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節 瓦胡島上旭日丸

國防軍佔領了澳大利亞領土中的新不列顛島和布干維爾島、新幾內亞島的萊城和薩拉莫阿以後,英軍感到形勢十分嚴峻,因爲國防軍已經直接威脅位於新幾內亞東南方的莫爾茲比港。它是澳軍的前哨基地,如果國防軍征服了所羅門羣島,英軍從夏威夷到澳大利亞的海上通道就有被切斷的危險。對新赫布里底羣島、新喀里多尼亞羣島、斐濟羣島、薩摩亞羣島等英軍補給基地,都是致命的威脅。面對這樣嚴峻的現實,英軍的決策集團也有各種不同的意見,甚至出現失敗主義的思想。澳大利亞決策人打算在國防軍繼續進攻時不再抵抗,撤退到“布里斯班防線”一帶,把澳大利亞北半部拱手讓給中國人。

早在這個時期以前,羅斯福和丘吉爾已經決定,必須拯救澳大利亞,以便把它作爲反攻中國的跳板。爲此美英雙方同意,把一直在北非作戰的澳大利亞三個師中的兩個精銳師調回澳大利亞,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還下令把美國陸軍第三十二師、第四十一師運往澳大利亞,還有防空分隊、工兵分隊和支援部隊,總共達十萬人。馬歇爾將軍還下令迅速建立以澳大利亞爲基地的空軍,共八個大隊,使第一線的轟炸機和戰鬥機保待在五百三十五架。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歐內斯特•金海軍上*將還派去六艘驅逐艦、一艘潛艇補給船、六艘S級潛艇,並加緊搶修停在澳大利亞基地的二十艘軍艦和潛艇,決心保住莫爾茲比港。爲了挽回劣勢,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金上*將指出:太平洋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場海戰,太平洋戰區應當由一名海軍將領來指揮。經過和陸軍部長史汀生、海軍部長諾克斯、陸軍參謀長馬歇爾等人共同研究,美英聯合參謀部決定把廣大的太平洋分爲兩個獨立戰區:一個是中部太平洋戰區,由駐珍珠港的切斯特•W•尼米茲海軍上*將指揮;另一個是西南太平洋戰區,由駐墨爾本的麥克阿瑟陸軍上*將指揮。另外英美還加大了對日本的外交協調力度,力圖拉住這個前沿國家,給中國人的家門口放上一條眼鏡蛇,爲兩個戰區牽制一部分中國的武裝力量。英國下定決心要轉敗爲勝,扭轉戰局。只不過他們怎麼也想不到,他們嚴陣以待的中國國防軍並沒有出現,反而是另外一個英美認爲是牽制中國的惡犬卻悄悄的盯上了昔日主子的咽喉。

日本計劃的一部分是在襲擊前(而且必須在襲擊前)中止與美國的貿易協商。到12月7日爲止,日本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看似打算通過談判讓美國財團不要繼續從日本身上吸血,當然這顯然是不靠譜的。襲擊前日本大使從日本外交部獲得了一封很長的電報,並受令在襲擊前(華盛*頓時間下午一時)將它遞交國務卿科德爾•赫爾。但大使人員未能及時解碼和打印這篇很長的國書。最後這篇宣戰書在襲擊後才遞交給美國。這個延遲增加了美國對這次襲擊的憤怒,它是

羅斯福總統將這天稱爲“一個無恥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南雲上*將似乎同意這個觀點。

在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大和號上,南雲忠一併沒有偷襲即將開始前的竊喜和激動,他只是和自己的參謀長草鹿說:“我恐怕我們將一個沉睡的巨人喚醒了,現在他充滿了憤怒。”

實際上這篇國書在日本遞交美國前就已經被美國解碼了。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在讀過這篇國書後立刻向夏威夷發送了一張緊急警告,(可發送時沒帶'緊急"兩字。)但由於美軍內部傳送系統的混亂這篇電報不得不通過民用電信局來傳達。襲擊數小時後一個年輕的日裔美國郵遞員纔將這張電報送到美軍司令部。

