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

“老爺,京城來信了”機械的做了一天的人形圖章的端方大老爺剛剛回到後堂,師爺就送上了一份厚厚的函件,剛剛還端着一副封疆大吏架子的端方急忙接過,抄起裁紙刀小心翼翼的劃開信封,裡面是一副熟宣的中堂,榮祿的書法還是很有看頭的,遠比某些倖進的捐班佞臣那一手呆萌的熊貓體字跡來得蒼勁有力,不過這內容麼,反正讓端方大人心裡是涼了半截,“戒急用忍”,這個忍字頭上的刀刃好像無時無刻的在切割着端方這位清季名臣的驕傲。該看的不該看的師爺都已經看到了,自然悄默聲的退了出去,留下在斜陽照射不到的陰影裡呆坐着的那團白鶴補子。

同一時間上海灘公共租界裡,劉家上下已經亂作一團,先是阿六不辭而別,其實這個到沒什麼,畢竟劉家失勢以後辭傭的多了,也不差他一個貼身護院,但是兩天以後,興亞會的人上門說在大阪的碼頭上沒有接到二公子,請劉老爺查一下是否出了什麼岔子,言語之中完全是懷疑他劉某人在故意戲耍他們,這下劉老爺子也徹底坐不住了。二少爺生死不知,懷疑的對象太多了,近的有江浙商會、青幫大佬、荷蘭買辦,遠的有山東的那位少年得志的吳大人和他背後盤根錯節的山東商會,甚至劉老爺子連自己的大公子也列入嫌疑人範圍,排名還很靠前。

不過兩天以後的清晨,一封信悄無聲息的放在劉老爺子的案頭,就壓在意大利的八棱水晶杯下面,杯子裡的開水還有溫度,顯然是女傭人添了熱水不久,但是就在這長不過半小時的空隙裡,綁匪的字條居然就堂而皇之的擺在他劉洪慎的案頭,這比江湖人常玩的飛刀寄柬之類的把戲更囂張,一身冷汗的劉洪慎非但不覺得燥熱,反而是覺得脖子後面冷颼颼的。字條簡單的很,字跡一看就是讓剛剛學習寫字的蒙童寫的,“汝家公子怙惡不悛,民憤極大,本應嚴懲,念及上天有好生之德,准予納銀八十九萬零二十兩贖罪,靜候小鬼即可。赤判官。”

雖然現在劉家困頓,拿出銀子來着實肉痛,但是能用錢來擺平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趕緊差人去工部局撤案,就說劉公子因爲飲酒誤事,沒有趕上船期,怕家裡責罰而躲在書寓沒敢露面。給日本人也是這套說辭,反正等贖了人一切都能轉寰。

又是兩天的等待,這一日黃昏,剛剛端起飯碗的劉洪慎就聽見傭人敲門的聲音,傭人稟告有客來訪,劉洪慎也打算見識見識是什麼膽大妄爲的劫匪敢大搖大擺的到租界內來收銀子。

一個年輕的後生穿着一身灰藍色印度棉的長袍馬褂就跟在傭人身後進了客廳,面目身形亦如常人,好像哪傢俬塾的教書先生或者店裡的賬房之類的人物,完全是扔進人堆裡就找不到的那種。這位路人甲也很好脾氣,見到橫眉立目的劉老爺子,很隨意的一拱手:“罪過罪過,打攪老爺子用餐了,沒事兒,您繼續,時間還夠,我等着您。您請自便。”說完也不用傭人接引,自己尋了個座位就一屁股踏踏實實的坐下,拿出一份字林西報看了起來。

滿肚子火氣的劉洪慎也只好強壓怒火,也拱手作禮“先生,不知小兒今日在貴處盤桓,一向可好。”

“有勞劉老爺動問,小的只是個傳話的下人,之前可沒有見過劉公子那樣的貴人,不過來之前我家頭領擔心劉老爺您惦記,倒是讓我見了劉公子一面,劉公子許是水土不服,身子清減了些,但是還算是康健。”從懷裡掏出一塊鍍金殼子的懷錶,看了一眼時間,“剛剛小

的計算了一下時間,到了貴公子每天洗澡的時間,今天的江水有些冷了,不過貴公子倒是不太在意,每次都急着下水,勸也勸不住,非得等他洗上個把時辰,我們把拴在他腳上的鐵球給打撈上來,貴公子才肯上岸,實在是堅毅的很。不過劉老爺您放心,今天我要是回去的晚點,興許貴公子能多洗上些時候,好好過過癮頭。”

“尼瑪,你這個小赤佬,要是榮兒少一根頭髮,我劉洪慎一定讓你等粉身碎骨,勿謂言之不預。”劉洪慎鬚髮皆張,拍着桌子放了狠話。

“噓噓,劉老爺你可別動怒啊,您這年歲的就怕肝火旺盛,氣大傷身啊。您看我多尊老啊,您吃飯我候着,絕不敢催您。我都這麼服務到位了,您這要求也太讓我爲難了吧。貴公子在我們那裡水土不服,這掉了幾斤膘,您總不能埋怨兄弟們故意怠慢了劉公子吧。再說洗澡啥的,掉點頭髮也是難免,何況貴公子對洗澡如此情有獨鍾,拉都拉不住,這毫髮無損的要求也太爲難我們兄弟了。要不咱們好說好散不成?反正還有些幫派受人所託,據說對劉公子也很感興趣啊,說不定到時候兄弟們還能得個好價錢吶。”這位把報紙一卷,拍拍長袍就要起身告辭。

