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節 武昌首義兩湖風

此時的濟南府武翼新軍司令部裡,燈火通明,電報穿梭,各部門早已嚴陣以待,段芝泉和參謀部的軍官們都已經把兩湖地區和整個大清國的大比例作戰地圖掛在作戰室,沙盤也擡了上來,段芝泉看着這顯然是早就準備好的沙盤,心裡暗自嘆息,夫廟算多者勝,袁大帥就算是不死也定然不是吳總座的對手,就憑這情報靈通,信息準確的先手,吳宸軒就佔了大便宜。武翼新軍的體制優勢、戰力優勢和裝備優勢綜合起來,簡直完爆國內各個武裝力量,就算是他曾經引以爲豪的北洋第三鎮也相形見絀。

“總座到。”全體參謀連段芝泉在內都放下手頭工作,肅立等候,已經換上一身戎裝的吳宸軒快步走了進來,輕輕一擡手,大家都各自開始忙活自己手頭的工作。吳宸軒走到地圖前,黃鑫培拿上來一沓子電報,吳宸軒快速的瀏覽了上面的幾張重要電文,然後就示意段芝泉進行講解。

“…總座,以上就是我們瞭解到的武昌兵變的全部信息,目前看來湖北新軍已經基本上被兵變士兵所控制,新軍第八鎮已經可以算是叛軍了。朝廷估計會抽調北方各省新軍南下作戰,參謀部分析認爲,我軍在皖北魯西的右鎮和皖南的翼鎮獨立支隊還有蘇北的後鎮都有可能被調往前線。北洋方面則會調動第二鎮、第三鎮和第六鎮前往鎮壓。”

“很好,不過我們要避免過早的介入其中,理由嗎?不是已經向陸軍部報備了武定府聯合軍事演習的計劃,就說各部隊都抽調了骨幹參加演習,一時之間難以歸還建制,另外演習彈藥消耗量巨大,難以維持正常儲備水平,需要三到四個月進行補充,申請一筆彈藥款,寬綽點預計,反正朝廷也不會實打實的撥下來。”

說道此處,裝備參謀和段芝泉都笑了起來,這幾年武翼新軍和陸軍部沒少因爲裝備價格和訓練消耗打嘴官司,經驗豐富的很。

“對了,如果想要拖住北洋介入的時間

,參謀部有沒有什麼計劃?”

“有的,總座。”作戰參謀立即翻開一個大號拍紙簿,抽出一張標明C-6的計劃書,這上面顯然是如何在不發生正面衝突的情況下遲滯北洋新軍的介入,正好符合吳宸軒的需要。這裡面從正陽門車站到漢口的交通方面都做了詳細的規劃,幾個關鍵的節點上都有了一到兩個子計劃的編號,例如“C-6a1”之類的東東,無非是如何假冒革命軍名義去人爲的導致擁堵、製造謠言和混亂,或者乾脆炸橋,破路,造滑坡甚至是決堤放水,以水代兵的幹活,良心大大的壞了。吳宸軒相信如果不是在國內,這幫狼崽子們說不定連民族融合都嫌麻煩給省略,直接上生化武器的有。

10月10日深夜,正在保定軍諮府軍官學校(後改名陸軍大學)學習的革命黨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六弟何貫中,與同寢室的李濟深等同學立即將軍校學生組織行動起來,第一時間炸燬了保定附近的漕河鐵橋,成功阻止了清軍南下鎮壓革命運動,爲革命黨人贏得了寶貴的準備時間。當然沒有幾個人知道,何貫中除了軍校生和革命黨的身份之外,還是情調處賀敏寒手底下直接控制的十幾個內線之一,否則這些軍校生哪能從洋行裡買來烈性炸藥,而且也不會找到橋體的真正弱點在何處?。總之在何貫中的英明領導和策劃下,灤河鐵橋的壽命被大大縮短了,以至於第二鎮的士兵還在急行軍上橋,二鎮的軍官就發現腳下到處是燃燒的嗤嗤冒火花的導火*索,在一片愕然中,漕河鐵橋變身漫天花雨,散落一地。

