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安卡村

傍晚。

車隊走了大概二十多公里路,就停下來,一行人在東非的一處村莊借宿,在村長的安排下,村子裡的驛站用來安排大家住宿。

雖然達累斯薩拉姆市距離第一鎮沒有太遠距離,但是考慮到這些“人才”們的特殊性,所以走的並不是很快。

傍晚時分,村子裡的人已經開始生火做飯,寥寥炊煙從煙囪裡升起,晚霞在天邊劃開一道耀眼的紅海,遼闊清脆的原野上灑滿落日餘暉。

“好一幅攝人心魂的畫面!”看到這景象雅利安忍不住讚歎道。

這也是到東非後,這幾天下來,援助團第一次見識到東非的鄉村,白天出了達累斯薩拉姆市後就看了一路的荒野,偶爾還有動物出現在道路兩旁,證實了東非王國比較荒蕪的傳言,現在終於看到了良田和村落。

不是凡爾賽的說,東非地廣人稀到令人髮指的程度,尤其是東非的環境使得整個東非王國大部分地方都適合人類居住,所以東非的村莊和市鎮比較分散,而這些村莊和市鎮之間存在大量未開發的土地,可能是森林也有可能是草原,所以動物生長快也在所難免。

東非也不可能每天什麼都不幹,就圍剿這些野生動物,後面也乾脆放就棄了,只要保證居住地附近的安全就行了。

頗有一種澳大利亞被千萬袋鼠大軍包圍的既視感,不過東非對比同時期面積同樣比較大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兩國,還是要好上不少,尤其是移民數量不斷大規模增加的情況下。

澳大利亞沙漠面積廣闊,加拿大則主要分佈在寒帶地界上,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真不能和東非相比。

遠東和美國的自然條件倒是可以和東非做比較,不過單論土地資源還是東非更勝一籌,尤其是可耕地潛力在兩國之上。

援助團借宿的安卡村是第一鎮市到達累斯薩拉姆市公路上的重要的節點,這裡正好處在公路中心的位置,往來貨物和人員衆多,設施相對完善,光是驛站就不止一座,而是好幾座,有時會有前往內陸的移民和運輸隊在這裡歇腳。

而移民不斷內遷也是東非東部沿海地區雖然開發比較早,但是人口增長速度相對平緩的原因,東非內陸就像一個無底洞,消化着來到東非的移民,安卡村就是這樣除了擔負農業開發工作外,同時負責爲前往內陸的移民提供便利的村莊。

安卡村是個大村莊,整個村子有一千多戶人家,村子規模比東非王國在贊比亞地區的許多省會還要大,人口也更多。

說是村莊倒不如說是個鎮子,公路從安卡村南面通過,村子北方則是安卡村的農田。

田地裡種植的全是水稻,眼下已經是收穫季節,金黃的水稻,已經被收割了大部分,收割後形成的稻草堆隨處可見。

這也是這也是援助團許多人第一次見到水稻,畢竟援助團成員清一色的北方人,大多數沒見過水稻。

安卡村,給援助團留下的第一印象依然是乾淨整潔,同時村子規劃非常死板,幾乎和移民過渡點差不多,好像是用直線量出來的一樣,區別則在於安卡村的生活氣息更加濃郁。

雅利安:“這裡看起來和遠東頗爲相似,尤其是許多土坯房簡直和遠東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村子裡有許多德意志風格的公共建築。”

羅伯特:“早期殖民地建設的時候,因爲磚石和水泥產量不足的原因,所以許多村子剛剛成型的時候,建設的房屋都比較粗糙,現在隨着王國建材產能的提升,至少在中央省,已經開始對原有的土坯房進行改造,預計明年我們村全體居民就可以住上更加安全,寬敞和舒適的新屋子。”

安卡村村長羅伯特是最早一批到達東非的德意志移民,實際上就是最初的那批僱傭兵成員之一,曾經參加過對桑給巴爾蘇丹國的那一場戰役,不過現在羅伯特算是退休了,作爲一個老德意志,他的年紀比當初僱傭兵團長亞爾曼還要大。

