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記者會

“俄國佬的損失其實不大,因爲搶救及時,其公使切爾斯夫斯基安然無恙,但是基本上每個人都受了皮外傷是可以肯定的,沙俄使館內被日本人衝擊的七零八落,這次主要事關沙俄的國際形象,這麼丟臉的事,日本政府想要隨便平息卻是難上加難,所以沙俄一定會讓日本方面大出血。”

東非國防安全局的人總結着這次行動的得失,將日本人引入俄國使館那一刻起,就說明這次行動是相當成功的。

“其他在使館區域的國家對日本也很不滿意,他們也在藉此時機向日本方面發難,或者說訛詐,我們東非使館也是其中一員。”說罷,國防安全局自己的特工自己都樂了,確實有些好玩。

至於其他國家向日本發難這也好理解,日本警察在使館區域街道玩“消失”,而且讓遊行隊伍衝入使館區,自然讓駐此地的各國外交人員不滿。

這明顯是日本政府爲了排除異己的手段,哪怕當天有幾個警察在現場維持秩序,恐怕情況也能大爲改善。

即便日本和東非有矛盾,但是搗鼓國民衝擊使館,在使館區搞遊行示威或者其他未經各國政府同意的活動,其他國家都會不爽,今天用這招對付東非,以後是不是也用在自己頭上。

而且,這次日本人還搞錯了對象,沒有解決東非不說,反而讓俄國人遭了無妄之災。

不過俄國人估計心裡已經樂瘋了,這種送上門的機會可不能錯過,就算不能讓日本政府割讓領土,也要拿到大筆賠款。

俄國和其他國家在找日本麻煩的時候,東非則負責在一旁拱火,尤其是日本人主要目標的卡得公使,在聽說俄國公使的遭遇後,對日本政府更是厭惡,如果這次沒有俄國使館頂包,那肯定是東非使館承受這次後果。

而且東非使館遭受衝擊造成的損失,卡得公使敢肯定日本不會賠,甚至會藉此機會在南琉球羣島問題上向東非發難。

一想到這裡,卡得公使呸了一句:“狗東西,一肚子壞水。”

國防安全局的特工對卡得公使道:“公使閣下,等下和各國見面的時候不如趁機提出使館區域由各國共同監督負責,以日本警察不可信任,涉及各國外交人員安全爲由,最好使得把這裡變成一塊脫離日本的法外之地。”

“你是說租界?”

“呵呵,這麼理解也可以,本來日本這次就是衝着我們來的,所以也不需要太給他們面子,而且我們還需要繼續給日本政府增加壓力,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直到海軍遠征主力艦隊抵達南琉球羣島爲止。”

日本肯定不會同意重建租界這種喪權辱國的東西,當然,東非只是爲了給日本添麻煩,誰讓日本自己屁股不乾淨,沒有辦法保證使館區內各國外交人員的安全,現在切爾斯夫斯基公使還在醫院裡療養呢!這就是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

在東非國防安全局和外交部第一次通力合作,琢磨怎麼給日本政府找麻煩的時候,日本政府內部也是人人自危,尤其是這次企圖用民間力量逼迫東非就範的策劃人和執行人。

果然不出所料,江戶警察廳成了第一責任人,當然,這是做給各國政府看的。

江戶警察廳總長出席了記者會,鞠躬九十度向各國道歉,體現日本躬匠文化的濃郁氛圍。

“這次暴亂,是因爲警察廳工作人員調休時,把時間搞錯才導致的,作爲江戶警察廳的負責人,我深感歉意,並且願意爲我的失職付出代價,以個人名義賠付切爾斯夫斯基公使以及其他受傷人員的醫療費,並且在拖欠處理這次事件後辭去警察廳總長至於,讓其他有德者身居此位……”

記者:“請問那部正義總長,這次發生在使館區的外交事故的真實原因就是是什麼?有人說這次事故完全是由日本政府主導,日本政府是主謀,您怎麼看?而且我想問這是否和兩國在東北亞地區的衝突有關。”“這完全是污衊,我們和俄羅斯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邦交國,至於所謂東北亞地區衝突,是不符合事實的解讀,兩國在東北亞的合作關係大於競爭。”

“那部正義總長,有小道消息傳聞,這次外交事故本來日本是針對東非,結果因爲民衆不認識東非國旗,所以衝擊了俄國使館,不知道這個消息是否屬實。”

“記者先生,我們日本政府這次並沒有參與任何事,所以對這次行動並不知情,自然也不存在什麼針對東非的說法,而且小道消息就不要相信其真假了。”

“那部正義總長,既然日本政府沒有參與,那這次外交事故的罪魁禍首是誰?”

