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龍怒

夜,本來是很安靜、祥和的,但同樣,有些時候,他也是血腥恐怖的。無數的戰爭和陰謀,就生在夜晚。

守備長安的將領趙廣是呂布底親信,從一開始就跟隨呂布出生入死。他雖然不是那種天下無敵的猛將,功夫也只能勉強用過得去來形容,但他有很多人都不具備的優點——他很穩重。

趙廣的穩重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甚至可以用保守來形容。也正是因爲這個緣故,他才得以從衆多強有力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擔任大秦都城的守備。守備長安,不需要一個敢打敢拼的人,他需要的是一個可以以守城爲使命的人。長安守備是一個很乏味的工作,工作量不小,但在這滿城都是高官的京城,受氣是常事。若是一個做事圓滑的人,呂布是無論如何不會放心的。

趙廣也知道呂布看中自己的原因,因此他也不顧忌那些京城的豪強,凡是影響到城防的,他毫不猶豫的給予打擊。一些豪強的宅院因爲因爲影響到了城市立體防禦,而和前來拆除的城防兵生了口角,都被趙廣用鞭子教訓了一頓。在趙廣的努力下,原本就異常堅固的長安被打造得鐵桶金城般相似。但因爲他那種不顧忌任何人的做派,也爲他贏得了一個冷麪閻羅的外號。

今天的趙廣顯得有些心事,他不明白,爲什麼內政部門的人會介入守城,更讓他不理解地是。這還是呂布親自召見他時,下的命令。他有些厭惡的看了一眼身邊的兩個年輕的將領,雖然這些人並沒有胡亂指揮,只是在一旁默默的看着,或是緊緊的跟隨在自己身邊,但他們地舉動,似乎不是在守城。而是在監視自己。自己對陛下忠心耿耿,難道還有什麼過錯嗎?正在思索的時候。卻見一個高胖地將領走了過來,卻是內政部門的大頭子典韋。

典韋看了一眼趙廣,點了點頭道:“請趙將軍召集衆軍官,我有事要宣佈。”

趙廣一臉的不悅,但對方持有呂布的金牌,他不能違抗,只好召集衆將。一些內政部門的將領暫時取代了他們的指揮權。

典韋看了一眼衆將。又點了一遍人數,這才詢問趙廣:“人都到齊了嗎?”

趙廣看了一眼衆將,點了點頭道:“都到齊了。除了兩個因病不能來點卯的,其餘將領都在這裡。”

典韋點點頭道:“那兩個人可是範衝、蒙成?”

趙廣微微一驚,原來他已經知道了。他立刻意識到,今天可能會生一些事,當即點頭道:“不錯,正是他們兩個。”

典韋微微一笑。隨即看向衆多守備軍將領,眼中兇光一閃,他大聲喝道:“呂孝、馬義、李成……”一口氣點出十幾名將領,軍銜不一。

典韋冷冷地看了衆人一眼,淡淡的道:“你們和我走吧!軍部調你們另有他用。職務馬上交接。”說罷,一揮手。身後的十名虎賁圍了過去,將十幾人圍在當中。其餘的將領不知道這是什麼緣故,立刻鼓譟起來。附近的內政部隊立刻舉起軍用弩,對準了鼓譟的軍官,這纔將他們的喧譁壓了下去。

趙廣心中驚訝,立刻衝着典韋道:“典將軍,你這是何意?”

典韋見趙廣聲音中夾雜着憤怒,不由得輕輕一笑,掏出一卷黃綾,遞給了趙廣。

趙廣看罷。臉色大變。上面赫然是呂布御筆親題,要對一衆將領進行審訊。上面還蓋着玉璽的大印。

趙廣不由得呆住了。喃喃自語:“究竟生了什麼事,究竟生了什麼事……”

典韋見了,心中不忍,輕嘆道:“趙將軍,您何必如此,大王一直視您爲左膀右臂,這纔會把長安守備地職位交給你。只不過有些事,涉及到軍事機密,你還是不要知道的好。”

趙廣有些木然的看了一眼典韋,重重的點點頭,他已經明白了,這些將領,一定已經卷入了什麼陰謀之中。似乎從大秦立國的那一天開始,陰謀就沒有停止過。

與此同時,朝堂上也瀰漫着詭異的氣氛。呂布登基後,因爲成立了內閣,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君主地壓力,故此他將朝見改成了每五天一次,當然,在一些特殊的況下,可以臨時召開廷議。凡是能進入廷議的,莫不是人老成精的人物,他們都感到瀰漫在空氣中的那一絲絲陰謀的氣息。

