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

第972章 新興產業強國

要說本次全國工業總結中,最突出的部分,還是集中在內燃機車輛領域,同時也是恩斯特和東非政府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

“截止到去年,我國內燃機車總量已經達到七十萬輛,覆蓋汽車,卡車和拖拉機三大類型,汽車保有量世界第一,超過十七萬輛,卡車二十萬輛,拖拉機數量超過三十萬輛,建設新型公路一百多萬公里,返修,新建機耕路三百萬公里。”

在這方面,東非真正實現了遙遙領先,光汽車一個類別,東非汽車保有量就超過了全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其中世界排名第二的美國全國汽車數量纔剛剛破萬,東非汽車產量是美國的十倍以上。

而且在下一個十年內,東非汽車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爆發,本次產業升級中,東非已經對本土汽車產業進行了整合升級,全國形成了七個大型汽車生產企業,覆蓋五十九個汽車品牌,全國三十多座城市,四百多家工廠。

在如今東非,汽車,卡車和拖拉機制造業都已經成爲可以和傳統產業抗衡的新興產業。

而與東非內燃機車輛大發展相對應的,從殖民到建國,再到現在,恩斯特感覺自己的主要任務就是搞基建,東非目前的基礎設施建設除了新建以外,可以分爲三大部分。

在全國就是重新建設公路系統,搞路面硬化,爲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基礎,翻新中,東部河道水網和水利設施,新建其他地區水利設施,畢竟以前東非水泥等工業產品產量有限,所以原本水利設施比較原始,以土木結構爲主,現在水泥,鋼鐵產量上來後自然要重新建設,很多無法實現的水利工程也要新建。

而拖拉機普及又要求東非對農村,農田,種植園,牧場等農業區道路進行更新換代,所以在進入九十年代後,東非的工程量反而比以前更多了。

相較於汽車,卡車和拖拉機的普及力度更大,從產量上就可以看出來,卡車和拖拉機數量都超過汽車,畢竟東非本身更重視實用性和效率。

汽車生產完全是出於收買人心的需要,主要給東非的官員和科研人員配備。

而這已經算是不錯的了,畢竟歐美國家現在只有有錢人才玩的起汽車,汽車產業還沒有下沉到平民市場。

而從東非汽車產量上來看,東非會比歐美國家先一步實現汽車對平民市場的下沉。

當然,在恩斯特的指示下,東非同樣重視對公共交通工具的研發力度,畢竟東非本土的石油資源是相對比較匱乏的。

同理,東非汽車研發也朝着“提速”和“省油”的兩大思路邁進,這就要求東非車企做到國內和國外市場的差異處理,而國內市場又要分爲民用市場和軍用市場。

恩斯特有“能源安全和危機”意識,國外市場可沒有相關概念,所以國外市場對汽車的追求重視體驗,而“省油”必然要犧牲一部分體驗價值,好在東非是封閉市場國家,所以搞差異化路線也算輕車熟路。

要不然東非龐大的汽車產能完全能壓垮其他國家汽車廠商,實際上現在國際友商就已經對東非競爭者苦不堪言了,而這僅僅是東非沿海車企發力的情況下。

東非的汽車產業主要佈局在內陸地區,同時也主要以供應國內爲主,外銷主要靠達累斯薩拉姆和蒙巴薩兩座沿海城市的汽車生產企業。

畢竟東非屬於計劃經濟,並不需要太過強調市場經濟內容,當前計劃經濟的內容就是提升東非工業化水平。

像內燃機車輛製造,東非就不太在意利潤,要不然依照目前東非居民的收入水平,想要推動東非汽車產業發展,那無疑是十分艱難的,就算東非官員也不可能輕易買的起。

所以東非汽車產業的市場,在刨除國外這個高利潤市場,在本國內有的路線就像前世遠東帝國鐵路部門一樣,客運虧損,靠貨運回血,這也是東非爲什麼卡車和拖拉機產量高於汽車的原因,卡車和拖拉機能夠創造更多的工農業收益,而汽車就差很多。