“這次外交事故的具體罪人,因爲當時現場混亂,我們已經不知道具體是誰,不過我們已經確定了嫌犯,只等切爾斯夫斯基公使指認兇手後,我們會向外界公佈這次案件進程。”

“那部正義總長,請問嫌犯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江戶警察廳總長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說道:“其身份主要也一些學生爲主,不過他們大多數都是受人蠱惑,年輕人麼,難免會犯些錯誤,畢竟他們尚未踏入社會,所以欠缺相關經驗,而容易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和鼓動。”

“那您的意思是這次外交事故的主導者是江戶市的學生?”

“我當然沒有這個意思,事實上這些學生羣體只能算被裹挾的一部分,只能算是從犯,畢竟學生大多不至於連俄羅斯的國旗都不認識。”

江戶警察廳總長雖然要利用學生幫自己分擔壓力,但是也不能做實他們的罪行,所以被教唆這個理由很好,剛纔他已經把這些鬧事學生定性爲從犯,只要給些口頭警告即可。

但是,他想這麼翻篇,記者們可不答應:“那部正義總長剛纔說分不清國旗,那是不是暗示之前貴國是算計別的國家,而誤傷了俄國使館?”

“……”

這時那部正義才發覺自己說漏了嘴,然後就被這名記者抓住了機會。

“子虛烏有,我們沒有算計任何國家的意思,至於民衆的自發行爲也和我國政府沒有半點關係!”

“唉,不對吧!剛纔總長閣下還說學生是受人教唆,那就說明有人策劃了行動,結果現在又變成了民衆自發行爲,這種自相矛盾的話術,很符合我對江戶市官僚滿嘴跑火車的印象。”

“噗呲……”,會場傳來一陣笑聲,這個記者在江戶警察廳總長心裡狠狠的來了一刀。

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53章 送酒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463章 站隊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487章 太特城第844章 魯道夫第968章 分歧第1372章 平原省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316章 萊茵盾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82章 出口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332章 稻種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99章 結款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60章 革新第672章 危與機第488章 情報戰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517章 過剩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430章 客人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396章 推測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281章 酒館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624章 要人第108章 歷史課第27章 地圖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647章 準備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35章 牛馬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680章 緩衝區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30章 漢薩省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38章 倒計時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09章 聖誕節第743章 第一階段
第227章 缺大德的東非人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153章 送酒第1066章 壓力和治理第463章 站隊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487章 太特城第844章 魯道夫第968章 分歧第1372章 平原省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1074章 市場和矛盾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316章 萊茵盾第959章 南美國家關係第1107章 新經濟政策第1229章 百花齊放第882章 出口第1267章 成功的秘訣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16章 魯道夫噩夢之源第1067章 城市化和國力第1036章 鐵路二五規劃第332章 稻種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199章 結款第890章 鐵路建設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60章 革新第672章 危與機第488章 情報戰第1089章 最終圖謀波斯灣第517章 過剩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430章 客人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396章 推測第1343章 法國動搖第826章 德意志人費爾南德斯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287章 不動如山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1281章 酒館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767章 佔領安哥拉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1021章 海外領地建設第1025章 未雨綢繆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624章 要人第108章 歷史課第27章 地圖第762章 分鍋會議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1346章 城市轉型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1023章 俄國海軍靠岸第589章 繁榮新城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091章 英國選擇退讓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647章 準備第201章 走馬上任第35章 牛馬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879章 軍方的重視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568章 宜居城市第1363章 基特韋市的轉型之路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1362章 醫療產業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680章 緩衝區第392章 戰略安全第1289章 東法關係靠英國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930章 漢薩省第935章 扶持西班牙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995章 服務型政府第710章 鞏固經濟第438章 倒計時第1098章 造船業影響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109章 聖誕節第743章 第一階段