今天的虎賁侍衛比平時多了不少,他們一個個臉色嚴峻,似乎都帶了一種莫名的氣息。這種氣息讓人很不安,這讓那些沙場宿將感到震驚,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他們,如何分辨不出這是什麼,他們的知覺告訴他們地大腦,這是在戰場上,即將和敵人廝殺地百戰之兵纔會散出來的氣息。今天也許有事要生。

正在衆大臣議論紛紛地時候,一聲“陛下駕到”拉回了衆人的思緒,整個大殿鴉雀無聲。

呂布一身戎裝,他穿上了好久都沒有穿過的龍鱗明光鎧,左手撫在耗費了大秦所有良匠心血,才鍛造出來的絕世神兵“倚天”,大步走了進來。

呂布身邊的十幾個護衛,也都是一身鎧甲,手持大戟,威風凜凜。他們腰間的佩劍,也是難得的寶劍。

所有的大臣都被這一幕驚呆了,他們不知道呂布爲什麼會突然間這身打扮。精明的已經在心裡嘀咕,究竟生了什麼事,讓呂布再次披上戰袍?

呂布走到龍椅前,坐了上去。冷冷的掃視了一眼衆多大臣,大聲道:“上朝。”

衆臣這才反應過來,立刻跪倒,大呼“萬歲”。

待衆人坐好後,呂布冷冷地道:“說說看,顏良的事怎麼處理。你們已經商議好久了,總該拿出個章程吧!”

在場的哪個不是人精。如何聽不出呂布話語中那淡淡的怒氣。有人說過,文死諫。武死戰,但這只不過是人們一相願的願望罷了。多數時候,這些人還是把明哲保身放在了第一位。

呂布冷冷的看着衆人,目光中帶着一絲遺憾,他淡淡的道:“怎麼,都啞巴了?你們剛纔不是嘮得挺開心嗎?這會怎麼都老實了?難道我大秦養活得是一羣吃白飯地傢伙嗎?”

過了一會,一個河北籍的官吏終於開口道:“陛下。臣以爲顏將軍雖然損失很大,卻是非戰之罪。至少可以功過相抵。更何況他此戰重創鮮卑和匈奴,可謂立下大功,應當重賞。”

虞翻忍不住笑道:“原來如此,若是他人我損失一萬人馬,然後吃掉對方兩萬人馬,也應該重賞我嘍!”說到這裡,他臉色一變。有些不屑地道:“我大秦兵精甲天下,以少勝多,是應該的。可恨顏良統帥大軍,卻損失慘重。若不懲罰,人人效仿,那一般士卒。必然認爲朝廷賞罰不明。你們居然還要重賞顏良,安的是什麼居心?”

二人意見相左,再次點燃了朋黨之爭的導火索,雙方脣槍舌劍,爭論不休。姑說姑有理,婆說婆有理。

呂布像一個旁觀者一樣,冷冷的看着衆人的表現,彷彿在看一場鬧劇一般。只是他撫在劍柄上的手已經青筋盡現,顯示出他地內心,並不像表面這麼平靜。

田豐偷偷的看了呂布一眼。心頭一縮。他知道,呂布已經到了容忍的底線。可嘆那些人並不自知。居然還在勾心鬥角,難不成非得把刀架在脖子上才能好嗎?

逢紀看到衆人吵成一團,又看到呂布眼中的殺氣,心中大驚,暗恨這些人不知道審時度勢,沒看到呂布已經動了殺心嗎?

呂布終於忍耐不住了,他大喝道:“夠了,有完沒完?你看看你們成什麼樣子?爲了自己的私利,置國家利益於不顧,你讓我說你什麼好?”

衆大臣被呂布一番話驚得宛如雨淋的蛤蟆,癡癡呆呆,他們都意識到,他們已經觸犯了呂布的底線。

呂布冷冷的看了衆人一眼,向賈詡、陳宮,以及衆多御史使了個眼色,其用意不言而喻。

陳宮站起身,從袖子裡拿出一份帛書,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地小字,他大聲宣讀起來。上面寫的都是朝臣從加入大秦那一天起,貪贓枉法,以及其家臣、子女驕橫跋扈,橫行不法的事。細心的陳宮甚至還將那些人該受到什麼處罰寫了上去。他每唸到一個人命,就有一個人癱倒在地。

陳宮唸完,老狐狸賈詡又粉墨登場,他先是一臉苦笑道看了一眼衆人,這才大聲宣讀手中的帛書,他念的和陳宮不同,其中多涉及一些密謀,這其中甚至有一些人密謀救出孫權,回江東復辟。只不過這還停留在想法中,沒有付之於行動。接下來,在虎賁衛士地押送下,這些倒黴鬼被拖了出去。