在東非殖民地日益的發展中羅伯特認爲東非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地方,所以他並沒有像其他戰友那樣,選擇回到德意志養老,反而是讓兒女們來到東非,一家人在東非開啓新的生活。

羅伯特豐富的閱歷,以及他在東非長期的工作,讓他對整個安卡村乃至東非殖民地時期的一些歷史如數家珍。

雅利安:“國王陛下和王儲殿下向來重視民生,雖然東非可能不太富裕但是平民的生活水平要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

羅伯特:“這也是我選擇留在東非的原因,世界是動盪不安的,歐洲尤其如此,德意志地區歷史上的戰爭太過頻繁,所以我認爲未來歐洲還是會有大戰發生,而戰爭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最大的災難之一,除了戰爭因素外,恩斯特殿下的信譽,我是完全相信的,當初他對我們這批老人的許諾也基本上都實現了。”

羅伯特所說的老人,也就是開闢東非第一塊殖民地的僱傭兵們,當初是恩斯特親自送他們上的前往東非的船隻,那時,恩斯特對他們的許諾,包括工資,獎金和撫卹金全部發放到位,每年還會對他們在德意志的家人進行一些幫助和照顧,所以羅伯特對於恩斯特是完全信任的。

而恩斯特的年紀如此年輕,未來,東非王國在他的統治下,以後十幾年的前途必然是光明的,至於更遙遠的未來,反正那個時候自己也早死了,羅伯特把自己的後半生和後代子孫的未來都交給了東非王國。

倒不是羅伯特天真,而是這個時代大多數德意志平民,對於貴族們還是比較相信的,尤其是口碑好的貴族,更是會受到平民的愛戴,在鄉村地區尤其如此,就比如奧匈帝國,雖然民族矛盾重重,但是絕大多數民衆還是支持哈布斯堡皇室的,不管他們是哪個民族。

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463章 站隊第525章 血清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681章 金沙薩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56章 平衡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65章 電燈第379章 黃金葉第570章 投降!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30章 多多馬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449章 野心第81章 煤礦第607章 迂迴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67章 大臣路線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284章 連環計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83章 引入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53章 土豆種植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67章 大臣路線第50章 教育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77章 放牧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494章 假情報第24章 籌措資金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315章 清倉第438章 倒計時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382章 渡河第736章 第九旅第732章 雙輸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290章 長絨棉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387章 初交手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37章 戰爭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71章 海底電纜還在審覈……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66章 《東桑條約》第714章 伊林加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65章 電燈第206章 “收破爛”第496章 交戰第183章 到達第612章 美食節第577章 收尾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24章 籌措資金第509章 起步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596章 壓迫感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69章 送別第151章 在法國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40章 新品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157章 風車磨坊
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463章 站隊第525章 血清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681章 金沙薩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56章 平衡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65章 電燈第379章 黃金葉第570章 投降!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30章 多多馬第456章 帝國主義第705章 德蘭士瓦人的算盤第724章 臨時調整第449章 野心第81章 煤礦第607章 迂迴第670章 人口流動第67章 大臣路線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284章 連環計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4章 王國的野心第383章 引入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53章 土豆種植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67章 大臣路線第50章 教育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177章 放牧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494章 假情報第24章 籌措資金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544章 奎河拱水壩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91章 說明:請大家不要划走,一定要看完,第315章 清倉第438章 倒計時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477章 李濟的責任感第382章 渡河第736章 第九旅第732章 雙輸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290章 長絨棉第687章 近衛師境況第387章 初交手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37章 戰爭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692章 差距懸殊第71章 海底電纜還在審覈……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66章 《東桑條約》第714章 伊林加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377章 意大利的進展第452章 東非鐵路網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65章 電燈第206章 “收破爛”第496章 交戰第183章 到達第612章 美食節第577章 收尾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45章 羅恩羅達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24章 籌措資金第509章 起步第554章 背後的東猶之爭第596章 壓迫感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738章 雙方謀劃第485章 戰爭推演第369章 送別第151章 在法國第305章 伯明翰和平協議第140章 新品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668章 都需要時間第157章 風車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