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最後一戰?!(四)

友情推薦:靖康雪恥錄102582

順便這裡說一句,一些讀者問我是不是要結束了,我也猶豫,過幾天,我會再起一個投票,希望大家選擇,我尊重大家的選擇。。quanbn。另外,本週還剩29個精華,晚上點加精。

龐統奉呂布之命,總攬全局,先率萬步兵,並三千騎兵趕到三江口。他初得大任,心激動,令大軍紮下大營,召集水陸兩軍將士,先申明軍紀。衆將本來有些看不起這個少年,但聽他所言頗有章法,又有兵符將印,都無不凜然。

龐統看了衆將一眼,詢問道:“三江口附近到底有多少座要塞,又有烽火臺多少?火炮射程能否達到?”

水師統帥徐盛沉聲道:“回稟大人,沿江共有要塞十座,每座要塞有兵馬人,另有民兵數。烽火臺三十座,是民兵把守,因爲孫、劉聯軍人爲製造淺灘,使得我軍艦船難以靠岸,火炮射程達不到目標。”如何稱呼龐統實是個問題,他只是呂布的書記官,此刻擔當大任,又不好稱呼官銜,只好用“大人”來稱呼。

龐統微微點頭,趙雲大軍雖然已逼近公安,但要想達到指定的作戰位置,還需要一段時間。自己必須給敵人以足夠的壓力,否則讓諸葛亮騰出手來,對付趙雲,後果不堪設想。他沉吟片刻道:“我軍小船有多少?”

徐盛沉聲道:“我軍小船並不是很多。如果算上軍艦上的救生船,大概能有幾隻,每隻能運送幾十人。”

龐統冷冷地道:“這就足夠了。你們立刻去準備大量圓木,竹子,同時打造船隻。越多越好。命令重裝步兵待命,隨時出動。”衆將齊聲應是。

龐統又派人去見呂布,硬是從呂布那裡調過來名暗箭。同時請呂布以萬人偏師移師赤壁。作出要從那裡渡江的打算,呂布自己則率領大軍潛行至此。爲渡江部隊做後盾。讓張遼準備舟車,作出攻打蕪湖的樣子,可能的迷惑江東之軍。

呂布多少猜到了龐統的用意,尤其聽到他準備原木和竹子之後,心是肯定,不由得輕輕一笑,依計行事。

如此三日。龐統下令將原木和竹子數結成木排,待一月昏之夜,暗箭名精銳大艦的掩護下,乘小船過江,開始了被呂布稱之爲“鋒芒”的行動。

暗箭作爲三國時期地特種部隊,行動極其迅速,很快就搞定了被選作爲主攻目標要塞附近的幾座烽火臺。衆人隨即向要塞靠攏,會合後。立刻向江邊信號,等待接應地部隊。

一身儒服,緊張的等待消息的龐統見暗箭來信號,立刻下令早就準備好的部隊乘坐小船,向對岸開拔。第一撥士兵足有千人,爲了隱蔽行動。所有的士兵都被禁止喧譁。由於烽火臺數被落入秦軍手,一時間倒也不虞被江東現。

秦軍開始渡江的一剎那,暗箭開始行動了。他們輕易解決了要塞城牆上,困得搖搖欲墜的哨兵,破壞了諸葛弩和拋石機。登陸地秦軍迅速向要塞靠攏。

天越來越暗,甚至開始飄落細密的雨絲。一陣陣寒意浸入穿着皮甲的士兵的心裡。

站船頭的龐統,很快就被淋成了落湯雞。因爲水師的士兵已經習慣了這種天氣,根本沒有準備蓑衣。

龐統畢竟是第一次統兵,多少有些緊張。他看了一眼徐盛,有些不確定的道:“徐大人。一旦有事。你的艦隊真能阻擋住江東地水師嗎?”

徐盛知道眼前的書生有些緊張,微笑着點頭道:“大人放心。水戰不比陸戰。陸戰是誰的兵多,誰佔便宜。水戰則是誰的船大,火力猛,佔便宜。江東水師雖然強悍,士卒精通水戰,但他們船上根本沒有火炮,作爲遠程攻擊的武器,只有拋石機。沒等他們到跟前,就被我們的大炮打沉了。他們雖然人爲地製造淺灘,但長也不過二、三裡,整個江面,甚至岸邊,還是籠罩我大軍的火炮射程內。只是怕誤傷己方士兵,這纔不能提供火力支援。唯一可慮的是對方的火船,那東西個頭小,火炮不容易命。實讓人頭疼。我已經讓人準備了不少竹竿,希望能阻止他們撞到船上!”