借這此事,呂布有宣佈了一系列的人事變動,一大批京官被清除出京城,遭貶的遭貶,下放的下放,一些節嚴重的,則被流放邊關。

逢紀、辛評、郭圖,虞翻、法正等朋黨首腦,呂布並沒有動,一方面因爲他們是人才,大秦還需要他們的才智,另一方面,也因爲他們中,有人確實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他不忍心動他們。

呂布似乎有些擔心過頭了,他完全沒有必要派張遼等人控制周圍的軍營,朋黨之爭,並沒有波及到軍方。除了守城的那些將官外,軍方再沒有人成爲朋黨中的一員。即使被帶走的將領,在經過審訊後,也有很多是冤枉地。

用雷霆手段敲打、打擊了臣子後,呂布給顏良下旨,功過相抵,令他整備兵馬,待援兵達到後,再次出兵大漠。

第141章 雛鷹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7章 發展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74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二)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59章 是螳螂,還是黃雀第143章 異鄉的土地,我來了第145章 圍城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孫策第160章 殘酷第60章 后妃之爭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7章 發展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67章 生意第85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71章 龍騰虎躍第144章 登陸第109章 悲歌(二)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19章 最後一戰!?(二)第177章 迴歸,混亂的局面第175章 談判第91章 喜悅還是憂慮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70章 人心逐利,我以利驅之轉貼東吳二喬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第109章 悲歌(二)第78章 無衣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楔子回古第53章 憤怒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下)第10章 鐵血精騎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30章 儒生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79章 巨星隕落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下)第96章 幣制改革第94章 政治婚姻也罷,有美女就成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39章 幽州之戰(二)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55章 徐州之戰(二)第174章 曙光第176章 脣槍舌劍,爭一線生機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7章 發展第32章 京亂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08章 悲歌(一)第162章 戰鬥第103章 我是劉表,死也不讓你好過第106章 戰?!不戰?!第75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三)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175章 談判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51章 雍、司攻略(六)第2章 兵戈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97章 怎麼收拾他呢?第27章 隕落第5章 築基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30章 儒生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40章 龍怒第4章 大勢轉貼東吳二喬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74章 曙光第128章 末日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53章 憤怒
第141章 雛鷹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105章 想動我,和我老大說去第7章 發展第151章 彆着急,慢慢來第40章 幽州之戰(三)第74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二)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59章 是螳螂,還是黃雀第143章 異鄉的土地,我來了第145章 圍城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孫策第160章 殘酷第60章 后妃之爭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7章 發展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67章 生意第85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71章 龍騰虎躍第144章 登陸第109章 悲歌(二)第88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93章 武器制勝論第119章 最後一戰!?(二)第177章 迴歸,混亂的局面第175章 談判第91章 喜悅還是憂慮第126章 最後一戰!?(九)第70章 人心逐利,我以利驅之轉貼東吳二喬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第109章 悲歌(二)第78章 無衣第50章 雍、司攻略(五)第148章 艱難的第一次較量楔子回古第53章 憤怒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下)第10章 鐵血精騎第58章 徐州之戰(五)第30章 儒生第90章 誰說曹操好欺負第79章 巨星隕落第114章 我用不到,別人也別想用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68章 商紂王還是秦始皇?(下)第96章 幣制改革第94章 政治婚姻也罷,有美女就成第156章 誰說必須做羔羊?第39章 幽州之戰(二)雪峰第一次答讀者問及飛將後續情節 批露第55章 徐州之戰(二)第174章 曙光第176章 脣槍舌劍,爭一線生機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7章 發展第32章 京亂第115章 人才,讓我頭疼讓我愛第47章 雍、司攻略(二)第117章 戰爭前的準備第111章 憋屈啊憋屈第108章 悲歌(一)第162章 戰鬥第103章 我是劉表,死也不讓你好過第106章 戰?!不戰?!第75章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三)第178章 令人糊塗的調整第96章 幣制改革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63章 有我無敵,大秦無敵第175章 談判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51章 雍、司攻略(六)第2章 兵戈第118章 最後一戰!?(一)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97章 怎麼收拾他呢?第27章 隕落第5章 築基第107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179章 大秦盛世,傳承第130章 大秦帝國第30章 儒生第131章 利字當頭第124章 最後一戰?!(七)第140章 龍怒第4章 大勢轉貼東吳二喬第120章 最後一戰(三)第174章 曙光第128章 末日第149章 兩大強國的目的第31章 太史慈和魯肅(下)第53章 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