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探險隊

第57章 探險隊

1867年1月12日。

納曼加,肯尼亞和坦桑尼亞交界的一個小地方。

一支探險隊正在納曼加境內向北進發,探險隊的隊長是來自德意志地區,自學成才的探險家亨利埃特。

亨利埃特從小就沉喜歡聽家鄉老人口中裡的冒險故事,心中渴望像故事裡的主人公那樣四處探險,所以長大後就想着在世界各地冒險,尋求那種刺激和新奇的感覺。

亨利埃特選擇的第一站就是非洲,因爲非洲在當前的歐洲是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可惜亨利埃特的兜裡一個子也沒有,沒法購買去往非洲的船票。

好在那時恩斯特在德意志地區招人去東非殖民地探路,亨利埃特就報了名。

亨利埃特和亞爾曼團長一樣是最早一批東非殖民地僱傭兵團隊成員。

亨利埃特隨着僱傭兵團隊,從波羅的海出發,一路跨過大西洋和印度洋,來到到了東非。

初來乍到,東非殖民地僱傭兵團隊對於東非內陸的環境並不是很瞭解,所以需要對內陸環境進行勘察,就組建了數支用於探查東非內陸地區的探險隊,這些探險隊由東非殖民地最初的兩千多德意志人中報名和挑選。

亨利埃特作爲第一個報名參加探險隊的人,被任命爲一支小隊的隊長,他帶着一支十幾人的探險隊,一路向西探查到索倫湖(坦噶尼喀湖)附近。

而這次探索肯尼亞還是亨利埃特帶隊,參與勘察東非的地理,不過這次是從東非殖民地向北探查肯尼亞境內。

和亨利埃特小隊同時出發的還有大湖區(維多利亞湖)的姆萬紮首府派出的沿大湖東部邊緣向北探索的另外一支小隊。

……

幾天前,亨利埃特一行人從卡拉圖出發,先是向東到達阿魯沙據點,然後從阿魯沙折向北方,就在今天到達了納曼加。

納曼加是前世坦桑尼亞和肯尼亞兩國的交界處的小鎮,往東就是乞力馬扎羅山七十多公里。

由於桑給巴爾蘇丹國控制着肯尼亞東部的大片地方,所以東非殖民地爲了避免麻煩,沒有選擇從殖民地東部出發勘察肯尼亞境內的情況

而是從東非殖民地位置相對居中的北部高原區向肯尼亞境內中西部探索。

亨利埃特的小隊只要接着從納曼加向北直行大約150公里,就能遇到前世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地區。

肯尼亞的中西部是前世肯尼亞國家的精華所在,這一點從肯尼亞國家行政區圖上就可以看出,西南地區的行政區面積比較小,而且數量多,而東部三個省就佔了一半面積。

肯尼亞人口集中在西部的高原和大湖區附近,其他地區只有東南沿海的蒙巴薩等地人口相對較多。

桑給巴爾蘇丹國對肯尼亞的統治要比對坦桑尼亞的統治強得多,基本上肯尼亞的東部都在桑給巴爾蘇丹國的統治範圍之內。

所以,殖民地從中西部出手,先準備拿下烏干達和桑給巴爾蘇丹國中間的肯尼亞土地。

亨利埃特頭上戴着用芭蕉葉編制的圓頂帽,拄着一根削成拐狀的樹枝,逆着東非高原的烈日,帶着幾十號人艱難地行走,同時,觀察附近地貌的變化將沿途的景觀和事物記錄下來。

“隊長,咱們歇一會兒吧?這爛路和大太陽實在是頂不住啊!”一個成員向亨利埃特提議道。

亨利埃特舉起衣袖將額頭上滲出的汗液一把擦乾淨,深吸一口氣。

他先看一看四周的天色,拿出指南針,觀察了下方向。

現在,剛剛過了中午,正是太陽最毒辣的時候烈日烘烤下的大地,散發着陣陣熱浪。

從揹包裡掏出一路繪製的簡易地圖,將恩貢山從名單上劃掉。

從探險隊的位置向北往前看可以發現,一座山丘已經出現在眼中,這就是阿拉伯商人所說的恩貢山。

亨利埃特指着恩貢山對隊員們說道“大家再堅持一會兒,今天我們必須趕路到山腳下,從這個距離看,恩貢山已經不遠了,最多再走十里路,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在那裡休整。”

隊員們聽到還有十里路就可以休息也就不再急躁,對於長期在外趕路的隊員來說,在體力充足的時候十里地就是小意思,熱熱身而已。

於是小隊繼續出發,在經歷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天色已經開始暗下來,太陽正在向地平線接近。

