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農業緩慢發展,而今纔算真正抹平和歐美國家的差距,雖然農藥化肥產量不如德國,但對上其他國家數量上沒有太大差別,當然,一討論到人均那就不一樣了。
畢竟德國和東非等國的國情不同,東非和沙俄,美國國土面積大,可利用土地資源多,英,法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可以分擔本土農業發展壓力。
這種情況下,現階段德國在農業技術上的進步可以說獨步全球,就拿土豆產量來說,在德國統一之初,穀物產量是一千七百多萬噸,現在則是兩千五百萬噸以上,土豆產量從兩千多萬噸增加到四千多萬噸,甜菜產量也從兩千多萬噸增加到三千多萬噸。
這顯然要歸功於德國在農業育種,化肥,農藥,農機領域的集中爆發,國家統治階層主要是容克貴族,他們本身作爲地主,十分重視農業技術的進步。
當下,單從農業畝產上對比,德國位居世界第一,單位畝產比土地更肥沃的法國還要高許多,更是美國和東非的近兩倍,是沙俄的兩倍還多。
就拿土豆單位產量來說,德國土豆每公頃產量是一百五十公擔左右,沙俄排在第二,僅有八十多公擔,而法國,美國和東非都在七十公擔上下。
當然,沙俄的天氣也確實是適合土豆生產,所以能超過法國,美國和東非,但是沙俄在穀物單位產量上和其他國家對比就差遠了,就是東非小麥每公頃也在十公擔上下,俄國只有六,七公擔水平,美國在十公擔以上,法國更是俄國的兩倍,德國則是沙俄的三倍多。
在這幾個國家中,東非的氣候是最不適合小麥生產的,但是憑藉農業技術上的進步還在俄國之上,而小麥這種作物,在東非穀物中地位已經大不如水稻,東非水稻產量只會更高。
而德國土地平均質量在上述國家中,也就比東非強,法國的農業自然條件冠絕西歐,尤其是巴黎周圍的土地,沙俄有烏克蘭這個大糧倉,美國就更不用說了,各種氣候類型豐富,土地肥力也高。
所以德國以並非最優越的土地,在糧食畝產上碾壓世界其他國家,其根本原因就是擁有此時世界最先進的農業技術。
這和德國的工業發展有重大關係,就拿重要的農業肥料鉀鹽來說,在九十年代德國鉀鹽產量就已經高達數百萬噸以上,德國穀物種植成本中至少百分之三十都投入在穀物種植上。
在農機領域更是如此,別看東非在拖拉機上佔據了先發優勢,可農業機械並非只有拖拉機一種,德國在脫粒機,播種機,割草機,蒸汽犁等方面都處在世界領先地位。
就算德國規模較小的農場都至少配備十種以上的生產機械,更何況德國主要以容克貴族手下的中,大型農場爲主,可以說在這個時代,德國農業就是全世界的標杆。
……
萊茵市。
對於農業機械化,東非政府自然不是沒有大動作,但是東非因爲國家耕地面積,工業實力等因素制約,所以農業轉移速度並不是特別快。
農業部向恩斯特介紹着當前東非農業領域的情況,農業部長芬格爾說道:“目前我國在穀物農業領域的農機技術積累和其他國家持平,但是這些農機推廣開來,需要耗費更多的功夫。”
“以小麥播種機爲例,我們仿照德國等國家的播種機,做到了這種機器的自主化生產,但是我們的工業產能卻無法和其他工業強國相比。”
“就比如德國,德國的工業比我們強大,所以播種機產量上比我國還多,但是德國耕地面積卻遠小於我國,說通俗點,就算我們生產和德國同樣數量的播種機,也不可能在實現播種機在全國的普及,至少要生產比德國三倍以上的小麥播種機,纔可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而且小麥在我國種植業中的佔比已經下滑,水稻佔據穀物種植第一位,而我們本國研發的插秧機,想要鋪開只會比小麥播種機更困難。”
“當然,目前政府在推動農業全面機械化上的力度很大,但是相關工廠組建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畢竟德國剛統一的時候底子就比我們好。”
“不過我們在拖拉機和汽車方面確實有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優勢,這也使得我國農業機械化程度迅速攀升,除了英,法,德,美以外,東非農業機械化程度在世界上也是比較先進的。”
拖拉機對東非農業的促進作用是非常顯著的,在農業領域拖拉機可以說是全能型選手,通過各種改造可以參與幾乎大部分農業工作,耕作,播種,收割等農業活動都可以以拖拉機爲載體完成。
以拖拉機爲載體,搭配合適的農具就可以幹很多專門用途農機的活,所以東非農業領域農機綜合研發能力雖然暫時無法和其他工業強國相比,但是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也就是俗話說的“好鋼使在刀刃上”。
20世紀初,各國拖拉機正處於蒸汽時代的巔峰,美國蒸汽拖拉機年產量超過上萬臺,而東非通過一五計劃,內燃拖拉機產年量已經達到了七萬臺。
蒸汽拖拉機因爲各種限制,效率自然無法和內燃拖拉機相比,所以東非雖然在農機綜合研發上貌似不如其他國家那樣百花齊放,實際上因爲選對了賽道,反而迅速縮小和其他工業國的差距。
而且東非在農業機械研究領域,隨着時間推移,優勢會越來越大,其他國家還在以蒸汽拖拉機爲核心的時候,東非已經開始以內燃機拖拉機爲載體向其他農業機械延伸,舉一個非農機的例子,最典型的例子,東非的裝甲車生產就主要是由拖拉機廠來完成。
恩斯特:“在一五計劃和二五計劃期間,工業發展是國家的重點,這也是農業機械化速度受到制約的一個因素,畢竟工業的利潤更大,工業規模越大,政府收益越高,而我國農業實際上提升增量並不簡單,再如何折騰,也不可能讓畝產面積增加的太大,即便有更多化肥和農藥參與,也不可能讓農業飛到天上去。”
“當然,農業機械化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前提下,工業發展越快,農業機械化速度也越快,工業能力提升,也就意味着我們能生產更多,更優質的農業器械,從而實現工業反哺農業。”
換句話說在當下東非發展階段,農業雖然作爲國家根本的地位不會變,但是奈何農業發展就是不可能超過工業發展速度,東非就算在二五計劃期間對農業重視程度比一五計劃期間提高一些,也不能投入太多精力。
因爲工業發展好了,那農業機械化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實際上東非工業對農業的反哺早就已經展開,只不過因爲東非工業化程度水平較低的原因,效果顯現的也就不太快。
而且農業發展並不單單靠機械化一個層面,還要看農藥和化肥等技術的進步,東非化工業雖然經過一五計劃時期的發展,初具規模,但是真正想對農業產生巨大效果還要看二五計劃時期化工業的發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