1911年10月11日黎明,起義軍聚集在湖北諮議局大樓會議廳,新軍八鎮十五協二十九標二營司務長蔡濟民召集會議,商討組建軍政府和推舉都督人選。除革命黨人吳醒漢、徐達明等十餘人外,還邀請諮議局議長湯化龍、副議長張囯溶以及議員,還有舊軍官吳兆麟參加,會議請湯化龍主持。吳兆麟提議由第21混成協統領黎元隆擔任都督,立憲派一致擁戴,部分革命黨人也因爲黃克敵、宋遁初不在武昌,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被害,孫武被炸傷,蔣翊武被迫逃跑,沒有更好的人選表示同意,因此會議通過了以黎元隆爲都督,湯化龍爲民政總長(一說爲總參議)。革命黨軍驅逐瑞瀓出城後,即率隊包圍黎元隆住處,強迫黎元隆“主持大計”。把他簇擁到楚望臺上,全體起義官兵舉槍對黎元隆致敬,有炮兵高喊:“請統領下令作戰!”湖北諮議局早已準備好了安民佈告,並且替黎元隆簽上了“黎”字。雖然此時黎元隆處於軟禁狀態,但他的威望穩定了武昌的軍心,獲得了一致擁戴。當公推黎元隆任都督消息到軍中,土兵都鼓掌歡呼。下午,當第一份《中華共和國軍政府鄂軍都督黎佈告》張貼於武漢街頭時,“到處擠滿了觀衆,不識字的人請識字的人念給他們聽。武昌街頭巷尾,可謂萬頭攢動,羣情興奮,許多人流下熱淚,感到揚眉吐氣”。以鄂軍都督黎元隆名義發出了一系列電文的迅速發佈,加快了各省的響應進度、加劇了清統治集團分化。以都督黎元隆名義《照會各國領事》,迅速送達駐漢口各國領事館後,使各國瞭解

湖北革命黨人的對外政策。各領事館於10月18日宣佈“嚴守中立”,從而避免了各國對武昌起義的武力干涉。

1911年10月12日,革命黨人第二十一混成協第四十二標士兵胡玉珍、邱文彬、趙承武等在漢陽發動起義;隨後趙承武率起義軍攻佔漢口。至此,武漢三鎮全部掌握在革命軍手中。清政府發出“剿辦”武漢“革黨”上諭,已經接任鐵良位子的陸軍大臣蔭昌率湖北周邊的清軍練勇和舊軍及皖系的北洋新軍陸續壓向武漢。

1911年10月14日,武昌起義後第四天,清廷下詔召吳宸軒、段芝泉、馮國璋、曹錕、段芝貴、靳雲鵬六人組成“兩湖剿總前敵指揮部”,由鐵良擔任前敵總指揮。皇族內閣總理大臣奕劻,醇親王載灃派出了軍機小章京郭純樞持詔前往濟南勸駕。當晚,郭純樞在濟南車站下了車,卻發現站臺上已經被身穿鐵灰色制服的武翼新軍給控制了,連月臺上都壘砌了沙袋工事架上了馬克沁重機槍,帶着武翼新軍特有的圓頂寬邊鐵頭盔揹着步槍和揹包的武翼新軍一隊隊的正在整隊上車。另外的貨運月臺上一箱箱的炮彈子彈和成排的火炮正在裝車,把郭純樞嚇得差點以爲革命軍打到濟南府了。

“秉三兄,這是何意啊?”郭純樞擡手一指這些士兵和軍火,問起了身邊前來迎接的四省諮議局的大議長熊秉三。

熊秉三先嘆口氣“真是多事之秋啊,國家不幸,亂賊紛紛,這不,中鎮剛剛進駐皖北,蘇北的宿遷就發生了暴*亂,據說現在連宿遷縣城都被賊兵給攻破了,沒辦法,先調動後鎮的一個團去平亂,我這也是在諮議局剛剛通過了動員法案纔來接老兄的,失禮之處還望兄弟海涵。”