“站住,好你個囂張的小賊,你還真當劉公館是你家的堂子,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啊。”劉洪慎手裡掏出一把莫辛納幹左輪,槍口對着那個年輕人。

“劉老爺,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怎麼還強留起客來了呢,我剛剛就說過,我不急啊,有的是時間。不過貴公子今天洗澡的河汊子有點深,水深剛剛好沒過他天靈蓋,不知道拖着三十斤的鐵球能撐多長時間,反正我很期待他能等到我回去,不知道劉老爺您呢?”

“別給我玩這套江湖玩意,告訴你今晚上你要是能撐過工部局巡捕房的三大件,就算你小子骨頭硬。”劉洪慎揮了揮手裡的槍,他明白這是個心理戰的檔口,比的就是誰先撐不下去,這時候要是先服軟,那可是後患無窮啊。

“呵呵,劉老爺說笑了,巡捕房兄弟我還真去過幾回,不過都是去當客人的,且不說巡捕房有沒有膽子敢給我們下帖子,不知道您劉老爺確定您手裡的槍真能打響嗎?要不您朝我開一槍試試?”那個後生完全是一副有恃無恐的神色,微笑中還有點蔑視的意味,這下子讓劉洪慎劉老爺可有點麻爪了。

“好了,劉老爺您是貴人,何必和我們這些江湖上討生活的苦命人計較呢。您考慮着,我不急啊。”這位打開餐桌上的煙盒子,看看裡面的老刀香菸,自顧自的抽了一根,放在鼻子前嗅了一下香型,還算對味,打開馬褂內側的口袋,掏出一個象牙菸嘴,給這老刀香菸裝上,然後向身後的保鏢招招手,一副大爺的欠揍模樣,可是那個保鏢沒得到劉老爺的吩咐,也不敢妄自動手,一時間僵持在哪裡。正在反覆權衡利弊的劉洪慎已經陷入了長考,保鏢的眼色請示沒有得到劉老爺的答覆,無奈之下只好掏出自己的火柴給這位綁匪爺把煙點上,這位爺不緊不慢的抽着煙,順手給菸灰缸裡倒了點水,看着菸灰融化在淺淺的水面上,整個客廳裡就只有香菸燃燒的輕微滋滋聲,合着座鐘單調無趣的咔嚓聲,陷入了一種讓人窒息的死寂與沉默。

“算你狠。”在劉洪慎劉老爺無奈的把幾張薄薄的銀票扔在桌子上的時候,千里之外的難兄難弟端方巡撫大人也心有靈犀的做着類似的事情,果然是幸福的人們各自有各自的幸福,而不幸的人兒卻都是相似的。

“這是?”端方的師爺也是出身紹興師爺世家,原來很給端方出了些高招,端方纔能屢獲顯貴的青睞,但是碰上吳宸軒這個副手,現在的端方端大巡撫已經徹底閉氣了。

“看看吧,這是今年山東十府的秋稅總賬。”

“啥,才收了七十萬兩。”師爺對山東的稅收自然是明瞭的,去年這個時候光是濟南、東昌、曹州、武定、兗州五個府的商稅就超過百萬之數,要不是一年給大清國貢獻小半個江南的稅銀,他袁大頭哪裡有資歷在知天命之年就位列疆臣首位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輪到自己上任了,稅銀銳減過半不說,還有地方州府的百般阻撓、陽奉陰違,自己這個巡撫做的實在是窩囊。這樣一來不光是自己的前途暗淡,更爲要命的是疆臣中滿人已經是鳳毛麟角了,自己在山東這個物阜民豐的寶地都能幹成這個熊樣,那以後漢人還不得把所有的疆臣都包圓了,這就不僅僅關係到自己的仕途,而且關係到整個滿人的江山,自己自然要想盡辦法爭取,說不得要給那個笑面虎的後生賠上面子。

“布政使吳大人前來拜府。”戈什哈拖着長音的京腔,讓正在下決心給把自己的面子緬到褲襠裡的端方猛地驚醒了。“有請!快快有請!”