龐統有些惱怒的道:“那幫混蛋,竟然想出這麼歹毒的計策。荊楚多死士。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正此時,對面的要塞傳出喊殺聲。

徐盛一喜,脫口道:“打起來了。”

龐統微微點頭道:“不錯,我們的部隊已經動手了。讓第二批將士上去。免得遭到聯軍的反撲,再被壓回來。”

徐盛答應一聲,下去安排。第二批登陸部隊足有萬人,爲關鍵的是,隨之登陸地,還有十門大炮。秦軍雖然沒有足夠大地船隻運送,龐統的設計下,無數地木頭、竹子和火炮栓一起,使火炮不至於沉底,十幾艘小船的拖拽下,向對岸吃力的游去。

孫、劉聯軍反應不可謂不快。諸葛亮一聽到喊殺聲,立刻意識到秦軍趁夜渡江。他立刻趕到周瑜的大帳,只見周瑜頂盔貫甲,正分派士兵,前去支援。

周瑜和諸葛亮都知道沿岸防禦的缺點,這道防線看似堅固無比,實則一環扣一環,一旦其一環被破壞,整個防線也差不多要崩潰了。不過想要破壞其的一環,通常來說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畢竟一座要塞相當於一個小型城鎮,可他們都不經意的忽略了民兵地戰鬥力和秦軍暗箭部隊。

經過廝殺。馬忠率領的暗箭和第一批渡江的部隊徹底攻戰了要塞。滿臉鮮血的馬忠馬上吩咐士兵準備好諸葛弩和拋石機,準備應對敵人的反撲。同時派人催促援兵加快速。

八千江東精銳董襲和陳武得帶領下,向秦軍瘋狂殺來。周瑜可以說做了壞的打算,他甚至讓人帶了雲梯和拋石車。還讓手下做好隨時支援的準備。

董襲從已經消失地喊殺聲判斷出秦軍已經佔領了要塞。他立刻讓盾牌手衝前面,緊接着是一手拿着盾牌,一手託着雲梯的士兵。

馬忠正指揮士兵整理防守地器械,諸葛弩和拋石機被毀壞了不少。只有幾架完好。他恨恨的唾了一口。這幫混蛋,真是可惡。居然知道先破壞器械,爲以後攻城掃清障礙。

一個士兵匆忙跑了過來,大聲喊道:“將軍,敵人上來了。”

馬忠消瘦的臉一陣抽動,他看着殘餘的七餘名士兵,大喝道:“抽傢伙,上城樓。給我狠狠的射。”

諸葛弩確實厲害。尤其是對付大軍的時候,威力是恐怖。雖然守軍只給秦軍留下了五具,但按照一弩十矢來計算,相當於秦軍多了五十個弩手。

進攻士兵不斷倒地的情況下,董襲鐵青着臉,咬着牙帶頭衝鋒。瘋狂地江東兵馬迅速衝上城牆,和秦軍士卒爭奪要塞的控制權。

馬忠的指揮下,利用手頭簡陋的攻城器械。秦軍給江東兵極大的殺傷,至少有八人傷亡。但由於守城器械大部分都被破壞,秦軍本身又沒有攜帶多少箭,很快他們就和敵人展開的白刃戰。

馬忠和兩名暗箭士兵組成一個三角陣,奮力屠殺城牆上的江東兵馬。馬忠真的瘋狂了,他右手揮舞着寶劍。左手則緊握三棱鋼刺,毫不留情地將一個個敵人殺死,還不時用肩膀將剛剛死去的敵人撞下城牆,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砸重幾個攀爬雲梯的敵人。但不得不承認,螞蟻多了確實是一件麻煩的事情。衝上城牆的士兵越來越多,而秦軍地數量則不斷的減少。城門已經失守,要塞裡是捨生忘死苦鬥的將士。秦軍完全處於劣勢,幾個人背靠背組成一個個小陣地,奮力抵擋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

馬忠和十幾名暗箭將士湊一起。他身上的鎧甲已經零落不堪。如果不是這鎧甲質量好,他恐怕早就完蛋了。他反手一刺。鋼刺扎入一名江東士卒的頸部大動脈,隨即抽出,一股灼熱的血液噴了他一臉。飛起一腳,將屍體踢向一個江東兵,隨即衝身邊的將士道:“援兵還沒有上來嗎?”