“哪裡那裡。秉三兄當以國事爲重,兄弟能來我就已經足感盛情了。”說着郭純樞擡起手拱了一下,心裡卻麻纏的很,已經有些預兆,這次敦請吳大帥出兵平亂怕是事有不諧了。

“報告團長,咱們這是要和誰打仗啊?”一位排長給自個的團長點上一支濟南捲菸廠的軟大雞,趁着團長在哪裡愜意的吞雲吐霧的時候,這位趕緊淘換點消息好和排裡的兄弟們顯擺一下。

“還不是革命…,嗨,我說你個二狗子,你小子膽子肥啊,這軍事機密是你能打聽的嗎?不要命了。我告訴你,二狗子,咱們武翼新軍講究的就是招之即來,戰之能勝,首戰用我,有我無敵。長官一聲令下就算對面是你二大爺也得照死的打,不知道嗎?”

“知道,知道。看團長您說的,咱徐鵬打仗啥時候含糊過,這不是弟兄們都不知道和誰幹仗,就是有點納悶嗎。”

“好了,我知道你小子算個帶把的,嘴上也嚴實着點。知道嗎?”團長的厲聲呵斥,二狗子徐鵬根本沒放在心上,當年打黑溝臺是他把團長從死人堆裡扒拉出來的,要不是自個不愛看書,早就當上連長了。

郭純樞上了汽車,離開濟南車站的時候,軍列也轟鳴着開出了車站,列車上的士兵神情嚴肅,大炮昂首挺胸,等待着吳大帥的軍令,向敵人充分展示一下他們的毀滅功力。

(本章完)

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三十四節 暗流涌動上海灘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二百五十六節 立憲革命孰是非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三百四十五節 你打你的我打我第八十節 再進京師爲和談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五節 買賣不成看風景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二百四十七節 三顧茅廬醇親王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四百七十七節 伊比利亞起烽煙第一百四十七節 田村採購新利器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十四節 開業大吉鎮宵小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三百六十九節 十月驚雷彼得堡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二百八十節 統治戰場冷殺手第一百五十七節 穿插殲敵擋俄軍第二百節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二百六十二節 防長之爭起波瀾第四百六十節 十五年海軍假日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三百九十七節 質量建軍之討論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九十一節 江浙齊魯攜手進第五百三十節 瓦胡島上旭日丸第三百九十七節 質量建軍之討論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五百八十五節 戰後掠影軍事篇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三百八十三節 國防海軍有三寶第三百七十七節 伊爾庫茨克之王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三百七十九節 閩系海軍之沒落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五百七十九節 曾被遺忘的指針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四百一十六節 一次戰役始開端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四百二十八節 曙光女神的寬恕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二百九十九節 政府稅收與法酬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
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三十四節 暗流涌動上海灘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二百五十六節 立憲革命孰是非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三百四十五節 你打你的我打我第八十節 再進京師爲和談第四百四十三節 泉城萬像開國後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五節 買賣不成看風景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二百四十七節 三顧茅廬醇親王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四百七十七節 伊比利亞起烽煙第一百四十七節 田村採購新利器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三百四十九節 裝甲突擊掀狂飆第十四節 開業大吉鎮宵小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三百六十九節 十月驚雷彼得堡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二百八十節 統治戰場冷殺手第一百五十七節 穿插殲敵擋俄軍第二百節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二百六十二節 防長之爭起波瀾第四百六十節 十五年海軍假日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二百九十八節 喬宋分道另立黨第二百二十節 宸軒老施雙雄會第三百九十七節 質量建軍之討論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九十一節 江浙齊魯攜手進第五百三十節 瓦胡島上旭日丸第三百九十七節 質量建軍之討論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五百八十五節 戰後掠影軍事篇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三百八十三節 國防海軍有三寶第三百七十七節 伊爾庫茨克之王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三百七十九節 閩系海軍之沒落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五百七十九節 曾被遺忘的指針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四百一十六節 一次戰役始開端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四百二十八節 曙光女神的寬恕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二百九十九節 政府稅收與法酬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四百八十八節 卡梅隆分析報告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