥救命又一村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百三十二節 憂心忡忡英美法第四節 初出茅廬探世情第二百六十三節 誰敢橫刀立駿馬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三百七十八節 整軍礪武備國戰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三百六十九節 十月驚雷彼得堡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五百一十八節 以力破巧強攻戰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三百零八節 臨終面談喬吳會第五百九十七節 戰後掠影民生篇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二百二十四節 中華雛鷹練鐵翼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二百二十七節 總參謀部的密談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第二百九十二節 戰爭陰雲籠遼東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二百零一節 誘人亦或是右任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三百九十八節 軍事改革要深化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二百五十七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三百零七節 落日斜陽石頭城第五百七十七節 五八二艦隊覆滅第二百三十七節 養精蓄銳三兩事第五百九十九節 傳奇時代百姓觀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一百八十三節 浙東暴*動風波惡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四十八節 回省城再續新篇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第九節 靈藥救命又一村第三百五十節 坑爹第一是霞飛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五百七十九節 曾被遺忘的指針第八節 柳暗花明遊島城第一百一十八節 洋大人登門獻寶第一百三十一節 劫牢反獄救鑫培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
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二百三十八節 前度劉郎今入京第三百六十節 傳檄而平雲貴川第一百五十三節 牽牛鼻子鬥蠢牛第四百二十四節 勇猛無傷四師團第五十二節 滅狂徒老八降服第五百三十八節 日美激戰珊瑚海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一百二十六節 最大臥底竟是他第二百八十四節 青馬覆滅鳥獸散第一百五十三節 牽牛鼻子鬥蠢牛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二百八十七節 喬夫發飆要整軍第三百一十三節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一百一十一節 救難商會菩薩心第二百五十二節 革命大潮起三鎮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九節 靈藥救命又一村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百三十二節 憂心忡忡英美法第四節 初出茅廬探世情第二百六十三節 誰敢橫刀立駿馬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三百七十八節 整軍礪武備國戰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三百六十九節 十月驚雷彼得堡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五百一十八節 以力破巧強攻戰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三百零八節 臨終面談喬吳會第五百九十七節 戰後掠影民生篇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二百二十四節 中華雛鷹練鐵翼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二百二十七節 總參謀部的密談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第二百九十二節 戰爭陰雲籠遼東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二百零一節 誘人亦或是右任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三百九十八節 軍事改革要深化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二百五十七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三百零七節 落日斜陽石頭城第五百七十七節 五八二艦隊覆滅第二百三十七節 養精蓄銳三兩事第五百九十九節 傳奇時代百姓觀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一百八十三節 浙東暴*動風波惡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四十八節 回省城再續新篇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第九節 靈藥救命又一村第三百五十節 坑爹第一是霞飛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五百七十九節 曾被遺忘的指針第八節 柳暗花明遊島城第一百一十八節 洋大人登門獻寶第一百三十一節 劫牢反獄救鑫培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