身邊的士兵擋開對面砍來的寶劍,喘息道:“快了。”

馬忠一聲大喝,猛地向前一衝,避開砍來地兩刀,手長劍一絞,絞飛了敵人的兵器,反手一揮,一個頭顱帶着猩紅地血液飛上高空。讓圍攻的江東士兵不由自主的退了一小步。

董襲武藝高強,見馬忠兇悍,大喝一聲,徑自來戰。此時秦軍殘存不過二人,各個帶傷,情勢萬分危機。

增援的部隊終於到了,爲一員大將乃是龐德,他見情勢危機,顧不得多想,急忙讓人去找增援,同時下令炮兵部隊加快速,轟掉附近的兩個要塞,爲大軍增加登陸的空間。隨即留下五重步兵鞏固陣地,他自己則率領部隊瘋狂的衝了上去,和江東士兵混戰一起。

董襲見秦軍士兵潮水一樣涌了過來,將自己的士兵衝散不少,顧不得再和馬忠鬥氣,轉身離開這裡,去指揮即將崩潰的軍隊。陳武也殺了過來,一臉的疲憊,顯然他也消耗了不少的體力。秦軍戰力甲天下的說法,絕對不是無的放失。

董襲和陳武都從對方的眼,看出了彼此的恐懼。像螞蟻一樣的秦軍蜂擁而上,那股只有江東精銳的部隊纔會擁有的殺氣和信心讓二人不寒而慄。二人咬着牙齒出怒喊,奮力指揮部隊抵擋敵人的進攻。雙方着長不過二米,寬不過一米的要塞展開了混戰。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無數的代價,留下滾燙的鮮血和不甘的靈魂。雙方都咬着牙前進。董襲和陳武的希望,寄託援兵的身上。如果他們能及時趕到,江東軍還有勝利的希望。江東軍的腳步,成爲扭轉戰局的關鍵。

第63章 王越之死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99章 鐵血忠魂第20章 戰?和?第43章 幽州之戰(六)第162章 戰鬥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8章 黃巾第32章 京亂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138章 朋黨第48章 雍、司攻略(三)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32章 京亂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54章 大局似已定第11章 回京孫策第9章 冀州第9章 冀州第174章 曙光第10章 鐵血精騎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第61章 拒婚第143章 異鄉的土地,我來了楔子回古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39章 幽州之戰(二)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81章 何去何從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40章 龍怒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14章 無奈第154章 大局似已定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8章 黃巾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孫策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76章 脣槍舌劍,爭一線生機第147章 來,喝酒,都是朋友,都是朋友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128章 末日第19章 相爭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64章 逃亡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19章 最後一戰!?(二)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5章 築基第144章 登陸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21章 豪氣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106章 戰?!不戰?!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67章 生意第64章 逃亡第175章 談判第23章 卻月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166章 秦馬如雷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34章 徐州之戰第168章 窘境第66章 軍威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61章 拒婚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10章 鐵血精騎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113章 前途莫測的遠征第13章 龍潛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140章 龍怒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第3章 出山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65章 求存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40章 幽州之戰(三)
第63章 王越之死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99章 鐵血忠魂第20章 戰?和?第43章 幽州之戰(六)第162章 戰鬥第132章 你們不累嗎?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8章 黃巾第32章 京亂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138章 朋黨第48章 雍、司攻略(三)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153章 冷兵器時期的閃電戰第32章 京亂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54章 大局似已定第11章 回京孫策第9章 冀州第9章 冀州第174章 曙光第10章 鐵血精騎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第61章 拒婚第143章 異鄉的土地,我來了楔子回古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39章 幽州之戰(二)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81章 何去何從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40章 龍怒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14章 無奈第154章 大局似已定第8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8章 黃巾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孫策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76章 脣槍舌劍,爭一線生機第147章 來,喝酒,都是朋友,都是朋友第164章 要像拿破崙學習第128章 末日第19章 相爭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64章 逃亡第59章 第二次改革第150章 一切爲了帝國第104章 小樣,誰怕誰啊,你咋兒不退?第119章 最後一戰!?(二)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5章 築基第144章 登陸第134章 前進,決戰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21章 豪氣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106章 戰?!不戰?!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67章 生意第64章 逃亡第175章 談判第23章 卻月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166章 秦馬如雷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34章 徐州之戰第168章 窘境第66章 軍威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77章 形勢明朗中第61章 拒婚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87章 前進,和時間賽跑第57章 徐州之戰(四)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10章 鐵血精騎第155章 屠殺?要俘虜有什麼用?第113章 前途莫測的遠征第13章 龍潛第125章 最後一戰?!(八)第52章 雍、司攻略(七)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140章 龍怒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第3章 出山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上)第65章 求存第161章 貴霜的希望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84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40章 幽州之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