在十九年的一次春季演習中,當永野修*身看到航空兵在訓練中取得理想成績時,對南雲大將說:“訓練很成功,我想進攻夏威夷是可能的。”從這時候起,南雲就着手設想珍珠港之戰了。他以東鄉平八郎的一舉成功的戰略思想爲基礎,認爲要與實力雄厚的美、英開戰而操勝券,必須突然襲擊,先發制人,開戰之初就使對方崩潰。偷襲珍珠港的大膽設想的出籠,正是受到中國當年突襲聯合艦隊戰略思想的必然產物。

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爲了(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襲擊珍珠港計劃的策劃者源田實大佐本人認爲一次成功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勢。從二十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海軍開始爲這次行動進行嚴格的訓練。

珍珠港位於日、美之間太平洋東部的夏威夷羣島,距日本約3500多海里,距美國本土約2000海里,是美國太平洋艦隊最重要的基地。太初二十年1月7日,源田實寫信給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偷襲珍珠港的設想。此後就和幾個參謀一起,秘密地制定“Z”作戰方案。6月,正式方案提出後,曾在日本上層引起爭論,一些人不相信龐大的艦隊橫渡3500海里而不被發現,對這一計劃的可行性表示懷疑。日本爲了“東進”,於10月中旬批准了這個計劃。於是,南雲忠一在軍令部的授意下,指揮聯合艦隊選擇了與珍珠港相似的鹿兒島灣,開始了充分的準備和嚴格的模擬訓練。

太初二十年12月7日凌晨,從六艘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第一攻擊波183架飛機,穿雲破霧,撲向珍珠港。7時53分,發回“虎、虎、虎”的信號,表示奇襲成功。此後,第二攻擊波的168架飛機再次發動攻擊。倉促應戰的美軍損失慘重,8艘戰列艦中,4艘被擊沉,一艘擱淺,其餘都受重創;6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被擊傷,188架飛機被擊毀,數千官兵傷亡。日本只損失了29架飛機和55名飛行員以及幾艘袖珍潛艇。

日本海軍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艦爲主力的艦隊在海軍中將南雲忠

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珠港。途中艦隊保持徹底的無線電靜默。除這六艘航空母艦外日本艦隊還包括兩艘戰列艦、三艘巡洋艦、九艘驅逐艦和三艘潛艇。此外還有八艘油輪和兩艘驅逐艦隻開到北太平洋等候。

該艦隊的飛機轟炸了歐胡島上所有的美軍機場和許多在珍珠港內停泊的艦艇,包括那裡的戰列艦。地面上幾乎所有飛機被摧毀,只有少數飛機得以起飛和還擊。12艘戰列艦和其它艦船被擊沉或損壞。188架飛機被摧毀,155架飛機被破壞,2403名美國人喪亡。僅亞利桑那號戰列艦爆炸沉沒時就有上千人死亡。

而這次戰鬥的第一炮和第一個犧牲者是美國一條驅逐艦對日本的一艘微型潛艇的攻擊。那艘微型潛艇被擊沉。日本一共出動了五艘微型潛艇,它們打算在空襲開始後對美國船隻施放魚*雷,五艘船後來都被擊沉,其中只有四艘後來被找到。這五艘船上的十名水手中只有一人倖存,酒卷和男被俘,他是美國在二戰中的第一個俘虜。

日本參加這次襲擊的航空母艦是赤城號(旗艦)、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翔鶴號和瑞鶴號。這六艘航空母艦共計搭載艦載機414架,其中包括戰鬥機、魚*雷轟炸機、俯衝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其中55架被毀。這些飛機分兩波攻擊。南雲中將決定放棄第三波攻擊而將主力撤回。

13:00:日軍飛行隊隊長與南雲中將討論進行第三波攻擊的可能性。

13:30:南雲下令返航。

16:25:夏威夷總督簽署戰時法,美國珍珠港的硝煙散盡,日本已經走上了和上一世一樣的太平洋戰爭之路。

“目標確認,CV2列剋星敦號航母。”

“目標確認,CV3薩拉託加號航母。”

“攻擊指令確認,進入攻擊倒計時30秒。”