探險隊終於走到了恩貢山山腳附近,這裡環境不錯,山上綠植濃密,有許多樹木。

小隊開始搭建營地休息,不一會幾座露營帳篷就搭建起來。

亨利埃特坐在帳篷裡,從揹包裡拿出一路上所做的筆記開始查缺補漏繪製地圖。

從阿魯沙到納曼加一路上差不多都是平地,地勢起伏平緩,但越向北走氣候越乾燥,但是沿途依然存在綠植,偶爾可以碰到一些叢林。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納曼加的恩貢山附近,恩貢山綠地明顯增加,而且山體上有大片森林,河流也多了起來,毫不遜色阿魯沙地區。

亨利埃特仔細閱讀着筆記,將一路上看到的景象用鉛筆在地圖上標註出來。

一直整理到天徹底黑下來,亨利埃特纔將地圖標註工作完成,一張圖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註釋和圖標。

……

“亨利埃特隊長,吃飯了!”隊友的聲音從帳篷外傳來。

東非夜晚氣溫降的很快,隊員們找來些木柴搭起篝火,取暖的同時開始加熱食物。

在亨利埃特工作的時候,他們已經打到了獵物,一直獰貓。

剝皮抽筋後帶上骨頭也就幾斤重,用削好的木杈從中間穿過,撒上香料和鹽烤了起來。

探險隊帶着乾糧,都是殖民地產的大米,他們從華人手裡學會了蒸米飯的本事,其實相對於米飯,探險隊成員中的德意志人更想吃上面包。

可惜殖民地條件目前不允許,而且揉麪烘烤等程序很複雜,不適合野外操作,這些都還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探險隊都是大老爺們,之前根本不會做飯。

也就是烤肉和煮飯這種簡單的烹飪方式隨便一學就會。

用鋁製餐盒,裝好大米和水,直接扔在炭火上悶飯,獰貓肉在炭火的燻烤下滋滋冒油,加上從野外採摘來的野菜,還能湊活一餐。

殖民地的大米是南亞那種長粒的,野菜是從當地土著那裡學到和認識的,而獰貓肉味道還不錯,但可能因爲飲食習慣的問題並不是多好吃。

吃罷,隊員們開始休息,兩個人負責守夜,輪流換班,防止野獸侵襲營帳。

黑暗中,火焰在空地上翩翩起舞,蟲鳴四起,附近的山林裡彷彿有幾雙閃光的眼睛盯着探險隊的位置。

守夜的隊員,一邊添柴維持着篝火的火焰,一邊握緊手中的槍,警惕四周。

……

第二天,一夜平安無事隊員們收拾起物資,再次踏上前往肯尼亞的征途,而越過恩貢山就可以進入肯尼亞境內。

(本章完)

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62章 激戰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700章 龍騎兵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34章 動員第509章 起步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章 穿越第369章 送別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238章 三把“刀”第70章 蒙巴薩第189章 佔領第742章 大捷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9章 利薩海戰第515章 狗咬狗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164章 肉類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243章 70式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45章 羅恩羅達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88章 衝突升級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36章 道路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60章 革新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298章 香蕉園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89章 佔領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446章 災情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31章 部落衝突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388章 換師第177章 放牧第62章 激戰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28章 留學生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162章 打魚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536章 間諜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43章 行政區劃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698章 魚餌
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62章 激戰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700章 龍騎兵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152章 恢復聯絡第34章 動員第509章 起步第232章 裁區設省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535章 落後農業國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1章 穿越第369章 送別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238章 三把“刀”第70章 蒙巴薩第189章 佔領第742章 大捷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39章 利薩海戰第515章 狗咬狗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164章 肉類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243章 70式第281章 勞務輸出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375章 第一鎮市的安全形勢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76章 霍恩菲斯和瑪利亞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45章 羅恩羅達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88章 衝突升級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36章 道路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60章 革新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669章 工農聯動第325章 恩德貝萊人的支持者第298章 香蕉園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731章 損失慘重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89章 佔領第565章 海軍合作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691章 南非形勢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446章 災情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462章 由德國引發的危機:狼來了!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636章 分擔壓力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229章 開足馬力第522章 列強守門員第31章 部落衝突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132章 躍躍欲試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2章 霍亨索倫城堡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388章 換師第177章 放牧第62章 激戰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228章 留學生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272章 亞得里亞海海戰第162章 打魚第628章 引入外資第536章 間諜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158章 閉塞的東非第43章 行政區劃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698章 魚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