當然,即便如此,這對於東非汽車產業的擴張也是有利的,畢竟在政府的行政措施下,強行製造出了本國市場,而這個市場在全世界是規模最大的,雖然利潤遠不及國外市場。

下一步東非車企的目標就是進一步壓縮生產成本,擴大產能,從而真正實現東非“車輪上國家”這個目標。

“內燃機車輛在我國交通運輸,工程建設,農業生產中已經開始發揮巨大作用,同時內燃機相關的工業生產設備,如發動機,發電機在工廠中廣泛應用,水利等民生設施大量使用泵站也需要內燃機或者電機作爲動力。”

“內燃機產業和電力產業無疑成爲了我們東非發展的最重要引擎,使得我們東非在新興產業領域率先實現工業強國的目標。”

“如果沒有這些新興產業持續發力和巨大潛力,那我們東非永遠都只是歐美國家的追隨者,而新興產業上的領先地位,等於我國工業發展抓住了未來,隨着時間推移,我國工業必然會在世界範圍內優勢越發凸顯。”

在傳統產業領域,東非,德國,美國都不可能輕易超越英國,尤其是蒸汽機和紡織業領域,而解決辦法就是通過新興產業淘汰傳統產業,從而奪取市場份額。

當然,相對於東非,美國和德國的傳統產業同樣十分強大,而這正是東非和兩國之間經濟存在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點則是東非目前工業規模和兩國尚且存在差距,不過這個差距並不算太大,主要還是東非的人口增長速度太快,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東非的工業化率和城市化率不再提升,工業規模也會人口增長而被動增加。

其實美國工業在1890年超越英國就是這個路線,人口是重要的資源,在工業化時代,各個正在工業化的國家都會迎來人口的暴漲。

不過東非想保證本國工業化水平不下降並且實現增長難度也很大,畢竟人口多了也是負擔。

不過東非工業化階段所處的國際環境遠比前世遠東帝國好的多,在這個時代,先發國家對落後國家的封鎖力度小的多,畢竟世界並非一家獨大,而是真正的多極化,雖然有強有弱,但無疑給落後地區和國家創造了更多機會。

而19世紀的貨幣綁定的是金銀,作爲金礦大國,東非工業化階段幾乎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任何工業設備,這也是東非能輕鬆完成產業升級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東非本省新興產業實力不弱,但是在產業升級後,煤炭,鋼鐵,鐵路,化工,紡織業等產業也實現了更新迭代,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效率。

這就爲東非下一步工業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下一個十年裡,即便面對人口增長壓力,東非政府也有信心保證本國工業水平的進一步增長。

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49章 疾病防控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298章 香蕉園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772章 心態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714章 伊林加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58章 密謀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417章 炊事車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24章 水井第844章 魯道夫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591章 歸途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011章 借錢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608章 會面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22章 卡賓達第464章 勸說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752章 軟柿子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25章 造船業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61章 分贓第320章 雙標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631章 準備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926章 機耕路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24章 籌措資金第291章 “偷國”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96章 西北悲歌第290章 長絨棉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792章 條件第70章 蒙巴薩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44章 魯道夫第348章 城鎮化率
第610章 軍事顧問團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951章 想法破產第279章 索馬里香蕉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89章 漢堡遠洋商業貿易船隊第49章 疾病防控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298章 香蕉園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772章 心態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714章 伊林加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58章 密謀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417章 炊事車第723章 東非的戰略目標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124章 水井第844章 魯道夫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495章 準備反攻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591章 歸途第932章 法,西大使第950章 巴黎會議第203章 穢土轉生第602章 夫妻對話第1011章 借錢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608章 會面第993章 東方省的強省會戰略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455章 劍指南洋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971章 經濟狀況第822章 卡賓達第464章 勸說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752章 軟柿子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筆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558章 禍水東引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925章 造船業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861章 分贓第320章 雙標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631章 準備第978章 後續影響第787章 進攻納塔爾第926章 機耕路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118章 啤酒館聚會第24章 籌措資金第291章 “偷國”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510章 給英國找點事做第96章 西北悲歌第290章 長絨棉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792章 條件第70章 蒙巴薩第866章 巴斯夫考察團第844章 魯道夫第348章 城鎮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