遠離珍珠港的阿留申羣島海域,兩艘美國航母正在以戰鬥隊形向南航行,他們已經知道了珍珠港的遭遇,此刻他們周圍只有2艘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在護航。聯合艦隊已經向西返航,美國的航母編隊應該十分安全才對,實際上這兩艘航母在後來的幾次海戰中屢立殊勳,雖然都戰沉大洋,但是也各自有豐碩戰果。但是現在他們卻被一羣海底殺手給納入了十字鏡裡面,再無征戰海疆的機會了。

8條“虎魚”533毫米重型線導魚*雷命中了兩艘航母的右舷,上千噸的海水在幾分鐘裡就灌滿了一側的水密艙,艦體傾斜達24度,除了棄艦別無選擇。等幾艘驅逐艦在四周扔下數十枚深水炸彈掀起滔天巨浪的時候,四艘隸屬於中國國防軍海軍“鯨鯊”特潛編隊的名將級潛艇:648“蒙恬”號、649“王翦”號、650“英布”號、651“章邯”號已經悄然的隨着洋流向西南方向撤離,這筆糊塗賬只好記在日本海軍的頭上了。

(本章完)

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二百四十一節 吏部掛號生事端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二百零一節 誘人亦或是右任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二百九十五節 八大金剛聽牆根第五百六十二節 神風突擊難奏效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一百四十二節 喬大炮豪禮送上第四百一十四節 北嶺殺賊入三韓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十五節 合作融洽買軍火第二百八十節 統治戰場冷殺手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二百三十四節 中藥之殤誰能解第二百三十二節 閒裡偷忙來泡妹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三百八十六節 有理不怕辯論難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二百三十三節 西門子也買專利第二百六十九節 還我黎民太平境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八十八節 強撐病體返濟南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一百一十九節 見駕前後奇葩事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十九節 捐官拜見徐卜五第二百八十七節 喬夫發飆要整軍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二百五十七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二百二十七節 總參謀部的密談第四百九十七節 白色計劃取波蘭第一百五十三節 牽牛鼻子鬥蠢牛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三百五十二節 功成身退遠征軍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第三百七十五節 斯卡帕灣升彩虹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二百四十六節 北洋三分天下驚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百九十節 捷克危機在眉睫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二百九十九節 政府稅收與法酬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五百四十八節 鋼鐵抉擇大會戰第二百三十二節 閒裡偷忙來泡妹第五百九十七節 戰後掠影民生篇第五百零九節 正前方就是巴黎
第三百五十七節 勞資矛盾初顯形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二百四十一節 吏部掛號生事端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二百零一節 誘人亦或是右任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二百九十五節 八大金剛聽牆根第五百六十二節 神風突擊難奏效第一百零四節 狂瀾突襲標準廠第一百四十二節 喬大炮豪禮送上第四百一十四節 北嶺殺賊入三韓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第四百五十三節 八方支援匯甘隴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三百四十三節 雷霆救兵戰鬥羣第十五節 合作融洽買軍火第二百八十節 統治戰場冷殺手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二百三十四節 中藥之殤誰能解第二百三十二節 閒裡偷忙來泡妹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三百八十六節 有理不怕辯論難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四十三節 堅守大觀援兵至第三百七十三節 分贓大會亂紛紛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四百七十六節 軍靴跨過萊茵河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二百三十三節 西門子也買專利第二百六十九節 還我黎民太平境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八十八節 強撐病體返濟南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一百一十九節 見駕前後奇葩事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十九節 捐官拜見徐卜五第二百八十七節 喬夫發飆要整軍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六十七節 算計鬼子背黑鍋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二百五十七節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二百二十七節 總參謀部的密談第四百九十七節 白色計劃取波蘭第一百五十三節 牽牛鼻子鬥蠢牛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三百五十二節 功成身退遠征軍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第三百七十五節 斯卡帕灣升彩虹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二百四十六節 北洋三分天下驚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百九十節 捷克危機在眉睫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二百九十九節 政府稅收與法酬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五百四十八節 鋼鐵抉擇大會戰第二百三十二節 閒裡偷忙來泡妹第五百九十七節 戰後掠影民生篇第五百零九節 正前方就是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