“呵呵,不知兄弟今日來訪,所爲何事?”一副雲淡風輕的端方將吳宸軒讓到簽押房分賓主落座,讓丫鬟奉上今年的雨前龍井,才裝作不經意的發問。

誰知道這位年輕的吳大人完全沒有按牌理出牌的概念,聽自己一問居然忽地站起身來,把頂戴摘下來放在椅子上,長稽到地“有勞撫臺大人動問,下官特來請罪的。”

這一遭可把端方唬的不輕,心裡話這是鬧的哪一齣啊,明明是自個差不多要被掃地出門的活勢了,怎麼這位始作俑者倒先行來請罪了呢?想歸想,但是這個罪還真不能讓他請了,要是吳宸軒真撂挑子不幹了,他端方第一個就要坐蠟,不光是山東合省官紳都會認爲自己妒賢嫉能,排擠當地官吏,上面的慶王爺、袁大頭、甚至是老佛爺都和這位關係匪淺,連自己的恩主榮祿都讓他三分,自己要是順勢把這位的頂戴拿下,那麼自己就離着擼了官服、打起鋪蓋去建設大西北也就不遠了。“兄弟這是唱的哪一齣啊,老哥我膽小,你快別嚇唬我了,坐坐坐,咱們有事說事啊,可不敢拿自個的頂子鬧着玩啊。”

“唉。”吳宸軒一聲長嘆,端方聽着怎麼又有一股子老生味,莫非要唱一出定軍山不成,“下官此次確實是深感有負聖恩啊,剛剛因爲新軍購械去了趟上海回來,今日剛剛看到今年的秋稅賬目,唉,實在是下官的失職,沒想到一句沒交代到,各府縣的那些商賈田主居然說只認下官的收據,不識得撫臺大人的鈞令,這才導致本省秋稅銳減六成。下官本來沒臉拜見撫臺大人,但是爲了朝廷稅賦大計不得不厚顏求見,請撫臺大人准許下官自請停職待參。”說完吳宸軒這廝一副搖頭嘆息,痛不欲生的表情。

見過怯懦的、見過跋扈的、見過耍無賴的、就是沒見過如此當面打臉還一副誠心請罪的無恥加三級的混不吝官員,再看端方大人已經是面色青紫帶綠,再好的修養這會兒也都氣的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了,還得說不愧是久歷官場的滿清疆臣,硬生生的把指頭節都捏的青白的怒火給壓了回去,還得溫言安撫吳宸軒這個混蛋,沒辦法,誰讓他能變出稅收來呢,沒當場疝氣發作應該可以算是這位滿大人養氣功夫已經到家了。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四百一十三節 南海斬倭放豪氣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二百八十六節 南北諜戰風波詭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二百七十七節 商洛巨匪孟三春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第六十四節 懷來風雨起蒼黃第六十四節 懷來風雨起蒼黃第三百八十四節 親請昭南津門行第五百二十九節 被逼無奈向東看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一百三十節 勤工儉學有英才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五百零一節 圍困華沙的日子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三百三十節 青島上空的戰鷹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五百一十八節 以力破巧強攻戰第五百零七節 突擊集羣逞英豪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三百九十一節 五年計劃研討會第三百六十五節 衆望所歸吳青天第二百七十九節 觀察入微雲階兄第五百六十一節 血肉磨坊山地戰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三百九十一節 五年計劃研討會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二百五十三節 武昌首義兩湖風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四百四十八節 燧人後羿大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節 萊因哈特的秘密第二百五十八節 喬夫宣言搶總統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五百八十五節 戰後掠影軍事篇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四百八十七節 中印勘界馬拉松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五百一十二節 德國空軍入歧途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三百九十七節 質量建軍之討論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四十二節 大觀園危在旦夕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五百零三節 總參部演進歐戰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一百八十八節 屠戮滿城驚天下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二百六十二節 防長之爭起波瀾第十五節 合作融洽買軍火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一百四十五節 兩淮崩壞誰堪用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六十節 三峰殲敵第一陣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八十一節 救吳氏芝泉求助第三百二十二節 巴爾幹風氣雲涌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封推感言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七十二節 鑾駕南巡東昌府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
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四百一十三節 南海斬倭放豪氣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二百八十六節 南北諜戰風波詭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二百七十七節 商洛巨匪孟三春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第六十四節 懷來風雨起蒼黃第六十四節 懷來風雨起蒼黃第三百八十四節 親請昭南津門行第五百二十九節 被逼無奈向東看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一百三十節 勤工儉學有英才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五百零一節 圍困華沙的日子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三百三十節 青島上空的戰鷹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五百一十八節 以力破巧強攻戰第五百零七節 突擊集羣逞英豪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三百九十一節 五年計劃研討會第三百六十五節 衆望所歸吳青天第二百七十九節 觀察入微雲階兄第五百六十一節 血肉磨坊山地戰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三百九十一節 五年計劃研討會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二百五十三節 武昌首義兩湖風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四百四十八節 燧人後羿大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節 萊因哈特的秘密第二百五十八節 喬夫宣言搶總統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五百八十五節 戰後掠影軍事篇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四百八十七節 中印勘界馬拉松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五百一十二節 德國空軍入歧途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三百九十七節 質量建軍之討論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四十二節 大觀園危在旦夕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五百零三節 總參部演進歐戰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一百八十八節 屠戮滿城驚天下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二十六節 科學推理辯忠奸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二百六十二節 防長之爭起波瀾第十五節 合作融洽買軍火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四百五十五節 中華精神的昇華第一百四十五節 兩淮崩壞誰堪用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六十節 三峰殲敵第一陣第四百八十二節 自衛反擊出達旺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八十一節 救吳氏芝泉求助第三百二十二節 巴爾幹風氣雲涌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封推感言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七十二節 鑾駕南巡東昌府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